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障礙成被忽視的「魔障」 專家呼籲公眾理解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 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被忽視的魔障

  站在同樣的跑道前,別的孩子是速度賽,讀寫障礙兒童卻是跨欄賽——很多時候,這些障礙甚至不被旁人認知

  7歲的男孩文文,面向鏡頭,講述他最大的心願:「如果我有原子彈,就把學校給炸了。」他的神情沒有變化,就像說「如果我有五毛錢就要去買口香糖」一樣自然。

  文文討厭學校,討厭學習。他讀課文,一個字念完了,可能要看上兩秒鐘才蹦出下一個詞。他寫字,總是寫不進田字格裡,一筆一划戳在紙上,「就像刨地似的」,他的老師說。

  文文是一名讀寫障礙兒童,也是老師們眼中的「差孩子」。

  在中國,像文文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站在同樣的跑道前,別的孩子是速度賽,他們卻是跨欄賽——很多時候,這些障礙甚至不被周圍認知。

  根據國際讀寫障礙協會(International Dyslexia Association)的界定,讀寫障礙是一種學習障礙,特徵是不能正確發出或接收口頭或書面的語文信息。讀寫障礙兒童在拼寫、組詞、閱讀、書寫等方面都會遇到困難。讀寫障礙是特殊學習障礙(包括讀寫障礙、特殊語言障礙和操作協調障礙等等)中最常見的一種。

  跳字漏行、增字、替換字、倒反念、混淆相似字、寫同音異字、鏡反字、字體歪斜大小不一、英文連字不空格、看不懂數學應用題、無法理解閱讀內容……讀寫障礙的常見特徵雖多,卻很少會同時全部出現在一個人身上。

  成長的痛苦

  讀寫障礙人群究竟有多大?來自美國全國保健研究所2004年的預計,美國約有15%人口受到各類學習障礙所影響,其中已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當中,有8成以上屬於讀寫障礙。

  曾經有人認為,英文是表音文字,字母的不同順序影響讀音;而漢字是表意文字,像圖畫一樣的外形與讀音無關,因而中國兒童應該沒有讀寫障礙問題。然而早在十多年前,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劉翔平便發現有讀寫障礙症狀的中國孩子。

  事實上,漢語的讀寫障礙更加複雜。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而讀寫障礙的孩子形音捆綁加工能力落後,即便好不容易捆綁上了,轉錄的速度又比別人慢幾毫秒」,劉翔平教授解釋他的研究成果。

  有香港學者調查指出,香港兒童存在讀寫困難的普遍率高達9.7%至12.6%。而在中國大陸,對讀寫障礙的神經科學、心理學、教育學研究才剛剛起步,還沒有進行過全國性的流行病學調查,只在部分地區有零星結論。

  2007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的兩位教授採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對武漢市某城區4所普通小學3至5年級平均年齡為9.41歲的1200名學生,根據國際疾病分類診斷第10版中閱讀障礙的定義,採用逐層篩選的方法診斷漢語閱讀障礙兒童。結果顯示:閱讀障礙的發生率為6.3%。

  「5%~10%,是國內被普遍接受的讀寫障礙兒童比例。」劉翔平教授說。

  他接觸到的讀寫障礙兒童,「普遍低自尊、學習動機低下。像奴隸似的,沒有學習的樂趣和投入」。

  另外,「相當一部分讀寫障礙的孩子,注意力也存在障礙,兩者有重合部分」。

  還有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某學習潛能開發中心的創辦人蘭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在接受矯治的300多名孩子中,有40多人同時還在接受心理治療。他們過分敏感、強迫症、習得性無助,還有孩子出現自殺傾向。

  「讀寫障礙不是病,不可能藥到病除,這是一個很艱苦的一個過程。改變和接納是平衡的,一邊接納它,一邊改正它」,劉翔平教授深感中國家長的急功近利,「事實上,閱讀是勤能補拙的,雖然不能治癒,但可以補償。一旦孩子認識到兩三千字,這個瓶頸效應該可以過去。這需要家長花力氣花時間來抓一抓,將閱讀變成生命的一部分。但是,家長們總是希望走捷徑,恨不得找到『神醫』讓孩子改頭換面。」

  在獨生子女政策與激烈生存競爭的當代中國背景下,這樣的焦灼儘管可以理解,但在另一方面,家長和孩子其實可以不被分數所困。人們常舉例3歲才會說話的愛因斯坦、反著書寫的達·文西、美國總統託馬斯·傑斐遜……讀寫障礙者並非意味「懶惰、弱智」,相反,他們在音樂、繪畫、運動、設計、電子、機械、戲劇等領域可能有著超出常人的稟賦。

  於是,在國外,閱讀障礙者被俗稱為「聰明的笨蛋」。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梁威曾參加一個在美國舉辦的國際學習障礙研討會。3000多人的會場,除了專家學者,一大半都是家長。一些八九歲的小男孩盤腿坐在主席臺前的地板上聽,聽完後上臺演講:「我有拼讀障礙,但這並不妨礙我學習……」

  這讓梁威印象深刻,「這樣的場景,你在國內絕對看不到。」

相關焦點

  • 「小蝸牛」需要被看見、被理解,是時候關注讀寫障礙群體了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重重的殼裹著輕輕的仰望……」這是周杰倫《蝸牛》中的歌詞,簡單的語句,唱出的是讀寫障礙者的真實心聲。對普通公眾而言,「讀寫障礙」(Dyslexia)尚是一個陌生的詞彙,而實際上,讀寫障礙並不罕見,例如閱讀速度慢,容易忘記學過的字詞,閱讀時容易混淆字形相似的字、漏字或加插字詞,抄寫時字形比例不合理,文字部件容易左右調換,專注力時間較短等。
  • 讀寫障礙兒童:被誤解的「懶小孩」
    小牧媽媽燕子告訴記者,小牧智力正常,但讀寫能力不佳,她和老師都沒有意識到,小牧不是「懶小孩」而是患有讀寫障礙。 小牧只是我國千萬名讀寫障礙兒童中的一個。日前,中國讀寫困難及國際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據該論壇專家介紹,我國讀寫障礙者的人群約有10%,其中讀寫障礙兒童有1500萬。由於缺乏普及,國內對讀寫障礙認識度不足1%。
  • 【在繪本裡看見】讀寫障礙/閱讀障礙
    鍾探的微信公眾號是「讀寫障礙那些事兒」維基百科(Wikipedia,英文版翻譯)讀寫障礙(dyslexia),也被稱為閱讀障礙(reading disorder),其特點是儘管智力正常依然在閱讀上受困擾。不同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 什麼是讀寫障礙Dyslexia?| 科普
    那也許你應該了解下讀寫障礙Dyslexia.Dyslexia翻譯成中文有很多名稱,最常見的是讀寫障礙,其他名稱有:閱讀障礙、讀寫困難。Dyslexia本身單詞只是閱讀障礙的意思,但是由於很多中文閱讀障礙者會同時有書寫困難,所以就被翻譯成讀寫障礙。 閱讀障礙是一種閱讀學習障礙。
  • 讀寫障礙
    有讀寫障礙的孩子,不能正確處理口頭或書面的語言文字信息。他們在拼字、書寫、閱讀、聆聽或者是做算術時,會覺得非常困難。與自閉、多動等其他障礙相比,讀寫障礙兒童的基數更大、表現卻更不明顯,特別值得關注。  讀寫障礙家長們面對著艱難的困境:「我們會繼續陪著我們的孩子,直到他們能以自己的形式展現自我。然而,我們能堅持多久,孩子又能堅持多久?」
  • 一文讀懂「讀寫障礙」
    由於很多閱讀障礙人士同時伴隨有書寫問題,所以現「dyslexia」一詞常泛指「讀寫障礙」。有關讀寫障礙的定義有很多,中國大陸地區目前並沒有一個官方統一的說法。下面我們先來看看不同的機構或者專家對於讀寫障礙的定義。讀寫障礙是一種由腦神經系統先天發展異常引發的特殊學習障礙。患者對準確及流暢閱讀文字感到困難,而在串字及書寫能力方面亦是其弱項。
  • 讀寫障礙者的思維優勢
    據全球性慈善機構「 Made By Dyslexia 」統計,4/5 的讀寫障礙者認為,他們的成功歸功於自己的「讀寫障礙思維(Dyslexic Thinking)」。事實上,讀寫障礙思維創造了不少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品牌和藝術。
  • 讀寫障礙的評估
    關於如何在各個年齡段,通過一些語言和行為表徵來識別讀寫障礙,可詳見文章《如何識別讀寫障礙》。讀寫障礙的評估涉及詳細的個人測試,通常由合格的專業人員提供。以香港為例,只有在官方登記並獲得公開許可的臨床心理學家(Clincial Psychologist)或教育心理學家(Educational Psychologist),才有資格使用標準評估工具,對讀寫障礙進行診斷。
  • 不是愛搗蛋 是有讀寫障礙
    伊翔是一個讓老師、家長深感頭疼的孩子:在課堂上,他聽不懂「把課本翻到第幾頁第幾行」這樣的簡單指令,寫字左右顛倒、閱讀速度很慢,書寫經常加字、漏字或換字,寫字忽大忽小……這些表現其實並不是因為叛逆或者不懂事,而是一種特定的學習困難,即讀寫障礙。
  • 深圳市舉辦兒童關愛服務項目「兒童讀寫障礙」普及講座
    為了讓更多的公眾了解讀寫障礙群體,幫助家長理解讀寫障礙兒童及傳播與普及讀寫障礙知識,2020年12月12日,深圳市兒童關愛服務項目之「看見『被遺忘的天使』」系列活動——「兒童讀寫障礙」普及講座在深圳市無障礙孵化空間舉辦。
  • 讀寫障礙有哪些常見的誤解
    而在國內,讀寫障礙也並不罕見,並且很少能接受特殊教育。這是一些孩子剛剛開始是會在拼寫上有困難,然後在書面表達上也會出現困難,最終大概三年級左右就會在閱讀上撞板。這不是很小的比例,想像下如果這個比例是一種軀體疾病的比例,那它可能會受到大量關注。對於這種看不見的、在大腦內容存在的困難我們也不應該忽視。這些孩子只有在正確診斷的情況下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 讀寫障礙訓練方法(通用)
    很多人問,讀寫障礙可以治療嗎?至少在目前,針對讀寫障礙還沒有「治療」這一說。全世界通行並且有效的方法是通過特殊設計的訓練方法,加強讀寫障礙者對文字的掌握,如「多感官訓練法」、「單詞切割法」、「漢字拆字法」、「聯想法」等等;伴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孩子再輔以專注力訓練,伴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則輔以感統訓練。
  • 他們不是「笨小孩」 只是有「讀寫障礙」
    平時聰明伶俐,但讀書認字經常不準確,總是跳字漏行或者無法理解閱讀內容;懂得計算方法,卻總是把數字寫反、寫錯或者計算緩慢……這些孩子真的是讓老師和家長頭痛的「笨小孩」嗎?近日,在河南省首屆學校社工研討會暨讀寫障礙知識分享會上,華人世界讀寫障礙領域首席專家、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黎程正家解答了多個關於「讀寫障礙」的問題。  ●什麼是「讀寫障礙」?
  • 閱讀障礙者其實在中國也超多,卻都被我們忽視了
    在美國,布希曾在 2002 年撥款 50 億美金用於改善閱讀能力,而國內,卻缺少相關組織和資金來關愛這些患者。大部分的孩子在學校裡,因為閱讀障礙造成學習成績低下,不被老師和家長理解,甚至被同學嘲笑,最後對其成長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中文是否有特殊性?
  • 他們可能是有讀寫障礙
    汕頭首個社區支援中心於今天正式成立據了解,讀寫障礙其實是一種常見的特殊學習困難,其主要症狀表現為:閱讀時跳字、漏行、增字、替換字或者倒反念,乃至看不懂數學應用題、無法理解閱讀內容;而在寫字時容易混淆相似字
  • 孩子學習困難——讀寫障礙
    讀寫障礙,也叫讀寫困難。是一種特定的學習障礙,有閱讀障礙和寫作障礙兩種(還有少部分聽覺障礙),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閱讀障礙和寫作障礙同時存在。其形成的原因,是孩子先天大腦神經發育異常,不是後天學習環境不良,或者缺少學習經驗所致。
  • 世界讀書日 讀寫困難兒童如何克服障礙
    ——高爾基  今年4月23日是第16個「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於1995年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十八次大會通過,其宗旨是讓各國政府與公眾更加重視圖書這一傳播知識、表達觀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同時希望藉此鼓勵世人尤其是年輕人去發現閱讀的樂趣,增強對版權的保護意識,並對那些為促進人類的社會和文化進步做出不可替代貢獻的人表示敬意。
  • 讀寫障礙---聰明的「笨」女兒
    比如,「81是大於、等於還是小於18?」欣欣會填「等於」。拼音課上,她也分不清「p」和「q」……   煩惱一年後,餘靜佳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她的女兒欣欣,是一名讀寫障礙兒童。有讀寫障礙的孩子,不能正確處理口頭或書面的語言文字信息。他們在拼字、書寫、閱讀、聆聽或者是做算術時,會覺得非常困難。   從臺灣來到北京的女建築師餘靜佳,曾在美國留學時聽說過讀寫障礙這回事。現在她又開始查閱資料,她發現,不同國家孩子遭遇讀寫障礙的比例,多的高達15%,少的也有5%左右——這是一個龐大的存在。
  • 讀寫存障礙 別怪孩子笨
    在學校裡,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孩子:讀課文時跳字、漏行,一個字一個字地蹦,幾乎連不成句子;寫字時容易混淆相似字,寫同音異字、鏡反字,字體歪斜大小不一;數學題從來都不能一遍讀懂,總要讀六七遍才行,做題速度也比別人慢好幾倍……不過,這類孩子智力很正常,甚至有些人還超常。其實,他們不是不用心,而是患有「讀寫困難」症。
  • 閱讀障礙:成長路上的魔障 -中國高校網
    專家告訴我們,盲目的指責只能讓孩子感到自卑和受傷,不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和學習能力的培養;一些孩子的學習困難是由於閱讀障礙造成的,這種現象在中外學齡兒童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例如美國著名演員湯姆·克魯斯從小就曾受過閱讀障礙的困擾,甚至長大以後依然有這種問題。那麼,閱讀障礙究竟和智力落後有沒有必然的聯繫呢?如何矯治?這樣的孩子在將來的學習和事業中能否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