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組織發布年度貿易監測報告 疫情期間貿易限制措施顯著下降

2020-12-14 國際在線

當地時間11日,世貿組織發布年度貿易監測報告,反映了疫情對全球貿易和貿易政策的影響。根據164個世貿組織成員的貿易監測數據,2019年10月中旬至2020年10月中旬期間,各成員採取的常規貿易限制措施顯著下降,覆蓋的貿易值從上一期的7469億美元下降到4409億美元,主要原因是全球貿易因疫情急劇減少,政府更關注抗擊疫情,相對緩解了雙邊貿易緊張局勢。而世貿組織成員所採取的貿易便利化措施覆蓋的貿易值則從上一期的5447億美元上升至7313億美元,以確保經濟穩步復甦。

此外,與疫情直接相關的貿易措施顯著影響了全球貿易。自疫情暴發以來,世貿組織成員實施的疫情相關貿易便利化措施涉及約2270億美元的商品貿易,與疫情相關的貿易限制措施涉及約1800億美元的貿易。335項疫情相關貿易措施中,58%具有貿易便利性,42%具有貿易限制性。到10月中旬,世貿組織成員針對疫情採取了1000多項支持措施,總價值達數萬億美元。

世貿組織副總幹事尤努夫·阿加表示,保持國際貿易和投資流動的暢通對恢復經濟、商業和生計來說至關重要。為實現強勁的復甦,世貿組織成員需要拿出堅定的領導力和協調力,加強多邊貿易體系的關鍵在於對透明度的共同承諾。(總臺記者 朱赫)

相關焦點

  • 全球貿易復甦面臨挑戰:區域差異明顯,中國亮點顯著
    世界貿易組織近日在展望全球貿易時認為,封鎖措施鬆緊成為全球貿易復甦的關鍵,即使疫情趨緩,2021年的貿易規模也將遠低於疫情前水平。此外,隨著2020年接近尾聲,全球貿易增速可能會放緩,因為春季封鎖期間積累的商品需求已基本得到滿足,同時企業幾乎已經重建了庫存。根據其最新數據,2020年第三季度,北美、歐洲等地區放鬆「封鎖」措施,主要經濟體廣泛採取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持經濟,全球貨物貿易量實現反彈,環比增長11.6%,但仍較2019年同期下降5.6%。
  • UNCTAD發布全球貿易季度更新報告,分析:難言樂觀
    10月21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布了全球貿易季度更新報告。報告顯示,全球貿易額繼二季度同比驟降19%之後有所回升,三季度同比下滑5%。
  • 世界貿易組織前總幹事: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世貿組織
    與此同時,國際社會可能需要認真尋找解決目前全球失序的辦法,並恢復某種形式的全球治理,以協調恢復措施和聯合行動,應對目前和未來的病毒大流行。付志剛: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中國和泰國攜手迎戰危機,取得了顯著成效。如今在疫後經濟復甦階段,中泰同樣可以攜手合作前行。
  • 【世貿組織發布最新一期貨物貿易「晴雨表」】當地時間19日,世貿...
    【世貿組織發布最新一期貨物貿易「晴雨表」】當地時間19日,世貿組織發布最新一期貨物貿易「晴雨表」(Goods Trade Barometer),讀數為84.5,比去年同期數值低18.6,是2007年以來最低紀錄,與2008—2009年金融危機時的最低點相持平。「晴雨表」的所有成分指數均遠低於預期,多數創下歷史新低,部分指數企穩。
  • 世界貿易組織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紡織貿易量下降
    世界貿易組織(WTO)發布的《2020年世界貿易統計評論
  • 寧波技術性貿易措施年度報告(2017年)
    (寧波海關供圖)  出口工業品遭遇各類技術性貿易措施頻率  寧波海關  第一部分  全球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發展  一、概況  根據中國WTO/TBT-SPS國家通報諮詢中心數據,2017年,世界貿易組織(WTO)各成員共對外發布技術性貿易措施3609件,較2016年增長3.92%,總體數量處於高位。
  • 世貿組織:開放貿易更有利於各國數位化變革
    來源:新浪財經文/郝倩世貿組織(WTO)今日發布2020年度報告,報告認為金融危機十年以來,政府干預已經重新成為潮流,在這些政策中,數字轉型成為大多數國家共同關注的熱點。世貿認為,開放貿易可助力創新政策更為高效。世貿組織每年的報告都會選擇不同的主題,今年的主題為政府政策推進數字時代的創新。在今日世貿組織的線上發布會上,世貿副總幹事易小準認為在當下分析此問題十分應景,不僅世貿組織的規則直接和間接地促進了數位化經濟,還將繼續在數位化變革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世衛組織稱「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已獲近十億劑疫苗 加美陸上...
    世衛組織: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6914萬例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2月11日17時02分(北京時間12月12日0時02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9143017例,累計死亡病例1576516例。
  • 世界貿易組織上訴機構的危機與改革
    這些均表明美國經貿政策近年來發展變化的新特點:⑨即美國認為在必要時為維護其自身利益需要,可不接受國際貿易紀律的約束。在所謂的「美國例外主義」之下,⑩美國政府頻繁採取歧視性的進口限制等措施,發動中美貿易戰,與歐盟、日本等世貿組織成員的經貿摩擦也未間斷。
  • 世界經濟貿易形勢分析
    疫情大流行給供給端和需求端都造成顯著衝擊,阻斷了全球供應鏈,限制了民眾消費、企業投資,全球生產、貿易和跨境投資都在大幅收縮。各國延緩病毒傳播的必要防控措施,對服務業尤其是涉及實體互動的行業如零售貿易、休閒娛樂、餐飲住宿、旅遊業和交通運輸服務等帶來重大衝擊。疫情對全球勞動力市場影響巨大。國際勞工組織報告顯示,疫情將使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勞動人口總工時縮減6.7%,相當於1.95億名全職僱員失業。
  • 《2019年世界貿易報告(中文版)》發布:2040年服務貿易份額或增至50%
    東方網記者王永娟11月6日報導:今天上午,《2019年世界貿易報告(中文版)》第二屆進博會現場發布。中文版《2019年世界貿易報告》聚焦在「服務貿易的未來」,探討在人口變化和數位技術衝擊等重大趨勢推動下,服務貿易將如何演變。  報告顯示,2005年至2017年期間,全球服務貿易的增長速度超過了貨物貿易,平均每年增長5.4%。對此,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羅伯特·阿澤維多表示,數據證實,服務貿易在迅速增長,在全球貿易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因為其無形性,其重要性往往不被認識。
  • ...科維奇自稱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世貿預計第二季度全球貿易...
    瑞幸咖啡表示,公司一直在努力探索儘快提交年度報告的可能方法。但是,由於COVID-19導致的財務報表編制流程延遲以及先前披露的內部調查的懸而未決,公司無法提交年度報告。2丨網球名將德約科維奇自稱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6月23日,德約科維奇發布聲明證實,自己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其妻子和孩子檢測報告顯示陰性。
  •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參加紀念世貿組織成立25...
    北京時間11月19日晚,世貿組織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紀念世貿組織成立25周年高級別研討會,中國、美國、歐盟、盧安達、新加坡、牙買加等6個成員的部級官員或代表應邀通過視頻方式參會。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出席會議並參與討論。
  • ...新冠病毒|素帕猜|泰國_時政|付志剛|世界貿易組織|新冠肺炎
    與此同時,國際社會可能需要認真尋找解決目前全球失序的辦法,並恢復某種形式的全球治理,以協調恢復措施和聯合行動,應對目前和未來的病毒大流行。付志剛: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中國和泰國攜手迎戰危機,取得了顯著成效。如今在疫後經濟復甦階段,中泰同樣可以攜手合作前行。
  • 《中國貿易便利化年度報告》(2021)發布
    2020年12月11日,北京睿庫貿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發布《中國貿易便利化年度報告》(2021)。報告顯示,本年度中國貿易便利化測評指數得分為77.92(百分制),較上一年度(76.93)小幅上升0.99點,微增1.29%。
  • 深圳海關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專家陳芳:把熱愛做到極致
    技術性貿易措施是指世界貿易組織《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TPT協定)和《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SPS協定)所管轄,影響國際貨物貿易的非關稅措施。隨著中國製造不斷走向國際市場,技術性貿易措施成為中國企業繞不開的課題。對此,陳芳和團隊攻堅克難,通過前瞻、準確和及時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為「中國智造」保駕護航。
  • 新冠疫情為改善約旦貿易條件創造了機會
    疫情危機影響了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即七國集團和中國),這些經濟體約佔世界GDP的60%和全球製造業出口的65%;其次,疫情對各個經濟體的供給和需求層面造成了巨大的衝擊,疫情期間全球供應鏈嚴重中斷、工廠關閉和許多工廠紛紛裁員,同時需求方面已經經歷了旅遊、商務旅行下降,一般消費支出銳減。再次,在微觀層面,所有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可能面臨著經營困難,中小企業更是如此。
  • 【世貿組織認定美方涉案徵稅措施違反世貿組織義務,中國外交部回應...
    2020-09-16 18:58:40來源:FX168 【世貿組織認定美方涉案徵稅措施違反世貿組織義務,中國外交部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希望美方充分尊重世貿組織專家組的裁決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採取實際行動,與世貿組織成員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 中美貿易不平衡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近日,美國發動了一系列單邊的貿易保護主義舉措,包括公布301調查報告,擬對華採取限制措施等。藉此縮減美中貿易逆差則被認為是此舉的目的之一。(新華社)   近日,美國發動了一系列單邊的貿易保護主義舉措,包括公布301調查報告,擬對華採取限制措施等。藉此縮減美中貿易逆差則被認為是此舉的目的之一。
  • 世貿組織遭遇一股「寒流」
    根據世貿組織規定,上訴機構常設7名法官,每人任期4年。針對任何一起貿易爭端案件,必須由3名法官聯合審理做出裁決。然而,從12月11日起,世貿組織上訴機構只剩下一名法官,無法受理任何案件。自2017年上半年以來,世貿組織一直籠罩在上訴機構「癱瘓」的陰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