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向必修課:為了更好的學習古文,漢語拼音必修好好學習(下)

2020-12-17 啟源講壇

繼續接著講解,那些我們似曾相識的漢語拼音,說實話,你還記得這些嗎?

二、怎樣讀拼音

拼音有聲母和韻母。韻母發音時較響亮,聲母發音較輕快。韻母又分單韻母和複韻母,只包含一

個元音的,叫單韻母;包含幾個元音或者由元音、輔音組合而成的,叫複韻母。

漢字音節的韻母,由韻頭、韻腹和韻尾3個部分組成。韻頭,又稱介音;韻腹,稱元音;韻尾則

有元音和輔音尾兩種。

如:[如 lie ] l是聲母,ie是複韻母。i是韻頭;e是韻腹 如官[guan]這個音節中,g是聲母,uan 是

複韻母。韻母 uan 中,u 是韻頭,a 是韻腹,n 是韻尾。

注意:

i音與y音、u音與w音相似,只是 i和u是韻母,韻母發音時較響亮;y和w是聲母,聲母發

音較輕快。

ye(葉),讀作ie ,ye不能拼讀,只能整讀;yue(月),讀作üe,和ye一樣,不能拼讀,

只能整讀。yi、yin、ying、wu分別讀作:i、in、ing、u;yu、yue、yun、yuan分別讀作:ü、、

üe、ün、üan

三、聲調讀法規則: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沒有標調讀輕聲。

[一聲也叫陰平,二聲也叫陽平,三聲也叫上聲,四聲也叫去聲]

如:《漢語拼音方案》中聲調符號採用的是:陰平(ˉ)、陽平(ˊ)、上聲(ˇ)去聲

(ˋ)、 輕聲(不標調)的方法。這種方法解決了不同聲調漢字的區別問題。例如:媽

mā(陰平)、麻 má(陽平)、馬 mǎ(上聲)、罵 mà(去聲)、嗎 mɑ(輕聲不標調)。

四、標調規則:音節要標調,規則要記清

有ɑ不放過,有ɑ一定要標在ɑ上,無ɑ找o、e,沒有ɑ的時候標在o上,如果沒有o則標在e上,

iu並排坐,一律標在後一個,iu,、ui的情況,標在後面的字母上,比如說iu應該標u, ui應該標

i,單個韻母不用說,只能標在單韻母上,i上標調把點去, 輕聲不標就空著。

五、拼讀省點規則:j、q、x真淘氣,從不和u在一起,它們和ü來相拼,見了魚眼就挖去;

挖去兩點還讀ü;小ü很驕傲,兩眼往上瞧,大y幫助它,摘掉驕傲帽。

六、掌握幾種拼讀拼音方法

1、兩拼法:兩拼法是指聲母和韻母的拼讀方法。其發音要領是: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相連猛

碰。就是說聲母的發音要輕短,接著再讀帶調的韻母,整個音節的重音在韻母上。這種拼音方法

比較容易掌握,一般掌握了聲母、韻母和四聲的正確讀法,就可以進行拼讀

兩拼音節:兩拼音節是由一個聲母和一個非介母韻母組成的音節。例如liu,聲母是l,韻母是iu ,

中間沒有介母。zh sh與ang組成的音節;b、m、g、h與eng組成的音節beng、meng、geng、

heng;j、x、m、與ing、ch、c與ong組成的音節:jing、xing、ming、ting、cong、chong。

2.三拼音節,就是在聲母和韻母之間還有一個介母,形成一個音節有三個拼音成分,這樣的音節

就是三拼音節。

三拼音節有11個:ia ua uo uai iao ian iang uan uang iong üan

例如,在xiong中,x是聲母,i是介母韻母,ong也是韻母,形成了三個拼音成分的一個音節。這

樣的三拼音節還有:xiao,chuan,duan等等。

三拼法:三拼法適用於有介母i、u、ü的音節,也就是聲母、介母、韻母齊全的一種拼讀方法。其

發音要領是「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相連很順當」,是指先讀聲母(輕),連讀介母(快)以

及後隨韻母(響)成音節。發音時氣流不中斷,快速連讀,整個音節的重音在韻母上。如,拼

讀「花」(huā)這個音節。音節huā是由聲母「h」,介母「u」和韻母「ā」組成的。拼讀時把聲母、介

母、韻母快速連讀h—u—ā→huā,一氣呵成,重音在ɑ上。

3、聲介合母連拼法:這種拼音方法同樣適用於所有帶介母i、u、ü的音節。介、韻齊全的另一種

拼法。是指把聲韻母和介母看作一個整體,然後再把這個整體與後邊的韻母相拼。

如:「桌」(zhuō)這個音節,拼讀時把聲母「zh」和介母「u」看成一個整體,拼讀成「zhu」(朱),然

後把聲介合母「zhu」與韻母「ō」相拼,zhu—ō→zhuō。聲介合母的優點是不容易丟掉介母。

er既不是三拼音節又不是整體認讀,而是零聲母音節。

鍵盤打字[ü]是[v],如:綠的拼音是 [lv]

相關焦點

  • 小孩子該在什麼階段學習漢語拼音更好?
    隨著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中文越發成為外國友人學習第二外語的首選。而中文的學習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從學什麼內容開始呢?今天,小編就在此談談我的個人看法。依據我多年來教學和思考的經驗來說,中文的學習從胎教就開始了,而系統的學習應該從幼兒園開始。學好中文的要素之一就是漢語拼音,這對準備進入小學階段學習的孩子來說是尤為關鍵的。首先,在準備進入小學的前一兩年,孩子的語言系統已經發育到一定的程度,是可以接受系統知識的學習了,所以學習漢語拼音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學習基礎。其次,有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 高考歷史真題提前看,歷史必修一複習提綱,高三黨必備學習資料
    高中歷史記憶的內容多,古代史部分古文材料的閱讀也有一定困難。因此有必要掌握高考歷史的複習方法,以做到事半而功倍。歷史學科的特點是史論結合,因此歷史複習必須把掌握基礎知識放在第一位,必須在掌握史實基礎上思考和回答問題。
  • 古文學習越來越重要,如何從起點建立孩子的古文自信?
    太陳舊古板還不夠,場景得符合歷史,人物得表情靈動,才能貼近孩子調皮的心。孩子在誦讀古文的過程中,跟專業配音員做標準誦讀,AI做評分,加強互動性和趣味性為了解決小學孩子古文「不信讓你家孩子也來試試↓《博雅小古文系統課》原創動畫搶先看即學即練,闖關集卡+AI輔助,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果的自學習系統長什麼樣?
  • 英語考試與學習冰火兩重天,實現高考英語非必修,指日可待?
    真是一場考試,命運殊途,其中的英語學科是影響學生考試命運的關鍵學科,一起來看看英語考試與學習冰火兩重天的現象吧。火熱的英語第一把必修火。英語是中學必修課,從時間線索看,恢復高考之後英語被列為大學必修課,1983年列為高中初中必修課,2000年前後,又列為小學必修課,從分值上看,英語一直作為與語文和數學課平起平坐的必修主課。第二把改革火。近年高考英語又加入聽力,考察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還提出一年兩考,多給學生一次選擇機會。
  • 說說語文中的古文學習
    但是為什麼大多數學生還是覺得古文比英語難多了呢?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古文現在已經算不上我們的母語了,因為她已經遠離了我們的現實生活,對我們來說不熟悉甚至是很陌生,這也是讓很多孩子對其望而卻步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羅老師經常說,要把古文當成語文中一個獨立的、全新的系統來學習。
  • 漢語拼音和英語學習是否衝突
    很多家長頭疼孩子學不好英語,給孩子報早教班吧,又覺得老師的發音不純會影響孩子以後英語的學習,擔憂是正常的。還有的家長就是怕提前學習英語,孩子上小學一年級學習漢語拼音會發生衝突。因為看似一樣的字母發音卻完全不同。所以我個人覺得要安排好孩子每個階段學習的任務。
  • 中職教育新課標出爐,歷史成必修課
    近日,教育部頒布《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語文、歷史課程標準(2020年版)》,根據課標,「德育」的課程名稱調整為「思想政治」,語文課程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內容,歷史成中職公共基礎必修課,一共72學時。
  • 北京:新歷史教材中外混編 世界大戰退出必修課
    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要通過對高中歷史的學習,了解人類發展的基本脈絡,通過必修課的學習,學會從不同角度認識歷史發展中全局與局部的關係,辨證地認識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繫,培養從不同視角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才能找到好工作。那語氣,仿佛只有上大學才能有工作。當時還小,特別不相信他們的話,因為父母那個年代沒有幾個人有高學歷,身邊很多年紀大的親戚甚至沒有上過學,不一樣有班上嗎?我覺得他們只是為了讓我好好念書,才編了這個謊話。我小的時候學習還是挺好的,幾乎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一直都是班長。
  • "漢語都成選修課了 為什麼英語還是必修課?"
    原標題:"漢語都成選修課了 為什麼英語還是必修課?"   六成高校語文並非必修課有網友為漢語鳴不平:「漢語都成選修課了,為什麼英語還是必修課?」  中國人民大學將《大學漢語》課程從必修調為選修,在北京高考提高語文總分的前提下,引來熱議似乎不難理解。昨日,中國人民大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大家對大學語文退出必修課有一些討論,也很正常,但大學漢語課不等於母語教育,必修變選修不等於弱化教學。
  • 高一生必備: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很全),學習好幫手
    ——孫中山每天分享高中學習方法、高分經驗、解題技巧等,幫助大家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去學習,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高中歷史必修一所有知識點總結歸納。歷史必修一課本是學習高中歷史的開端,需要背誦的知識點有很多,要想把知識點記憶牢固要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把知識點歸納整理到一起形成一個大綱,才能方便記憶和背誦。
  • 「之乎者也」:古文的前世今生
    正如題目所問的一樣,有些人尤其是廣大家長會疑惑,社會在發展,歷史在進步,高科技手段日新月異,這一切似乎與古文離得太遠了,為何還要學習古文呢,推崇古典文學,有何深意呢?很多文言文已經作為必修課這個題目也可以理解為,現階段青少年兒童,為什麼還要學習古文,有何目的和意義。其實,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很簡單,學習古文的目的概括來說,就是為了繼承和發展。
  • 歷史成為中職必修課!江蘇要做這些事
    成為必修課後,歷史怎麼教,如何學?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研究所(以下簡稱職教所)所長方健華。方健華表示,江蘇高度重視基於新課標的課程改革,早在兩年前,就組織了部分學科骨幹教師,參與了國家課程標準的修訂研討,除上述三門課程外,還包括英語、數學、物理等公共基礎課。為打造基於標準的高質量課堂,江蘇還專門組織了相關科目教師進行專項培訓,這在全國各省中還是第一家。
  • 古文學習不一定生澀難懂,名篇子魚論戰要點整理,讀懂這些不難
    子魚論戰是《左傳》中非常有名的篇章,當時楚國為了救鄭國想要攻宋國,宋襄公準備應戰,但是司馬子魚就跳出來反駁宋襄公,子魚論戰文中充滿辯論的智慧要知道在語文學習當中最難的一部分,就是對古文的掌握,很多學生從小就開始被逼著背古文,那麼背古文到底有好處嗎?顯然是有的,但是這並不能夠應對初中出現的大篇幅古文,甚至有一些古文並沒有標點,那掌握起來就更難了。
  • 中學生文言文功底好,家長:從小學開始小古文學習,全靠打基礎
    01小學階段的小古文學習,都學什麼對於小學階段的古文學習,其實學的都是基礎,基礎固然重要,但是興趣的培養同樣重要。我們要讓小學生知道,我們的語文學習中,為什麼會有古詩文和文言文?為什麼要去學這些內容?是不是生活中不太經常用到的知識點,學了都沒用?
  • 語文讀傻、數學算暈、英語聽懵...我們學習到底為了啥?這是最走心的回答!
    學古文有什麼用?誰用古文說話!學地理有什麼用?我又不幹這行!學歷史有什麼用?我關注的是當下!學政治有什麼用?虛頭巴腦的東西!…………如果你認為學習只是為了執行老師與家長的命令,只是為了應付無盡的考試並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只是為了混得一張文憑將來找一個過得去的工作,必然會對學習採取被動和應付的態度,學習的效果也必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興趣是最好的雞血,愛好是最強的激勵!看懂了各科學習的意義,高中生才有學習的動力!
  •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至必修三,重要歷史學科概念解析名詞解釋
    高中歷史如果為了考試分數而學,說實話,這是沒什麼技巧的。初中歷史需要死記硬背,高中歷史需要對書本知識的牢固掌握並且總結。 簡而言之就是沒有捷徑。 還有就是,一定要多看歷史類的書。因為歷史考試,考的不完全是書本知識,有時候會牽扯到同時期發生的事,或者歷史上發生的相似的事和影響。 看的書多,有助於你更好的總結出書本知識的精華。這裡提醒你,高中生學歷史,國內歷史多關注春秋戰國和商鞅變法一類的改革,漢朝初期的政策,魏晉時期的文化風貌,唐宋時期開放的精神面貌和經濟,宋明的經濟,明清的經濟政策。
  • 漢語拼音:從讀寫工具到文化津梁
    和漢字漫漫數千年的歷史相比,漢語拼音在我國推廣的短短60年,不過是拈指一瞬。然而,就是這一個甲子的輪迴,漢語拼音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乃至人類的文明進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曾說:「漢語拼音方案是一座現代化的文化橋梁。它一方面方便人民大眾走向文化,另一方面方便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 為什麼學校的孩子們,要花好多精力去學習平時幾乎不用的古文?
    所以,我們炎黃子孫要學習古詩文,要了解歷史,並從中汲取旺盛的生命力和精神力量。三、我們學古文,是因為只有學了古文,我們才能與我們古聖先賢進行「交流」,了解歷史,了解古聖先賢的思想智慧,給後代於無窮的力量。
  • 高效古文學習法(文末附音頻)
    整句話連起來意思就很明顯了:學習了做人的學問以後,在生活中不斷的實踐運用,這將會給人帶來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我們想想:難道不是這樣子嗎?知識的練習不一定能夠給我們帶來喜悅,但是如果通過學習人倫之道,在生活中實踐運用,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這難道不是人生中最大的快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