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絲帶」現身錦江綠道都江堰段 伏龍天橋向市民遊客開放

2021-01-13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傑

清晨,陽光,錦江綠道,柏條河邊。

放眼望去,一條匍匐於永安大道兩側的巨龍印入眼帘,一座整體曲線流暢的橋梁,橋身如龍,匝道似龍爪,宛如一條披在錦江綠道上的「絲帶」。橋面採用彩色混合料鋪裝,橋梁外側以變化的裝飾條形成半透明、半隔離的屏障,豐富了天橋造型的視覺觀感。

據都江堰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伏龍天橋為錦江綠道都江堰示範段一期建設項目柏條河綠道跨永安大道配套工程,取意都江堰水利工程李冰降伏孽龍悠久的歷史傳說,實現了錦江綠道的車行道和步行道的無縫對接,將城市城區與自然景觀、山水及人文串聯在一起,在滿足人行、騎行功能的同時,走出家門就能享受暢通完善的綠色公共空間。特別是扶手採用LED線形燈帶照明,兼具功能與美觀,橋身採用泛光燈照亮,突出天橋優美的形式,在夜間也能夠為我們的市民朋友們呈現一處靚麗的景觀。

沿著錦江綠道,往南橋方向走,小河潺潺,休閒愜意。

同步建設的錦江綠道城區段(南橋——走馬河橋),地面鋪裝採用水波紋設計,融入水文化元素,展現李冰治水的歷史佳話,演繹古人的治水智慧。

整段綠道白天遊覽+休閒,展現都江堰康養文化氛圍,夜晚燈光+音樂,展現藍色岷江夜間魅力夜晚。

從綠道到綠化

高質量提升城市綠色形態

都江堰市不斷完善綠道消費場景植入,加快塑造以綠色為底色,以山水為景觀、以綠道為脈絡、以人文為特質、以街區為基礎的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的大美公園城市形態。

據悉,都江堰市積極推進天府綠道和全域增綠建設。構建富含「山、水、道、熊貓」文化特色的人文場景,形成「一綠道一主題」格局,加快建設李冰紀念館文展場景,精心打造七裡詩鄉景區、中國田園詩歌小鎮、川西音樂林盤等田園文創典範。重點圍繞優化「一山、四縱、五橫、七河、多園」的綠道網絡框架,從點到線、以線聯網,穩步推進實施三級綠道建設。同步實施「老公園·新活力」提升,完成網紅打卡點大熊貓藝術品安裝和離堆公園「紅點」「奇點」打造工作,積極推廣立體綠化。兩年來新改建三級綠道226公裡;完成8處小遊園、微綠地建設、面積達5.94萬平方米,3處老舊小區綠化改造、15條道路行道樹整治,新增城市綠地68.1公頃及1.2萬平方米立體綠化建設,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4%,森林覆蓋率達60.26%。

從「設計」到「施工」

高標準打造公園城市示範片

踐行新發展理念,綠道建設僅僅是一個「小目標」。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都江堰市還有大量的工作任務,勤奮睿智的都江堰人正按照「加快推動生態價值轉化」的思路紮實推動各項基礎工作。

如何將「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這個概念轉化為實際?都江堰市住建局負責人介紹,今年初,都江堰市啟動了《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片區——都江堰市建設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結合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動員會暨「西控」工作推進會精神,圍繞踐行新發展理念,從基礎與特徵、布局與策略、公園場景和行動計劃對都江堰市公園城市建設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構建了「綠道藍網、水城相融、清新明亮」的生態城市格局,規劃了近期(到2025年)11處,遠期(到2035年)29處公園城市示範片區。

「設計圖紙」繪好了,那要如何「施工」打造呢?據悉,都江堰市堅持原真美學引領,通過「理水、護林、亮田、彰文、興業」等方式,再現灌區景象煥發天府農耕文明時代價值。結合「兩片三區、K型集聚」的全域公園城市形態,啟動了玉堂街道產業型公園城市示範片區、青城山鎮問花村鄉村郊野型公園城市示範片區、聚源鎮產業型公園城市示範片區申請入庫工作,完成水雪綜合體項目、梅花園、海棠園、銳豐國書學院、五彩農田等部分建設,計劃在2025年初步形成「K型」公園城市結構框架雛形,形成以示範區為帶動作用的輻射空間。同時,統籌城市生態環境智力和景觀塑造,推進「增花添彩」,打造青城山海棠花、天馬玫瑰花、青城山問花村、蒲陽彩葉林等觀花賞葉基地,錦江綠道、蒲陽河綠道沿線遍植花卉,布局休憩娛樂、文化商業服務空間。塑造園中建城、城中有園、城園相融、人城和諧的公園城市格局。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都江堰市美麗公園城市規劃體系不斷完善,全域生態綠色品質跨越提升,城市宜居宜遊環境持續改善,產城融合的生態價值高速轉化,「公園中建設城市」的脈絡特徵愈加清晰。

圖片由都江堰市住建局提供

相關焦點

  • 成都大安東路橋-合江亭最後兩段錦江綠道下周內有望開放
    夜遊錦江讓成都市民再度零距離感受了錦江流動的活力,而5月1日剛剛開放的新華橋到武成門橋之間的部分錦江綠道,則讓成都人民擁入了錦江的懷抱。  據悉,下周內,從大安東路橋到合江亭之間右岸最後兩段錦江綠道,即新華橋到武成門橋、武成門橋到東風橋兩段綠道有望對外開放。
  • 錦城綠道中和溼地段基本完工 即將迎來開園
    趁著5月的陽光,到錦城綠道中和溼地段打卡吧!記者從四川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景觀院獲悉,目前,錦城綠道中和溼地段繞城高速外側1500畝區域已基本完成建設,即將迎來開園。「我們以『外攬山水之幽、內得人文之勝』的表現形式,打造新中和,策劃新玩法,引入新看點,助力倡導市民和諧新生活。」該負責人表示。記者了解到,中和溼地景區開放以後,可從桂溪生態公園跨越錦江直達園區,在享受交通便捷的同時,還可以俯瞰錦江兩岸美景。在綠化上,園區種植有各類木本、草本花卉,四季花香不斷。此外,不同類型的活動設施還可吸引各地遊客,成為新的網紅打卡點。
  • 環城綠道羊臺山段、白石龍音樂公園開放啦
    環城綠道羊臺山段、白石龍音樂公園開放啦!南方+2019年1月31日訊 可登高攬勝,也可竹徑通幽,有雨林秘境,也有沁人心脾的音樂之聲……昨日(1月30日),龍華人可謂「雙喜臨門」,市民們期盼已久的環城綠道(羊臺山段)及白石龍音樂公園同時開通迎客。環城綠道羊臺山段如玉帶環繞,盡收羊臺疊翠美景。
  • 都江堰市探索公園城市人城境業綠色發展新範式!
    編制《都江堰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9—2025年)》,構建 「一山、四縱、五橫、九河、多園」綠道網絡體系。高品質實施錦江綠道都江堰段建設,新改建三級綠道190公裡,開工建設佔地達2800畝的天府源溼地,新增綠地17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43%,森林覆蓋率達60.2%。
  • 航拍泉州最美山線綠道 帶你覽盡刺桐古城
    最美山線綠道示範段主線基本貫通,記者「航拍+步行」帶你看盡全程風光空中看山線 雙龍舞群山 地上遊綠道 一步一美景  山線綠道示範段起點位於大坪山  泉州網11月1日訊(記者 林福龍 潘登 莊麗祥 實習生 李政 文/圖)腳踏透明鋼化玻璃,底下就是懸崖峭壁
  • 錦城綠道陸續開放 串起公園城市幸福生活
    錦城湖2、3、4號湖已於2月18日全面開放。圖為錦城湖公園。 成都興城集團供圖3月3日,陽光正好,一些市民來到有序開放的錦城湖、桂溪生態公園,他們有的散步、有的選擇騎行、有的在湖邊曬太陽。大家不扎堆,充分享受春光。
  • 錦江公園示範段加快打造 4大主題片區好看好耍好吃好巴適
    假如餓了,還可以移步到附近的美食街,感受一下成都版「深夜食堂」的魅力……去年年底,錦江綠道一期中心城區段示範段開始打圍建設,目前工程正在加快推進中。而隨著示範段在業態和消費場景上的不斷深入打造,天府文化、成都美學將在錦江沿線的新場景、新體驗中漸次鋪展,生動呈現。
  • 成都錦江東岸自行車專用道金融城段對外開放
    人民網成都1月15日 近日,由中國五冶成都金融總部商務區三期濱河兩帶及截汙幹管工程項目部承建的成都錦江東岸自行車專用道金融城段對外開放,配套的綠化和景觀工程正在加緊施工。成都市自行車專用道是全國一流的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自行車專用道。
  • 成都春節坐烏篷船夜遊錦江,已下水試航
    而今,泛舟錦江將再次實現。作為「夜遊錦江」項目的亮點業態,今年春節,錦江遊船將在部分河段下水,市民可先期體驗到望錦江流水悠悠,坐著畫舫,聽著古樂,順江而下欣賞沿岸美輪美奐的光影秀。27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文旅集團旗下的成都錦江綠道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了解到,8艘古色古香的搖櫓船已經下水試航,為正式載客遊江做準備工作。
  • 鐵像文旅環綠道、江灘公園五岔子…10條旅遊精品線路帶你逛公園...
    「五一」期間,位於成都高新區的成都江灘公園吸引了眾多市民前往打卡。公園綠道、運動休閒等健康旅遊方式備受追捧,趁著初夏的微風,讓身體和心靈去旅行吧。推薦線路江灘公園 攝影 高武輝▲▶ 線路1江灘公園錦江綠道—錦城公園錦城綠道—天府新區智谷綠道—高新區鐵像文旅環綠道—武侯區天府芙蓉園綠道—青羊區非遺星河綠道—金牛區府河攝影公園綠道—成華區沙河城市麻石煙雲公園綠道—錦江區江家藝苑錦城綠道—新都區毗河綠道—溫江區北林綠道—崇州榿木河溼地公園綠道
  •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成都建史上最大綠化工程:超三萬裡綠道
    這裡是熊貓綠道的樣板段。作為成都天府綠道「一軸兩山三環七道」區域級綠道中的「三環」之一,熊貓綠道沿三環路布局在兩側寬約50米的範圍內,內外環全長102公裡。熊貓綠道隨三環路擴能提升工程同步推進,目前多個樣板段已向市民開放,整體將於2018年8月全面完工。
  • 錦江24小時美不停 風和日麗河畔賞花 華燈初上夜遊錦江
    據了解,春天的錦江鮮花始終不會缺席。三月春深,雖梅花會逐漸零落,但將會有更多的花蕾接過「接力棒」在河畔綻放,河畔花展才剛剛啟幕。梅花、紅葉李、玉蘭、海棠……萬紫千紅的鮮花將依次開放,出現在河道的每一個角落。從閒花淡淡春到千朵萬朵壓枝低,市民們將持續欣賞錦江河畔之美。「門前有清清河水,陣陣花香,自然很有幸福感啊。」家住錦江河畔的市民翁雲開對生活充滿期待。
  • 成都錦城綠道中和溼地段完工 快來這個新的網紅點打卡
    趁著5月的陽光,到錦城綠道中和溼地段打卡吧!  記者從四川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景觀院獲悉,目前,錦城綠道中和溼地段繞城高速外側1500畝區域已基本完成建設,即將迎來開園。  錦城綠道中和溼地段位於城南繞城高速與錦江交匯處東側,總用地面積約3000畝,規劃建設有3.4公裡主幹綠道,是溼地湖泊與城市公共空間交融呼應的城市綠核。
  • 大假耍成都 | 來成都不逛天府綠道,100%後悔!最全攻略在此
    城區和城鎮段重點打造節點和公園,郊野段建設大地景觀和林盤,串點成片,連片成景,營造「望山、親水、觀田、遊林、賞花、渡溼、訪古、拾趣、讀城」的特色景觀,實現「四季有景」。目前,錦江綠道樣板段(太升橋-大安東路橋)已建成開放。
  • 北京:石景山規劃88公裡綠道
    中國園林網6月6日消息:近日,《石景山區綠道系統規劃》出臺,未來幾年,石景山將布局「三廊、多環」的綠道結構,鋪設總長度88公裡的綠道,連接該區森林、公園、歷史古蹟等文化生態資源和城市高密度聚居區,為行人和騎車者進入自然景觀和人工景觀提供慢行道路系統,滿足市民對綠色休閒空間日益增長的需求。
  • 東湖綠道 讓世界遇見最美武漢
    長江為帶,東湖為心,百公裡生態綠道串接成網—— 東湖綠道 讓世界遇見最美武漢東湖綠道秋景一角。樊祥敘攝(中經視覺) 湖中道是東湖綠道的7段主題景觀道之一,橫穿東湖中心,道路兩旁綠樹成蔭。數據顯示,東湖水質持續向好,近年來東湖整體水質基本穩定在Ⅲ至Ⅳ類。工程治水。通過布局一系列截汙工程,實現景區內生活汙水截汙近萬噸,並相繼完成了東湖沿岸的市政主要排汙口的截汙。通過東湖綠道重大工程建設,實現建設、環境雙贏局面。管理治水。
  • 錦城綠道桂溪、中和及玉石溼地樣板段已完工
    錦江綠道示意圖。資料圖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12月1日,成都天府綠道「南北軸」錦江綠道正式啟動建設,錦江水生態治理也正式啟動。根據之前的規劃,未來成都全域將形成「一軸兩山三環七道」的區域級綠道1920公裡,以及城區級綠道5000公裡以上、社區級綠道1萬公裡以上。除了剛剛開工的「一軸」——錦江綠道,其他綠道建設進展如何?
  • 探訪成都綠道跑步勝地:隔絕城市喧囂的桂溪生態公園
    10月27日,成都國際馬拉松即將在成都開跑,這項賽事將再次將成都市民健身跑步的熱情推向高潮。未來,更多綠道健身活動將進入到成都市民的生活,讓大家在綠意蔥蘢的生態綠道中感受健康快樂的生活美學。
  • 風和日麗河畔賞花 錦江24小時美不停!
    遊人如織的河畔,市民們伴著習習和風,用手機定格下了一幅幅「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勝景。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時,泛舟錦江從詩歌照進現實,清澈潔淨的錦江水環境與美輪美奐的光影秀,給市民們帶來了新鮮炫酷的夜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