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人們開始越來越多的聽到這個詞語,人從出生開始,一生之中要經歷三種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作為人生中啟蒙教育,它能決定一個人的未來,如果把人比作是一棵樹的話,那麼家庭教育就是樹根,學校教育是樹幹,社會教育是樹枝。家庭教育作為根基,對一生的成長影響很大。人們常說3歲看小,7歲看老,正好,都是處於家庭教育重要階段。
通過家庭教育,給孩子樹立良好的人格,有了人格之後自然而然就有了品格,有了品格會形成格調,有了人格、品格、格調之後。格局就產生了。
家庭教育屬於長期教育,並不代表進入之後的教育家庭教育就結束了,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在裡面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老話常說:虎父無犬子、有其父必有其子、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這些老話都是在說,一個人的成長,受他所在家庭的影響特別大。
經常有人把家庭教育認為孩子是主角,其實家庭教育最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家長,家長的言行舉止,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要把家庭教育融入到生活當中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任何一個人的任何一種行為,都會影響到孩子,有的會跟隨他一輩子。家庭教育不是一個人的事,是全家人都在參與的一種教育方式。以前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語:孩子犯錯了,父母之間相互指責,怪罪對方,由於對方的寵溺,造成孩子現在這樣。這是典型的對家庭教育忽視的結果。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這些論語都是在說周圍的環境對於人的影響。
家庭環境作為作為孩子最熟悉的環境,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深遠。挑剔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苛責,敵意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爭鬥,譏諷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羞怯,羞辱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愧疚,寬容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忍讓,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信,讚揚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賞,公平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正直,支持中成長的孩子學會信任,贊同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愛,友愛中成長的孩子學會關愛,可以說孩子的成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周圍環境的影響。而孩子最開始、最熟悉的周圍環境,就是家庭。
家庭環境孩子無法改變,家庭環境的決定因素在同環境下其他人的手裡,家庭內環境好了,受益的不僅僅孩子,是所有在同一環境下的人。所以,要做好家庭教育,我們要先從家庭環境開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