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烏魯木齊11月10日電 (趙泉友 梁永強)「過去家裡只有10畝核桃,收入只能勉強餬口,兩個孩子出生後,日子過得緊緊巴巴。我35歲那年出去打工,家裡才有了存款。」時至今日,木尼亞孜·伊民仍對長達9年的打工經歷難以忘懷,因為打工開闊了眼界,也學到了技能。
今年已54歲的木尼亞孜·伊民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一師代管五團沙河鎮十連農民,雖然只有初中文化,卻有一個善經營的頭腦。家裡不僅有32畝身份地,還有1臺鏟車和1臺小型挖掘機,年均收入超過15萬元,他依靠惠民政策和辛勤勞動走上了致富路。
2001年,木尼亞孜·伊民來到十連附近三連的公司打工,先幹些雜活,後來公司看他勤快,腦子靈活,就讓他學開推土機、收割機。木尼亞孜·伊民進步很快,又學會了開鏟車和挖掘機,隨著技能的提高,收入也由以前的一年五六千元提高到兩三萬元。手裡有了閒錢,他先買了22畝耕地,又買來一臺鏟車。
「老闆是個好人,便宜賣給我一臺二手鏟車,說什麼時候有錢再給他車錢,還幫我聯繫活。」木尼亞孜·伊民說,一路走來遇到的都是好人,在公司一幹就是9年,和公司裡的師傅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像親兄弟一樣,有困難都是他們幫助。
2016年,木尼亞孜·伊民有了屬於自己的鏟車。他在十連黨支部的鼓勵和支持下,修橋、鋪路、平整農田,什麼活都幹。誰家有困難記個帳,有錢了再給,憑著人緣好和誠實守信,當年就還清了車錢,還略有盈餘。
2017年,木尼亞孜·伊民在新疆溫宿縣玉爾滾鎮買了樓房,置辦了自己的房產。去年又購買了一臺小型挖掘機,不但方便了鄉親,而且自己也增加了收入。
如今,木尼亞孜·伊民的女兒已成家,女兒、女婿在加油站上班,有固定的收入。兒子高中畢業後應徵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武警戰士。
辛勤的付出讓木尼亞孜·伊民的生活越過越好,明年,他打算換一臺新鏟車,招收2名徒弟,帶著徒弟們一起奮鬥,增收致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