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色字關注,即可免費訂閱光韻品牌農業每日資訊
今天是農曆二十五,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當然這裡的豆腐指的是大豆磨成漿後加滷凝結成的一種含大量水分的凝結體,簡言之是大豆製品。
豆腐傳說
劉安為人好道,欲求長生不老之術,因此不惜重金,廣泛招請江湖方術之士煉丹修身。一天有八公登門求見,門吏見是八個白髮蒼蒼的老者,輕視他們不會什麼長生不老之術,不予通報。八公見此哈哈大笑,遂變化成八個角髻青絲,面如桃花的少年。門吏一見大驚,急忙稟告淮南王。劉安一聽,顧不上穿鞋,赤腳相迎。八位又變回老者。恭請入內上坐後,劉安拜問他們姓名。原來是文五常、武七德、枝百英、壽千齡、葉萬椿、鳴九皋、修三田、岑一峰八人。八公一一介紹了自己的本領:畫地為河、撮土成山、擺布蛟龍、驅使鬼神、來去無蹤、千變萬化、呼風喚雨、點石成金等。劉安看罷大喜,立刻拜八公為師,一同在都城北門外的山中苦心修煉長生不老仙丹。
當時淮南一帶盛產優質大豆,這裡的山民自古就有用山上珍珠泉水磨出的豆漿作為飲料的習慣,劉安入鄉隨俗,每天早晨也總愛喝上一碗。一天,劉安端著一碗豆漿,在爐旁看煉丹出神,竟忘了手中端著的豆漿碗,手一撒,豆漿潑到了爐旁供煉丹的一小塊石膏上。不多時,那塊石膏不見了,液體的豆漿卻變成了一攤白生生、嫩嘟嘟的東西。八公中的修三田大膽地嘗了嘗,覺得很是美味可口。可惜太少了,能不能再造出一些讓大家來嘗嘗呢,劉安就讓人把他沒喝完的豆漿連鍋一起端來,把石膏碾碎攪拌到豆漿裡,一時,又結出了一鍋白生生、嫩嘟嘟的東西。劉安連呼「離奇、離奇」。這就是八公山豆腐初名「黎祁」,蓋「離奇」的諧音。
後來,仙丹煉成,劉安依八公所言,登山大祭,埋金地中,白日升天,有的雞犬舔食了煉丹爐中剩餘的丹藥,也都跟著升天而去,流傳下來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神話;也留下了恩惠後人的八公山豆腐。
如今豆腐已經漂洋過海,遍布全球,應該說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豆腐。而豆腐的種類也隨著人們的生活而變得豐富起來,不僅製作工藝上有了很大的變化,連製作豆腐的原料也豐富起來,甚至有些名不副實,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地球上的豆腐族群。
那些以大豆為原料的豆腐
滷水豆腐
俗話說一物降一物,滷水點豆腐。滷水豆腐恐怕是最早的豆腐形態了。滷水是由海水或鹽湖水製鹽後,殘留於鹽池內的母液,主要成分有氯化鎂、硫酸鈣、氯化鈣及氯化鈉等。其中氯化鎂和氯化鈉的含量最高,用鹽滷做凝固劑製成的豆腐,硬度、彈性和韌性較強,又稱為老豆腐。
南豆腐
主要程序跟做滷水、醋水、「甜樹葉子」豆腐是一樣的,只不過是用石膏代替滷水、醋水、甜葉汁而已。色澤潔白,質地細膩、軟嫩,富含蛋白質,營養價值高,常食石膏豆腐,可使人的面部變得白嫩。
內酯豆腐
用葡萄糖酸-δ-內酯為凝固劑生產的豆腐。改變了傳統的用滷水點豆腐的製作方法,可減少蛋白質流失,並使豆腐的保水率提高,比常規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且豆腐質地細嫩、有光澤,適口性好,清潔衛生。
非大豆原料製成的豆腐
日本豆腐
日本豆腐又稱雞蛋豆腐、玉子豆腐、蛋玉晶,雖質感似豆腐,卻不含任何豆類成份。它以雞蛋為主要原料,輔之純水、植物蛋白、天然調味料等,經科學配方精製而成,具有豆腐之爽滑鮮嫩,雞蛋之美味清香,以其高品質、美味、營養、健康、方便和物有所值在消費者中享有盛譽。
花生豆腐
顧名思義是一種主要用花生做的豆腐,有些地方又叫番豆腐。豆鄉人家花生豆腐、口感細膩、滑爽,營養價值高,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2,硒、鈣、鋅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可生吃也可熟食。
此外還有杏仁豆腐,等等。相信還會有更多的豆腐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今年春節,你是否要嘗試一下不一樣的豆腐呢?
更多資訊請關注光韻農業情報信息網
www.canwin.net
體驗帳號:test
密碼:111111
(歡迎投稿加入我們的特色農業大家庭)
聯繫諮詢QQ:316319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