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後,我成了產奶的機器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全民故事計劃

        我痛苦地閉上眼睛,極不情願地把手挪開。自從經歷生孩子一遭,我早就習慣了不把自己當人,而是當成一個病床上的實驗品。

— 全民故事計劃的第384個故事 —

我被一陣奶脹醒。

把床頭的小燈打開,摸起手機,用了二十分的力氣睜開眼睛,看了一眼時間 :1點43分。我轉頭看床上,那一側,媽媽已經熟睡,雙手壓在臉頰下面,眉頭緊皺,整個身子像蝦一樣蜷成一團。

出生兩周多的兒子,橫亙在我和媽媽中間。他兩隻拳頭緊握,胳膊舉在頭兩側,一幅投降的姿勢;雙腿像青蛙那樣向兩邊打開,整個身子只裹了一條紅紅的肚兜,肚兜隨著他均勻的呼吸,一起一伏。

我感到房間裡悶熱無比,窗外能聽到草地裡蛐蛐的叫喚聲,以及空調外機發出低沉的轟隆。我很想再眯一陣,但又怕睡過去,掙扎著起來,進了衛生間。拉開抽屜,拿出吸奶器,把喇叭嘴對著乳房:開始工作。

吸奶器是媽媽和婆婆白天結伴去母嬰商店買的。我握住吸奶器的手柄,一下一下開始擠奶。奶不好擠,十五分鐘,我撳了幾百下,出了的奶量不過十毫升。我以為是方法不對,變換了一下撳的方法,可是無論怎麼撳,奶都出不來。

乳房成了一塊石頭。我的手已經酸了,把吸奶器的零件一個個拆下來,又重新安上,還是無法吸出更多的奶。我有點不耐煩,開始瘋狂撳手柄,一股無名的惱火從體內躥了出來,「啪!」的一聲把吸奶器狠狠丟進臉盆裡:「沒用的東西!」

扔完後,我望著鏡子裡的自己,披頭散髮,上身的睡衣沾了一些奶漬。

「為什麼會這麼遭罪?」我在心裡問自己。

或許是聽到了聲響,媽媽頂著惺忪睡眼走進來。我看到媽媽,像是找到了發洩的對象:「你是不是還想讓我再得一次乳腺炎?你自己來試試,買的是個什麼東西,半天擠不出來!」

媽媽不信,拿起吸奶器,放在我的乳房上,很快也敗下陣來。「要麼你還是用手擠?」媽媽無助地望著我。

於是,我站在凌晨兩點的衛生間裡,一邊哭,一邊用手一點一點地擠奶,硬是擠了100毫升出來。

誰都沒有料到,我的奶會這麼多。

我從小又高又瘦,青春期沒有發育好,乳房始終長得像顆小核桃,頂著「飛機場」的外號度過了整個學生時代。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擔心孩子出生後沒奶吃。

生完孩子出院後,媽媽和公婆齊齊從山東和湖北老家來到杭州,用當地的催奶辦法在我身上做試驗。媽媽做了木瓜燉奶,婆婆做了醪糟雞蛋;媽媽做了絲瓜蛋湯,婆婆做了鯽魚豆腐湯.....

公公從市場買來的新鮮豬蹄還沒來得及燉,我的奶已經像錢塘江漲潮一般,洶湧而來。

兒子生下來後,體重不過六七斤,每次吃奶量不過三四十毫升,當他的嘴含住乳頭,乳房裡的奶仿佛爭相要衝破牢籠一般,湧進他嘴裡。吃著吃著經常就把奶頭吐開,奶噴花了他的臉,嘀嗒個不停。

供過於求的奶量,讓所有人都放下心來。白天,媽媽和婆婆輪番照顧兒子,公公則拍一段又一段的視頻發到家族的微信群裡。親戚們輪番祝賀恭維:「小寶寶長得真壯實」「人逢喜事精神爽,陳哥你看你嘴巴都笑歪了」,緊接著便是幾個誇張的表情包。沒有人在群裡問候過我,仿佛我在生出兒子那一刻,就退出了歷史舞臺。

我心裡忿懣又失落,唯一能做的就是回到臥室,躺在堆了一堆尿布的床上,忍著時常被脹到發痛的乳房,以及被兒子咬破出血皸裂的乳頭,熬過一天算一天。

每天除了餵奶,其他時間,我要麼平躺在床上,把紅黴素藥膏抹到乳頭上;要麼倚在床頭,用手捋著乳房,讓多餘的奶出來些許,緩解乳房的脹痛。我似乎退化為一個純粹的「哺乳」動物,床成了我唯一的棲息之地,除此別無它處可去。

大概在兒子出生10天左右,我感到渾身發冷,額頭髮燙,體溫計一測,39.7℃。兩位媽媽慌了神,一會兒給我喝藿香正氣水,一會兒給我貼物理降溫貼——對她們來說,不能打針不能吃藥是底線,否則孩子就沒法繼續吃奶。

兒子出生十天 | 作者供圖

折騰了一夜,我整個身體毫無力氣,翻個身連骨頭都感覺到疼,最後沒辦法,去醫院掛了急診,醫生診斷為急性乳腺炎。究其原因是因為奶量過多,淤積在乳房裡,導致奶管堵塞,最終發展成急性炎症。

掛完鹽水,燒終於退了。出院時,醫生囑咐一定要及時把奶排空,要不然很容易再次發炎。回到家,我趕忙從抽屜找來出院時別人塞過來的通乳師名片,1000塊錢三次,講好價錢就迫不及待地讓她上門。

通乳師自稱小顏,頂著一頭黃毛,穿一件白色T恤,配紅色的一字裙,屁股上的肉被緊緊裹著,身上背著一個大大的背包。進門換鞋後,她直截了當:「其他人都在外面不要進來,產婦找個臥室,就開始吧!」

我平躺在床上,小顏取了兩塊毛巾鋪在我的腋下,她從包中把一個機器拿出來,樣子很像測心電圖的那種儀器,四五根電線的結口處放到我的兩個乳房上。

一通電,嗡嗡嗡,我的乳房開始顫抖,這是用「電激」來幫助堵塞的乳房重新順暢起來。過了一陣,小顏把電線悉數取下,開始「手工操作」。她的力氣非常大,摁住乳房沒兩下,我疼得一瞬間大叫起來。當她再要繼續摁時,我不自覺地把兩隻胳膊抬起,護在胸前,不肯讓她再碰一下。

「你這樣子,怎麼可能好呢?要是一直堵在裡面,這奶就在裡面發炎出膿,你還怎麼給孩子吃奶?快把手拿開!」小顏大聲對我喊。

我痛苦地閉上眼睛,極不情願地把手挪開。自從經歷生孩子一遭,我早就習慣了不把自己當人,而是當成一個病床上的實驗品。

小顏又揉又搓又擠又捋,每一個動作,我都痛得大叫,只是無法再逃避。排出的奶汁慢慢從胸前流到腋下,滴答在毛巾上,被折磨出來的淚水混合著汗水順著臉頰流到耳朵旁,我覺得我快要死了。

一個小時後,通乳結束。兩個乳房被捏得又紅又紫,我把僵硬的身體慢慢側向一邊,臉埋到枕頭裡。

這時,媽媽和婆婆抱著兒子進來了。小顏臨走前告誡道:「別再給她吃催奶的東西了,每兩小時,不管孩子餓不餓,都得把奶擠出來。」

兩位媽媽像是接到「聖旨」,不再花心思在我的吃喝上。趁孩子睡著,兩人商量著要給我買個吸奶器。我知道老人的脾性,特別是媽媽,自從下崗以來,她堅定不移奉行著「只買便宜不買貴」的消費原則。

臨出門前,我一再囑咐:「別怕花錢,買個好用點的。」誰知道,連連答應的兩個人,買回的卻是商店裡最便宜的那款。

夜裡擠不出來奶,讓我毫無節制地朝媽媽發火。第二天我收到網上新買的電動吸奶器,特地把訂單拿出來,在媽媽面前晃了晃:「699元,要是你們早買那款499的,也不至於再多花這兩百塊錢!」

為了防止再堵塞,我每天的生活又加了一項內容——吸奶。

餵奶、吸奶、餵奶、吸奶......不分白天和黑夜。為了更加精確掌握自己這對「母乳製造器」的運行規律,我用手機精確記錄每次餵奶、吸奶的時間和奶量。

我盯著計時器一秒一秒地過去,十多分鐘的餵奶時間,像是坐了一趟漫長的長途火車,走走停停,腰酸背痛,空虛麻木。

這一切如果在白天都還好,白天整個家裡是熱鬧的,公婆收拾鍋碗瓢盆的聲音,兒子醒了笑了哭了鬧了的聲音,客廳裡放著電視連續劇的聲音。可是,到了晚上就不同了。

一切都安靜了,所有人都沉沉睡下,只剩我一個人,像個永不休息的機器,每隔兩小時,就把自己從床上拖起來「工作」:晚上11點餵奶把尿;凌晨1點吸奶;凌晨3點餵奶把尿;清晨5點吸奶;清晨7點餵奶把尿.....

這種作息讓我心裡慢慢蒙上了一層陰影。我開始害怕黑夜到來,我害怕黑漆漆的夜裡,一個人苦苦支撐體力不堪的身體。我害怕一次次半夜被鈴聲哭聲叫醒的心悸。這種害怕裡有恐懼,有不安,更有一絲無人能解的孤獨。

我的情緒幾乎全部由窗外的光線主導。每當黃昏時分,看著窗外一點一點黯淡下去,體內那個「恐懼」的因子就跑出來。我開始發愁即將到來的漫漫長夜該如何熬過去;等真正完全黑下來的時候,我就把臥室裡的大燈小燈都打開,不準媽媽睡覺,一直陪我聊天到深夜;我甚至故意晚睡,一直熬到十一二點,為的是可以少起夜幾次。

可是,真正到了深夜,我才發現沒有人能幫助自己,每當從混沌的睡意中強行被兒子的哭聲鬧醒時,我感覺自己身處一片無邊的大海中。

黑夜一點點吞噬著我,那種深刻的絕望一直在體內。到清晨時分,戰鬥漸近尾聲,外面有了一絲蒙蒙亮,樓下也傳來腳步踏在石板路上的聲音,我感覺又有了一絲活過來的希望。

自從媽媽來後,家裡床位變得緊張。主臥是我和媽媽帶著孩子在睡,次臥讓給公婆,老公則被趕到書房裡支起一張沙發床睡。

有時,孩子半夜哭鬧,媽媽體諒我,起身抱著孩子哄睡,等餓了時才會把我喊醒。每次餵完奶,望著兒子心滿意足的睡容,我不由在想:「為什麼會選擇把他生下來?我其實一點都不愛他。」

筋疲力盡的我,經常會懷疑,那些人所說的母愛到底是什麼,我好像從來沒有體驗過。

有幾次,兒子哭了很長時間,我翻過身,賭氣不抱他,「哭哭哭!我倒是要看看你能哭多久?」媽媽這時就用一種溫柔又憐惜的聲線說:「乖乖,讓你媽媽睡會兒吧,睡好了你才有奶吃......」

在某個夜晚,我任性了一回。本該三點鐘起來吸奶的我,賭氣似地把鬧鐘關掉:「我想好好睡幾個小時不行嗎?我就不信,少吸一次奶,能怎麼著?」

偷懶一次,我就立馬遭到了「報應」。

次日剛吃完早飯,我感到整個身體開始發冷,一摸自己右邊的乳房,上方區域是硬的,一碰就疼。很快,這一天再次經歷高燒、嘔吐、入院、急診、退燒、通乳這一套「規定動作」。

臨出院時,醫生再次苦口婆心:「長期睡不好,導致你現在身體抵抗力非常弱,這炎症就容易復發。千萬要注意啊!」

從醫院出來,一直到快進家門,我不停地哭。我從來都沒有感到這麼艱難。「我算什麼呢?是個產奶的機器人嗎?可是機器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痛苦呢?」老公安慰我,越安慰我越委屈,趴在他的肩膀上,鼻涕摻著淚水粘在他的POLO衫上,身子一抽一抽,久久停不下來。

舊傷未去,新病又來。我以為這就是新手媽媽所能經歷的「最艱難時刻」,可是還沒完。

為了保持自己的體面和乾淨,我每日在下身墊了衛生護墊,來兜住產後的惡露排出。炎熱的天氣讓細菌在下體慢慢滋生,順產時側切的傷口開始發炎。

原本產後兩周即可癒合的傷口,變得遙遙無期。

腫痛伴隨著瘙癢,讓我煩躁無比,一會兒站一會兒躺一會兒坐,卻找不到一個讓自己舒服的姿勢。老公找出醫院的產後服務熱線電話諮詢,對方冷冰冰地回答:每天用碘酒擦拭三次傷口,然後晾乾。

「怎麼晾?」我追問。

「就是把護墊和內褲都脫掉,暴露在空氣中自然吹乾。」

從產床上下來的那一刻,我以為就再也不必讓身體被動地接受擺布和宰割,然而當我丟掉護墊,拖下內褲,抹上清涼的碘酒,然後一絲不掛直挺挺地躺在鋪有褥墊的床上時,我意識到,這就是女人的宿命。

有時,我也會問媽媽,以前你也是這樣過來的嗎。媽媽總說忘了忘了,偶爾也會扯出一點回憶,嘴上嘮叨:「快要臨盆時,是我自己深一腳淺一腳走到醫院的。」

傷口好得很慢,每次小便時,我都不敢蹲下,生怕把傷口再次扯開。媽媽給我找來一個小臉盆,每次就站著身子,讓尿液垂直落到臉盆裡。最難的是大便,因為長期躺在床上,腸道蠕動也變慢了,每次排大便非常吃力。一用力使勁,傷口就會被撕開;不用力,大便就出不來,每次不知道是該用力還是不該用力。

我的身體變成了一座城堡,一點點被炎症攻陷,又一點點收復失地,傷口就這樣在消毒和被撕裂中不斷反覆。

躺在床上,時間變長了,每一天似乎都變成了空虛乏味的24小時,我時常想起上班時的生活。

三年前,我進一家杭州頭牌房企做策劃部經理,這家房企以「精緻完美」為企業文化,做任何事情,要抓細節,要做到極致。

從進公司第一天起,我和其他員工都被訓練掌握了一套科學的時間管理辦法。每天早上,要在日程本上列出今日to do list,下班時要復盤:想想今天完成了哪些任務,還有哪些待解決的問題及事項,是花在「緊急事情」上時間多,還是花在「重要事情」上時間多。

後來,我又把這套時間管理辦法貫徹到自己生活中,每天除了上班及睡覺吃飯外,我又極其勤奮地安排出兩到三個小時用來讀書寫作。

可是現在,一切都是無序的。我無法做任何安排,計劃也沒有用,因為一切都會被生生打亂。

偶爾不需要餵奶也不需要擦藥時,我會呆坐著,看著窗前的玉蘭樹濃密的樹葉,為自己空耗生命感到生氣,更為自己無法振作而感到頹喪。

兒子滿月後,我的奶水已經慢慢趨於平衡,側切傷口雖然還未痊癒,卻也不至於讓我沉淪於深淵之中,我感覺一切好像都要好起來了。

當媽媽提出歸期,我又止不住地嗖嗖落淚。其實,早在生產前,媽媽和婆婆就已經商定,以後主要由婆婆帶孩子,媽媽這次過來主要是見證自己女兒生命中的一件大事。

月子已出,媽媽也準備回家了,況且家裡也有一地雞毛等待媽媽去收拾:弟弟家的小孩需要照看;父親的墓地要遷回老家陵園等等。

看著媽媽回家的日期一天天臨近,只要我和她共處一室,說不了兩句,我的聲音已經哽咽。

「我走了,你可得乖,在他們面前嘴甜一點。」媽媽一遍遍囑咐我。

媽媽走後當晚,老公回到主臥跟我們娘倆一起睡。他似乎也還沒有進入當爸爸的角色,睡前信卻誓旦旦地表示:「夜裡有事你就叫我。」

半夜三更被孩子哭聲鬧醒時,老公翻了個身,把蓋在身上的毛巾被,往上扯,蒙住頭,繼續睡過去了,只剩下我和兒子獨守著一片黑暗。

第二天,我對著公婆告狀,沒想到婆婆說,「他每天白天上班辛苦呀,你就別那麼多要求了……」我不再言語,我知道,每個母親最關心的,永遠是自己的孩子,就如媽媽走時擔心我一樣。

直到那一刻,我跟兒子才有了相依為命的感覺——媽媽和我,我和兒子,才是真正的血脈相連。那一刻,我開始害怕失去兒子,在腦海裡想像著萬一有一天我不在了,兒子該怎麼辦;亦或者兒子因為意外先離我而去,我該如何經受住這樣的打擊。

我有些明白過來,媽媽在說起生我時的欲言又止。每一個媽媽都不願將自己生孩子時的痛楚告訴子女。看著熟睡的兒子,我竟心生出一股勇氣,成為一名母親,我以後要承受的東西還有很多。

作者陶也,自由職業者

編輯 | 蒲末釋

全民故事計劃正在尋找每一個有故事的人

講出你在乎的故事,投遞給

tougao@quanmingushi.com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奶牛產的奶,與其倒掉不如白送?
    這就對機械化有非常高的要求,如果哪一隻奶牛的奶有問題沒有被機器識別出來,整桶奶都要報廢。我們說的這個桶,大小根據奶場的奶產量可能略有區別,但是最多能裝三萬多升,平時就像一個沉默的巨人,佇立在奶場後方。機器會詳細記錄這頭牛每天的產奶量,以及攝入的營養是否充足。產奶是一項耗費精力的工作,需要保證奶牛吃的營養充足。
  • 產後都需要開奶嗎?新媽媽生完孩子後為什麼要開奶呢?
    導讀:產後都需要開奶和通奶嗎?新媽媽生完孩子後為什麼要開奶呢?經過孕媽媽的十月懷胎,寶寶終於足月誕生了。一家人高興之餘,開奶就成了許多新媽媽們所關心的問題了。那麼,新媽媽生完孩子後為什麼要開奶?因為胎盤一經從媽媽身體中娩出,催乳素就開始工作了,但是這個時候,媽媽們的乳腺管的狀態是閉合黏連的,所以如果這個時候開奶可的話,一般可以達到嬰兒6—8個小時的刺激量,這就好比藥引子一樣,能夠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 妻子生完娃後,竟遭陪產老公嫌棄,老公直言:你讓我噁心
    妻子生完娃後,竟遭陪產老公嫌棄,老公直言:你讓我噁心!現在社會上晚婚晚育的人越來越多,但是也有一部分女性就早早地選擇了結婚生子,原因都各不相同。就拿懷孕這事來說,第一次懷孕對於一個女性來說,本能的感受就是不想接受這個事實,因為一旦決定將孩子生下來,自己所有的時間都要傾注於孩子和家庭上,但是也不能否認這個過程還是很美好的,是見證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
  • 「生完孩子,老公給我爸媽磕了一個頭」
    @常州-雨欣 –G媽6個月我生的時候我老公陪著的,看見孩子頭的時候他說加油,快點,看見頭了,那時候我好想抽他。@慢跑的龜我生的時候是順轉剖,我老公比我緊張,一會一個電話問你怎麼都沒聲了,我吼著我痛啊~我生完出來,就我老公在外面等我。
  • 是不是生完孩子後,你們的生活如同室友?
    有的女性生完孩子,要麼丈夫,要麼自己的「性慾下降」,夫妻生活頻率越來越低,有的人甚至從生完孩子之後就過上了無性婚姻,長達七八年。婚姻生活的穩定與性的激情確實會有矛盾,對很多人而言,關係越穩定,性的激情越少。但是無性婚姻的原因並非只因為喪失性愛的新鮮感。為什麼生完孩子之後,夫妻容易沒有性生活?原因很複雜。
  • 生完寶寶後,「催奶」成了當務之急,多吃這些蔬菜不用愁
    小寶寶每次都吃不了多少,自己就沒多少奶水了,看著孩子沒吃飽哭鬧的樣子,小雯自責不已。小雯想著要不吃些催奶的藥吧,對自己的身體有害也沒關係,只要能讓孩子吃飽。小雯的婆婆立馬制止了她的想法,剛生完孩子的孕媽都會有奶水不足的情況,你可不能著急忙慌的亂吃藥啊,你心裡越慌張,越影響產奶。
  • 生完孩子多久能下地活動?順產和剖腹產差別很大
    小斌老婆剛剛平安生下一個寶寶,趁著老婆和寶寶睡覺的空檔,小斌回家做了一鍋香噴噴的紅燒肉,當他提著飯盒回醫院的時候,被病房裡的一幕嚇了一跳,剛剛生完孩子的老婆竟然下地了,這會兒正在病房的窗前往外看呢,小斌趕緊跑過去把她扶回床上,老婆卻說他大驚小怪,自己跟沒事人似的躺回了床上。
  • 「生完孩子後,我再也沒有夫妻生活了」,生活中的那些難言之隱
    而兩個人結婚以後就不再維持戀愛時的甜蜜,多了柴米油鹽醬醋茶,夫妻之間也是矛盾重重,這種情況在女人生完孩子以後變得更加嚴重。我們都知道女人生孩子等於是在鬼門關走了一圈,雖然現在的醫療技術越來越發達,但還是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生完孩子以後很多媽媽的身材走樣,穿衣打扮都比以前隨便多了。
  • 生完寶寶3天才有奶?寶寶怎麼辦?產婦可別隨便選擇配方奶粉
    最近網上上有一個熱門的話題是「生完寶寶三天之後才可能有奶,開奶之前就讓寶寶餓著嗎?」,可以看出這是一位新手媽媽遇到這個問題,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個問題被提出之後,很多網友都紛紛向寶媽支招,表示自己曾經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之後又是如何進行解決的,其中有很多寶媽還十分貼心的將方法詳細地貼出來,讓新手寶媽進行嘗試。
  • 漲奶堵奶比生娃還要痛10倍
    產後壓肚子 生孩子前,以為所有的痛苦都會伴隨孩子出生而結束,生完以後才知道這個想法是多麼天真。剛剛熬過了十二級產痛,人還沒緩過來,產後排惡露的按壓宮底就接踵而至。 壓肚子到底有多疼?
  • 生氣後的奶到底能不能餵寶寶
    常說哺乳期的媽媽如果生氣,她的奶就有毒,不能餵寶寶,這種說法科學嗎? 1、例假期間,不能餵奶?很多準媽媽整個哺乳期基本沒來過月經,但有的媽媽在生完孩子一個多月後,就來月經啦。民間有這樣的傳說,哺乳期來了月經,母乳便沒有營養,甚至有毒,必須斷奶,要不然就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 女人為什麼生完孩子之後就有奶了?其中的原理是什麼?
    女人生完寶寶後,乳房就會分泌出乳汁,然後給寶寶餵養,這是一種自然的生理變化,女人的奶水可以哺乳,下一代也是寶寶發育過程中必不可缺的口糧,但是有些女人就感覺比較疑惑,為什么女人生完寶寶之後會自然而然的分泌出奶水呢?
  • 「生完孩子後,我再也沒有性生活了」|生活中的那些難言之隱
    我有一個朋友,她在生了孩子之後的三年中,再也沒有和老公同床過。一開始是因為孩子小需要餵夜奶,朋友又不想影響老公休息,所以分床睡。後來孩子大了,倆個人對這方面也再提不起興趣了。老公有需求的時候,就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她再也沒有高潮過。朋友性格本就含蓄,幾乎不會主動提出需求。再一個個漫長的黑夜過後,她開始意識到,她跟老公已經只是室友了。
  • 生完孩子後,你變胖了還是變瘦了?產後體重與7種原因有關
    奶脹了,催乳素就停止分泌,自然奶量就會減少。而大量補充營養的結局只有兩個:堵奶或奶少,而且還會讓自己的身材越來越胖!為什麼有的人生完孩子會發胖,而有的人比以前還瘦呢?產後體重,與以下7種原因有關:生完孩子後並不會馬上瘦下來,因為懷孕期間妊娠激素水平高,大量的體液需要慢慢排出,子宮恢復也需要時間。所以生完孩子後降的只是寶寶的體重和胎盤的重量,以及少量體液(包括出血,羊水)。以下是產後2天和產後2周的對比圖:1、產後虛胖。
  • 不堪回首的月子:超負荷產奶,急性腸胃炎+蕁麻疹+乳腺炎連著來
    但沒想到這個月子真真是把我給整慘了。有「痛」不敢說生完後發現坐立難安,起身都很困難,比懷孕時恥骨疼睡不著還要難受。起初以為是撕裂傷口還未癒合,就想著換個側睡的姿勢緩解下,可毫無改善。出院後,第二天忽然想到生產時的導樂和我說,痔瘡比較嚴重,讓我要注意下。這才想到可能不是撕裂縫合傷口的疼,而是痔瘡疼。
  • 90後寶媽成「生育機器」,9年7胎,說「沒錢打,只能生下來」
    再看現代,人們對於「生孩子」觀點分成了兩派,一派是「丁克族」堅決不生,另一派就被稱作「生育機器」,既嘲諷了盲目生娃,又體現了生育觀念落後。>90後寶媽成「生育機器」,9年懷7胎,說「沒錢打,只能生下來」在一個偏遠的山村,一位90後的姑娘已經是7個孩子的媽媽了,自從20歲結婚以後就一直在懷孕生娃的路上奔波。
  • 「生完二胎,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
    ��打開文章,我仔細看了每一個字,竟也紅了眼眶。01這位作者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在生完第二個孩子之後,她忽然發現自己在笑的時候會漏尿。作為成年人,忽然漏尿溼掉了褲子,有多尷尬不用多說。所以她只有去醫院檢查。
  • 知乎百萬瀏覽:不愛自己的孩子正常嗎?生寶寶後媽媽的自我懷疑
    生寶寶後媽媽的自我懷疑因為胎膜早破,不得不剖腹,在產後第十天一切還都像一場夢一樣,但是渾身上下的「毛病」提醒著媽媽生完寶寶已經10天了。回家後新生兒對奶水的需求不得不讓媽媽沒日沒夜的忍著刀口痛餵奶,孩子不能不吃,最後乳頭都被吸出了血。生完寶寶的身心俱疲,更讓媽媽痛苦的是心理上的變化,所有人都喜悅的迎接這個新生命到來,沒有人關心媽媽的身體恢復的怎麼樣。
  • 生完孩子前幾天,如果寶媽做到這四點,不愁孩子沒奶吃
    導讀:生完孩子前幾天,如果寶媽做到這四點,不愁孩子沒奶吃生完孩子後,很多寶媽都希望可以母乳餵養,最好餵到寶寶自然離乳。但是母乳餵養並不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期間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比如母乳不足,不能滿足寶寶的發育需求。對此,應該怎麼辦呢?
  • 在月子期間,產婦儘量少吃這些食物,會讓你虎背熊腰,還影響產奶
    雯雯在有孕時,重量到了160斤,在看她時她說到,之前140斤,還想著能在生完小孩後減到130斤呢,誰知道生完小孩後,重量和之前還是差不多的,真是讓人難受啊!不都說女性在生完小孩之後,餵養奶水寶媽會變瘦嗎?這是什麼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