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選中華人面孔:讓主流社會認識華人參政心願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我非常希望我參與英國大選的經歷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華人參政,提升華人社區在英國主流社會的聲音,」在中國出生和長大的英國議會大選華裔候選人王鑫剛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英國定於7日舉行新一屆大選。在這場選舉中,湧現出十餘名華裔候選人。早年在英國留學、現已在當地定居的王鑫剛和何易雙雙成為保守黨議員候選人,他們積極參政參選的姿態受到在英華人社區的廣泛關注和歡迎。

  生於1980年的王鑫剛是黑龍江人,2001年從北京交通大學畢業後赴英國和美國留學,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牛津大學、哈佛商學院分別完成工程碩士、金融碩士和高管課程,現於倫敦金融城某投資銀行擔任高級經理。

  他說,一直以來,華人在英國經濟領域發展得非常好,在教育方面的成績也很突出,但在政治方面,華人的參與程度還不高。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嘗試和努力,吸引更多華人參與英國主流政治,為華人社區發聲。

  「目前英國華人比較欠缺的,就是邁出來,參與政治;一旦參與進來,你會發現,其實,政治不像想像中那麼困難,它可以很簡單,也很有趣,」王鑫剛告訴記者。

  王鑫剛此次代表保守黨競逐曼徹斯特市一個議員席位。為了成為候選人,他經過了保守黨嚴格的黨內初選,通過了包括演講、面試、團隊合作等多項內容在內的單獨考核,之後經投票被選為正式候選人。

  王鑫剛說,如果競選成功,將致力於把曼徹斯特建設成為英國北方經濟重鎮,改善英國經濟南北不平衡的局面,幫助當地進一步改善交通和教育狀況;此外,還將發揮優勢,多了解華人社區需求,「希望能代表英國政壇,增強和中國溝通,進一步增進中英兩國間聯繫」。

  他說,即使此次競選失利,也不會放棄對政治的參與。「每一個人參與政治的原因和目的是不一樣的,有些人把參與政治當成一個職業,我是把參與政治當成一個愛好,在參政過程中我會參加很多公益活動,我一定會繼續堅持」。

  除了此次競選議員,王鑫剛還是他的居住地——英國薩裡郡地方政治的熱心參與者。今年,他也將代表保守黨參加薩裡的地方選舉。「希望兩個選舉當中至少有一個會傳來好消息,」他說。

  剛到而立之年的何易是重慶人,2004年來英求學和發展,現在當地一家大型企業擔任皇家特許工程師。他的選區是威爾斯海濱小鎮阿伯拉文。在威爾斯工作期間,為深入了解當地社會,他還上夜校學習了威爾斯語。

  他說,英國華人之所以很少參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英國政治還不夠了解,他參政的心願之一是向在英華人普及參政渠道。

  「政治體現在生活的各個層面,有很多渠道可參與其中。所以我們競選也好,談判也好,最大的一個心願就是把這些渠道告訴在英的華人,讓越來越多華人加入我們,不管他們來自哪個政黨;我真誠地希望,有越來越多華人為當地華人社區謀取利益,」他說。

  最近幾個月,何易利用業餘時間積極競選,晚上給選民打電話尋求支持,並經常拜訪當地居民和商戶,傾聽他們的意見和需求。

  「即使競選失敗,這也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我最大的初衷,就是希望讓英國社會認識到,這裡的華人對參政議政、貢獻社會有很大的願望和訴求,」他說。(記者張建華)

相關焦點

  • 英國華人教育就業勝主流社會
    英國最新人口普查表明:該國少數族裔在教育程度和就業上優於主流社會白人,持有大學學位的華裔人口高達3成7,在英國各族裔中排名穩佔第二。   英國少數族裔持大學學位和躋身專業人士的比例,皆超越英國主流白人的平均水平。
  • 澳洲華人不再政治「冷感」 競選發聲積極
    目前,澳大利亞華人從政方面更多地是集中在當地各市議會,特別是聚居的大都市周邊地區,部分州議會層面也有華人身影。此次從聯邦、到州以及當地市議會的三級選舉當中都活躍著眾多華裔候選人的身影。這些競選者背景多樣,有來澳的第三代移民,也有新移民;既有數十年服務社區的社團老將,也有「90後」的年輕面孔;既有主流黨派的代表,也有少數黨派的代表以及獨立人士。
  • 首位華裔當選英國下議院議員引華人世界矚目(圖)
    華裔候選人創新高  華人定居英國已有200多年歷史,英國現有華裔約50萬,佔總人口6400萬的0.7%。但從未進入過下議院。今年大選卻創紀錄地出現了代表四個不同政黨的11位華裔候選人,包括兩位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從10年前的零華人參選,到5年前的8名華裔候選人,今年的英國大選可說是邁出了華人參政的一大步。
  • 北卡現首位華人市議員 彰顯美社會對華裔參政認可
    中新網11月8日電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出現第一位華人市議員顧泓彬。自7月22日(本文均為當地時間)宣布參選以來,顧泓彬11月7日在教堂山(Chapel Hill)市議員競選中以最高的5883票、得票率20.08%,成為該鎮最新出爐的市議員。
  • 英國警察華裔面孔少 旅英華人溝通不暢常吃啞巴虧
    然而,無論你在英國的哪一個城市,都很難看到華人警察的面孔。可以看出,英國在少數族裔短缺已經成為制約英國警力辦事績效的一個制約因素。在英國的華人不斷增加,華人也面臨各種犯罪和治安問題,面對60萬華人,英國警隊又該如何應付?
  • 海外華人新移民「陣痛」背後:同主流社會仍存隔閡
    可雖是一句大實話,把它說出口,似乎卻有愧疚之心。如同國籍取捨問題,我如果選擇了英國籍,我會有負罪感,因為我必須放棄中國籍。可是,如果不取得英國籍,生活上的麻煩著實過多。愛國主義的內涵,新形勢下,能否擴大?可否不再是單選題?那時候,我可以如釋重負,放開聲喉大叫:月是故鄉明,他鄉月也明!
  • 蘇格蘭華人女議員被侮辱成「自以為是蘇格蘭人的蠢豬」
    探根源,「為何受傷的總是我們」  今年3月,在英國,「華人參政計劃」團隊來到曼徹斯特大學,專門針對華裔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數據顯示,在日常生活以及治安方面,大部分參與調查的華裔學生都遭遇過搶劫、盜竊等受害經歷,並且或多或少地在言語上遭受過暴力及歧視。
  • 為什麼美國社會對華人的歧視依然存在?
    華人若想改變目前的處境,提高社會地位,就必須提高參政意識,積極參與投票或投身政治,為群體爭取話語權。弗洛伊德之死讓美國一直以來針對黑人的種族歧視無處遁形,然而,美國僅3月份就發生了上千起對華人的歧視騷擾事件,卻沒有引發一起要求停止歧視華人的抗議活動。難道華人群體就只能任人歧視嗎?美國華人群體始終無法獲得平等相待的社會地位,與華人群體呈現出的文化特徵具有緊密的內在聯繫。 首先,華人群體總體參政意識較弱,政治影響力不如其他群體。
  • 80年代美國華人參政熱潮,她是第一位華裔女法官,為華人權益奔走
    在80年代以來美國華人的參政熱潮中,華裔女性成為一支相當活躍的力量,湧觀出許多優秀人才,她們當中有部長、大使、州務卿、市長、市議員、局長,也有法官、律師等,可謂群芳爭豔。第一位華裔女法官郭麗蓮就是其中的一位傑出代表。
  • 外媒:打破亞裔參政天花板 英國華人積極為華人權益發聲
    李澤文希望能夠通過參加大選,為在英國生活的華人樹立榜樣,展現出華人也可以為英國社會做出貢獻,與英國其他族裔相互交流融合,打破亞裔人群的職業天花板。同時,這也是他加入英國警察局、英國國防部等這些幾乎見不到少數族裔身影職業領域的原因。他回憶第一次去國防部工作時,老闆和同事都對他的華人身份充滿驚訝。
  • 華裔女人史上首次當選英國議員:大學畢業就參政,有馬來西亞血統
    英國首位華裔女議員誕生"如果華人不參政,是我們錯失機會,更是國家錯失機會。"候選人陳美麗(中文名)說道。作為英國首位女性華裔議員,陳美麗的參選在華人參政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在本次競選中,她以23496的票數力壓對手9247票,成功獲選。
  • 南非漢語海報見證華人政治生活變遷
    例如,4月29日南非華人社區代表參加了非國大豪登省黨部在桑頓會議中心舉行的盛大助選活動,並發表講話表示對非國大的支持。4月13日,南非華人社區與非國大在傑米斯頓市政廳舉行活動,為非國大助選,並提出華人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治安方面的訴求等。
  • 馬科斯的華人同化政策與菲律賓華人社會的嬗變(1975-1985) 楊靜林
    文化上的僑校菲化政策推動了外來少數民族族群的華族很快融入菲律賓主流社會。從1975年至1985年,在馬科斯同化政策的影響下,菲律賓華人社會形態發生了劇變,從僑民社會向公民社會轉形,菲律賓成為世界上華僑華人融入所在國最好的國家之一。
  • 策劃:2008華僑華人心情 喜怒哀樂愁酸甜苦辣鹹
    《中國僑網》年終策劃 題:2008華僑華人心情 喜怒哀樂愁酸甜苦辣鹹  [專題版]  作者:陸春豔  [編者按] 2008年,對於每一個海外華僑華人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伴隨著一批華人政治明星的閃亮登場,伴隨著中國從地震國殤到奧運輝煌、「神七」升天的波瀾,伴隨著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各國移民政策的變化萬千,海外華僑華人的喜憂也盡展其中。  驀然回首:2008年,喜怒哀樂愁、酸甜苦辣鹹的心事,交織成海外華僑華人最真實的生活全景,也將化作民族的記憶,觸動心靈,感動你我。
  • 特寫:南非華僑華人的「心願單」
    特寫:南非華僑華人的「心願單」 2015-12-03 05:22: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普利托利亞12月2日電 題:南非華僑華人的「心願單」  中新社記者
  • 2012美國華裔遇政治繁忙年 總統大選牽動華人心
    李瑞生劉醇逸  中新網1月4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剛剛過去的2011年對美國華人參政來說不是一個好的年份,很多州市的華裔政界要員在這一年都成為箭靶,有的甚至中箭落馬,令人扼腕嘆息,也讓華人參政的士氣大傷
  • 美國歷史上首個掌有英文主流媒體的華人 她對華裔青年說:積極融入...
    視頻來源:中新視頻方李邦琴幾十年致力中美人文交流領域,她曾出資支持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東亞圖書館建設,讓美國學生通過閱讀來了解中國,也曾捐建北京大學的漢語教學大樓——方李邦琴樓,使世界通過漢語認識中國。
  • 美國北卡兩位華人投身參政行列 用所學服務社區
    美國北卡兩位華人投身參政行列 用所學服務社區 2018-07-13>參與互動    中國僑網7月1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北卡三角地區繼顧泓彬競選成為教堂山市議員,又有兩名華人加入主流小區服務行列
  • 舊金山馬氏兄弟參政 為亞裔爭權益寫下華人佳話
    馬氏兄弟先後當選舊金山市議員,寫下舊金山華人參政歷史的佳話。一個世紀之前,還在襁褓中、年僅1歲的馬其駒(Mar Kay Guey),在1918年的冬天抵達了舊金山天使島。當時正值「排華法案」盛行於世,來自廣東臺山的他,也毫無例外地成為被歧視的對象。他最終和家人成功進入舊金山,隨後在加州首府薩克拉門託市成家立業。
  • 9華裔候選人參加英國「雙十二」大選 傳遞華社聲音
    中國僑網12月12日電 近日,《歐洲時報》英國版微信公眾號「英倫圈」刊登文章稱,當地時間12月12日,英國將迎來大選,各主要黨派為爭取選票竭盡全力,候選人中也出現了幾名亞裔面孔。文章梳理了幾位華裔候選人的經歷和競選綱領,呼籲英國華人社會關注和參與選舉,積極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