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媽媽後,一生要經歷7次與孩子「分離」,最難過的是生死離別

2020-12-22 媽媽力育兒

媽媽與孩子的每一次分離,除了難捨外,更是見證了孩子一步步的長大。

我們這一輩子要經過無數次的相遇,同樣也會經過無數次的離別,但要說分離次數最多的,可能媽媽要排在第一位了。

從懷胎十月,到養育孩子成人,媽媽這一生要經歷7次與孩子的「分離」,並且最難過的就是生死離別。

第一次「分離」:孩子告別娘胎,來到這個世界

媽媽從孕早期不適應、到孕中期的習以為常、再到孕晚期每一次胎動的享受,這期間媽媽受了很多的磨難,但每次都會咬著牙關挺過,就為了寶寶能夠長大,順利來到這個人世間。

280天的堅持,媽媽終於卸貨了,看到寶寶的可愛模樣,媽媽哭了,開心的哭了,從此又有了新的身份!這一次的分離是媽媽與孩子 相互說著:「你好。」

第二次「分離」:孩子告別攙扶,學會獨自走路

小傢伙每天必修課就是吃奶奶、睡覺覺,偶爾還要哭一哭,而媽媽也已經從陌生到熟練地開始哄娃、抱娃、照顧娃。

調查統計:大多數的寶寶都會在9-12個月齡時,獨自邁出人生的第一步。

媽媽在努力學習照顧寶寶的新知識,而寶寶也在努力著自己的成長,終於到了某一天,寶寶告別了媽媽的攙扶,獨自邁開了人生的第一步。

第三次「分離」:孩子告別家庭,面對陌生環境

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相處中,寶寶早已是媽媽最割捨不掉的一塊肉了,而寶寶最喜歡的事情,就最愛黏在媽媽身旁~

但總是要有分離的時候,當寶寶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級時,就是與媽媽的第三次分離。寶寶在面對陌生環境時,會變得很沒有安全感,甚至會哭得稀裡譁啦,這一次媽媽要學會放手。

第四次「分離」:孩子告別家鄉,來到陌生城市

當孩子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時,媽媽甚至要比孩子更激動,但隨之而來的是深深的擔憂,因為孩子即將要告別家鄉,到陌生的城市去上大學。

媽媽送孩子去上學,轉身離開的那一瞬間,心裏面有些空落落的,又很擔心孩子不能照顧好自己。

第五次「分離」:孩子告別校園,步入殘酷社會

孩子大學時,基本上每一次與媽媽聯繫最頻繁的時候,就是在要生活費的時候。當孩子學業有成,告別校園,步入殘酷的社會時,也就意味著孩子的經濟要獨立了。

孩子開始歷經職場與生活的歷練,變得越來越忙,很少和家裡的媽媽聯繫。不過當孩子用自己掙的工資,給媽媽買的第一份禮物時,媽媽的內心是暖洋洋的。

第六次「分離」:孩子告別單身,擁有自己家庭

當孩子告別單身,用了自己的小家庭後,孩子將重心全都放在了自己家,很可能會忽略了媽媽,而媽媽想要得並不多,只要孩子們能常回家看看,就會心滿意足了。

第七次「分離」:孩子告別媽媽,願來生仍做母子

其實媽媽的模樣,在孩子的心裡一直都是小時候的樣子,當有一天,孩子突然發現,原來媽媽也被歲月留下印記,一道道的皺紋、一根根的銀絲,已經在媽媽的臉上紮根。

當媽媽要離開這個世界時,最放不下的其實就是孩子,但為了不給兒女添麻煩,媽媽只想安靜地離開,與孩子最後再做一次告別,願來生我們繼續做母子。

媽媽有話說

媽媽這一生,要與孩子說過很多次的分離,我們一邊是媽媽,一邊也是媽媽的孩子,所以即使我們有了孩子,也要記得常回家看看哦,不然錯過了,就只剩告別。

歡迎討論

你與寶寶已經分離幾次了呢?

相關焦點

  • 成為媽媽後,一生要經歷7次與孩子「分離」,最難過的是生死離別
    我們這一輩子要經過無數次的相遇,同樣也會經過無數次的離別,但要說分離次數最多的,可能媽媽要排在第一位了。從懷胎十月,到養育孩子成人,媽媽這一生要經歷7次與孩子的「分離」,並且最難過的就是生死離別但總是要有分離的時候,當寶寶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級時,就是與媽媽的第三次分離。
  • 孩子的一生中,要與媽媽經歷7次"分離",第7次便是和媽媽永別
    人的一生是由無數次離別和重逢組成的,我們與父母之間,孩子與我們之間都在上演著離別和重逢。雖然不捨得與孩子分離,每分離一次就意味著相見的次數又少一次,但每個孩子的一生,都要經歷與媽媽的這7次&34;。01.
  • 孩子和媽媽一生要經歷9次離別,前兩次是歡心,最後一次卻是永別
    一般來說,從孩子出生到成長這一過程中,會與母親經過9 次的離別,時間一次比一次長,而且一次比一次令人難過和不舍。然而,這是人生必須經歷的過程,母親和孩子都必須做好共同承擔的思想準備。媽媽和孩子之間會共同經歷哪9次離別呢?
  • 孩子和媽媽要經歷8次分離,一次比一次難捨,卻是必須經歷的
    人的一生就是有無數次的相遇和離別組成的,那麼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要說分離次數最多就是孩子和媽媽。從原本的骨肉相連到孩子長大,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最後變得慢慢的漸漸漸遠,這一生大約要和媽媽經歷7次分離,一次比一次的扎心,但是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
  • 一生之中,孩子要與媽媽經歷7次「分離」,一次比一次難捨
    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父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間,每一秒都是在倒數。一邊希望他們能快點長大成人,一邊又希望時間過得再慢些。儘管不願意承認,但孩子的每次成長,對媽媽來說都是一次「小別離」。一生中,媽媽跟孩子的這種「別離」大概要經歷7次之多,每一次的分別,都讓人刻骨銘心。
  • 一生中媽媽與孩子的「分離」,僅僅只有十次!看完淚目
    導讀:一生中媽媽與孩子的「分離」,僅僅只有十次!看完淚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生中媽媽與孩子的「分離」,僅僅只有十次!看完淚目!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三歲之前,要和母親經歷三次「小離別」,破解分離焦慮有辦法
    在寶寶三歲之前,寶寶會同母親經歷三次「小離別」,並且寶寶和母親的每一次離別,都會留下刻骨銘記的回憶。寶寶和母親分房睡要經歷第二次「小離別」到了寶寶兩三歲的時候,尤其是男寶和媽媽之間,寶媽可以先陪寶寶睡著後,再偷偷離開寶寶的房間。
  • 我和孩子所經歷的入園「分離焦慮」:每一次離別,都是一次成長
    第一次離開溫暖潮溼的子宮,因為體質弱,就這麼被放進溫箱,沒有媽媽的懷抱,只有插滿身體的管子,和無人回應的啼哭……第一次學著吸吮乳頭,微小的力氣,總是吸著吸著奶就睡著,總是醒來後又像經歷了一次分離,用哭聲呼喚媽媽,以求一絲絲的安全感……第一次學翻身,第一次學爬,第一次學走路……摔倒了,爬起……每一次挑戰,都是一次新的體驗,每一次體驗,都帶著孩子到了新的世界
  • 上幼兒園生死離別?專家教你應對分離焦慮,一起拯救孩子的開學季
    導讀:上幼兒園生死離別?專家教你應對分離焦慮,一起拯救孩子的開學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當媽媽第三次面對與寶寶離別時
    「媽媽周四要出差……」「出差是什麼呢?就是媽媽不在家,不能陪你吃飯睡覺講故事了……」「媽媽不在家時然然要乖乖的」「然然會不會想媽媽呀?然然不用想媽媽,媽媽周日就回來了」今天之前的一個星期,我跟然寶寶每天叨叨著這些話,我覺得她並不懂我在碎碎念什麼,我想她也並不會擔心媽媽不在家
  • 當孩子說「媽媽你不要去上班」,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一句「媽媽你怎麼都不回來,一天都不休息」,讓多少媽媽瞬間淚目。 孩子對媽媽有著天然的依戀,與母親分離對幼兒來說是世界上最難過的事。當他們意識到自己不能時刻得到媽媽的關注和愛,就會產生分離的焦慮感。
  • 孩子一生會和母親「分離」8次,距離一次比一次遠,最後一次淚目
    "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為人父母后,抱著手中的孩子,猶如抱住了一切。孩子的到來,讓一個家庭欣喜,但與此同時,父母們也要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的成長之路,其實是一條與父母漸行漸遠的路。
  • 孩子這4個分離期,把家長搞得團團轉,用這些妙招,助他順利過度
    聽完後我趕緊跟她取取經,畢竟家裡的孩子下一年也要上幼兒園了。我會這麼緊張,主要是覺得孩子即將要面臨跟家人的第一次離別,所以想掌握更多方法,幫助他順利過度,不過後來想想,其實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已經經歷了好幾次分離,隨著他逐漸長大,這事還會一直發生。既然避免不了,我們要做的就是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和應對方式,讓自己和孩子都能更好地度過這些「分離期」。
  • 當孩子說「媽媽你不要去上班」,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導讀:當孩子說「媽媽你不要去上班」,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當孩子說「媽媽你不要去上班」,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艾:生他出來是一次離別,斷奶是第二次離別!孩子啥時候斷奶最好
    母愛是偉大的,從備孕開始,經歷十月懷胎,胎兒在媽媽子宮裡,和媽媽一起闖過孕期的各種關卡,最終平安的出生。出生後的日子也並不輕鬆,是沒日沒夜的照顧,付出的多,傾注的感情多,母愛也就至深。
  • 父母與孩子,本身就是一次無法逃避的漫長離別。如何做好離別呢?
    而孩子成長,心理學有三個叛逆期,一、2~3歲,自我意識萌發,幼兒叛逆期二、7~9歲,非常嫌父母煩,這屬於兒童叛逆期,三、12~18歲,青春叛逆期,其實叛逆是伴隨孩子一生的課題,叛逆會讓孩子不斷的成長發展,也是孩子不斷長大分離的過程。
  •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怎麼辦?你知道什麼是分離焦慮嗎?
    很多媽媽為了避免孩子哭會悄悄走開,這是不對的。應該在離開孩子前要明確告訴他媽媽要去哪,什麼時候回來,最關鍵的是媽媽心態要調整,很多時候媽媽比孩子更加捨不得,這會進一步加強孩子的分離焦慮。其次,分離要有儀式感。分離的完整體驗是分離的悲傷和重逢時的喜悅,大家往往會注重幫助孩子處理離別時的難過,卻忽視強調重逢時的快樂。
  • 孩子,面臨人生的第一次分離,媽媽要告訴你這兩點
    看完後這短短的幾分鐘微電影,淚水瞬間奪眶而出,百感交集!面對獨立,其實孩子比你想像地更加堅毅!上幼兒園稱得上是女兒人生中的第一次分離。可是,當你自己進去教室,感覺媽媽要離開你的一瞬間,你突然嚎啕大哭,難過地趴在地上不知所以然。你發現周圍都是陌生的面孔,陌生的環境,一切都需要自己去面對,要自己去承擔,而你從來都以為可以一直讓媽媽陪在身邊。雖然我們一起讀了很多繪本,也描述了幼兒園的燦爛,但是,小小的你完全接受起來還是有一些困難。
  • 「媽媽別走!」|兒童分離焦慮症,怎麼辦?
    一次次分離,一次次飽嘗焦慮。試想一下,當我們與某個人產生了親密的情感關係,要與之分離時多少都會產生傷心、痛苦、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或者當我們即將開始一段新的體驗,我們確定這個體驗會帶來一些改變,但我們不能預見它具體會帶來什麼,這些是不是都會產生焦慮?
  • 「媽媽別走!」| 兒童分離焦慮症,怎麼辦?
    第一次分離是嬰兒脫離母親的子宮(呱呱墜地);第二次分離是嬰兒脫離母親的乳房(斷奶);第三次分離是嬰兒脫離母親的懷抱(走路);第四次分離是幼兒被家長送去幼兒園(上學);......一次次分離,一次次飽嘗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