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了四年大學感覺什麼都沒學到?

2020-12-27 會計小白成長記

大學裡學的是基礎知識,這種知識更像是信息,你學到的內容都是分散的,單獨隨便挑一個出來,都沒什麼用。這需要你像葡萄藤一樣,把學到的基礎知識串起來。

怎樣才能把她們串起來呢?那就是需要實踐!將所學到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與實踐知識相互連結,變成自己的知識網絡。

舉個例子,如果您大學學的會計學,會計學是應用類學科。很多小夥伴們學習會計,整天就是背背背,什麼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背來背去心態爆炸,沒感覺到這些有什麼用。也不知道日常事務中這又有什麼用。

小夥伴們之所以會有這種無用論的說辭,是因為您沒有深刻理解更深層次的問題。大學的課程,更多的是停留在是什麼的層面,知識知道題目怎麼做。從來沒有人或老師告訴你問什麼這麼做,再加上您老人家腦子也比較懶,也不願意去思考問什麼這麼做。

知識一般是死的,但是只是後面的故事是活的。如果您能行源頭理解每個知識,那麼您也能成為知識大亨。

一提到會計,大家就覺得我是文科生,數學不好,我只需要按照老師的要求學會知識就可以。則不然,會計不只是條條框框,照本宣科的知識,會計還與我們現實生活緊密結合。

您肯定會說,我還是一個在校大學生,沒有什麼實踐經驗,怎麼做到理論實踐相結合呢?其實很簡單,您只需要到財經網站,找一個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下載下來,把每一個報表項目弄明白 。這樣下來,你的知識體系就被連接起來,不再是分散的一個一個點了,會是一個鏈條,以後學習起來會對你有很大幫助,也不用在死記硬背。一方面這還能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上大學還是靠個人發力的。沒有了像高中初中的壓力,也沒有老師監督您,都是靠自主學習。

大學的美好的時光,有很多一部分人是整天的打遊戲,有一部分是看各種小說,還有一部分追各種劇,等大學畢業的那一刻你發現自己一無所獲,只拿的一個畢業證書,肚子裡面一點專業知識也沒有,美好的四年大學時光就這樣匆匆流逝,一去不復回。後悔都來不及!!!

大學時期,小夥伴們最多的就是時間,但是您缺乏目標,無所事事就會讓人逐漸隨波逐流。上課走過場,人到了就好!不掛科萬歲,沒掛過科的大學就是不完整的???什麼60分萬歲,多一分浪費。把這些話當成聖經的同學大概是腦袋被門擠了

掛科要補考,補考沒過要重修,重修再次補考沒過要清考!!

如果清考不過,大學四年算是真正的白讀了,連本科文憑都拿不到

希望大家不要荒廢時間,在大學的階段好好學習。這是你人生為數不多有可能翻盤的機會之一。如果您

感覺大學白讀了,我們該如何補救呢?

第一,一定要認清自我,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建議您先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用紙和筆寫下來,不要空想。然後去掉不切合實際的。就算是你當時沒能想出自己到底要什麼也不要著急,自己可以花上1周,1月時間去想,看似很長時間,但是你要記住,磨刀不誤砍柴工,這能給你以後的人生指明方向。

第二點,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資源

你自己已經思考自己想要什麼了,那就好好利用好資源。比如你想做一個特別牛的會計,那你就好好利用好自習室,利用好校內圖書館,利用好網絡資源。把基礎知識打牢固,然後藉助網絡優勢宣傳自己。

第三點,規劃很關鍵

制訂好天計劃,周計劃,月計劃。你一個在校大學生,您可以考一個初級會計職稱。您有大把的時間,那就去考一個駕照。您有大把個時間,您完全可以多學很多的相關專業知識,只要有計劃,好好利用好四年大學美好時光,等你畢業的時候,您已經比別人優秀很多了。

第四點,多說無益,踏實幹!才能天下無敵

就算是你懂的很多大道理,但你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就是因為您沒什麼也沒幹,沒有實踐。你只需要在制定了目標之後,努力幹就行了!!!

#大學#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讀了四年本科,感覺什麼都沒學到?總結得太精闢了!
    為什麼讀了四年本科,感覺什麼都沒學到?總結得太精闢了!首先,不知道你學的是什麼專業如果你學習的是理工類或者像我一樣的醫學專業,大學無疑是可以學到非常多的專業知識的,如果你什麼也沒學到,那你這個畢業證是怎麼拿的?如果你學習的是文史類專業,只要你認真學習了,大學期間也是學習到了很多知識的,只不過當你進入社會之後發現,這些知識好像都「沒有什麼用」。
  • 為什麼讀了四年本科,感覺什麼都沒學到?總結得太精闢了
    首先,不知道你學的是什麼專業如果你學習的是理工類或者像我一樣的醫學專業,大學無疑是可以學到非常多的專業知識的,如果你什麼也沒學到,那你這個畢業證是怎麼拿的?如果你學習的是文史類專業,只要你認真學習了,大學期間也是學習到了很多知識的,只不過當你進入社會之後發現,這些知識好像都「沒有什麼用」。
  • 我家小孩學了一兩個月的跆拳道,怎麼感覺他沒學到什麼?
    我家小孩學了一兩個月的跆拳道,怎麼感覺他沒學到什麼?看到這個問題相信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無論是對關心自家小孩學跆拳道的家長,還是經常被問到的跆拳道教練,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家長的經典問之一了。甚至一些初學跆拳道但學了有一兩個月時間的學員們,也會有這樣的疑問,咋還是感覺自己什麼實用的都沒學到呢?
  • 小孩在培訓機構學了四年英語,還是什麼都不會,原因在這裡
    有些有遠見的家長表示,自己在幾年前就已經給孩子報名學了英語,剛開始的時候感覺學得挺好的,可是學了四年以後,偶然在飯局上發現,朋友問孩子「How are you」,孩子竟然沒有反應,回家說沒有聽懂。於是就開始糾結學了這四年,花了那麼多錢到底值不值得。
  • 為什麼上大學感覺每天都很累,卻又好像什麼都沒做?
    實際上這是由於我們高中雖然表面上也有各種雜七雜八的評價體系,但是實際上的用處都不大。對於大多數人真正有用的就只有五大學科競賽+強基計劃以及高考。本質上而言,我們在高中階段,只需要做好刷分這一件事就行了。到了大學,實際上嚴格意義來說,除非你的家長不僅僅是大學生,並且是大學的學霸學神,大多數的家長一般是不會在盯著你上大學了。因此,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你自己來做出決定了。
  • 我一年看了100本書,24小時不間斷學習,為什麼還是感覺沒文化?
    前段時間華僑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的一段開學典禮致辭火遍各大網絡媒體,在家長群裡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和共鳴。「虛心使人進步,心虛使人更進步」,這一論斷既顯幽默,但是仔細想來,也有幾分道理!進入大學象牙塔的莘莘學子,某種程度上是跟高中高壓狀態說了再見,之後的四年裡,不會有老師強迫你去學習,也不會有任何人義務的教你按時完成作業。
  • 你讀了大學,到底學到了什麼
    你讀了大學,到底學到了什麼大學,幾乎是每一位讀書的學生都想要進入的高等學府。從恢復高考之後,進入大學的門檻就變得越來越高,大家都要通過嚴格的考試才能進入大學。因為大學的自由,他喜歡上了打遊戲,可能是高中壓抑了太久,他對於打遊戲仿佛有著一種深深著迷的情緒,不僅每天晚上都打,甚至為了打遊戲各種逃課、曠課。因為這樣所以他很理所當然的掛了很多課,最後連學位證書都沒辦法拿到,連畢業也都成了問題。
  • 大學「最難學」的四大專業,掛科是小事,可能大學四年都學不明白
    2020年高考本科批次志願填報已經基本結束了,都在焦急地等待錄取結果。高中時期,老師們經常會說:「高中學習苦點累點不要緊,考上大學就輕鬆了。」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有些專業大一到大三每天幾乎滿課,大四還要實習、考研。有的專業學習起來很難,期末考試掛科都是小事,可能大學四年都學不明白。現在就跟大家說一下大學「最難學」的四個專業。
  • 大一學生:為什麼感覺上大學這麼累?
    大一學生:為什麼感覺上大學這麼累?大學是每一位學生在高中時候非常憧憬的地方,在美麗的校園裡逛著,學習自己從來沒有學過的知識,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可是到了大學才發現,其實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感覺大學真的很累,甚至比高中還累,有的同學早上很早就起來了,然後中午都沒有休息時間,下午和晚上也是非常的忙。到底為什麼這麼忙的,今天勵志學生,就和同學們一起看看大一的你們都在做什麼?
  • 為什麼大學生的課程那麼少,大學生能學到東西嗎?
    相信很多高中生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到了大學你就輕鬆了。老師為什麼這樣說?還不是大學的課少唄。再也不會為了過高考這座獨木橋而從千軍萬馬中拼殺,再也沒有家人和老師每天跟在身後逼著你學習,終於可以放鬆了,想想都覺得幸福。可真是這樣嗎?
  • 本科畢業家裡蹲,沒找到工作很迷茫,感覺什麼都不會怎麼辦?
    大學畢業後有部分學生家裡蹲,這不是個例,他們在找到工作前都一直處於啃老的狀態,按理說我們上大學不是為了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嗎,怎麼還是找不到工作呢?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 為什麼要讀大學?上大學我們能得到什麼?
    每年在考生和家長都擔心高考成績和錄取院校時,總有那麼一撥人在那裡說風涼話,說什麼大學生不值錢了、讀大學沒用……有些人聽了這些言論,看到農民工一個月也能掙個千兒上萬的,就信了這種說法,認為讀書沒用,不如早點出去賺錢養家。可是這能一樣嗎?讀書沒用嗎?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讀大學?
  • 大學課程安排不是很多,為什麼卻要上四年?其中有何深意?
    大學課程安排不是很多,為什麼卻要上四年?其中有何深意?大學裡的課程安排分布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大一課程緊湊,大二量會減輕很多,大三上課基本是休息和上課時間持平,大四基本就很少上課了,大學有這麼多的空閒時間,為什麼不把課程集中起來上,用三年去結束學業呢?為何偏偏要四年呢?背後又有何深意呢?
  • 「大學四年,我都做了什麼」
    從志願院校,到填報專業,一切聽從爸媽的安排,大學念得是「九男一女」(這麼說可能有些誇張)的工程類專業。「工程女孩,絕不認輸」,大學的軍訓讓我記憶尤深。當其他大一女孩還沉浸在夢鄉中,我們已經站在了籃球場站了很久;當大家都在吃熱噴噴飯菜,還在三兩結伴去超市購買零嘴的時候,我們還在練習正步。
  • 讀了四年大學,還是什麼都不會。大學生活,就應該去荒廢嗎
    在大一的時候,我想到他剛進入大學,就讓他放鬆的玩一下,沒必要去打工,而且我認為這也是一種廉價的勞動力。適當的勞動還是有好處的。與其窩在寢室裡打遊戲,不如用這點時間,一方面即可鍛鍊自己,也可以賺取一定的生活費,實現經濟上的獨立。
  • 大學四年花費20萬,畢業後月薪僅三千,家長坦言:上大學幹嘛?
    雖然如今高考制度沒有過去科舉制度那麼誇張,考中即可當官,但是全家的希望都是寄託於孩子的高考和上大學上,每一個家庭,都盼著孩子早日考上大學,當錄取書收到的那一刻,全家沉浸在喜悅的同時,也會收到一張收費單,主要款項是學費和住宿費,對於家境貧寒的人來說,這個費用已經是捉襟見肘,這還沒算上開銷更大的生活費。有的家庭可能無所謂,但是對於部分家庭來說,這部分錢是致命的,需要東挪西借才能籌齊的。
  • 從差生到復旦雙碩,四年時間,讀大學的真正意義究竟是什麼?
    首先,讀到這篇文章的你,不管你是否有沒有讀過大學,都不要被有所局限。中考、高考是很多人的轉折點,但是兩個轉折點都脫軌了,就不能夠逆襲了嗎?讀大學的四年時間裡你可以改變什麼?又有何意義?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鄒振東教授曾說:大學是一張車票,它只決定了你上什麼車,並沒有改變你腳下的路和頭上的天空。要知道,無論你上什麼車,下車後的路還是要你自己的腳來走。
  • 孩子練了很久體適能,家長總是感覺什麼都沒學到!
    ,感覺沒學到什麼。確實,每次下課,父母從老師手中接過孩子,都會問:「寶貝,今天老師教什麼了?你學到了什麼?」但孩子卻往往一問三不知,難道孩子真的一節課都在混日子,什麼也沒學到?  在父母的一般眼中,會唱一首歌、會念一首兒歌、學會了一首唐詩、認識了幾個數字,這些是學習。
  • 幼兒園三年,孩子都學些什麼?家長感覺啥都沒學就對了
    一位阿姨說:「我家孫女都上了一年小班了,連數數都不會,這幼兒園天天都教孩子什麼呢?」另一位媽媽也說:「我們是大班了,孩子才會寫簡單的幾個字,算數也不在行,感覺他天天上學啥都沒學。」那麼,幼兒園三年,孩子到底都學些什麼?家長如果感覺他什麼都沒學,那就對了。現在的幼兒園教學,跟我們做父母這一代人上幼兒園不一樣了。
  • 在美國大學計算機專業都學什麼?
    說到分數,不得不說明一下,美國大學是按Grade Point Average來計算成績的,也就是俗稱的GPA。課程得分為A對應的point是4.0,A-是3.66,B+是3.33,B是3,以此類推。大學四年畢業的時候滿分是4.0,也就是全部都拿了A,用現在時髦的話講是學霸級人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