益生菌到底是「萬能」,還是「有害」? | 二公英語閱讀

2021-01-14 二公英語

二公英語每一篇都是心血之作,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持~


傳說中,益生菌是「萬能」的,可以保護腸道、增強免疫力、緩解過敏,甚至有文章說它能預防癌症。


可這段時間,又有很多文章說益生菌「有害」了,引用了國外最新研究結論:益生菌可能沒用,甚至有害。


益生菌到底是「萬能」還是「有害」?國外最新的研究結果是什麼?


道聽途說,不如自己求證。今天,我們就來閱讀國外研究結果原文(醫學文章有些較難的詞彙,請耐心閱讀哦~)。



以色列的免疫學家Eran Elinav研究益生菌的作用,做了實驗。結果發表在了 New Scientist 新科學人》(一本老牌的科普周刊,1956年在倫敦出版,現在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出版)。


這篇文章的名字叫作:益生菌多數無用,還可能有害。下面我們來讀原文。




The outcome was striking. For a start, the microbes found in faeces were not representative of those that had colonised the gut. 「Relying on faecal samples as an indicator of what goes on inside the gut is inaccurate and wrong」 says Elinav.


結果是驚人的。一開始,在糞便中發現的微生物並不代表那些曾經在腸道移居的微生物。「依賴糞便樣本作為腸道內情況的指標是不準確和錯誤的」伊萊納夫說。


The research also showed that while probiotics colonised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of some people, the gut microbiome of others just expelled them. There was no way of telling from their stool sample which category people fell into. 「Some people accept probiotics in their gut, while others just pass them from one end to the other,」 says Elinav. They found that the probiotic colonisation patterns were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individual. That tells us that the concept that everyone can benefit from a universal probiotic bought from the supermarket is empirically wrong, he says.


研究還表明,儘管益生菌在一些人的胃腸道中定居,但另一些人的腸道微生物群卻將其排出體外。沒有辦法從他們的大便樣本中辨別出屬於哪一類的人。「一些人接受腸道中的益生菌,而另一些人只是將它們從一端傳遞到另一端,」Elinav說。他們發現益生菌的定居模式高度依賴於個體。這告訴我們,人人都能從從超市購買的通用益生菌中獲益的概念,在經驗上是錯誤的。


Next the researchers measured what happens to the microbiome of people who take probiotics in the hope of restoring their microbiome after antibiotics. Twenty-one volunteers took an identicalcourse of antibiotics and were then assigned to one of three groups. The microbiome of the first group was allowed to recover by itself, whereas the second group was given probiotics. The third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 dose of their own original pre-antibiotic microbiome by a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FMT).


接下來,研究人員測量了服用益生菌的人的微生物群發生了什麼變化,希望通過抗生素來恢復他們的微生物群。21名志願者參加了相同的抗生素療程,然後被分配到三組中的一組。第一組的微生物群被允許自行恢復,而第二組則被給予益生菌。第三組用自己的抗生素前微生物組劑量進行糞便微生物移植。


Probiotic bacteria readily colonised the gut of everyone in the second group after antibiotics had cleared the way. However, the researchers were surprised to find that this prevented the return of the person’s normal microbiome for up to six months. 「The probiotics very potently and persistently prevented the original microbiome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ituation,」 says Elinav. 「This was very surprising and alarming to us. This adverse effect has not been described to date.」


在抗生素清除後,益生菌迅速移居到第二組的每個人的腸道中。然而,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這阻止了患者正常的微生物菌群在六個月內的返回。「益生菌非常有力和持續地阻止了原來的微生物菌群回到原來的狀態,」Elinav說。「這令我們感到非常驚訝和震驚。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描述這種不利影響。」


The opposite effect was observed with the patients given a dose of their own pre-antibiotic microbiome via FMT. Their native gut microbiome returned to normal within days.


通過FMT給病人注射一定劑量的抗生素前微生物組,觀察到相反的效果。他們的腸道菌群在幾天內恢復正常。



這篇文章是典型的研究文章,有一些較難的醫學詞彙。但有仍然有一些可供我們寫作學習的,特別適合寫報告或論文:


1. 「研究表明/發現」可以用這些句型:

The research showed 「研究表明」

Someone found 「有人發現」

It tells us 「這告訴我們」

XXX effect was observed 「XXX效果被發現了」

There is no way of telling 「無法分辨」


2. 對比兩種實驗結果或現象時,可以用:


3. 表示某種發現令人驚訝或焦慮,可以用:

    


好了,讀了英文原文,結論是什麼?研究結論主要有兩點:


1. 人人都能從從超市購買的通用益生菌中獲益的概念,在經驗上是錯誤的。


2. 在服用抗生素後,益生菌非常有力和持續地阻止了原來的微生物菌群回到原來的狀態。


本期我們的英語閱讀就到這裡了。


當看到國內媒體引用國外數據、文章或新聞時,希望大家多閱讀原文。眼見,才能為實。




往期精選


中式英語關鍵問題

發音:雷軍教你學【very】

語調:雷軍教你【Hello】和【How are you?】

措辭:都說中英文思維不同,到底不同在哪裡?

           從雷軍【Are you OK】說中式英語三大雷區


場景系列

吃了N年的麥滿分,到底是個什麼東東?學習食物英語

「晨起鬧鐘」別再叫morning call了


實用系列

對方一句【Thank you】,高手有13種拆解方法


少兒英語

4-10歲小孩如何學英語,我的經驗是...

跟海底小縱隊學海底場景單詞


輕鬆系列

蘋果發布了新手機,又是一個學「奇葩」形容詞的好機會

老外淚崩:那些奇葩的英文名,差點把我嚇哭。。。


相關焦點

  • 益生菌有害無益?你可能又被「標題黨」了
    最近一篇有關「益生菌治療可能沒用,甚至會傷害你」文章,刷遍微信微博朋友圈。事實真相是不是就是如此呢?益生菌到底是不是「益生」呢?
  • 戰敗,到底是「贏了」還是「輸了」?
    中文裡,「戰敗」一詞讓人困惑。以上例句,sanction 是名詞,sanction 還可以是「制裁」和「允許」的動詞形式。其他的例子還有:screen 作為動詞,可以表示「顯示」,又可以表示「屏蔽」。overlook 作為動詞或名詞,可以表示「忽略」,又可以表示「俯瞰」。strike 作為動詞或名詞,可以表示「擊打」,又可以表示「罷工」。
  • 「三階」到底是「さんかい」還是「さんがい」?
    日語中有著大量的數量詞(助數詞),除了記憶方面的困難之外,相信有很多小夥伴會被發音所困惑,因為總有些數量詞不按照正常套路來,比如「三階」這個單詞到底是讀什麼呢?可能看到這個問題很多人會不假思索的說是「さんかい」因為身邊有很多日本人是這麼讀的。而且去日本的時候可能看到電梯裡面甚至還有標註讀音的。
  • 到底是「單獨」還是「在一起」啊?!
    今天除了分享每天的句子以外,我的朋友——桔子口語 還給大家準備了一份800G英語學習資料包前幾天剛教了大家「同居」的英文,先來複習一下:👇「同居」是 live together?才不是!(為什麼35%的美國人反對同居??)不過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即便是和喜歡的人住在一起,他/她如果跨過了你的「安全距離」,你也會感到不舒服。
  • 英語怎麼說「妯娌」和「連襟」?
    有人說,第一次知道「妯娌」這個詞,是因為「妯娌老鴨粉絲湯」……所謂「妯娌」關係,就是「丈夫兄弟的妻子」;而「連襟」關係,就是「老婆姐妹的丈夫」。如果用英語描述,「妯娌」和「連襟」分別是:your husband's brother's wifeyour wife's sister's husband很明顯,這種描述太過複雜。
  • 「語法正確」和「地道英語」還差著十萬八千裡呢
    前段時間抖音上有個爭議很大的問題:我們學校的圖書館,應該說「our school’s library」還是「the library of our school」? 原視頻簡直導致了抖音英語圈的地震,幾乎每一個博主都在奮力解釋清楚這個事情。
  • 英語怎麼讀「井號鍵」「星號鍵」?
    電話上的「井號鍵」,「星號鍵」是在撥打客服電話時常用的功能鍵。英語國家的人們如何讀這兩個符號呢?符號「#」井號「#」,在不同語境有不同的讀法:微博上帶話題,會用到 #,比如:#英語彙#。井號在推特上同樣表示一個主題或話題。此時,井號被稱為 hashtag。
  • 面對理想你到底是「堅持」還是「固執」?真正的區別就在這裡!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也把原提問者的用語修改了一下,這問題是:「堅持」與「固執」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當一個人的想法或行為受到旁人的反對,但他還是堅守立場,勇往直前,通常會被指責為「固執」或「頑固」,但我們也同樣也可以稱讚他是「堅持」與「執著」啊!這差別究竟在哪裡?讀到這裡,我希望你暫停一下,思考出自己的答案後再繼續讀下去。
  • 益生菌到底是個什麼「菌」?它對腸道健康有什麼作用?
    對於益生菌的認識,相信很多的朋友都是從電視廣告上了解到,也大致清楚它是針對我們腸道健康的一類東西。那實際上,益生菌它究竟對於我們的腸道健康起著怎樣的作用呢?或許很多朋友就不得而知了,本期文章,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益生菌的特點及其作用功效,相信通過本期文章閱讀,你會對益生菌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益生菌到底是個什麼「菌」?正常情況下,我們人體腸道中會存在很多的菌群,這些菌群有好有壞,佔比由大到小,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中性菌(60%)、有益菌(30%)、有害菌(10%),三種菌群互相制衡,共同構成健康的腸道微生態系統。
  • 英語怎麼說「有默契」「互相來電」?
    關於「主動喜歡」的英文表達有不少,不過本篇給大家介紹兩個和「相互喜歡、相互有感覺」相關的單詞,這兩個詞有點意思~合拍;有默契:click有時候英語裡一個簡單的小詞就能傳神地表達我們原以為很複雜的中文含義,比如 click。
  • 母乳很好但並不魔幻,過度神話是要「逼死」媽媽們麼?
    母乳會「辨識寶寶是不是真的餓了」,從而提供「解渴」或「充飢」的不同版本。母乳分為前乳和後乳,前乳水分多,後乳脂肪多。寶寶吃到哪種,喝吸吮時間相關,和乳汁「智能」沒啥關係……如果寶寶餓了但是厭奶,吃幾口就不吃了,那吃的也是前乳,還是餓。3. 同一個媽媽為男寶寶生產的母乳,和為女寶寶生產的母乳,成分也是大不相同,激素含量也大不相同。
  • 益生菌飯前吃or飯後?好吸收「必看4大問答」,這類人別亂吃
    Q:飯前吃,還是飯後再吃?A:我建議每個人選定自己最自在、最不容易忘記的時間來服用益生菌,然後每天吃。至於飯前吃或飯後吃比較好?A:一般化學藥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是以「小時」估計的,所以醫師會建議病患一天服藥三次或四次,長效型的藥物也許一天只須吃一次。益生菌在腸內的半衰期,通常是以「天」為單位,所以確實不需要拘泥一天要吃幾次。
  • 「觀點」「閱讀教學」我們與閱讀教學的距離
    ,百家爭鳴之下,讓原本就需要大量準備功夫的英語閱讀教學,顯得更加不易統整;雖然相關資源越來越多,但「我們與閱讀教學的距離」卻好像越來越遙遠。接下來將從三個面向來討論閱讀教學的準備方向,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老師理出最適合的閱讀教學途徑,有效縮短與閱讀教學的距離。一、教學重點建議剖析閱讀教學方向前,先來說說閱讀教學重點。傳統的閱讀課就是一堂句型翻譯課程。
  • 「說」是最好的英語練習
    但是,如果我問提高整體英語水平的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很少會有人能夠說出最正確的答案:還是多說!!等等,你可能會說,不是背單詞嗎?不是報班嗎?不是接受新概念英語的薰陶嗎?嗯,不是。最有效的練習英語的方法就是「說」。為什麼呢?
  • 英語怎麼說「味精」?
    派屈克英語彙超有貨的英語學習博客
  • 華潤醫藥胃腸新產品「江中利活益生菌」正式上市
    原標題:華潤醫藥胃腸新產品「江中利活益生菌」正式上市   華潤醫藥
  •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正式接軌「雅思」!
    什麼是「中國英語等級量表」(CSE)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是第一個面向中國學習者的英語能力標準「中國英語等級量表」(CSE)與雅思考試(IETS)對接結果CSE四級對應雅思4.5CSE五級對應雅思5.5
  • 你講「學校英文」 ​還是「商務英文」?
    有人問我「你覺得哪一種英文教學最糟糕?」我愣了一下·因為我比較常回答像「哪一種英文教學最有效?」這類的正面問題·我想了想·然後回答他:perhaps classroom English(教室英語).在教室裡學到的英文規則·中規中矩·較適合學術·研究界使用·但在日常生活環境聽起來就是不對·它最大的問題就是:一個本來可以用很短的字就表達出來的概念·但我們習慣用很長·很難的字·或者說用太多的「"big words"或「誇張的英語」·譬如:That's a tough question.
  • 「模仿」— 英語發音界的狗皮膏藥!
    有的同學甚至發出「一夜回到賴世雄」的感嘆!不管是一夜回到賴世雄,還是一夜回到AAT,這些同學都百思不得其解,如此努力,口音狀態卻沒有質的飛躍?英語發音的學習,的確繞不開這些經典教材。這些同學也只想踏踏實實提高自己的口音水平。那問題到底出在哪兒?盲目模仿!
  • 「こんばんは」還是「こんばんわ」?
    今天,就一起來講一講,到底是「こんばんは」還是「こんばんわ」?不知道你們老師有沒有給你們講過「こんばんは」的來源?其次,語言體現文化「こんばんわ」中的「わ」對應的一個漢字是「和」,「和」體現了日本人內心裏面的一個重要的文化特徵,日本人很喜歡的一個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