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既是餐桌上的奇特美味
也是流傳千年的聖草名藥
紫蘇,古名荏,又名白蘇、赤蘇、紅蘇、香蘇、黑等,味辛,性溫。紫蘇和野紫蘇的葉帶葉小軟枝。紫蘇葉似唇形,葉邊呈鋸齒狀,葉端尖細,外表有綠有紫,有的一面綠一面紫,有的兩面皆紫。
紫蘇古代則稱荏,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李時珍《本草綱目》:「蘇乃荏類,而味更辛如桂,故《爾雅》謂之桂荏。」紫蘇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古籍中有不少記載。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蘇子雀甚嗜之,必須近人家種矣。
紫蘇的營養價值
紫蘇既可藥用,又能食用
紫蘇有葉、子、梗三類,「紫蘇葉性味辛溫,具有發表、散寒、理氣、止咳的功效;紫蘇子則主要是下氣消痰、潤肺;它的梗能和胃降氣,治療胃氣上逆。」若是冬季受涼感冒,出現怕冷、四肢僵硬、酸痛、鼻子不通氣、流鼻涕等症狀,用紫蘇葉散寒解表、發發汗,感冒就能更快痊癒。
紫蘇可供藥用和香料用
入藥部分以莖葉為主,葉為芳香性健胃利尿劑,有鎮痛、鎮靜、解毒作用,治感冒,因魚蟹中毒之腹痛嘔吐者有卓效;梗有平氣安胎之功。葉又供食用,和肉類煮熟可增加後者的香味。種子榨出的油,名蘇子油,供食用,又有防腐作用,供工業用。
紫蘇的功效
1、用於感冒風寒
紫蘇葉對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都有很好的作用。紫蘇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於風寒表症,見惡寒、發熱、無汗等症,常配生薑同用:如表症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用於胸悶、嘔惡、不論有無表症,均可食用。
2、抗過敏
據檢測,紫蘇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鉀、鐵等,還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具有使免疫功能正常發揮的作用,有緩和過敏性皮炎、花粉症等過敏反應的效果。
3、抑菌
紫蘇油可以抑制細菌的生成,其對黴菌的抑制力明顯優於其它物質,且具有用量少、安全、不受pH值因素影響的特點。
紫蘇吃法
紫蘇葉除了藥用之外,還可食用,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紫蘇葉的吃法。
1.泡水喝
由於紫蘇葉可以治療感冒,發燒,流鼻涕等症狀,所以當我們遇到風寒、感冒的情況時,可以弄幾片紫蘇葉清洗乾淨用來泡水喝,對治療小孩以及老年人的哮喘也是很有效果的。
2.紫蘇葉燒排骨
食材:排骨、紫蘇葉、醬油適量、姜、蒜、鹽適量,糖適量
步驟:
1、排骨洗乾淨,用適量的鹽和糖、醬油醃製2小時左右。
2、紫蘇葉洗乾淨瀝水切碎,姜和蒜洗乾淨切碎。
3、熱鍋冷油,將醃好的排骨用慢火將其炸至兩面金黃起鍋備用。
4、鍋中放入少許油,加入姜蒜爆香,然後再放入排骨、紫蘇翻炒。
5、加入少許糖和醬油,蓋上鍋蓋收汁就可以了。
今晚吃它
滿足你的味蕾!
來源:網絡綜合/文,廣西農業信息中心/圖
綜合:廣西農業農村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