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生態區雅亮村脫貧戶周光平:辛勤勞作不怕苦 病痛難阻致富路

2020-12-19 瀟湘晨報

育才生態區雅亮村脫貧戶周光平:

辛勤勞作不怕苦 病痛難阻致富路

周光平在果園勞作。記者李學仕攝

「現在的日子像這個菠蘿蜜一樣甜,多虧了扶貧好政策。」12月,三亞正是農忙時節,走在育才生態區雅亮村的田間地頭,處處繁忙景象,處處歡聲笑語……在一片菠蘿蜜園裡,碩大的菠蘿蜜掛在枝頭。46歲的建檔立卡戶周光平正忙著打理這片果園。再過不久,這些「甜蜜果」將變成「黃金果」,鼓起周光平一家的錢袋子。

產業幫扶拔「窮根」

曾經,由於沒有技術、資金,周光平一家四口人就算幹得再苦再累,生活也是捉襟見肘。

正當周光平在貧窮中掙扎時,脫貧攻堅號角吹響。2014年,周光平一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隨後,幫扶幹部根據周光平家庭實際情況開出「藥方」——產業扶貧。根據扶貧政策,幫扶幹部以種植產業為抓手,為周光平謀劃脫貧的「藍圖」。

有了目標,擼起袖子說幹就幹。

周光平帶領一家,利用自家田地先後栽種了檳榔和芒果,積極發展種植產業。同時,幫扶責任人先後幫其申請生態補償金、地力補貼、瓜菜補貼等,並通過扶貧夜校等方式教授其種植技術。解決了資金和技術兩大難題後,政府還解決了周光平一家人的住房問題,確切落實「兩不愁三保障」政策。在幫扶責任人的鼓勵和引導下,周光平的3個小孩外出打工,他和妻子黎秀妹在家發展種植產業……一家人的生活逐漸有了起色,並在第二年實現了脫貧。

病痛纏身不屈服

不料,2017年周光平不幸患上了脂肪瘤,看病做手術需要一筆費用。所幸的是,有了扶貧政策的醫療報銷,減輕了周光平一家的壓力。「政府為我報銷了大部分的醫療費,我基本不用花什麼錢。」病痛在身的周光平並沒停下辛勤的腳步,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仍堅持勞作。

去年,他在原先種植檳榔和芒果的基礎上,擴大種植種類,種植了菠蘿蜜。今年年初,利用政府幫扶的肥料,他又開始種植冬季瓜菜,豆角收穫了6000斤,賣出了1.2萬元,實現多項增收的同時,更增強了他努力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兒子周輝工地打零工200元一天、女兒周小珍會所打工3000元一個月、黎秀妹公益崗位1800元一個月……有了政策的扶持,周光平一家四口3人實現就業,黎秀妹在上班之餘還可以發展自家的產業。

周光平給自己算了一筆帳:去年10月以來,種植菠蘿蜜收穫8000斤收入8000元,種植冬季瓜菜收入1萬餘元,包括生態補貼、產業發展獎勵、瓜菜補貼等,收入共13萬餘元。

周光平不懶惰,沒有「等、靠、要」的思想,靠他勤勞的雙手發家致富,今年還獲評海南省級脫貧光榮戶,獲得1萬元的生產發展資金獎勵。「雖然病痛在身,但是他十分勤勞,不怕苦不喊累。」說起周光平,其幫扶責任人胡鵬忍不住誇讚。

「脫貧光榮戶的榮譽給了我更多的致富動力,我要加油幹,以後的日子會越過越好。」說起獲獎的事情,周光平開懷地笑了。

(記者 張慧臏 實習生 邢凌凌)

【來源:三亞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平陽社區下街脫貧戶黃克同:種 「致富樹」 釀甜蜜果
    日子越過越紅火的他在2019年申請到危房改造指標後,鼓足幹勁把家裡破舊的瓦房建成了嶄新的樓房,讓71歲的老母親圓了新房夢,有了更舒適的環境享受老年生活,他就是平陽社區下街的2019年脫貧戶黃克同。38歲的黃克同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年邁的雙親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起早貪黑,風吹日曬,靠著老祖宗留下來的土地辛勤勞作自給自足,通過自己的雙手拉扯大了黃克同幾兄弟,並供他們讀書。全家長期居住在破舊的老瓦房裡,年久失修,經常滲水漏雨,日子雖然清貧卻沒有對未來失去希望。
  • 貧困戶鄔國強的脫貧路:做致富路上的領頭「蝦」 - 瀟湘晨報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荊州日報 時間:2020-08-25 09:30傍晚時分,荊州高新區太湖港管理區梅槐社區貧困戶鄔國強家裡格外熱鬧,桌上盛放著一盆盆熱氣騰騰的小龍蝦,讓勞作一天的人們見後垂涎欲滴。
  • 浙江「移民村」的減貧故事:荒山緩坡蹚出致富路
    在這片荒山緩坡上,勤勞的村民開荒山、種果樹、修建路、開民宿,靠雙手因地制宜蹚出一條致富路。1958年年底,當地政府為了解決周邊村民的喝水問題,將原本處於水庫底部的200多戶村民轉移至海拔百米的小山崗,移民後的「前巖新村」成為了嵊州市惟一一個整村搬遷異址重建的村子。不過,當時的小山崗只有一個畜牧場,村民們只能暫時住在豬舍和豬舍的管理用房裡,或者走向山外投親靠友。
  • 音伴|駐村扶貧我不怕累,就怕脫貧戶再掉隊……
    ,就怕脫貧戶再掉隊…15:00來自中國市場監管報點上方按鈕收聽主播播讀音頻截至11月23日,我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越來越多的貧困戶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走上致富路,大和村的黃亞勉就是其中的一員,他也是我的重點關注對象。黃亞勉家因殘致貧。年邁的父母喪失勞動能力,媳婦身體有殘疾無法勞動,上有老下有小的他是家裡的唯一勞動力。第一次見到黃亞勉時,他面帶笑容,黑黑瘦瘦的。
  • 《魔獸世界》9.0辛勤勞作任務完成攻略 9.0辛勤勞作任務怎麼做
    導 讀 魔獸世界9.0版本已經火爆更新了,遊戲新增了非常多的功能和任務,其中出現了很多有趣的任務,其中辛勤勞作這個任務該怎麼完成呢
  • 新疆農民的致富路:惠民政策和辛勤勞動讓生活越過越好
    新疆農民的致富路:惠民政策和辛勤勞動讓生活越過越好 2020-11-10 21:28:14家裡不僅有32畝身份地,還有1臺鏟車和1臺小型挖掘機,年均收入超過15萬元,他依靠惠民政策和辛勤勞動走上了致富路。  2001年,木尼亞孜·伊民來到十連附近三連的公司打工,先幹些雜活,後來公司看他勤快,腦子靈活,就讓他學開推土機、收割機。木尼亞孜·伊民進步很快,又學會了開鏟車和挖掘機,隨著技能的提高,收入也由以前的一年五六千元提高到兩三萬元。
  • 蘭玉光:不怕苦不喊累 日子才能過得更好
    崖州區抱古村脫貧戶蘭玉光:不怕苦不喊累 日子才能過得更好■ 編者按11月13日,在2020年海南省脫貧攻堅大比武總結表彰暨成效考核調度大會上,三亞21名脫貧戶獲評「省級脫貧光榮戶」。整地、購苗、下種……眼下,進入了冬季瓜菜的種植時間,崖州區抱古村脫貧戶蘭玉光和妻子周秀美忙得不可開交,經過一段時間的忙活,他們今年預備的5.5畝冬季瓜菜地已整理好,等著好天氣就將豆角下種。被評為「省級脫貧光榮戶」的消息傳來時,蘭玉光在去年剛建成的兩層半小洋樓前準備外出忙活。不怕艱苦,勤勞致富,是蘭玉光脫貧路上的生動寫照,他因此成為村裡脫貧致富的榜樣。
  • 實拍脫貧戶新年第一天,用勞作撐起一個家!
    每天起獲大蔥700多斤,白天地裡收菜,晚上運回家擇淨,從早晨八點到夜裡十二點,新的一年新的一天,馮德法和妻子馬利在跨年的那一刻忙完了2018年最後的農活,用勞作迎來了2019年。這是2019年1月1日,在安徽阜陽臨泉縣呂寨鎮陳小寨村陳莊,馮德法和妻子在蔬菜大棚裡忙碌。
  • 學習《那個星期天》,體會母親的辛勤勞作
    圖片展示:課題內容說明星期天是一個多麼普通的字眼,一個什麼樣的星期天能讓作者銘記心中呢,現在我們就走進課文,去品味那個星期天的苦楚與心酸,去體會母親的苦辣酸甜……圖片展示:詞語解釋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寫那個星期天,母親答應帶「我」出去玩,「我」焦急地從早晨盼到下午,一直盼到天色昏暗,母親一直在辛勤地勞作,生平的第一次盼望沒能實現,「
  • 儋州王五鎮山營村委會「脫貧之星」許宏秀:種冬瓜脫貧走出致富路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13日消息(記者 蒙健 實習生 羊帶蓉)王五鎮營山村村民許宏秀經過幾年的辛勤勞作,由貧困戶變成冬瓜種植大戶。靠冬瓜脫貧、靠冬瓜致富,許宏秀全新的人生已經開啟,在發展產業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許宏秀近照。
  • 打贏脫貧攻堅戰(828期)| 海口大致坡脫貧戶曾傳滿:快樂「牛」人...
    海口大致坡脫貧戶曾傳滿:快樂「牛」人 勤勞致富海口市美蘭區大致坡鎮美桐村村委會道統村村民曾傳滿,是村裡遠近聞名的「牛」人,在政府定點幫扶下,通過勤學養牛技術脫了貧。幾年的脫貧路,曾傳滿勤學好問,從最初的養牛小白,到現在成為2020年美蘭區全區首批「田教授」。
  • 定安雙塘村脫貧戶嚴國衛:小工成隊長 砌牢「致富牆」
    海南日報記者 葉媛媛 通訊員 黃祥短短6年,從打零工的貧困戶,到帶領30餘人增收的致富帶頭人,再到省級脫貧光榮戶……定安縣龍門鎮雙塘村脫貧戶嚴國衛走出的這條脫貧路,讓不少人備受鼓舞。截至目前,嚴國衛工程隊穩定在崗的人員就有23人,其中脫貧戶3人。繁忙的時候還會額外僱傭工人,人數最多達到30多人。在他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也因此,嚴國衛今年獲評了省級脫貧光榮戶。帶著這份榮譽,嚴國衛坦言,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變重了,但他也更有信心。
  • 豐收,是辛勤勞作的最好回饋
    豐收,是對辛勤勞作的農民最好的回饋。第十三屆中國·陝西(洛川)國際蘋果博覽會將於9月26日在洛川舉行,豐收的喜悅已經早早掛在了果農的臉上。「今年種了7畝地,純收入能有7萬多元。」洛川縣槐柏鎮統將村村民侯育全站在果樹下,紅彤彤的蘋果映紅了他的笑臉。
  • 致敬每一位辛勤勞作的人民
    昧旦晨興來形容他們我覺得最為妥帖,只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就是清潔工拿到的報酬是很低的,我並不覺得那是公平的,畢竟這份差事有多髒多累是有目共睹的,他們不僅是城市美容師,更是辛勤勞作者之楷模。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適用於各行各業。緩緩而行看到街邊的門市房內的燈光透射而出,就像是一扇時空之門一樣映射在路面之上。
  • 巴彥街道五路村:精準幫扶 「拖把加工」見成效!
    巴彥街道五路村:精準幫扶 「拖把加工」見成效!看到脫貧戶的笑容,程文生臉上也露出微笑,「本次送往各學校的拖把將在新學期統一發放給各學校的學生公寓,目前學校接收到的拖把數量基本能滿足一個學期使用。」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村兩委會和駐村工作隊不斷探索新點子、尋找新路子,引進項目,以銷定產,幫助脫貧戶自食其力擺脫貧困。
  • 脫貧戶老麥的「紅薯經」​
    脫貧戶老麥的「紅薯經」​ 2020-12-14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定安發展三角梅庭院經濟助脫貧戶增收
    7月20日清晨,在定安縣定城鎮深田村三角梅產業扶貧基地,脫貧戶王玉花正忙著給三角梅修剪枝芽。「我說的這些都是前幾天老師剛教的呢,確實管用!」王玉花口中的老師,是來自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園藝研究所、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的授課老師。
  • 屯昌馮宅村脫貧戶王天秀:勤學苦幹 泥瓦工當上包工頭
    海南日報記者 賈磊 通訊員 林小丹屯昌縣楓木鎮羅案村馮宅村民小組脫貧戶王天秀依靠自身努力,勤學苦幹,逐漸從泥瓦工升級為包工頭,不僅自己擺脫貧困,還組建建築工程隊帶領村裡貧困群眾,共同走上脫貧致富路。在建築工地工作都是苦髒累活,工人們起早貪黑十分辛苦。但王天秀對建築業有一份執著,他相信從事建築業會把他和工友們帶上致富奔小康的大道。
  • 土雞不再「土」,致富有新路!
    土雞不再「土」,致富有新路!往期推薦鄂託克旗桃力民愛國主義教育培訓中心迎來首批學員這裡是鄂託克旗桃力民愛國主義教育培訓中心→鄂託克旗發放草牧場經營權抵押貸款4.8億元原標題:《土雞不再「土」,致富有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