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祖的時間還沒到,農民卻提前回去了,這是為啥?

2020-12-15 榮華說田園

大家都知道很快清明節就要到來了,在這個節日裡面大部分的人都會為了表達自己的初衷,去緬懷先人,回憶那些烈士,在農村這種現象也特別的明顯。這個節日之所以受到我們大家的重視,就是因為背後不一樣的歷史意義還有價值。很多的農民工也都會趁著這個節日回家去看一看,順便看一看老人。按照正常的節日來推算,距離清明還是有一段時間的,但是卻發現有一些農民提前開始進行忙活了。

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要這麼著急?其實放到過去沒有到規定的時間,是不允許這麼做的。要知道清明只是為了讓我們來紀念過去的那些先祖,他們曾經為我們帶來了非常寶貴的社會資源,而且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所以才讓我們如今過的生活更加的好。尤其是到了清明節的時候,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燒紙錢,雖然說這個紙錢並不能真的到達他們的手裡,這不過只是為了一種習俗和一種心理安慰罷了,但是這種儀式感卻仍然在我們的心裡。

還有很多農村老人認為,其實這一天可以說也非常的普通,畢竟為了表達自己的情懷不管哪一天都可以去的,也不需要特定的某一天。所以說非要卡著日子去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確實沒有必要,不管是提前去還是推後一天去都是同樣的道理。除了以上這些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比較主要的原因就是現在很多的農村人生活在大城市裡面生活,大城市裡的工作節奏是非常快的。

雖然說放假僅僅只有三天左右而已,可是對於很多人來講,很難讓他們按照特定的時間就回去。現在的人民生活如此的忙碌,哪會抽出這麼多的時間來呢?所以倒不如直接提前祭拜一下也是可以的。而且再加上現在的工作壓力這麼大,很多年輕人都想著早一點把手上的這些活給忙完,回家去看一看,出去玩一玩陪伴老人時間多一點,這也就是他們的心願,因為畢竟死去的人也希望活著的這些人更加的快樂。

所以也有一些人可能會提前忙完手上的活,就陪著家裡面的人去轉一轉,這樣一來就避開了小長假的時間的確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還有一點,我們要知道在清明節那一天,肯定會有很多的人燒紙錢,這樣一來對於周圍的環境就會是非常大的影響,如果大家都在同一時間燒紙錢,那麼影響力都是巨大的,這些年國家都在提倡環保。我說我們可以錯開時間的話,就會大大減輕環保上的壓力,這樣一來也是為民造福的一件好事。

畢竟錯開了時間,那麼當天的空氣品質就不會出現特別嚴重的問題,但是如果大家都安排在同一個時間的話,不但人流特別擁擠,甚至還會發生一些火災甚至是一些其他的意外。每年新聞都有類似的報導,就比如說在農村哪裡清明節當天又起火的新聞,這樣一來還會對我們自身造成很嚴重的影響。而且提前去祭祖這並不是一件壞事,這樣的話就可以不用每個人都擠在一個時間。所以說為了減輕這方面的壓力大家都會選擇早一些。不管怎麼說,如今人們的思想越來越開放了,對於這些事情肯定不能隨便忘記,但是其實我們還是要考慮一下如何更好的去做這些以前的事情。其實對我來說其實現在更多的時候我們還是要用前進的眼光去看這些事情而不是和以前一樣。

相關焦點

  • 清明節未到,卻有很多人開始提前返鄉祭祖,這到底是為什麼?
    文/濤聲依舊清明節未到,卻有很多人開始提前返鄉祭祖,這到底是為什麼?2019年的清明節是在4月5號,很多人認為應該在那一天進行掃墓活動,但是讓很多人疑惑的是,為什麼清明節沒有到,卻不少的人已經開始返鄉祭祖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給大家詳細的解釋一下。
  • 提前說聲,清明節祭祖,這種紙不準再燒了,農民要心中有數!
    時光如梭,不知不覺中,再有三五天就到清明了。在民間的的各種民俗節日中,人們對清明節的重視程度恐怕是僅次於春節,不僅如此,清明節更是被列入了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由此可見我國對於這個節日的重視。說到清明節,其實有許多的習俗,比如說踏青,這個時候,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到處呈現著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而此刻的大好時光豈能浪費。
  • 為何農村有很多農民喜歡提前祭祖?專家不明白,看看老人怎麼說
    文/隨風飄散為何農村有很多農民喜歡提前祭祖?專家不明白,看看老人怎麼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如今距離清明節已經遠了,每到清明節前後,很多農民都會回鄉祭祖,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個節日還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當這一天來臨的時候,有些學校也會組織學生去祭拜烈士陵墓等等,但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
  • 2020年清明節,還可以聚餐祭祖嗎?
    今天是2020年的3月9號,距離4月4號清明節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一到清明節就想起了唐朝陸遊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通過這首詩大家就了解了從唐朝的時候就有了祭祖的說法,至少有了上墳悼念先人的習俗。
  • 清明節祭祖有什麼講究? 清明節祭祖需要注意什麼?
    清明節祭祖有什麼講究? 清明節祭祖需要注意什麼?時間:2018-04-05 09:54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祭祖有什麼講究? 清明節祭祖需要注意什麼?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
  • 清明節祭祖!祭祖有多靈?
    每當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下元節的時候,我們就要到祖墳前燒紙,給逝去的親人送錢,這是中國的習俗,是孝順子女悼念親人的方法。但有一點,現在知道的人卻不多,給親人上墳燒紙錢,以孝舉來寄託哀思的同時,自己的運氣也會改變!用道教的觀點看,在生命的天道輪轉裡,我們每個人都是靈魂的寄主。
  • 傳統的清明節祭祖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清明節即使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的祭祖節。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 清明節祭祖都有啥講究,需要提前準備什麼?這些你都了解嗎?
    清明節祭祖都有啥講究,需要提前準備什麼?這些你都了解嗎?清明祭祖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大事,可能兄弟姐妹平常忙於工作互不往來,但是在清明這天,大家一定會提前抽出時間坐下來商量一下祭祖的相關事宜,比如確定一個大家都有空的日子、是否有人因事無法參加等。
  • 解讀清明節:從寒食到清明 掃墓祭祖是不變的主題
    ,小杜這首耳熟能詳的詩,在中國兒童都能傳唱。清明節是中國春節之後的第一大節日,但凡有華人的地方或受華人風俗影響的地方,都要在清明節前回家掃墓祭祖,除中國內地各省以外,港澳臺以及美國、印尼、新加坡等地的華人尤其重視清明節。新的時代時興網上祭奠,但網上祭奠並不被一些上了歲數注重傳統的華人接受。
  • 為啥
    眼看著清明節的假期沒幾天就到了,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因此很多人已經開始了清明節的計劃,有人計劃出去旅遊踏青,而有人計劃回鄉祭祖。
  • 清明節即將來臨,基督徒可以祭祖嗎?早晚要知道
    2018年的清明節是4月5、6、7日三天。有人在規劃著假期去哪兒玩,有人在憂慮著:清明節要祭祖怎麼辦?祭或不祭都是個問題!作為一位「資深」基督徒,深覺此時要勇敢地站出來,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清明節即將來臨,基督徒可以祭祖嗎?
  • 清明節祭祖掃墓的節日,有一些風俗和新規定,您知道嗎?
    時光如梭,三月份已經過去,現在進入四月份,清明節也將到來,按照傳統的習俗,清明之前這幾天幾乎家家都要去獻花掃墓,祭奠祖先和先烈,在我們北方地區,清明節比過年還要隆重,每當此時,不管你是外出打工或經商的人,一般都會提前趕回老家,清明前這幾天會攜帶大量的祭品與家族成員一起去公墓祭拜先祖
  • 清明節祭祖,請問你祭祖的意義是什麼?
    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今年的清明節祭祖很多地方都被取消了。但是在農村,祭祖的行為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今天是我們家族一年一度的祭祖,讓我挺感慨的是,祭祖的意義在哪裡?還是和往年一樣,一大早起床就去準備祭祖的東西,然後七八個人就準備上山,上山的路程十分顛簸,光上去就要一個多小時,一路上,聽著我爺爺講以前的故事,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來我太爺公以前是保長,附近幾座山都是我太爺公的,而且我們還有炮臺,聽著好像好厲害的樣子。
  • 清明節祭祖:一家墳,不燒兩次紙。注意這些忌諱
    唐玄宗時期,人們覺著寒食節和清明節,在時間上距離實在太近,官方放假時間不好安排,乾脆二合一了,經過拼接後,產生了一個小長假。於是,清明節具備了寒食節的任務,秉承孝道,給大家提供了祭祖行孝的機會。《禮記》說:「生則養,沒則喪,喪畢則祭」,這算是踐行的最後一個環節。
  • 清清明時節雨紛紛,安徽皖北「清明節」祭祖都是這樣的!
    我小的時候對此不甚了解,總以為「清明節」都是在下雨,一說清明節都以為是「鬼節」,長大慢慢也才知道「清明節」的真正來歷。「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 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原來不止是祭祖上墳
    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原來不止是祭祖上墳時間:2020-04-03 06: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原來不止是祭祖上墳 清明節是我國的重要節日,有2500年的歷史,古時候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鬼節,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10月1日的寒衣節並稱為三大 節日,而在我國的農村,清明節前後三日之內以祭祖掃     原標題: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
  • 清明節將至,孝親祭祖再忙也要回去;掃墓時,這些禁忌一定要知道
    轉眼間,陽曆4月將至,清明節就快到了!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具有緬懷先人、禮敬祖宗的重要意義。每當清明節的時候,我們就要到祖墳前燒紙,給逝去的親人送錢,表示對祖先的"思時之敬"。這是中國的習俗,是孝順子女悼念親人的方法。
  • 清明節祭祖,新墳、舊墳有區別,注意這些禁忌
    這與清明節的千年演化密切相關,差異的具體表現,既有時間上的,也包括儀式的細節。風俗和禮儀方面,《周禮》是根源,然後又出現分支脈絡。寒食的說法,先秦時期最明顯,嚴禁火種。到了漢代,很多地方變成禁火1個月,唐朝的時候減少為3天,宋代以後,寒食節就和清明節融在一起了。
  • 清明節,老人們經常督促晚輩祭祖,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如此
    為什麼清明節和大年三十等時間段,老人們會非常上心,經常提示晚輩祭祀祖先?鄉村播報今天為你說出自己的見解,拋磚引玉,希望能夠了解到其他地方更多的農村習俗。真的是四十而不惑,有些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到中年以後,就會豁然開朗,有些看起來互不相干的事情經過分析,竟然息息相關。
  • 合肥網第e時間:肥西逃犯清明節不忘祭祖 剛回老家便落法網
    合肥網第e時間:肥西逃犯清明節不忘祭祖 剛回老家便落法網 資訊標籤: 肥西逃犯 清明節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