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胃腑脹氣與這些因素有關,中醫告訴你排出胃脹氣的好穴位
中醫治療胃腸氣脹症中醫治療本症當以行氣導滯、理氣和胃為原則,一般選取羶中穴、神闕穴、中脘穴、氣海穴、脾俞穴、胃俞穴、大腸俞穴、內關穴、足三裡穴、上巨虛穴等穴位。操作方法1、患者仰臥在床上,施術者坐在其體側,用拇指的指腹按揉羶中穴,持續3分鐘,再用兩手拇指指腹沿著肋骨間隙自上而下,由內向外分別推胸陰陽,約2分鐘,然後用食指指腹沿著胸骨柄由上往下直推50次,再用小魚際沿胸骨柄來回擦至溫熱為止。
-
內關穴、神門穴、大陵穴——寬胸理氣、寧心安神,治心悸、心絞痛
內關穴+神門穴+大陵穴,這一組穴位組合具有寬胸理氣、寧心安神的功效,臨床當中是治療心悸、煩躁的特效穴位,還可以用於各種原因所導致的失眠、精神抑鬱等病症!內關穴內關穴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每天用拇指按揉內關穴5~15分鐘,每日2~3次。以穴位局部有明顯的酸脹感為度,如果按揉時感到有刺激感沿著手前臂的內側向心臟傳遞,這種現象是刺激效果較好的標誌,但要注意控制力度,不要用力過度。
-
神經衰弱,取百會穴、太陽穴、心俞穴、神門穴、三陰交穴!
神經衰弱和睏倦疲勞一樣,都是屬於現代人的常見病,小病莫忽視,一定要堅持治療,取穴時可選取百會穴、太陽穴、心俞穴、神門穴、三陰交穴這幾個穴位相互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治療和緩解神經衰弱的症狀。1、百會穴穴位歸屬經絡:督脈穴位用法:刺激百會穴可以採用點按的方式,用手的拇指按壓在百會穴穴位上,按壓30秒後鬆開休息,連續反覆多次。也可以採用艾灸的方法刺激百會穴,可以使效力直達人體的腦部。
-
內關穴改善腎病患者心絞痛
中醫在治療心律不齊及心絞痛時,內關穴是最常用的穴位之一。據報導,針刺或按揉內關穴可以較為迅速的改善心臟缺血狀態,雙向調節患者心率,對於輕度傳導阻滯也有改善作用。通常針刺或按揉治療以後,患者的胸悶、心悸、心前區不適等症狀大都能得到滿意改善,並可改善心功能。
-
穴位中的勞動模範——勞宮穴,清心瀉熱、開竅醒神、消腫止癢!
勞宮穴出自《靈樞·本輸》,別名五裡穴、掌中穴、鬼路穴。勞宮穴隸屬於手厥陰心包經,是心包經的滎(火)穴。中醫認為勞宮穴具有清心洩熱,開竅醒神,消腫止癢的功效,臨床中多用於治療精神系統的疾病,如癔病、精神病、小兒驚厥等症,勞宮穴還可治療食欲不振、口腔炎、牙齦炎、手指麻木、高血壓等。
-
男性人體穴位圖:十四經穴高清圖解
、中膂俞穴、白環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會陽穴、承扶穴、殷門穴、浮郄穴、委陽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戶穴、膏肓穴、神堂穴、膈關穴、魂門穴、陽綱穴、意舍穴、胃倉穴、肓門穴、志室穴、胞肓穴、秩邊穴、合陽穴、承筋穴、承山穴、飛揚穴、跗陽穴、崑崙穴、僕參穴、金門穴、京骨穴、束骨穴、至陰穴。
-
「臍」妙無窮的——神闕穴,神居所,養心性!
神闕又稱為,臍中穴、臍孔穴、氣合穴、命蒂穴等。神闕穴是先天真氣的唯一潛藏部位,人們通過鍛鍊可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神闕穴與人體生命活動息息相關。我們知道母體中的胎兒是靠胎盤來呼吸的,屬先天真息狀態,胎兒臍帶被切斷,先天呼吸中止,後天肺呼吸開始,臍帶胎盤則緊連在臍中。如果沒有神闕,生命將不復存在。
-
神門穴治失眠
取穴時,應正坐,仰掌的取穴姿勢。神門穴位配伍:神門穴配內關穴、心俞穴治心痛。神門穴配內關穴、三陰交穴治健忘、失眠。神門穴配支正穴主治健忘失眠、無脈症;配大椎穴、豐隆穴主治癲狂。神門穴緩解失眠:晚上經常睡不好,容易失眠的人,不妨試試睡前點按「神門穴」。
-
經穴穴位圖《十四經脈穴位圖大全》
十四經指中醫經絡學說中的十二正經 (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陰腎經)加上督脈、任脈,共十四條經經絡的統稱。經穴一共有361個。詳細請參看經穴條目。本條目收錄所有十四條經絡的穴位圖譜。
-
施灸常用穴位的定位與主治——神闕穴、氣海穴、陽陵泉穴
親愛的家人們,大家好,這裡是弘琦艾艾灸專業分享平臺,我是弘琦艾鄧勤,與您共同學習中醫專業,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中醫專業是:施灸常用穴位的定位與主治——神闕穴
-
羶中穴——心包經的募穴(上)
之前的兩期文章向大家介紹了指推羶中穴和叩擊羶中穴可以調理我們身體的氣機。刺激羶中穴時,如果聽到胃裡咕嚕嚕的響動則提示氣機通暢了。
-
一穴多用的內關穴
置頂中醫書友會,可點擊上方藍字。中醫書友會第1509期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I導讀:如果讓大家說說自己用內關的神奇經歷,想必評論裡可以寫上上百條,這也正說明人體的神奇,內關穴的神奇。作者介紹了3種用法,如似親目。
-
中醫也有「強心劑」——內關、羶中、心俞,有效調理冠心病!
在我們的手臂上的內關穴,就是人體內城——心臟的關口。內關是手厥陰心包經上的絡穴,手厥陰心包經屬於心包絡,所以內關從心包絡上聯繫著心,所以它成為保護心臟和治療心病的要穴。而且內關穴又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陰維脈。祖國醫學認為「陰維有病,苦心痛」,心痛,那肯定痛在胸部了,中醫就給出了治療的方法:「胸中之病內關擔」。由此也可以看出內關在治療心病的地位了。取穴:伸肘仰掌,微屈腕握拳。
-
乳腺增生,取羶中穴、屋翳穴、天溪穴、乳根穴!
日常生活當中選取取羶中穴、屋翳穴、天溪穴、乳根穴這4個穴位相互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緩解和治療女性乳腺增生的症狀。羶中穴穴位歸屬經絡:任脈。穴位按摩方法:按摩時被按摩者仰臥,按摩者站立於一側,用於指自下向上推按羶中穴約兩分鐘,以脹麻感向胸部放散為佳。
-
【每日一穴】內關穴活血化瘀五大穴位之一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65個穴位是內關穴。 學習內關穴,我們要濾清思路,第一,歸屬哪條經絡上。第二,有無特殊標誌的定名。第三,穴位定位。第四,主治範圍。當然在主治範圍裡面還要細分:1,局部治療功效,循經治療功效。2,遠治作用,頭面五官,神志,隸屬臟腑疾病。3,特殊治療疾病。
-
落枕,脖子疼,按揉外勞宮穴!
外勞宮穴是人體當中的經外奇穴,經常刺激這個穴位可以起到祛風通絡,舒筋活血的作用。如果我們生活中遇到睡落枕了,脖子感覺疼痛不適的情況下,可以按揉一下手部的外勞宮穴,很快疼痛就能夠得到緩解,經常按摩外勞宮穴,還可以預防頸椎病的發生。
-
神門穴是治「心」之要穴
神門穴取穴方法
-
「親測有效」牙疼,找準合谷穴與勞宮穴,3分鐘快速止疼
那中間這段疼痛難忍的時間,就可以用上中醫穴位中的一個小妙招——按壓合谷與勞宮穴,來緩解一下牙疼,親測在由蛀牙引起牙疼的情況下十分有效。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虎口」。
-
【每日一穴】內關穴:寧心安神、理氣止痛
2021-01-11 11:15:08 來源: 罐兒哥中醫自媒體 舉報
-
落枕按揉外勞宮穴
今天介紹一個治療落枕的「落枕穴」,如發生落枕,可用手指點壓此穴,緩解疼痛。取穴:落枕穴又稱為外勞宮,位於人體手背上,在中指和食指相對的掌骨之間,兩指骨盡頭起,向外一拇指寬處。方法:按揉外勞宮穴50~100次,可緩解頸項疼痛,配合自行輔助揉按頸項部,效果更佳。——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