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大爺住老屋不願離開,裡面珍藏一件「寶貝」,看看是啥

2020-12-22 今視覺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人希望住進漂亮的樓房,然而,山區有的老人卻「情願」住在老屋裡。「我從小就生活在這棟老房子裡,有多大年紀,就在裡面住了多少年。」2019年8月10日,殷大爺站在老屋的堂軒說,他對老屋有著深厚的感情,至今捨不得離開。

殷大爺家住安徽安慶農村,現年67歲,也就是說,他在這棟老屋裡住了整整67年。老屋有一百多年歷史,鼎盛時期住著6戶人家。隨著社會發展,山村幾乎戶戶建起漂亮的樓房,殷大爺卻不想建樓房,也不去和孩子們一起住,如今,老屋裡只剩下他和老伴兩個人。

廚房裡,殷大爺的老伴在燒飯。從嫁到殷家以來,殷大爺的老伴就在這間屋子裡燒飯,如今數十年過去了,廚房的房梁和牆壁上被煙燻得漆黑,屋內光線較暗,再加上牆壁又黑,每次燒飯,老人都把土鍋臺後面的門打開。老人生育了4個女兒,孩子們都是在這棟老房子裡長大的,談起老屋,她覺得老屋雖然黑,但住著還是很舒服的,冬天暖和夏天涼快,而且家人的身體都很健康。

為了防止老屋倒塌,去年,殷大爺把堂軒進行加固。以前,堂軒只有兩旁的房子那麼高,後來,有的人家把房子建成兩層,比原來的堂軒高了不少,在當地農村,房間的屋頂不能高於堂軒的屋頂,於是,大家只得把老屋的堂軒升高了。

殷大爺去年用木料對房子進行了加固,堂軒左右兩面牆壁,十多根柱子直通屋頂部,建成「框架結構」,加上旁邊的牆壁,算得上是對老屋進行「雙重保險」,只要不漏雨,再過千百年也不會倒塌,殷大爺表示,這是他修繕老屋的目的。

老屋加固的方法是殷大爺自己想出來的,他參觀了很多老房子,最後綜合起來決定這樣做。下一步,他準備把每根柱子中間都封上木板,還原往年的味道。殷大爺花那麼多的精力、時間和金錢修繕老房子,還有一些家族上的人給予了經濟方面的支持,最主要的目的是保護老屋裡的一件「寶貝」。

在殷大爺心中,掛在堂軒正面牆壁中央的牌匾是難得的「寶貝」,這塊牌匾是建造房子時,「侄子」良弼送給廣發、漢宗兩位「叔叔」家的,老屋建成100多年,牌匾就有一百多年歷史,落款的時間是「光緒丙午年小陽月」。殷大爺認為,從牌匾上看,老屋是100多年前廣發、漢宗兩位先賢建造起來的,牌匾至今保存完好,字跡清晰,可見當時用料好。文化大革命期間,牌匾差點被毀,幸好殷大爺及時將其藏在牛欄裡,藏了9年才再次掛進堂軒。

老屋大門的右邊有一道側門,以前,裡面是茯苓作坊,門頭上面寫著「鼎興號」三個字,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字被抹去了,殷大爺已經把外牆刷白,準備下一步還將這三個字寫上去。

通往老屋的走道有近三米寬,如今,4個女兒都已經出嫁,裡面平時只有殷大爺和老伴兩個人居住,偶爾,女兒、女婿和外孫來看望他們,房子的走道成了堆放雜物的地方。

殷大爺還在老屋裡養殖了蜜蜂。「蜜蜂呆得住的地方,說明乾淨。」老屋看上去很破舊,不過,老人覺得住著舒服,不願意離開和孩子們一起住,他要把精力用在加固老屋的事情上,以此保護那塊牌匾。

相關焦點

  • 76歲大爺住老屋70年,房前屋後栽成樹林,看他現在忙啥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喜好亦不一樣,有人喜歡唱歌,有人喜歡書法,生活在皖西南山區的一位大爺也有自己的愛好,不過,他的愛好與眾不同,那就是栽花種樹,老人在老屋裡住了70年,30年前,他開始在房前屋後栽種樹木,一年復一年,銀杏、櫻桃、梨樹等十來種樹木成了「樹林」,如今,老人已經搬出老屋
  • 60歲大爺做木工30餘年,200多年老屋柱子腐爛,看他「補」成啥樣
    杜大爺是一名木工,以前,主要以幫人打家具為生,由於技術精湛,受到村民們稱讚,如今,他從事古建築的修復工作,很多人看到他幹的話後都豎起大拇指,一起看看他和同事把老房子「補」成啥樣子。圖為近日,杜大爺蹲在地上用鋸子把已經腐爛的門檻鋸掉。杜大爺年近花甲,家住皖西南山區,做木工已經30餘年。
  • 山村老屋歷經百年風雨,門柱精雕細刻,64歲大爺來此「上了癮」
    近日,劉大爺站在老屋走道上,當看到新穎的雕花圖案時,連忙伸出左手指給旁邊的村民看,他說,這裡有很多雕花圖案,細細品味似乎在講述著一個個美麗的故事。劉大爺現年64歲,家住皖西南山區,從小在山裡長大的他見過不少土磚屋,不過,他覺得這棟房子建築風格和手法很特別,老屋大門兩邊的牆壁上各安裝了一個石雕,挨著牆壁走,矮個子的人能碰到頭。
  • 我的老屋我的娘
    作者:周建華  我家的老屋是上世紀60年代娘過門後和爹一起和泥摔坯,一磚一瓦蓋起來的。實際上,老屋除了梁頭下藍磚砌成的柱子外全是土坯,再沒有多餘的磚瓦。小時候,我總不想讓同學來我家,怕別人笑話我家裡窮,還住著土坯房。
  • 農村人進城過好日子,年邁父親獨居鄉下老屋,看了扎心!
    村裡的唐大爺,是個樂觀豁達的老頭兒,今年都八十八歲的高齡了,身體依然很硬朗。村裡人都說唐大爺傻,兒女都在城裡安家落戶,小日子過得一個比一個好,他不進城跟著兒女吃香的喝辣的,偏偏一個人守著農村的老屋獨自生活。
  • 老兩口寧住危窯,也不住兒子留下的磚房,啥原因
    圖中老人姓五(左)今年67歲,育有一兒兩女,兩年前,五大爺的老伴患半身不遂,在五大爺的精心照料下現已恢復的基本正常,三個子女都已成家,5年前,兒子為了兩個孩子上學方便已在城裡定居,山村裡的村民為了生活方便青壯年們都移居山外城鎮或新規劃的地方,村裡只剩幾個上了年紀的老人。
  • 67歲大爺自創一字一成語,你能認出幾個
    郭大爺放話了:「猜對算你狠。」先來幾個容易的給大家試一下。不得不說,大爺終究是大爺啊。最近,在鄭州市建設路五一公園內,67歲的郭長義老人可是收穫了一大批的粉絲。他自創出了「字謎書法」,書寫了很多「成語字」。
  • 山村老屋建成130年,修舊如舊,看65歲奶奶為啥搬進去住
    談起為啥不住樓房而要搬進老屋住的原因,王奶奶笑了笑說,「我在老屋裡住了幾十年,對老屋有感情,並且住在老屋裡舒服,冬天暖和,夏天涼快……」然而,熟悉王奶奶的村民都表示,王奶奶說的並不是真話,因為她住到老屋裡還有真正的「目的」。圖為老屋裡的廚房,土鍋灶是王奶奶3年前請人重建的。
  • 田老太67歲的高齡產子確實比較罕見,黃大爺:上天賜我的禮物
    事件詳情山東棗莊的田老太已經67歲了,她的老伴黃大爺也已經68歲了,兩人都是50後,早已兒女雙全,孩子都40出頭了,就連孫子也已經18歲成年上了大學。由於67歲的高齡產子確實比較罕見,所以轟動了全網,人所眾知,當即就有品牌方贊助了提供孩子免費使用紙尿褲的福利。商人果然是商人,利益之下出手都這麼快準穩。
  • 別了,我親愛的老屋!
    父親這麼對我說:「房子是公家分配給你的,你自己可以搬進去住,我們家這麼幾大口人,無論如何也容納不下,愈加爺爺奶奶年紀這麼大,到外面住著多麼不方便,說的雖是公租房,住進去就要交三萬塊錢,我們這家能承受得起嗎?」我靜靜地聽完了爸媽的說教,我的心一陣的失落。
  • 69歲大爺住山村,30多年前建瓦屋,看他為啥到30裡外扛木材
    圖為胡大爺當年建造的瓦屋。胡大爺現年69歲,一輩子生活在大山裡,小時候家境貧寒,吃不飽穿不暖是常事,一家人住在兩間老屋裡,廚房連著臥室,胡大爺結婚成家後,妻子生育了2個兒子,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胡大爺考慮了很多事,兒子長大後,兩間老屋無法住下去,並且孩子要娶親成家,怎麼辦?於是,30多年前,他做出了一個決定。
  • 老屋
    我問沉浸在喪夫夫傷中的母親討要老屋的鑰匙,"媽,我想到老屋看看。""老屋裡沒啥了,就是放些糧食、飼料、舊東西,還有你大(家鄉人把父親稱大)的蜜和兩箱蜂。"母親把鑰匙遞給我,又是眼中含淚,讓人無法安慰。父親晚年這五、六年和母親、妹子一家住在新屋裡,是新蓋的兩層紅磚樓房,略為裝修,添置了新家具。愛花的父親還在院裡種了紅豔豔的玫瑰,牆上爬著粉色紫色的牽牛花。
  • 還記得22歲少女為報答恩情,以身相許嫁給67歲大爺嗎?如今怎樣了
    在一些影視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個情節,一個美女的女子被人救了後,無以為報,只能講自己以身相許,當然,電視裡的主人公都是美女跟英雄,他們本來就很登對,當然,在現實中這樣的事情很少,不過卻有另類的一種,一個22歲少女為了報答67歲大爺的照顧,竟然選擇以身相許嫁給大爺,如今他們怎樣了
  • 42歲住家保姆服務69歲大爺:家政市場後面的那些情感現象
    錢大爺退休多年,老闆三年前病逝了。兒子也是早年意外離開了。快70了,現在自己也做不動飯,退休金有幾個,但是花不來,路也走不動了。居委會時不時過來看看,但是也只是看看而已,老人的生活成問題。比起行動不便,更讓老人苦悶的是沒個說話的人,一直孤單,生活沒有生機了,年輕時候喜歡體育運動,打球啥的還行,現在也玩不了了。而琴棋書畫又不喜歡。說白了,這種情況,老人更適合的是找個老伴。但是,看看周邊的老夥計,想想房子啥的都是事,還是覺得自己沒有那個心力,不如找個保姆能給自己打理一下生活就好了。
  • 散文閱讀:老屋
    2018-01-21 關英 散文網每一個老屋都有不一樣的心酸故事,不平凡的過往……——題記老屋離開老屋已有二十多年了,但老屋卻是我心靈永遠的棲身之所,也是我永遠的痛。老屋那一年,奶奶七十三歲,身體十分硬朗。在建房的過程中,村裡人就和奶奶嘮閒嗑兒「這樣一塊磚一塊磚地擺,這房子啥時候才能蓋完啊!」奶奶一聽,可也是。就日日愁,夜夜盼,等房子蓋好了,她老人家的耳朵卻背了,誰和她說話都得提高嗓門,不然,她就一頭霧水。
  • 大爺帶古代的人氣明星來鑑定,出二十萬都不肯賣,專家:少說一半
    大爺帶古代的人氣明星來鑑定,出二十萬都不肯賣,專家:少說一半山西一位姓屈的大爺,捧著他心愛的寶貝來到鑑寶現場,他告訴主持人這裡面裝的是古代的人氣明星,那就是「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裡的牧童。說起這件寶貝,大爺也是十分驕傲,因為很多人出價十幾萬都想來收購,可是大爺都捨不得賣,如今帶來就想讓專家看看這個寶貝是不是真的這麼值錢。說起這件寶貝的來歷,大爺告訴主持人,因為他家以前在山西開當鋪,也算是見過不少寶貝,而且很多人都會來他家收購古董。這一件牧童造型的銅像就是他家當年唯一流傳下來的傳家寶,也被大爺珍藏至今。
  • 79歲老人獨自住在秦嶺山裡的老屋,生活自在愜意,煙齡有75年
    老人姓賀名進賢,老伴因病去世6年了,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六個孫子,二個重孫子,大兒子因病不在有近20年了,他一個人住在山裡兒子不放心,給他買了手機,方便聯繫他,孫子過一段就上來看看他,他說在陝西的秦嶺山區住了一輩子習慣了。
  • 海寧百歲老人捐出珍藏一輩子的寶貝
    珍藏了七八十年的寶貝,濃縮了一位101歲老奶奶許許多多的美好記憶。最近,這位老奶奶捐出了這些寶貝,把它們放進展覽館,供大家參觀和研究學習。積攢下很多寶貝精神矍鑠、滿頭銀髮、非常清瘦,從小生活在海寧農村的張珍寶今年已101歲,但是思路依然清晰,見人就露出慈祥的笑容。
  • 四川合江福寶古鎮發生垮塌致人傷亡 大片百年文保老屋年久失修成...
    事發:連綿雨季致老房垮塌造成住戶傷亡7月18日中午,看到河對面老屋吊腳樓下泥巴在往坡下的河裡滾,正在洗碗的王思琴驚出尖叫,打開廚房窗戶,王思琴衝著河對面的人使勁兒喊出來「房子要倒了、房子要倒了……」相鄰老屋屋外坐著的四五個人驚慌離開,很快,老屋就垮塌了。
  • 老屋 - 老屋--浙江頻道--人民網
    原標題:老屋 好久沒去看看鄉下的老屋了,忽然接到鄰居的電話,說大風颳倒了老屋東邊一棵大樹,樹冠壓上了屋子,我趕緊驅車前往。 十多年前父母帶著爺爺奶奶搬家到了城裡,老屋便空寂了下來。父親常回去照看,他會爬上屋頂更換破損的瓦片,勸都勸不住,後來我們找來幾個泥瓦匠,把屋頂徹底翻修了一遍,老爸總算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