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婧家的特色蛋糕 受訪者供圖
黃旭(右一)在教學員 受訪者供圖
Mr Huang的甜品 受訪者供圖
如今,休閒時間選擇到甜品店喝喝下午茶,點一份精美的甜點和一杯咖啡,順便拍拍照發個朋友圈,成了不少年輕人的生活樂趣。而有情調的生活也催生出有品質的甜點,如今不少店鋪一份小小的甜點售價都在50元以上。這也意味著,重慶的高端甜品市場正在崛起。
許曉婧就是一位甜品從業者。她放棄了30萬年薪的工作,和朋友經營了一家高端甜品定製店。在她看來,如今重慶的高端甜品市場正在崛起,做一份「甜蜜」又有「錢景」的事業,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女品酒師放棄高薪轉行做甜品
今年29歲的許曉婧是大坪一家高端甜品定製店的合伙人。「最初接觸這個行業是因為女兒,當然我本身也很喜歡手工,懷孕的時候就開始烤麵包,孩子出生後又嘗試著做餅乾。」許曉婧告訴記者,儘管餅乾做得不盡如人意,但是女兒愛吃,她於是備受鼓舞,並在這個行業越鑽越深,還專門拜師學藝。女兒一歲時,她考慮到要重回工作崗位。「我以前從事白酒銷售工作,也拿到了品酒師資格證,生孩子以前,我的年薪差不多30萬元。得知我又要開始工作,也有獵頭找到我,薪酬待遇與之前持平。考慮一段時間,我還是放棄了,我更願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於是,許曉婧又拉上了自己在成都某教育培訓機構當老師的表妹,一起開始了創業之路。最開始,她們找了一個小區的工作室,開始靠著發朋友圈銷售自己的甜品。「那個時候主要還是研發產品,然後送給朋友們試吃。當然,很多人覺得我們的甜品口感好,也會購買一些。今年5月,我們又將工作室搬到了商場,還請了專業的糕點師。」
「我們的客戶主要是公司,比如年會、答謝宴、高端樓盤的活動等,一場活動下來,一般都需要幾千塊的甜品。除了甜品定製,我們還負責整體的策劃方案。」許曉婧告訴記者,她很看好重慶的甜品市場,接下來兩年,她希望把自己的店鋪打造成重慶甜品界的一張名片,跟合伙人能拿到50萬元的利潤。「我們的原料幾乎都是進口的,目前我們6寸的蛋糕最低售價為268元,8寸蛋糕的最低價格為368元,高於市場平均消費。一個月下來,能銷售100多個。」
20~40歲女性是甜品主要購買群體
「開心的時候吃甜點慶祝一下;不開心的時候吃甜點緩解一下情緒。」重慶工商大學大四的李青青是一位甜品愛好者,從吃甜品到品甜品,她的甜品之路變得越來越有格調。
李青青今年22歲,正在找工作。「我希望找一份跟甜品相關的工作,每天看著它們精緻好看的外表,就覺得甜蜜幸福。」實際上,李青青從大一才開始關注甜品,從沁園、華生園、元祖到如今的網紅甜品店,她吃出了心得。「以前就是純粹吃,現在我要求甜品一定要好看,適合拍照發朋友圈。另外,吃甜品的環境也要好。一般喝咖啡加上一份小甜品消費100元左右,我覺得物有所值。」
李青青對甜品的要求,說出了多數甜品愛好者的心聲。Mr Huang是重慶一家法式甜點店,店裡的前臺銷售員小九(化名)已經工作了半年。
「我們的顧客90%以上是女性,年齡一般在20到40歲。我們的甜品每天下午一點開始賣,節假日來購買的客人經常排隊。」小九告訴記者,不少客人來到店裡點完甜品後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拍照,有些客人能拍半個小時。「我們6寸的蛋糕售價在300元左右,最便宜的甜點價格也在50元左右,銷售很穩定。一般每天能賣5000元左右,生意好的時候日銷售額能達到1萬元。」
消費者願意為喜歡的事物買單
「我喜歡去嘗試新口感,感受甜品融化在嘴裡的香甜。它們精美的外觀以及舒適的口感能讓我變得很幸福。」32歲的李娜從小就愛吃甜點,在她看來,正宗的法式甜點當做下午茶,已經成了她每周末的例牌菜。「同樣大小的甜點,一般蛋糕店的售價也就十幾元。我覺得一分錢一分貨,50元左右的法式甜點更有層次感,口感更順滑。在有選擇的情況下,我當然願意為自己喜歡的甜品付費,哪怕它貴一點。」
實際上,在許曉婧看來,甜品對於重慶人來講,並不是大眾都喜歡的食物,這可能算是一個小眾市場。但是,現在女孩子的經濟實力不容忽視,把幾百元錢花在甜品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除了愛品質,這個群體也愛個性。我們店鋪有40多款蛋糕可供客人選擇,如果他們不滿意,還可以自己腦洞大開,提供一些想法,我們來定製。」許曉婧告訴記者,「大家的生活質量提高了,甜品市場根本不缺願意付費的人,缺的是有品質、有創意的產品。」
甜品培訓一個月學費35000元
隨著我市高端甜品市場的崛起,甜品培訓市場也颳起一股龍捲風,不少專業甜品培訓店火了起來。2016年開業的蘭茉就是其中一家。
蘭茉老店在金州大道,兩層獨棟,裝修風格十分講究,這個店鋪主要用於教學培訓。今年9月,蘭茉又在解放碑開了一家100多平方米的新店,主要銷售甜品,下班時分,前來購買的人絡繹不絕。
「我們今年12月還有一個班,一個課程28天,價格是35000元。」蘭茉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如今來蘭茉學習法甜製作的不僅僅是重慶本地人,全國各地的學員都有,甚至很多外國人也到蘭茉來學習法式甜點製作。「我們主要做法式甜點培訓,每個月都有課程,一個課程最多16人。我們的老師有5個,其中2個中國人、3個外國人,其中有法國雷諾特學校的甜點大師專職教學。」
如果說,蘭茉主要採取的是跟國外院校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培訓,那麼Mr Huang的招牌便是店鋪的老闆——黃旭,這個店他是唯一的老師。黃旭的老師是中國糖藝第一人曹繼桐,後來他又在法國雷諾特學校學習甜品製作,有20多年的甜品從業經驗。2013年,他創立了自己的品牌——Mr Huang。
黃旭也是從工作室起家,後來在洋河東路一個不起眼的地方開了一個小甜品店。今年上半年,他又在北濱路開了一家200多平方米的店鋪。新店有兩層,下層售賣甜品,上層進行甜品教學。「我們店一年只有4~5期培訓,每一期最多10個人上課,持續一個月,收費是3萬多元,明年的檔期基本都已經被預訂了。」
業內提醒
行情好成本較高 市民入場需謹慎
黃旭的妻子告訴記者,他們在甜品這一行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對全國的甜品市場也有一定的了解。最近一兩年,無論是甜品店還是甜品培訓店都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目前,來我們店裡培訓的人全國都有,重慶地區佔了30%左右。」
甜品市場看起來一片繁榮,但從業者也頗有苦惱:投資成本較高。「製作甜品,實在是一件很燒錢的事。自從我開了店,我把我所有的愛好都『槍斃』了。」許曉婧告訴記者,以前,插花、畫畫、收藏紅酒都是她的愛好,每年自己在愛好上都要花掉近10萬元。但自從今年開了甜品店後,她便放棄了所有的愛好,把錢節省下來投入到了甜品上。「所有的原材料都是進口產品,所有的器械工具都很精密……還有員工技能培訓、創意培訓、色彩搭配培訓等,都是很大的開支。」
許曉婧告訴記者,自開業以來,雖然她的店鋪訂單不斷,但由於不斷投入,至今她還沒有看見利潤。「產品需要不斷推陳出新,我們需要不停購買新工具。而且這還是我自己懂甜品,在新品研發層面降低了成本的情況下,不然會虧得更多。所以,我建議要進入這一行的朋友一定要謹慎,自己不懂行,最好不要入場,否則很容易虧損。」
專家聲音
高端甜品崛起是消費升級現象
著名財經金融評論家餘豐慧表示,近幾年全國甜品市場發展勢頭很猛,這是消費升級的表現。這個市場定位相對高端,是食品行業分工精細的產物。未來幾年,甜品市場應該還有比較大的上升空間,對於投資和開店都是很有潛力的。
「最近我們講消費升級降級,其實這兩個現象在生活中都存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消費兩極分化很嚴重,也就是高端消費市場更高端,低端消費更低端。」餘豐慧告訴記者,甜品以及保健品都是屬於消費升級行業。目前,就甜品市場而言,還是市場化機制在發揮作用,虛假、炒作的成分較低,市場需求大,價格自然就高,利潤回報也高。這就使得更多人想要進入這個市場,所以培訓市場火熱起來,價格當然也不低。「資本都是逐利的,甜品市場火,自然會吸引大量資本進入。當市場上競爭對手多了,單品價格以及培訓費用自然就會回落到一個合理水平。」
餘豐慧表示,目前看來,這個行業才剛剛有點勢頭,未來幾年還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其中中西部地區糕點甜品剛剛興起,二三線城市同樣也有很大的需求,投資者可以關注這個領域。「值得注意的是,甜品市場定位高端,那麼投資者就不要小打小鬧,無論是資金投入,還是人員專業技能以及環境衛生等指標,都要上檔次。」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