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蘇海安「葡萄王」鄧洋:釀造甜蜜事業
新華網南京10月19日電 「返鄉創業金鳳凰」鄧洋的「綠之邦」生態葡萄莊園坐落在「蘇中之中」——海安縣南莫鎮青墩村7組。2010年,地方政府力邀他返鄉創業生態農業。他投巨資創辦佔地300畝「綠之邦」生態葡萄莊園,經過多年努力,被評為南通市農業龍頭企業,成為甜了百姓,富裕鄉村的「葡萄王」。他也獲評創業標兵、光彩之星。
回鄉創業成「葡萄王」
鄧洋,男,現年 46歲,祖居「江海文明源頭」6000年青墩遺址發祥地南莫鎮青墩村9組,大學學歷,擁有設計高工技術證,在北京建築界具有「領軍金領」美譽。
其與葡萄結緣,是回家省親的一次聚會。鎮政府主要負責人與他進行創業回報家鄉的懇談,讓他萌生了種植葡萄園創業的想法。他的想法得到家人、村幹部和老區促進會的大力支持。
那是2010年底,鄧洋回到家鄉青墩村,流轉青墩7組220畝土地,一次性投入500多萬元,創辦「綠之邦」生態葡萄莊園,潛心種植葡萄。同時,他充分利用承包的空地空間,兼搞草雞、山羊等立體化養殖。經過4年的發展,目前已有200畝的大棚葡萄成熟掛果,同時,每年有數千隻生態散養草雞,400多隻山羊出欄。
在葡萄種植過程中,鄧洋運用專業技術的精神,十分注重葡萄的科學栽培,施用有機肥料,提高葡萄的品質。連續3年,鄧洋收穫了「葡萄熟了」的豐收果實。「綠之邦」生態葡萄園品種多產值高,每畝產出1000-1200公斤左右的葡萄。鄧洋以不同品種的葡萄,定出不同的「親民」價格,以讓人們隨意挑選的方式來迎合消費者的心意,得到廣大消費者青睞。「綠之邦」生態葡萄莊園的生態葡萄銷售十分火爆。
經過6年多的發展,現在佔地200畝的葡萄園已是一片生機,欣欣向榮,但當老闆鄧洋回憶起當初創業的艱難,他仍然唏噓感慨一番。創業之初,鄧洋首先要做的是「拜師學藝」。要想做好這一行,首先他這個老闆就要懂「行」。於是老區促進會負責人陪他進高校,聘請高級農藝師。他始終把「果藝生產技藝」把握在自己手上。他充滿信心。前期,他還通過網際網路及時了解葡萄種植技術及市場行情。在掌握了葡萄種植的理論知識後,他又充分利用時間到周邊地區的葡萄園「打工」,現場觀摩學習別人種植葡萄的經驗。經過數月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鄧洋對於種植葡萄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就這樣,鄧洋的葡萄園慢慢走上了正軌,「綠之邦」生態葡萄莊園年收入10多萬元,帶動30多農民就業,培育了20多個「小葡萄園主」。
帶動父老鄉親致富
伴隨著葡萄園的創業歷程,鄧洋時時把扶貧放在心上,正常優先安排30多個純農戶、老年人做輕便活兒,發足額工資,每年為所在地生病老人捐贈營養品和救濟款。今年中秋節,鄧洋創立「綠之邦」生態葡萄莊園「溫暖節」,為社會舉善揚善樹立「慈善榜樣」,10多家媒體作了宣傳報導。
隨著葡萄園的成功創辦,鄧洋更堅定了成立葡萄產銷協會,拉動水鄉葡萄產業發展的目標。他主動聯繫鎮農技部門,吸納葡萄種植戶加入葡萄生產社,在種苗與藥械、管理等方面,直接為農戶提供大量的服務,成為惠農、富農的直接載體,實現打造蘇中第一「葡萄園」目標。
去年,南通市委常委、原海安縣委書記秦厚德調研時指出,葡萄種植是陽光產業、甜蜜事業,再加上深加工,更是常青事業,給消費者帶來福音,讓果農得到更多實惠,前景非常美好。「葡萄王」鄧洋要帶頭把葡萄產業發展好!
水鄉「葡萄王」鄧洋信心滿滿,正喜氣盈盈地「回頭看」「綠之邦」生態葡萄莊園的「葡萄成果」,精神抖擻地「向前看」甜蜜事業的美好前程,堅持不懈地做大做優葡萄業的「果業蛋糕」,力爭在下一個5年計劃中擴大葡萄優果100畝,帶動數百農戶釀造甜蜜事業,加速打造裡下河水鄉的新興葡萄特色產業。
鄧洋介紹說,釀造甜蜜經濟,致富父老鄉親是他的「富農之夢」,下一步他想改露天種植為全大棚種植,擴大葡萄園的知名度,並爭取在葡萄園裡建起一個「農家樂」園中園,可以讓遊客親自到葡萄園裡採摘葡萄,享受自己動手的樂趣,更為裡下河老區打造一個「助農富家」的葡萄莊園。他還打算建成「葡萄實驗室」,為父老鄉親辦個研究、推廣葡萄種植的科技園和深加工的實驗作坊哩!(繆凡 嚴德本 印玉文)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