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媽媽一生要經歷9次離別,前兩次是歡心,最後一次卻是永別

2020-12-13 齊姐育兒

常言道天下沒有不散的席。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的聚散離合中開始,最後以永遠的離別而結束,這是人生的規律誰也無法避免。

前些天玉英的媽媽離世了,她一直沉浸在悲痛中。玉英少小離家讀書,與父母團聚的時間不多,工作和結婚後更是因為太忙難得與父母相聚。

這次母親生病也沒能陪老人多少時間,內心留下很多的遺憾。

相信生活中與玉英懷有同樣心情的人不在少數。

一般來說,從孩子出生到成長這一過程中,會與母親經過9 次的離別,時間一次比一次長,而且一次比一次令人難過和不舍。

然而,這是人生必須經歷的過程,母親和孩子都必須做好共同承擔的思想準備。

媽媽和孩子之間會共同經歷哪9次離別呢?

1、出生後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是孩子與媽媽的第一次分離。從胎兒在母體中生根發芽的那一刻起,孩子就與媽媽的命運聯繫在一起。

胎兒吸收了充足的營養,再經過不斷的生長發育,在母親望穿雙眼的期待中,寶寶出生了,開始第一次與媽媽幸福的離別。

2、學會走路後孩子1歲左右能夠學會坐、立、攀爬、行走這樣一些初步的技能及一些簡單的語言表達。學會走路離開媽媽的懷抱,這是與媽媽的第二次分離。

3、上幼兒園後當孩子成長到3-4歲左右的時候,需要離開家庭進入幼兒園學習新的知識,認識新的同學。

這個階段的孩子要離開媽媽身邊一段比較長的時間,雖然孩子會因為不習慣而哭鬧,媽媽也會因為擔心孩子不適應而難過,但是這一次的離別對孩子來說是成長的開始,這是媽媽不舍的離別。

4、進入學校後隨著孩子長到7-8歲左右的時候,必須進入學校接受正規專業的教育,接受更多新的知識。

因為認知和視野的擴大,孩子的思維和智力在不斷地發展和完善中,這時的孩子不再把媽媽作為生活中的唯一,和媽媽之間不再像過去那樣親密,關係變得開始疏離,這是讓人迷茫的離別。

5、進入青春期後當孩子在14-15歲左右的時候進入到青春期,由於這個時期比較特殊,孩子慢慢會變得叛逆,很多事情不願意聽媽媽的意見和看法,也不願與媽媽分享和溝通。

並且總與媽媽發生爭執,導致媽媽和孩子不能互相理解,母子之間的關係相對變得緊張。這時的孩子會想辦法離開媽媽,這是媽媽不願意看到的離別。

6、學業有成後在孩子接受完初高中階段全部的教育並順利進入大學時代,這是孩子第一次遠離母親的身邊,也是孩子真正離開母親的開始。

每當孩子開學或放假,母親的心情既高興又緊張,這是媽媽和孩子都特別激動的離別。

7、工作後孩子工作後,滿懷著理想和希望,開始踏上人生的又一次徵程,媽媽往往依依不捨,既渴望孩子陪在自己身邊,又顧忌孩子的感受,擔心影響孩子的前途。

因此,媽媽從不會表現出來,只會一遍遍地叮囑,內心所想與所作所為的不一致溢於言表,這是令人矛盾的離別。

8、婚戀後正常情況下,孩子在25-26歲的時候會遇到自己心儀的對象,最後邁入婚姻。從此孩子脫離了父母的原生家庭,建立了自己的新家,成為丈夫或妻子,有了親密的愛人和另一個世界。

新的角色發生變化,讓孩子與媽媽的感覺開始陌生、不適應,邊界感進一步加大,促使媽媽不得不轉身和放手,這是媽媽既難過又欣喜的離別。

9、最後的終結孩子成家立業、特別是生育子女後,經過生活的磨礪,對媽媽開始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尊重。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媽媽不可逆轉地步入老年直至永別,這是讓孩子痛苦的離別。

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要讓孩子多結交同學,轉移他的注意力,做一些感興趣的事。孩子除了親情還能感受更多的友情,以免孩子在母親的離別中產生焦慮的心理。

而孩子長大後有了更多的社會交關係,這時也要懂得珍惜能夠陪伴父母當下,讓自己今後不留遺憾。

在一次次的離別中,孩子不斷地成長和成熟,就像種子要經歷發芽、長葉、開花和結果的過程一樣自然。雖然有的令人欣喜,有的讓人悲傷,但是看著自己的期望一步步變成了現實,父母由衷地感到高興。

【文章寄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個世界總有人會離開,只不過是誰先誰後罷了。

【小問答】:屏幕前的你正在經歷哪一個離別的階段?

相關焦點

  • 孩子的一生中,要與媽媽經歷7次"分離",第7次便是和媽媽永別
    人的一生是由無數次離別和重逢組成的,我們與父母之間,孩子與我們之間都在上演著離別和重逢。,直到永別。雖然不捨得與孩子分離,每分離一次就意味著相見的次數又少一次,但每個孩子的一生,都要經歷與媽媽的這7次&34;。01.
  • 孩子和媽媽要經歷8次分離,一次比一次難捨,卻是必須經歷的
    人的一生就是有無數次的相遇和離別組成的,那麼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要說分離次數最多就是孩子和媽媽。從原本的骨肉相連到孩子長大,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最後變得慢慢的漸漸漸遠,這一生大約要和媽媽經歷7次分離,一次比一次的扎心,但是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
  • 成為媽媽後,一生要經歷7次與孩子「分離」,最難過的是生死離別
    媽媽與孩子的每一次分離,除了難捨外,更是見證了孩子一步步的長大。我們這一輩子要經過無數次的相遇,同樣也會經過無數次的離別,但要說分離次數最多的,可能媽媽要排在第一位了。從懷胎十月,到養育孩子成人,媽媽這一生要經歷7次與孩子的「分離」,並且最難過的就是生死離別。
  • 成為媽媽後,一生要經歷7次與孩子「分離」,最難過的是生死離別
    我們這一輩子要經過無數次的相遇,同樣也會經過無數次的離別,但要說分離次數最多的,可能媽媽要排在第一位了。從懷胎十月,到養育孩子成人,媽媽這一生要經歷7次與孩子的「分離」,並且最難過的就是生死離別當孩子學業有成,告別校園,步入殘酷的社會時,也就意味著孩子的經濟要獨立了。孩子開始歷經職場與生活的歷練,變得越來越忙,很少和家裡的媽媽聯繫。不過當孩子用自己掙得工資,給媽媽買的第一份禮物時,媽媽的內心是暖洋洋的。
  • 一生之中,孩子要與媽媽經歷7次「分離」,一次比一次難捨
    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父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間,每一秒都是在倒數。一邊希望他們能快點長大成人,一邊又希望時間過得再慢些。儘管不願意承認,但孩子的每次成長,對媽媽來說都是一次「小別離」。一生中,媽媽跟孩子的這種「別離」大概要經歷7次之多,每一次的分別,都讓人刻骨銘心。
  • 孩子一生會和母親「分離」8次,距離一次比一次遠,最後一次淚目
    開心果媽媽做了一個大致的估計,孩子的一生,和母親雖然關聯非常大,但是,卻至少和母親會有8次"分離"。每一次分離的心情,都不一樣。 孩子一生會和母親"分離"8次,距離一次比一次遠,最後一次淚目 1、第一次分離:0歲,身體分離 當一個小生命入住在自己身體內時,那種感覺,真的很奇妙。有欣喜,有不敢相信,有小心翼翼,掐自己一把才確定,這不是夢。
  • 這是媽媽最後一次握你的手,最後一次親你了
    他們走了,走完了短暫的一生,留給了父母太深太重的傷痛,但也留下了世人不會忘記的光芒,因為他們還在以另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上。」01媽媽再親一下,就要跟孩子永別了「寶貝,這是媽媽最後一次握著你的手,是媽媽最後一次親你了……」東東媽媽俯下身
  • 我和孩子所經歷的入園「分離焦慮」:每一次離別,都是一次成長
    第一次離開溫暖潮溼的子宮,因為體質弱,就這麼被放進溫箱,沒有媽媽的懷抱,只有插滿身體的管子,和無人回應的啼哭……第一次學著吸吮乳頭,微小的力氣,總是吸著吸著奶就睡著,總是醒來後又像經歷了一次分離,用哭聲呼喚媽媽,以求一絲絲的安全感……第一次學翻身,第一次學爬,第一次學走路……摔倒了,爬起……每一次挑戰,都是一次新的體驗,每一次體驗,都帶著孩子到了新的世界
  • 一生中媽媽與孩子的「分離」,僅僅只有十次!看完淚目
    有人說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命運最終將是一個悲慘的離別,特別是在母子之間,他們最初是由血肉相連的,然後在分離中漂泊而去,直到最後的告別。畢竟,母親和孩子之間的分離只有十個段子。1.第一次分離:嬰兒出生當母親知道自己懷孕了時,她必須在心裡快樂。
  • 李艾:生他出來是一次離別,斷奶是第二次離別!孩子啥時候斷奶最好
    母愛是偉大的,從備孕開始,經歷十月懷胎,胎兒在媽媽子宮裡,和媽媽一起闖過孕期的各種關卡,最終平安的出生。出生後的日子也並不輕鬆,是沒日沒夜的照顧,付出的多,傾注的感情多,母愛也就至深。
  • 《你好再見媽媽》淚光中收尾,重來一次的離別
    她說原來這場49天的審判不是懲罰而是禮物,她的媽媽用虔誠為她求來的禮物。沒有擁抱過一次自己的女兒的她放不下自己的女兒,卻忘了意外失去女兒的媽媽也同樣放不下她。生活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離別,有時可能再見,有時卻再也不見。你好再見媽媽,又何嘗不是每個人所要經歷的過程。
  • 寶寶三歲之前,要和母親經歷三次「小離別」,破解分離焦慮有辦法
    在寶寶三歲之前,寶寶會同母親經歷三次「小離別」,並且寶寶和母親的每一次離別,都會留下刻骨銘記的回憶。寶寶和母親分房睡要經歷第二次「小離別」到了寶寶兩三歲的時候,尤其是男寶和媽媽之間奶奶和姥姥怕孩子晚上睡覺著涼,怕孩子翻身的時候翻到地上。所以奶奶或者姥姥就讓孩子同自己一個房間睡,方便給孩子蓋被子。這時要和長輩溝通好,不要好不容易改掉的毛病,被長輩又慣回來。
  • 父母與孩子,本身就是一次無法逃避的漫長離別。如何做好離別呢?
    而孩子成長,心理學有三個叛逆期,一、2~3歲,自我意識萌發,幼兒叛逆期二、7~9歲,非常嫌父母煩,這屬於兒童叛逆期,三、12~18歲,青春叛逆期,其實叛逆是伴隨孩子一生的課題,叛逆會讓孩子不斷的成長發展,也是孩子不斷長大分離的過程。
  • 二胎媽媽的兩次斷奶經歷:媽媽陪著,斷奶更輕鬆
    而且一旦斷奶後孩子不再戀奶,也不再往懷裡拱,這樣輕輕鬆鬆實現斷奶,我也真的是十分意外。我的兩次斷奶經歷老大十六個月時,我突然肚子疼得厲害,大下午跑到醫院掛急診做B超,最後是卵巢囊腫,而且還不小。當時醫生就建議住院觀察,隨後手術。但因為沒有斷奶,請醫生開一些藥後就回家了。
  • 「這是媽媽最後一次親你了…」
    「寶貝,這是媽媽最後一次握著你的手,是媽媽最後一次親你了……」東東媽媽俯下身去,深情地親吻著孩子的腳丫,久久不肯起來。因為再親一下,就要跟孩子永別了。爸爸強忍淚水,最後一次叮囑東東:「兒子,你是個特別堅強勇敢的孩子,從小就喜歡幫助別人。
  • 「寶貝,這是媽媽最後一次親你了……」
    「寶貝,這是媽媽最後一次握著你的手,是媽媽最後一次親你了……」東東媽媽俯下身,深情地親吻著孩子的腳丫,久久不肯起來。
  • 寶貝,這是媽媽最後一次親你了……
    「寶貝,這是媽媽最後一次握著你的手,是媽媽最後一次親你了……」 東東媽媽俯下身,深情地親吻著孩子的腳丫,久久不肯起來。因為再親一下,就要跟孩子永別了。△圖為臨別時刻,媽媽俯身親吻東東的腳丫。東東的爸爸媽媽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悲痛,嚎啕大哭起來。8月9日上午,因車禍受傷的7歲小男孩東東,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病房裡永遠地睡著了。這個遭遇不幸的家庭,選擇把哀傷留給自己,讓孩子在離開這個世界後去幫助更多的人。在浙江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調員的見證下,他們籤署了身故後器官捐獻意願書,決定捐獻出孩子的心臟、腎臟、肝臟和角膜。
  • 【感動】「寶貝,這是媽媽最後一次親你了……」
    【感動】「寶貝,這是媽媽最後一次親你了……」 2020-08-10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寶貝,這是媽媽最後一次親你的小腳丫……
    「寶貝,這是媽媽最後一次握著你的手,是媽媽最後一次親你了……」東東媽媽俯下身深情地親吻著孩子的腳丫久久不肯起來因為再親一下就要跟孩子永別了臨別時刻,媽媽俯身親吻東東的腳丫。8月9日上午,因車禍受傷的7歲小男孩東東,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病房裡永遠地睡著了。這個遭遇不幸的家庭,選擇把哀傷留給自己,讓孩子在離開這個世界後去幫助更多的人。在浙江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調員的見證下,他們籤署了身故後器官捐獻意願書,決定捐獻出孩子的心臟、腎臟、肝臟和角膜。
  • 高考前離家出走,歸來懊悔不已--孩子,一生一定要參加一次高考
    小月看到兒子懊悔的淚水和痛楚的眼神,緊緊地抱著兒子說:「明年還有機會,兒子,一生一定要參加一次高考!」是的,孩子,一生一定要參加一次高考,高考承載了人們的使命和寄託,又決斷了無數人的命運和人生軌跡,融入了無數人無以承受的血淚和心酸,更是一次寶貴的人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