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入侵圓明園時,將此物丟進湖泊之中,114年後才重見天日

2020-12-15 史學History

翻開歷史的書頁,人們可以從一個個文字裡回想起各個朝代的興盛和繁榮,然而繁榮只出現在歷史中,其存留下來的文物和建築少之又少,歷史書中也只記錄其曾經存在過。號稱「萬園之園」圓明園就是其中之一,可遺憾的是,如今我們只能從文字記載中看到圓明園的繁榮,因為圓明園已被英法聯軍付之一炬…….

圓明園始建於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最先是作為皇帝出行時的避暑勝地當時的圓明園還不算大,直到雍正上位後開始擴建,採購了大量的木材和石料,按照紫荊城的樣子開始仿照建立,增設了大量的建築群,園林景觀和亭臺樓閣等。除此之外,圓明園的建造風格還採納了歐洲的園林形式,而且還在園中擺放著各種珍貴寶物和華麗器物。

鴉片戰爭結束後,被英國輕鬆擊敗的清朝讓世界震驚,西方列強開始重新審視這個曾經強大的國家,而戰敗後的清政府籤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則讓世界看清了清政府外強中乾的真面目。

1860年10月,英國和法國在沙皇俄國與美國的支持下,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同年10月6日,英法聯軍繞過北京城直奔圓明園而去,由於當時侵略者人數眾多,聲勢浩大,清政府見勢便放棄了圓明園。

而英法聯軍在圓明園如入無人之境,開始瘋狂的掠奪,但由於圓明園寶物眾多,英法聯軍就將一些珍貴的文物貼身攜帶,其餘大物件則裝車帶走,剩下的一些無法帶走的,英法聯軍統統砸毀,而為了掩蓋罪行,英軍指揮官詹姆斯·布魯斯臨走時下令火燒毀圓明園,這場大火一直燃燒了三天三夜,只剩下十幾個建築在廢墟保持完好。

英軍隨軍牧師羅伯特在他記事本中這樣寫道:「燒吧,燒吧,就這樣一個也不留,一棟房屋也不剩,讓這裡再無宮殿的痕跡吧!」這就是侵略者的嘴臉!

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圓明園再遭洗劫,有著「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經過這次的大洗劫後,成了一片廢墟,這此事件也被後人稱為「圓明園之殤。」

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非常重視對圓明園的修復工作,在工人清理湖泊時發現了大量的瓷器碎片和金器等,專家從中打撈起近5000件珍貴文物。據專家推測,當年的八國聯軍雖然搶走了大量文物,但對於一些體積較大、不易帶走的物品,他們便砸碎毀壞丟在湖泊之中,而湖底那些完整的文物,極有可能是在運輸寶物的過程中不慎掉入湖泊當中,直到如今才重見天日。

而在打撈文物時專家在湖底還發現銅鎏金象首,這件文物價值連城,是至今為止發現所有文物中最完整的文物之一,也是戰亂最好的見證者,當之無愧的國寶!經過長達數十年的修復,圓明園中許多文物都被修復完好,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到疑惑:為什麼修復文物,而不修復建築?

這個問題其實也很好回答,圓明園之殤,是中國之殤,而圓明園如今的殘垣斷壁,也是中國曾遭受恥辱的標記,因此國家沒有修復圓明園的原因,是要讓我們每個中國人都記住曾經所遭受的屈辱,時刻提醒著我們:「落後就要挨打!」

相關焦點

  • 八國聯軍洗劫圓明園,德國率先道歉並歸還文物,唯獨此國恬不知恥
    晚清時期,統治者一直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當西方國家正在進行工業革命時,清王朝仍然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之中。隨著思想的解放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西方國家早已經率先探索我們所生存的地球,在探索的同時也在進行海外殖民擴張。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他們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同時也開啟了中國近代屈辱的一段歷史。
  •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文 | 崔赫翾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1圓明園是誰燒的?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直撲圓明園。
  • 八國聯軍入侵圓明園後,在慈禧床頭留下一行字,為何無人敢翻譯?
    比如說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慈禧太后就趕緊收拾了行李,帶上了一家老小往西安逃跑。1900年到1901年,是我國經歷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一個重要時間段。在這一期間內,八國聯軍進入圓明園之後,發現了當前的慈禧太后根本就不在。所以很多人就開始無聊,在各個地方開始刻字。尤其是慈禧太后的睡床,也被刻了一段英文。
  • 再重複一遍:火燒圓明園的並不是八國聯軍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肆意踐踏中國主權,其時圓明園已是廢園。著名大作家餘*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嘆》竟然也寫出了:「何況在時間上,敦煌藏經洞發現前的八十天,八國聯軍侵佔北京,火燒圓明園,中華文明剛剛蒙受過奇恥大辱。」
  • 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公開搶劫三天,聯軍將軍直言:損失遠超圓明園
    8月15日,八國聯軍大規模入城,京城內的百姓蜂擁出城,四處逃難,大街小巷嚎哭之聲,慘不忍睹。進入北京城後,八國聯軍便大開殺戒。據記載:「皇城之內,殺戮更慘,逢人即發槍斃之,常有十數人一戶者,拉出以連環槍殺之。」八國聯軍以報復義和團為名,將設立拳壇的莊親王府和端親王府以及戶部衙門等處付之一炬。
  • 把聖誕節和八國聯軍「捆綁」,是愚昧?還是愛國?
    昨晚是所謂的「平安夜」,可是,一覺醒來,卻發現有一則消息充斥在網際網路上,那就是「平安夜」、「聖誕節」、「狂歡夜」被重新定義了:大家可以看到,這則消息中,「平安夜」成為八國聯軍出發前的紀念,「聖誕節」成了八國聯軍佔領圓明園的象徵,而「狂歡夜」則成了八國聯軍燒毀圓明園後的寫照。
  • 八國聯軍焚燒圓明園,大多知錯歸還文物,只有這兩個國家不知悔改
    1860年9月21日,清軍在八裡橋和英法聯軍展開了激戰。當鹹豐皇帝得知僧格林沁率領的蒙古馬隊戰敗後,第二天就匆忙帶領後宮妃子和一批親信大臣,以「北狩」的名義逃到了承德避暑山莊,並且一直到駕崩都再也沒有回過京城。在鹹豐皇帝逃走以後,清廷等於把整個京城都拱手送給了英法聯軍。
  • 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後,那些些遺失的文物,如今在哪?
    在英法聯軍入侵的時候,圓明園建設達到了鼎盛,裡面的寶物可想而知,匯聚了全中國的奇珍異寶,就這樣一夜之間被洗劫一空。晚清同治帝想要修復圓明園的時候,已經沒有了多餘的錢了,這篇廢墟就一直留到了現在。圓明園不僅規模宏大,而且建築精美,匯聚了大量的人文和民族精華,可以說是當時的世界級博物館。法國的雨果就曾將稱讚過圓明園是藝術的頂峰。
  • 八國聯軍入侵後,美國為什麼要幫大清,阻止了列強瓜分中國?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68期:1901年,慈禧太后向跟列強談判的李鴻章等人施加壓力,本著「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重要指示,籤訂了《辛丑條約》。當年乾隆皇帝可是氣勢洶洶地對來訪的使者講過:「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
  • 八國聯軍入侵圓明園100多年,專家進行修復時,意外發現5萬件珍寶
    它誕生於1707年,當時的皇帝康熙命人打造了這座宮殿,將它賜予了第四個兒子胤禛。這所宮殿在最初的時候便被命名為圓明園,在一字一句都有深意的中國,這座園林名字的箇中意味還是得自己揣測。1860年,英法聯軍直撲圓明園,奮力抵抗的官兵寡不敵眾,最終以身殉職。這群士兵終於來到了廣受讚譽的園林,他們對這一片財寶露出了邪惡的微笑,從這一日開始,他們在圓明園瘋狂掠奪財寶,那些帶不走的東西,他們便用一把大火燒得個乾乾淨淨,他們想:就算被銷毀也不把留給它的主人。
  • 八國聯軍侵華後,在慈禧床上留下一行字,內容羞恥無人敢譯
    清朝末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慈禧和光緒帝紛紛開始了逃亡之路。而慈禧因為從小養尊處優,極其奢靡,就算在逃亡之的路上,也從來沒有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一路上極盡奢侈。按理說,慈禧太后也算是僅次於武則天的歷史女強人了,清朝因為她得以延續數十年,當然,她也是位非常殘忍的女性,畢竟成功女性都要有兩把刷子。但這位強勢的女性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期還是被侮辱了。
  • 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在慈禧床頭留下一串英文,是何意思?
    清朝自從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後,國力就每況愈下,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後,儘管清政府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是清政府卻仍堅持著天朝上國的腐朽思想,舉國上下不思進取,認為西方列強是蠻夷之國。為了反對西方列強,義和團運動興起,起初,慈禧太后對這次起義並不多加幹涉,畢竟義和團運動是符合她的利益的,清政府想要利用這次起義將西方列強驅趕出去,然而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義和團運動成為了西方列強入侵大清的藉口,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西方列強以此為藉口,組成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入侵中國行,大肆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
  • 平安夜和聖誕節竟然是八國聯軍入侵?荒唐謠言水平低也有人信
    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年底,在朋友圈等媒體廣為傳播的一則傳言,傳言中提到聖誕節是因八國聯軍入侵中國而確定的節日,相信很多人都見到過這樣的一些截圖或者文字。其中提到1860年12月24號,這一天是八國聯軍準備進攻北京之夜,被八國聯軍確定為平安夜;1860年12月25號,英法等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用火燒毀了圓明園,這一天被八國聯軍確定為聖誕節。傳言說平安夜、聖誕節、狂歡夜是國家的恥辱,並提出愛祖國,愛中華民族的口號。
  • 八國聯軍攻打京城老百姓在幹什麼?專家:興高採烈的幫洋人搬炮彈
    清王朝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中最後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這個王朝一共持續了276年。在清末時期清,政府因為統治者的自大無能,導致了中國與世界脫軌,國力大幅度下降,西方列強藉此大舉入侵中國。
  •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為何要往西安逃,在地圖上連條線才知原因
    導言光緒二十六年(農曆庚子年,公元1900年),八國軍隊組成的聯軍入侵北京後,在經歷越來越多的割讓土地後,整個的大清國上上下下,好像才從天朝上國的迷夢當中醒過來,原來西洋人千裡迢迢而來,並不為了更好地朝貢、崇拜大清國,也不是為了更好地和諧相處,只是來他喵的入侵殖民統治的。因此官府很快分為了兩大派,維新派主和,注重「師夷制夷」;守舊派則力戰,每日高喊祖先規矩不能改,要殺死洋人。守舊派為何如此這般強勢,並不是沒有原因。
  • 八國聯軍侵華有哪些冷知識,知道後顛覆了你的人生觀?
    八國聯軍在天津搶到的先進武器八國聯軍侵華是從天津大沽口登陸,然後一路進攻到北京的,因此我們就不說清朝其他地方軍隊的裝備了,我們就說北京和天津當時所擁有的裝備吧。八國聯軍先遣軍正是憑藉著這些先進武器才在天津扎住了根腳的,最終在清軍的進攻下,支撐到了聯軍大部隊的到來。
  • 小學作文:圓明園遊記
    圓明園遊記  今天爸爸媽媽要帶我去圓明園公園玩。吃過早飯後,我們一家人就高高興興地出發了。一進大門,便是一朵朵粉紅色的蓮花,一片片碧綠的荷葉。我們順著路標指示的方向來到了花展,那裡有睡蓮和並蒂蓮。還有一種荷葉叫王蓮,它又大又圓,周圍還有一堵牆似的邊,這種荷葉人站上去都能夠。遠看,蓮花和荷葉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好像一幅風景秀麗的山水畫。我不禁對這幅美麗的圖畫有些陶醉。   隨後,我們又去了西陽樓遺址。
  • 龔半倫真的帶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歷史究竟遺漏了誰?
    這些人的觀點都認為龔半倫帶領英法聯軍劫掠焚毀圓明園是出於保衛京城百姓的被迫之舉,他以犧牲一座園子的性命保全數百萬人,雖說不上是英雄,也不應該是漢奸。其二:龔半倫根本就沒有帶領英軍入圓明園此這種觀點的學者至今依然有不少,這種觀點最早出自於同時代的王幍,王韜曾經證明,龔孝拱在英法聯軍入侵期間,甚至連人都不在北京」。
  • 頤和園圓明園英文簡介避而不提八國聯軍暴行
    中新網北京5月14日消息:頤和園和圓明園在1860年英法聯軍和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北京時遭到了搶劫和焚毀,這是不爭的史實。但兩個名園的英文簡介竟與中文簡介不同,對這段歷史避而不提,令人不解和氣憤。  一位遊客在發現上述怪現狀以後,投書媒體,質疑園林方面此舉是否為侵略者諱?
  • 圓明園被毀150年後,專家修復過程中在護園河發現遺失的珍寶!
    導語:圓明園被毀150年後,專家修復過程中在護園河發現遺失的珍寶!英國先後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自此中國的國門被大開,列強開始前赴後繼地對我們國家進行瓜分,兩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清華戰爭使得清政府節節敗退,籤訂了《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等喪權辱國的條約,中國面臨了一系列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