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之詩,或人間之詩 ——南書堂詩集《漫步者》讀札

2021-02-08 獻給無限的少數人

時間之詩,或人間之詩

                             ——南書堂詩集《漫步者》讀札

 

陳樸

 

詩歌是對時間流逝的控制,亦是對空間放大或縮小的無形之力,這漫長的過程,就是人間萬象出現、消失或隱匿的過程。讀南書堂詩集《漫步者》,對於眼睛是一個享受文字的過程,而對於心靈則是一個悟透人間的過程。南書堂是一位純粹的詩人,已過知天命之年的他可能不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但無疑是一位嗜詩如命的詩人,這本詩集中詩人沒有在語言的層面上進行太多掙扎,更多是在探尋生命的複雜性和世界的變化性,以及表現生命的自然狀態和命運規律,這是一位成熟詩人要走過的必然之路。

詩集中若要尋找一個關鍵詞,那就是「時間」和「人間」,正是這兩者的無形結合,構成了南書堂這本詩集的思想維度和美學空間。依據百度百科的解釋,時間 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是物質的運動、變化的持續性、順序性的表現。在這樣乾燥乏味的概念背後,詩人對於時間的理解則更為透徹:

 

區別於任何隱者,你隱匿得

高深莫測,即使搬來所有畫師

也畫不出一張你的肖像

    ——《時間》

 

詩歌的功效和特別之處就是將一切平淡的東西轉化為語言的萬花筒和積木或魔方,南書堂一定是深諳此道的。「即使搬來所有畫師,也畫不出一張你的肖像」,詩人一針見血,寥寥兩句詩就道破了時間的天機,深邃中明朗,簡單中又顯得深刻。泰戈爾說:「時間是無私的,也是無情的,它不為快樂的人、任務繁重的人有所延長,也不為痛苦的人、焦急的等待的人有所縮短。」任何一個詩人,只要能具有一點哲人的氣質,那麼他的詩句大多數都是值得去回味和思考的。哲學思想對於青年詩人雖說不是一片空白,但畢竟生活經驗匱乏、對於世界的規律內心認識的深刻度畢竟有限,南書堂這個年紀正是看慣雲捲雲舒、能預見未來、能洞察世事的年紀,他的詩自然也就下筆如有神,細微中就能見巨石,大樹下亦能尋覓到螞蟻的蹤影。正如《揚子江》詩刊主編、魯迅文學獎詩歌獎獲得者胡弦所言:「南書堂的詩節奏很好,很從容,他上學的時候寫過,後來很長時間沒有寫,中間又回來了,用現實的說法是歸來者。中年心態和人生閱歷包括文化感受在裡面都很多。」有了閱歷,詩歌就會像噴泉一樣在詩人的心底裡噴出來,想壓都壓不住:

 

後來寫詩,想成為李白

再後來也捨棄了,只求寫得開心

這種捨棄還在繼續,就像秋後的一棵樹

捨棄綠葉、花朵、果實

只留下舒朗的枝幹

我也只滿足擁有一日三餐

和夾起它們的一雙筷子

是的,活著只需要一雙筷子

死了只需一抔泥土

    ——《必需品》

 

時間因為有了人間才顯得珍貴,否則將失去一切意義而毫無價值可言。在這個偌大的空間中,什麼是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必需品?什麼又是地球賴以轉動的必需品?答案就像兩千年前,蘇格拉底走過繁華的古希臘大街後發出的驚嘆一樣:「這個世界上,竟然有那麼多東西是我不需要的!」對於走過的這麼多個春夏秋冬,南書堂也有了自己的生存認知。「是的,活著只需要一雙筷子/死了只需一抔泥土」。如此心境的詩人,想稀裡糊塗寫詩都難。南書堂清醒地知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也就是溫飽而已,除此之外,都是有選擇性的。包括像詩歌這種高雅藝術,對於詩人可謂是重於千金,而對於常人則也許毫無價值,說是精神上的奢侈品也不為過。「真正的詩是生命時間以及求真意志的相遇,它們激活和碰撞出來的場景以及詞語本身更具有生命效力和活力。這是人與時間的重逢,是詞語和時間的交鋒。」(霍俊明《「總是太多,然後又太少」——〈2020年中國詩歌精選〉編後記》)南書堂的詩從現象學去辯證,就是人與時間的重逢,所以他的深刻性就決定了他的生命效力,有生命力的藝術品都是最能感染人的,詩歌也不例外。                                

 

山不高,正好適合我的中年

山頂稀疏的灌木和雜草

正好對應我的日漸散淡

晚風是我為數不多的一位朋友

我只願對它敞開心扉

    ——《逃遁》

 

這首詩看似在寫山,實則在寫詩人內心的狀態,這種聲東擊西的手法,對於詩歌語言的轉換性顯現地非常徹底。詩人用晚風暗喻了他很多朋友的品性,「敞開心扉」在起承轉換中則將要表達的思緒更加鋪墊地泰然自若,讀來像山泉的自然流淌,亦像瀑布的瞬勢傾瀉,力量暗暗地已擠滿詞語的縫隙,無懈可擊。詩歌易學而難攻,古詩如此,新詩更亦然,而流水帳、散文式的詩歌易寫,能高度提煉,做到多一字就肥,少一字就瘦的新詩更是少見,南書堂這首四行的短詩就是一首成功之作,既意象清晰,又語言飽滿,不顯單薄詞窮,亦不顯拖沓繁冗。

 

滿地奔跑的落葉

像一群野鬼

 

或者更甚。因為

每一個野鬼還有一個墳墓為家

    ——《初冬絕句》

 

再短的詩也是有主題的,這首短詩的主題就是道出了「落葉」的可憐之外又道出了落葉的可悲,似寒風刺骨,令人肅然起敬。

通讀南書堂詩集《漫步者》,他在敘述自己生活狀態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在進行著思想上的漫步,精神上的陶冶。在現實生活之外,他內心仿佛一直在像歌手許巍在歌曲《漫步》中那樣聲嘶力竭地呼喊著一樣:「很多事來不及思考/就這樣自然發生了/在豐富多彩的路上/註定經歷風雨/讓它自然而地來吧/讓它悄然地去吧/就這樣微笑地看著自己/漫步在這人生裡」。的確,人生在世,順其自然,珍惜好時間,發展就有無限大的空間,如果每個人都能如此,那麼人間就會更加美好。希望南書堂的詩集《漫步者》能喚醒更多沉睡在「唯利是圖」中的人,能夠讓更多拜金主義的人看清生命的真諦,實現精神的富有,距離幸福更近一點。

  

作者簡介:陳樸:1985年生於陝西寶雞秦嶺山下。有詩歌評論作品見於《光明日報》《文藝報》《詩刊》《星星•詩歌理論》等。獲得第三屆陝西青年文學獎評論提名獎,寶雞文理學院陝西文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相關焦點

  • 讀睡每日好詩 《看得見人間淨地的光芒》
    讀睡每日好詩 《看得見人間淨地的光芒》 2020-11-03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崖麗娟:詩與遠方,是我們的生活——寫在詩集《無盡之河》出版後
    本文作者:崖麗娟  我很幸運,2019年詩集《未竟之旅》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2020年詩集《無盡之河》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熱銷2020年上海書展,成為一道亮眼的風景。詩集《無盡之河》共收入近一年創作的150首詩,分《愛情剖面》《歲月屐履》《靈魂顫音》《吉光片羽》四輯。表現內容豐富,題材寬泛廣闊,既有愛情的吟詠,親情的感懷,也有歲月的追思,靈魂的歌唱,讀者從中可以感受到心靈世界的浩瀚、豐富、深邃、神秘。
  • 回歸本真之美——讀劉衛的詩集《大地的乳汁》
    圖為劉衛的詩集《大地的乳汁》劉衛詩集《大地的乳汁》擺在案頭已有月餘,稍有閒暇便會翻開細讀。時間是零碎的,但對整本詩集的閱讀體會卻有一脈相承的延續。詩歌的真誠、語言的通透性、詩歌的意象之美以及讀完之後給我帶來的聯想與思考,是我讀詩比較關注的四個維度,在我讀網絡詩人的作品時,只要作品有以上四個維度中的一項,我就會點讚,就會覺得這是一首好詩,而劉衛的詩集,這幾個維度都觸動了我,我喜歡汪國真的昂揚與超脫,北島的深度與質地,顧城的撲朔與無邪,路也的纖柔與真誠,這種喜歡,與所謂詩歌形式的突破與否無關,與詩歌的藝術呈現手法無關,與其社會價值和意義無關,甚至與詩歌的內容所呈現出的整體感覺是否美麗也無關
  • 北島《給孩子的詩》| 鳳凰詩刊·詩集
    北島/中信出版社/2014.7【詩集簡介】《給孩子的詩》是著名詩人北島最新的心血之作。北島親自甄別、挑選57位不同國別的詩人、101首不同風格的新詩,將自己心目中的最適於孩子誦讀、領悟的短詩集結成一冊《給孩子的詩》,公布於世。《給孩子的詩》中詩人、篇目、譯文的擇選,都體現編者北島一以貫之、別具手眼的詩學理念與美學目光。《給孩子的詩》重繪了新詩版圖,確立了經典標準,攜帶著思想、文學、文明的火種,交給孩子,照亮下一代的閱讀空間。
  • 科學詩:如何讓躺下的詩集站起來
    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年近八十的郭曰方寫下了30首詩歌,謳歌鐘南山、李蘭娟、錢七虎等科學家以及醫務工作者群體的抗疫精神。這些詩歌藉助詩集《戰「疫」之歌》的出版和網絡上的傳播,迅速抵達了抗疫「戰場」,鼓舞了千千萬萬身處疫情中的人們。這一刻,科學詩與醫護人員、科學家和公眾一起,站在了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 薦書|西渡詩集《天使之箭》
    著有詩集《雪景中的柏拉圖》《草之家》《連心鎖》《鳥語林》《鐘錶匠的記憶》,詩論集《守望與傾聽》《靈魂的未來》《讀詩記》,詩歌批評專著《壯烈風景》。部分作品譯成法文,結集為《風和蘆葦之歌》(法國Éditions Fédérop,2008)。曾獲劉麗安詩歌獎、《十月》文學獎散文獎、東蕩子詩歌獎批評獎、昌耀詩歌獎等。
  • 《給孩子讀詩》:當童真與詩意相遇
    150名果麥人,用100天時間,挑出了2000首「給孩子讀的」詩,並最終精選其中100首,編成了這本《給孩子讀詩》,她的生日是2015年12月24日,平安夜。書中100首優美的詩,穿越了3000年歷史、跨越了33個國度。其中有25首中國古詩,24首中國近現代作品,51首外國詩歌。外國詩歌由39位傑出翻譯家提供譯本;每一首詩都配有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是世界各地70位畫家的創作。
  • 讀首詩再睡覺|生活的趣致,是有幸玩弄每天的日出
    珍惜人間這趟旅行的方式我值得文藝悠閒地浮動在旋律中,捏造成純粹的靈魂守候.想去「圍城」裡棲居為她而詩這夜路的燈,偏偏漸滅她不給我時間.竟又匆匆地在日暮時凋敗作者《讀睡詩選》入選詩人:讀睡詩社桂冠詩人李小龍,筆名鷹眼,漢族,90後,廣東省惠州博羅人。讀睡詩社代表詩人、編委。
  • 讀首詩再睡覺|那可悲的輕信的靈魂,只需一縷春風划過心間
    你的喜怒哀樂牽制它的情緒要欺騙它並不難你若有心隱瞞那就騙它一輩子吧《告別三月》早春的寒意將誰的心事捲縮未展開的芭蕉是寫給誰的一札書信也許愛犯糊塗的粗心人該得到原諒但有些人更該被同情——她不是腦子生病了而是心壞了作者《讀睡詩選》入選詩人:讀睡詩人塗之時,筆名魚在水裡時,
  • 他在詩中說出了什麼?讀高堂東溶詩集《事物在時光中隱著》有感
    讀高堂東溶詩集《事物在時光中隱著》有感                                                                          作者:榮榮            不止一次聽人與我說
  • 讀睡每日好詩 《銅》
    讀睡每日好詩 《銅》 2020-10-01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飛流直下三千尺,一條瀑布不是人間之物,一首小詩也要反覆修改
    我們在學習一首詩之前,最好先把它「復原」一下。比如,這首詩到底是誰寫的?原來的題目叫什麼?在作者詩集裡它本來的樣子是什麼?作者前前後後共寫了幾首?相互之間是什麼關係?李白這首《望廬山瀑布》,就需要先「復原」。它原本有兩首詩,題目叫《望廬山瀑布水二首》,第一首比較長,第二才是這首比較短的千古名作。
  • 《樂府詩集》中的一首經典勸諭詩,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樂府詩集》是宋人郭茂倩編輯的。全書共100卷,輯錄了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謠。《樂府詩集》載《長歌行》古辭凡二首,此篇是其中的第一首。《長歌行》是一首勸諭詩,是宋人郭茂倩編輯的《樂府詩集》中第五大類《相和歌辭》中的一首。全詩如下: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 子昀堂|張忠傑詩評|《乾道之雄剛與疼痛》之三:上蒼恩賜的食糧
    三、《公正是上蒼恩賜人類的食糧》近兩三年來,田小川接連出版《細雨霏霏》(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慢慢地來,匆匆地去》(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兩本詩集當然,田小川的很多詩,既尋不到思想的光芒照耀,又覓不得藝術的甘泉滋潤,內容蕪雜,形式沒有節制,感覺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生拉硬扯,表達生硬,難以卒讀。這也是很多人認為他的詩很爛的原因。
  • 草堂讀詩|故事: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我們今天要分享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也來一起聽聽詩歌背後的故事。但是你的永恆之夏不會褪色,你不會失去你的俊美的儀容;死神不能誇說你在它的陰影裡面走著,如果你在這不朽的詩句裡獲得了永生;只要人們能呼吸,眼睛能看東西,此詩就會不朽,使你永久生存下去。
  • 貴州文庫丨貴州的詩,詩人,與詩集
    「黔中民俗粲然可見,情性風骨別是一家」,首先要說的這部作品雖是詩集,卻以別樣角度生動描畫出黔中風情,它就是收錄於《貴州文庫》的詩集《碧山堂詩抄》。鄭珍詩集《巢經巢詩鈔》,李紹蓮詩集《小芳園詩稿》分別在2018、2019年作為貴州文庫系列書目出版。
  • 蘇軾的月亮與悼亡詩:今晚月亮上是什麼時間?丨周末讀詩
    從題目可以得知,本次展覽有意涵蓋蘇軾的詩畫、書法、交友、生活等各方面,讓觀眾相對全面地了解蘇軾。而另一條可以進入蘇軾精神核心的途徑,自然是品讀其詩詞,用開放、敏感的姿態經驗其留存在文字中的情感與思緒。本期周末讀詩,我們與你分享蘇軾的兩首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看蘇軾對親情和思念之情的極致演繹。
  • 傑伊·帕裡尼 | 羅伯特·弗羅斯特和生存之詩
    弗羅斯特——和他詩中自己的代言人——想要站在自然之外。他強調的總是生存,是努力「無須外援而拯救自己」。弗羅斯特的第二本詩集《波士頓以北》,緊隨在《少年心願》一年後出版。這本詩集可能是他最燦爛和影響力最持久的詩集。其中的六首是他最著名的詩:《補牆》,《僱工之死》,《家葬》,《僕人們的僕人》,《摘蘋果之後》和《木材垛》。
  • 詩賞讀 | 嶙峋:賞評宮白雲八首詩
    詩寫得簡明而豐富,有天真之氣。詩不刻意加入隱喻,比加入隱喻更真實、更有寬闊的意蘊。夜色闌珊馬和身揣絕技的人都沒有追來嶙峋賞析:詩以獨白寫之。全詩前虛後實,而實處亦與前虛者之色調、形態相一致,即一片瑩然之境。1987年的大雪,依然在一個人的記憶裡盛開,甚至比原有的大雪更美。在那裡,即使是哭泣與分別,也被大雪清洗得曼妙。詩的魅力正在這裡:作者將現實轉換為審美。所謂審美,就是脫離了現實層面的功利或目的性,而以欣賞、品味的高度反觀現實,以此使作品獲得情韻濃鬱的境界。
  • 每天讀一首詩,孩子們的差距可能就這樣被拉開了!
    既然我們的生活裡沒有時間詩和遠方,那麼就儘量把柴米油鹽留給我們,把詩和遠方留給孩子吧。 給孩子讀詩 今天給大家推薦這本《給孩子讀詩》,或許你已經通過韓寒、董潔等明星知道了這本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