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長提出:建設「偉大的大學」

2021-02-07 知識分子

►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來源:北京大學網站

回復「偉大」獲取完整版PPT

編者按:       

       在1998年,可能並沒有多少人看好中國會建成若干世界一流大學。

       這一年的5月4日,北京大學迎來建校100周年。江澤民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講話,直接推動了「985工程」的實施。

       彼時,中國高校喊出「創一流」的口號,不能排除的一種原因是長期人才饑荒、經費匱乏,是為爭取經費、圖謀發展的重要策略,一定程度上也因此被人視為笑話。

       但是,國家給予的經費支持,的確給中國高校帶來了長足的進步,今天大概不至於落為笑柄,可笑正在變為可行。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5年11月5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寫進了國務院文件——《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規劃提出最切近的一個目標是,到2020年,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

       清晰的時間表,讓熱衷於「創一流」的中國大學集體患上了焦慮症。

       2016年8月23日,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在2016年北大暑期戰略研討會上,跳出「建設世界一流」的老生常談,提出全新口號:把北大建設成為一所「偉大的學校」。

       什麼是「偉大的大學」?也許仍會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可笑的口號,難以實現的目標。《知識分子》在此貼出報告全文,希望讀者能對北大校長的戰略思考有所了解,甚至獲得啟迪、引發思考。

       風物長宜放眼量。歷史已然證明,從可笑到可行,不僅有戰略的思考,還要有付諸實施的舉措,中國或將在未來的某一天,建成真正偉大的大學。

● ● ●

關注《知識分子》(ID:The-Intellectual),回復「偉大」獲取完整版PPT(獲取二維碼圖片後長按識別即可)。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點擊查看相關文章

人為什麼會老? | VR、AR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屠呦呦 | 張亭棟 | 白巖松 | 何江 | 張鋒 | 楊振寧

高考招生 | 冬蟲夏草 | 愛滋 | 疫苗 | 轉基因笑話

定製食療 | 饒毅談讀書 | 核心期刊 | LIGO

授權: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校長的北大演講:什麼是偉大的大學 | 思享
    當然,哈佛在美國,北大在中國,我們都有責任為各自的社會做出貢獻,促進各自國家以及全世界的發展。而我們作為大學,要真正承擔起這樣的責任,唯一的方法就是踐行和維護那些能夠超越國界的學術價值。我去年十月發表就職演說時,曾經談到過這些基本價值。當時出席就職典禮的,有哈佛大學成百上千的學生、教授、職員、校友和友人,也有來自全球二百二十所院校的代表。
  • 北大校長林建華2018新年致辭:迎接挑戰
    原標題:迎接挑戰|林建華校長2018新年致辭編者按2017年12月31日晚,北京大學2018年新年聯歡晚會在北大百周年講堂舉行,北大校長林建華以《迎接挑戰》為題發表了新年致辭。藉以此文,向全球師生、校友、關心關注北大的各界人士致以新年的問候!以下為致辭全文。
  • 林建華校長給北大留下了哪些東西?
    這意味著,北大迎來了10年內的第5位校長和22年內的第1位人文社科背景校長。郝平也由此成為北大建校以來第1位由校黨委書記轉任的校長(1960-1966年,時任北京大學黨委第一書記陸平曾兼任校長)。而林建華則結束了自己的第3個「雙一流」建設高校校長生涯,在今天會議現場,他全程站著發表了「告別演說」。
  • 耶魯大學校長代表團一行來北大訪問
    4月16日上午,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校長理察•萊文(Richard C. Levin),候任校長、教務長彼得•沙洛維(Peter Salovey),副校長琳達·羅瑞茉(Linda Lorimer)率代表團訪問北大。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朱善璐,副校長李巖松在英傑交流中心星光廳接待了來賓。
  • 北大迎120周年校慶 校長林建華:大學是通向未來的橋
    紀念大會上,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發表了題為《大學是通向未來的橋》的講話,講述了北大面向未來的辦學思考,全文如下: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上校長林建華發表講話。就在前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學校視察,高度評價了北京大學對民族解放和國家建設做出的卓越貢獻,對學校的改革發展和所取得的成就和進步,給予了充分肯定。總書記明確提出對中國大學發展的三點期望,也對北大未來的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總書記還在講話中特別強調青年一代的極端重要性。認為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
  • 清華中科大港中大等名校校長眼中 對北大怎麼看?
    原標題:名牌大學校長眼中的北大今天(5月4日),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大會上致辭。邱勇說,兩校文化互融互通,向走過雙甲子的北京大學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北京大學全體師生和全球校友致以熱烈的祝賀。
  • 北大校長林建華:北大已經晉升世界一流大學行列,15年後要進入世界一流前列!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新時代,新思想——致敬改革開放40年,慶祝北大建校120周年」。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林建華表示,今天的北京大學已經是一個具有很強的學術研究基礎的一個學科完備的綜合性大學。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已經晉升到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當中去。
  • 浙大和北大的歷史情結:從浙大走出的八位北大校長
    經過數年建設,1929年新校址正式投入使用。燕京大學校園的建設,融合了中西文化,是司徒雷登的得意之作。1945年,日本投降後獲釋的司徒雷登繼任燕大校長(後為校務長)。1919年夏天,蔡元培因支持五四運動離職,委託蔣夢麟進京代掌北大校務。同年秋天,蔡元培回北大,蔣夢麟被聘為總務長。蔣夢麟是北大校長蔡元培的得意弟子, 1923年1月,因北京政府逮捕在北大兼職的財政總長羅文乾等事,蔡元培又憤而提出辭職,北大校務之重擔落到了蔣夢麟的身上。同年7月20日,蔡元培離職赴歐。
  • 路甬祥:擁有七國院士頭銜和18個博士學位,是浙大第二偉大校長
    在浙江大學的120多年的校史中,竺可楨是當之無愧最偉大的校長,堪比蔡元培之於北大,梅貽琦之於清華和張伯苓之於南開。在抗日戰爭期間,竺可楨帶領浙江大學師生西遷,培育出了浙大的求是精神。在竺可楨的治下,浙江大學由三個學院發展成為具有文理工農師範法醫七大學院的綜合性大學。
  • 路甬祥:擁有七國院士頭銜和18個博士學位,是浙大第二偉大校長
    在浙江大學的120多年的校史中,竺可楨是當之無愧最偉大的校長,堪比蔡元培之於北大,梅貽琦之於清華和張伯苓之於南開。在抗日戰爭期間,竺可楨帶領浙江大學師生西遷,培育出了浙大的求是精神。在竺可楨的治下,浙江大學由三個學院發展成為具有文理工農師範法醫七大學院的綜合性大學。
  • 【校長去哪兒】七位從浙大到北大的校長
    為了保全北大,保護學生,蔡元培決定離職出走,並呈文辭職。在師生及社會各界「挽蔡」運動壓力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電請南下杭州的蔡元培復職。與此同時,眾多的「勸駕」代表先後到杭請蔡繼續執長北大。這樣,蔡元培答應回北大,但因身負小恙,先委託得意弟子蔣夢麟進京代長北大校務。7月23日,蔣夢麟應委到職。同年9月20日,蔡元培回到北大視事,蔣夢麟被校長聘為教育系教授兼總務長。
  • 什麼是「偉大」的大學
    什麼是「偉大」的大學作者 | 胡娟中國人民大學教育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學院教授       最近,北京大學關於未來發展的戰略思考報告提綱在網上流傳,報告不僅提出要把北大建設成為一所「世界一流大學」,而且要把北大建設成為一所「偉大的學校」,並指出今後5-10年,是成為一所偉大學校的關鍵時期
  • 許智宏校長在北大建校110周年校慶上的講話
    回顧這110年,有四個至關重要的時期,塑造了今天的北大:  第一是「五四」前後。1916年,蔡元培先生接任校長,他倡導「仿世界各大學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主義」,將北大改造成為一所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大學。
  • 北大新校長林建華:大學是個大家庭
    浙江大學原校長林建華15日出任北京大學新任校長。他時隔4年重返北大,成為這所著名學府117年歷史上的第27任校長。林建華在履新演講中說:「北大從來不止是一所學校,她是人們心中的圖騰,寄託著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大學必須守護真理的純潔,不允許任何不良風氣玷汙青年人的靈魂;大學有責任代表社會良知,維護核心價值。」視點君帶你看北大新校長履新演講全文,盤點歷任北大校長。
  • 如同蔡元培之於北大,梅貽琦之於清華,沒有好校長哪來好大學
    蔡元培整校風,推課改,引賢才,尤其是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理念,才逐漸使北大成為真正的教育聖地,甚至成為當時新文化運動的陣地。 一個校長對於一所大學究竟有多重要,由此可見一斑。如果說大學是一列高速行駛的列車,校長就是在火車頭控制速度和方向的列車長。那麼,校長究竟是怎樣影響和引領大學的?
  • 錢穎一:偉大的大學為什麼偉大?
    我現在的一點點生命科學知識是被饒毅教授科普的,所以如果講錯了,也是北大教授的問題。我從他那裡知道了,在19世紀,一個神父在修道院裡種豌豆,成為了遺傳學的開山鼻祖。在20世紀,一個博士生和一個博士後,在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寫了一篇不到1000個英文單詞的論文,用的還是別人的實驗數據,做出了生命科學在過去一個世紀中最偉大的發現。別小看這點科普,它對我在經管學院推動教育改革富有啟迪。
  • 最委屈校長林建華:被校友反對赴任浙江大學,在北大因念錯字被嘲
    到底什麼樣的人最適合擔任大學校長,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有人認為大學校長必須具備卓越的學術能力,是德才兼備的學術領袖。也有人認為大學校長最重要的職能是規劃學校的中長期發展並制定學校的發展策略,應當是合格的管理者。因此,在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完美的校長畫像,這也為校長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挑戰。
  • 偉大的人格成就偉大的事業——《大學與大師:清華校長梅貽琦傳》
    就是在這次演講中,他提出了:「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的那句著名的「大學與大師」的至理名言。北大、清華、南開共同組建,成立了國立西南聯大。書中用很多篇幅,介紹了國立西南聯大從成立到解散9年間,師生們在梅貽琦的帶領下,在極其動蕩艱辛的歲月中,在炮火紛飛的環境下自強不息、艱苦求學的點點滴滴,讀來令人動容。
  • 康奈爾大學校長北大演講:兩問題拷問大學世界聲譽
    康奈爾大學校長北大演講:兩問題拷問大學世界聲譽 「成為享譽世界的一流大學,我們應該探尋兩個問題。
  • 大學、大師、校長
    嚴復奮筆疾書,寫了《論北京大學校不可停辦說帖》和《分科大學改良辦法說帖》,上呈袁世凱和教育部,指出:「全國之大,必有好古敏求之士,從而為之者,即使嚮往無人,亦宜留此一線不絕之傳。」在嚴復的努力下,教育部不得不收回成命,北大得以繼續辦學。嚴復以一己之力,挽狂瀾於既倒,拯救了北大,保住了中國的最高學府。這就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