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之詩,或人間之詩
——南書堂詩集《漫步者》讀札
陳樸
詩歌是對時間流逝的控制,亦是對空間放大或縮小的無形之力,這漫長的過程,就是人間萬象出現、消失或隱匿的過程。讀南書堂詩集《漫步者》,對於眼睛是一個享受文字的過程,而對於心靈則是一個悟透人間的過程。南書堂是一位純粹的詩人,已過知天命之年的他可能不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但無疑是一位嗜詩如命的詩人,這本詩集中詩人沒有在語言的層面上進行太多掙扎,更多是在探尋生命的複雜性和世界的變化性,以及表現生命的自然狀態和命運規律,這是一位成熟詩人要走過的必然之路。
詩集中若要尋找一個關鍵詞,那就是「時間」和「人間」,正是這兩者的無形結合,構成了南書堂這本詩集的思想維度和美學空間。依據百度百科的解釋,時間 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是物質的運動、變化的持續性、順序性的表現。在這樣乾燥乏味的概念背後,詩人對於時間的理解則更為透徹:
區別於任何隱者,你隱匿得
高深莫測,即使搬來所有畫師
也畫不出一張你的肖像
——《時間》
詩歌的功效和特別之處就是將一切平淡的東西轉化為語言的萬花筒和積木或魔方,南書堂一定是深諳此道的。「即使搬來所有畫師,也畫不出一張你的肖像」,詩人一針見血,寥寥兩句詩就道破了時間的天機,深邃中明朗,簡單中又顯得深刻。泰戈爾說:「時間是無私的,也是無情的,它不為快樂的人、任務繁重的人有所延長,也不為痛苦的人、焦急的等待的人有所縮短。」任何一個詩人,只要能具有一點哲人的氣質,那麼他的詩句大多數都是值得去回味和思考的。哲學思想對於青年詩人雖說不是一片空白,但畢竟生活經驗匱乏、對於世界的規律內心認識的深刻度畢竟有限,南書堂這個年紀正是看慣雲捲雲舒、能預見未來、能洞察世事的年紀,他的詩自然也就下筆如有神,細微中就能見巨石,大樹下亦能尋覓到螞蟻的蹤影。正如《揚子江》詩刊主編、魯迅文學獎詩歌獎獲得者胡弦所言:「南書堂的詩節奏很好,很從容,他上學的時候寫過,後來很長時間沒有寫,中間又回來了,用現實的說法是歸來者。中年心態和人生閱歷包括文化感受在裡面都很多。」有了閱歷,詩歌就會像噴泉一樣在詩人的心底裡噴出來,想壓都壓不住:
後來寫詩,想成為李白
再後來也捨棄了,只求寫得開心
這種捨棄還在繼續,就像秋後的一棵樹
捨棄綠葉、花朵、果實
只留下舒朗的枝幹
我也只滿足擁有一日三餐
和夾起它們的一雙筷子
是的,活著只需要一雙筷子
死了只需一抔泥土
——《必需品》
時間因為有了人間才顯得珍貴,否則將失去一切意義而毫無價值可言。在這個偌大的空間中,什麼是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必需品?什麼又是地球賴以轉動的必需品?答案就像兩千年前,蘇格拉底走過繁華的古希臘大街後發出的驚嘆一樣:「這個世界上,竟然有那麼多東西是我不需要的!」對於走過的這麼多個春夏秋冬,南書堂也有了自己的生存認知。「是的,活著只需要一雙筷子/死了只需一抔泥土」。如此心境的詩人,想稀裡糊塗寫詩都難。南書堂清醒地知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也就是溫飽而已,除此之外,都是有選擇性的。包括像詩歌這種高雅藝術,對於詩人可謂是重於千金,而對於常人則也許毫無價值,說是精神上的奢侈品也不為過。「真正的詩是生命時間以及求真意志的相遇,它們激活和碰撞出來的場景以及詞語本身更具有生命效力和活力。這是人與時間的重逢,是詞語和時間的交鋒。」(霍俊明《「總是太多,然後又太少」——〈2020年中國詩歌精選〉編後記》)南書堂的詩從現象學去辯證,就是人與時間的重逢,所以他的深刻性就決定了他的生命效力,有生命力的藝術品都是最能感染人的,詩歌也不例外。
山不高,正好適合我的中年
山頂稀疏的灌木和雜草
正好對應我的日漸散淡
晚風是我為數不多的一位朋友
我只願對它敞開心扉
——《逃遁》
這首詩看似在寫山,實則在寫詩人內心的狀態,這種聲東擊西的手法,對於詩歌語言的轉換性顯現地非常徹底。詩人用晚風暗喻了他很多朋友的品性,「敞開心扉」在起承轉換中則將要表達的思緒更加鋪墊地泰然自若,讀來像山泉的自然流淌,亦像瀑布的瞬勢傾瀉,力量暗暗地已擠滿詞語的縫隙,無懈可擊。詩歌易學而難攻,古詩如此,新詩更亦然,而流水帳、散文式的詩歌易寫,能高度提煉,做到多一字就肥,少一字就瘦的新詩更是少見,南書堂這首四行的短詩就是一首成功之作,既意象清晰,又語言飽滿,不顯單薄詞窮,亦不顯拖沓繁冗。
滿地奔跑的落葉
像一群野鬼
或者更甚。因為
每一個野鬼還有一個墳墓為家
——《初冬絕句》
再短的詩也是有主題的,這首短詩的主題就是道出了「落葉」的可憐之外又道出了落葉的可悲,似寒風刺骨,令人肅然起敬。
通讀南書堂詩集《漫步者》,他在敘述自己生活狀態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在進行著思想上的漫步,精神上的陶冶。在現實生活之外,他內心仿佛一直在像歌手許巍在歌曲《漫步》中那樣聲嘶力竭地呼喊著一樣:「很多事來不及思考/就這樣自然發生了/在豐富多彩的路上/註定經歷風雨/讓它自然而地來吧/讓它悄然地去吧/就這樣微笑地看著自己/漫步在這人生裡」。的確,人生在世,順其自然,珍惜好時間,發展就有無限大的空間,如果每個人都能如此,那麼人間就會更加美好。希望南書堂的詩集《漫步者》能喚醒更多沉睡在「唯利是圖」中的人,能夠讓更多拜金主義的人看清生命的真諦,實現精神的富有,距離幸福更近一點。
作者簡介:陳樸:1985年生於陝西寶雞秦嶺山下。有詩歌評論作品見於《光明日報》《文藝報》《詩刊》《星星•詩歌理論》等。獲得第三屆陝西青年文學獎評論提名獎,寶雞文理學院陝西文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