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不能隨便處罰學生,教師應該怎麼教育學生

2020-12-17 文博說教育

近日,有江蘇省某高三學生剛開學,上課帶手機被發現,拒絕上交手機,被老師扇兩個耳光,並且老師當場把學生的手機摔壞。結果老師被要求向學生和學生家長道歉,並被學校停職檢查。

此事引起網友的普遍關注,眾說紛紜。有支持的有反對的。

01支持的網友認為,現在的學生應該受到處罰

1、學生有錯誤應該受到處罰。

都已經是高三了,自己不知道珍惜時間學習。加上今年疫情的特殊情況,距離高考沒有多少天,應該爭分奪秒抓緊學習才是。相反拿著手機到教室裡亂看不說,還影響其它學生學習,學生的這樣的行為應該嚴懲。

畢業班不好好學習,偷偷玩手機,實在是不爭氣,應該受到教訓。接受教訓才能成長,將來他會感激自己。贊同處罰學生。

2、老師責任心強。

教師為了學生著想,苦口婆心的說教不管用,正所謂恨鐵不成鋼,於是怒從心頭起,教訓一下孩子,讓他清醒清醒,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而努力學習。相反的有的老師責任心不強,對學生的學習不管不問,不是負責任的好老師。

02反對的認為老師不應該打罵學生

1、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棍棒教育應該停止。

老師當眾打學生的耳光,傷害到了學生的自尊心,棍棒教育的模式應該停止了。以前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學校,對老師說,不聽話使勁打。現在不行了。時代在發展,教育理念也應該進步。

2、這樣的老師脾氣不好,不適合做老師。

老師情緒不對,或者是不是家裡面有什麼事,所以遷怒學生,這種老師非常危險。行為過激,脾氣暴躁,不是合格的老師。

3、老師沒有權利打罵學生。

老師沒有權利打罵學生。只聽說學校的學生被打,沒有聽說路上的路人被打。老師不會去打路人,在學校才有這個權利。

03個人觀點

1、學生有錯在先,應受到處罰,老師教育方式欠妥。

的確,這名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高三了不好好珍惜時間發奮苦讀,拿著手機到學校,應該受到制止。

2、老師情商低,不能夠控制自己。

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打罵真的不可以了。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老師的目的是好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學生能夠好好學習,將來考上理想的大學,發火等都是正常的反應,但是應該具備一定的情商,控制住自己。為人師表怎麼可以當眾打人?教師的基本素質是什麼?

教師常年和學生打交道,作為一名有些資深經驗的高三教師來說,明白此時此刻對於一個學生來說意味著什麼?所以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只想著怎麼能夠讓學生醒過來,好好學習,這個是有責任心的老師的普遍心理。

老師也應該注重自己的情商,也就是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3、用智慧去解決問題。

衝動幹傻事,對事,對自己,對別人都不好。有智慧的處理遇到的各種事情,其實有很多種方法都是可以用的。學生的表現不好,可以單獨隔離,也可以請家長來處理,不能影響到其它學生學習。

做一名有辦法,有智慧的老師,這樣才能把本職工作做好,才能夠把學生教育好。

教師不能隨便處罰學生,教師應該怎麼教育學生?

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教師不能讓學生罰站,抄寫課文也不行?教師應該怎麼做?
    一說起對於學生的教育,自然是有獎勵也有懲罰的。自古以來都是如此,學生做的好,給予一定的獎勵自然能讓學生更加用心的學習,當然,犯了錯受到懲罰也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漲漲記性,但是現在很多家庭對於孩子都比較嬌生慣養,捨不得孩子受到一丁點委屈,教師對於孩子的懲罰方式越來越受到限制,不僅不能讓孩子罰站,甚至連罰孩子超課本也算是變相體罰。教師既不能讓學生罰站,甚至抄寫課文也不行,那麼教師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 寧肯學生成績平平,不能教師體罰學生,校長的明智與無奈
    問題背景:校長在全體教師會議上提到有教師體罰學生的現象,再三強調不要體罰學生。他說:「不論是否適當適度。寧肯教學成績平平,也不能為了成績體罰學生」我認為,當今背景下,即便是對學生適當的、恰如其分的體罰,當事教師和學校也同樣面臨極大的風險。校長的話,是明智也是無奈。
  • 學生校外打架,老師卻被停職:教師不能再做背鍋俠
    2017年,安徽省長豐縣雙墩鎮吳店中學有兩名學生在上課時打架其中一人死亡,地理老師楊某站在講臺上充當「看客」,沒有加以制止,因此被網友稱為「楊不管」,受到停職處罰並罰款十萬。野蠻任性的學生,無理取鬧的家長,息事寧人的校方領導,維穩要求的教體局領導,隨便一個人,都可以在教師的臉上踩兩腳。他們奪走了教師的戒尺,同時,也拿走了教師的人格尊嚴。3.
  • 學校如何教育學生?看看這個教師撿「紙飛機」的故事就明白了
    【原創首發,歡迎轉發】◎文/編 烏江學校如何教育學生?教師如何教育學生?可能有諸多的理論和教條。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總是以成人的說教來教育孩子和學生。好像自己就是上帝,自己說的一切就是聖旨。後來學校採取處罰手段,但仍不奏效。那一年,新來了一位政教主任,下課後,他就站在教學樓邊上,看著學生們開心地玩紙飛機。上課後,他拿出一個塑膠袋,把散落的紙飛機都撿起來裝進去,收集的紙飛機就放在教學樓下,等著同學們重新拿來玩。開始的時候,他一個人撿,沒有學生理他。
  • 胡亂處罰教師是一種極壞的「教育」
    在「梁雲林事件」上,懷遠縣教育局最初的胡亂決策,為社會樹立了一個極壞的教育標本——教育主管部門可以隨意處罰教師,面對學生的侮辱教師必須逆來順受。侮辱老師的學生為什麼不處罰?遭受侮辱的教師要被開除?難道人民教師面對侵害自己的行為一定要罵不還口、打不還手?
  • 「教師在課外給學生補課收費被罰」教師委屈,學生無奈,家長困惑
    漫天遍地的教育機構,看看周末時教育機構門前的堵車情況就知道了,而在校老師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進行針對性輔導,效果應該更好。教師在課外給學生補課收費真的該被罰嗎?付出勞動力、時間、精力,難道不該收費嗎?人們說職場「內卷」,這難道不是教育的「內卷」嗎?學生都在補課,老師都在教課,尤其周末、假期,作為家長,感覺比上班都忙,日程排得滿滿的,老師累,孩子累,家長更累。首先,教師的委屈。教師只是一份職業,賺錢沒有問題,在沒有影響主要工作的同時,兼顧副業又有什麼關係呢?如果家財萬貫,誰願意辛苦做事?
  • 一位學生真心喜歡的好教師不能缺少的是教育智慧
    我也儘量肯定他的優點,拉近彼此距離,接著,我「變本加厲」要求其在班上作出承諾(其實相當於做檢討),並告知他有同學們監督,對他未來成長更有好處,他真的接受了我的建議,從此以後,他確實良性發展,後來還順利升入高一級學校……這件事提醒每一位教師,遇事冷靜,理智,用智慧處理與學生的矛盾糾紛,一定不能帶著情緒處理事情,也不能在學生不理智時對其教育處理,絕對不能簡單粗暴,要尊重學生,對少數行為表現差的學生更應多一份關愛和寬容
  • 學生家長向教育局投訴教師,到底教師該怎樣教育學生?
    在每個人的成長階段都會做一些後悔的事情,尤其是年齡小的時候,不明白家長和老師的想法,我行我素,甚至和老師對著幹,面對這樣的學生,很多老師會體罰學生,因為確實有的學生很難管理,但是這樣的做法給教師帶來了一些麻煩,甚至會被家長投訴。那麼面對這些學生,老師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呢?
  • 侮辱學生將撤銷教師資格!北京市發布教育行政處罰裁量基準
    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行為,將面臨撤銷教師資格的處罰;學校以向學生推銷或者變相推銷商品、服務等方式謀取利益的行為,將被沒收違法所得;幼兒園教育內容和方法違背幼兒教育規律,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行為,面臨的是停止招生或辦園的處罰……《北京市教育行政處罰裁量基準
  • 教師應該怎樣對待「問題學生」?
    問題學生是教師的寶貴財富,但是我們往往很難收穫這筆財富,因為我們絕大多數的教師(當然也包括我)不是教育專家,也不是心理專家,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儘自己最大的智慧和愛去改變。問題學生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學生自身,學生可能好動,好靜,有些孤僻等等性格原因第二: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影響了學生的思想。
  • 學生只給班主任送花,女教師發飆被處理,背後問題也不容忽視
    與此同時,該校的一名校長和三名副校長被免職,朔城市教育局分管教育的副局長被給予政務警告處分,朔城市教育局長姐,誡勉談話。此處理結果出來之後網絡上是叫好聲一片,有網友們認為對這樣師德敗壞的老師處理的還是有點輕,應該開除公職才對,但是也有網友認為對該老師的處罰有點中了,給予處分,調離教育系統這樣的處罰是她咎由自取合情合理。
  • 廣東擬定教師管教權 必要時可罰學生
    有專家認為,若教師因此前家長維權導致不敢管教學生,而去放縱、縱容,這才是對孩子最大傷害。也有專家表示,現代教育不能以批評和懲罰為主要手段,「現代教育應該提倡啟發式、開放式、學生參與式的新型教育思想,給學生一定的靈活性,這才是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教育」。
  • 高校學生曠課怎麼治?教師處罰出新招:「集100個贊」
    高校學生曠課怎麼治?教師處罰出新招:「集100個贊」 2019-10-25 15:13:32 來源:東方網  |  作者:傅文婧 | 字號:A+據了解,這門曠課學生較多的課程屬心理健康教育課,由於許多同學對這門課不夠重視,正常應該240人出席的課堂,最終只有不到100名學生前來聽課。
  • 教師跟學生發生糾紛後,為什麼都是處罰教師,原因何在?
    然而,現實情況往往不是這樣的,在老師跟學生發生矛盾糾紛後,往往是教師無錯也有錯,小錯就是大錯。這種情況真的很普遍,只要教師跟學生發生衝突,教師必敗無疑,沒有任何懸念。二、片面理解「辦人民滿意教育」好多學校和上級部門,認為辦人民滿意教育就是辦家長滿意教育,庸俗地將人民等同於個別家長,這種觀點危害極大。絕大多數人才是人民,那些無理三分鬧的家長,怎麼能代表人民呢?
  • 教師教育懲戒權:依法使用與合理監管——延安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部分師生談橋山中學教師掌摑學生事件
    家庭和學校都應該重視孩子的道德教育,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品格。莊海燕:教師懲罰學生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但懲罰學生不能傷害其身心健康。懲罰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我們不能苛刻地要求老師不懲罰學生。懲罰教育學生本身就是教師的一項法定權力,這個是不能被剝奪的。如何化解師生衝突,需要教師、學生、家長、學校、教育局、社會、輿論的正確看待。
  • 湖南某中學體罰學生致死:懲戒教育怎樣合理?
    當務之急是,國家和地方教育部門要出臺學生違規違法處理的細則,要針對十分具體的校園違規違紀(課堂教學違規、宿舍管理違規、校園公共場合違規)行為做出處理規定,即具體違規情節應受到怎樣的懲罰?誰來執行懲罰?比如,學生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和其他同學說話,教師在口頭批評後無效,教師該怎麼處理?在發達國家,對這類行為是可以罰站以及請出教室的。
  • 教師不應該讓學生做粉絲
    直播平臺興起之後,一些教師按捺不住,也在直播平臺開設帳號,要搞直播掙些外快。但是,免費直播還好,要是拉學生做粉絲就不應該了。就會帶壞了風氣,不僅有損自己形象,而且還會造成孩子們盲目打賞的結果,那樣就會有違法律法規,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變相亂收費,讓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有所扭曲,不利於教育,更不利於和諧穩定的局面。
  • 學生與教師發生肢體衝突,教師應該如何被保護?
    例如2014年12月15日早自習期間,魯甸縣第一中學初三學生因上課睡覺,與老師發生衝突,並毆打老師;安徽省蒙城縣範集鎮某學校課堂中出現學生集體群毆老師事件等等。發生衝突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是學生對老師大打出手實在令人寒心。老師們又礙於工作要求忍氣吞聲,這使得教師團體在自己人身安全上存在擔憂。
  • 教師電線抽打學生!如何挽回學生丟失的尊嚴?
    多家媒體報導教師體罰學生原因和主管部門的處置結果,中國新聞網發表題為《四川通江教育部門回應學生遭體罰下跪:教師校長均受處分》的文章,@四川日報、@新京報、@羊城晚報、@中國新聞網、@中國新聞周刊等媒體官方微博也陸續發布消息,輿論關注度達到高潮。媒體拷問師德何在。
  • 教師給學生填發獲獎證書莫隨意
    ;填寫獲獎證書,也就很自然地成為了教師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組成部分。然而,我們發現,在一些學生的眼中,有些教師發放的獲獎證書,已經漸漸地失去了應有的魔力與魅力,有的學生甚至並不在乎能不能獲得獲獎證書了。首先,教師應該明確,填寫獲獎證書也是教育教學。教師無小節,處處皆楷模。給學生填寫獲獎證書,也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同樣不能態度馬虎、行為隨便。學生拿到書寫認真、內容完整、格式規範的獲獎證書,不但能夠體會到教師對工作的認真態度,且可以感悟到教師對學生的滿腔熱忱,更加能夠品味到獲獎證書所帶來的獲得感、成就感、自豪感和幸福感,對教師的崇拜、敬佩之情也會更加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