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情緒壓力管理師必備:10個常用正念練習

2022-01-11 京師博仁

最近不少朋友和客戶問我如何理解正念(英文:Mindfulness)、正念師是如何工作的。這個概念比較複雜,恐怕無法簡單回答,在此整理一些相關內容,供大家閱讀了解:

正念一詞對應兩個概念,

 一個是佛教術語,

 一個是現在西方流行心理學範疇的名詞。

我們首先了解心理學上的正念的定義,最流行的是引用喬•卡巴金博士的定義:正念的意思是以一種特定的方式來覺察,即有目的地覺察,在當下及不做任何判斷,是人的思想不再漫無目的地發散、妄想,而是把內在和外在的意識體驗專注於當下的事物,卡巴金博士強調正念是一種心理過程。


卡巴金博士把其學到佛教的禪修方法和瑜伽引進到當代心理治療中,並剔除佛教框架和宗教元素,把這些方法和技術放在科學的範疇裡統稱為正念。

喬•卡巴金博士把自己定義和提煉的正念技術和方法用於心理治療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79年在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設立正念減壓療法診所,但是他個人不斷貶低正念和佛教的關聯,把自己的正念心理療法(MBSR)稱之為科學方法並做臨床實驗,

  根據他MBSR項目的實驗結果在1991年出版他的第一本書《多舛的生命》(Full Catastrophe Living), 書出版後引起廣泛關注。

  1994年他出版了第二本書《Wher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此書成為暢銷書。從此,正念得到更廣泛的關注。

卡巴金博士本人始終不斷強調自己不是佛教徒,而是個科學家。

所以,我們應該清楚認識當今西方流行的正念已經不是單純佛教中的禪修技術和方法了,是美國醫學和心理學界吸收東方的佛教傳統禪修方法和智慧後融入西方的當代心理學和醫學範疇後而產生出來的新的技術和方法。

演變成一種無宗教色彩的,便於傳播和掌握的,帶有很強科學和治療作用的技術和方法。

根據喬•卡巴金博士的定義,正念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特點。


以冥想/靜坐或者其它方式練習過程中,讓自己的意識關注在某個事情上,比如讓自己放鬆等等,同時,有目的地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認真覺察身體和意識的體驗,注意自己身體和外界的聯繫。

主要通過關注自己的呼吸讓意識和思緒回到當下,因為人不可能離開呼吸,呼吸是最代表當下的。同時,注意呼吸的節奏,但不要刻意改變它,而要專注感受呼氣與吸氣的過程。在不斷關注呼吸時,加上不斷覺察身體和意識的體驗,人們飄忽不定的意識和思緒就會不斷回歸到當下。

對腦海中湧現出的各種思緒和念頭不要做任何是非判斷,而是不斷接受這些思緒和念頭,當接納所有的想法和念頭時,就不會因為一些念頭而產生後悔和內疚的情緒。這樣,會有利於正能量的產生。

根據作者的經驗和研究,幾乎所有的正念項目都會加上一些瑜伽動作和積極心理行為暗示練習,練習行為和思想保持一致,隨時隨地,做任何事情時都可以加以練習。這樣,學員不斷練習正念,內心會日益平靜,情緒也會更加平和。研究表明這樣能緩解壓力並且增強專注度等等,有益於人們身心健康。


下面介紹常見正念幹預的練習方法,取自MBSR和MBCT。這些練習可相互配合,也可獨立進行。

一、身體掃描

身體掃描是將身體感覺作為觀察對象的正念練習。

練習時,以不評判、好奇開放的態度,依照一定順序陸續感受和體驗身體各部分的感覺。

無論體會到舒服或不舒服的感覺、是否體會到感覺,都無需評判好壞

發現自己分心後,將分心視為練習的一個部分,然後溫和地把注意力重新帶回到身體掃描練習上來。

練習通常採用臥式,也可用坐式、站式。

二、覺察呼吸

覺察呼吸是將呼吸作為觀察對象的正念練習。

習中,輕鬆地體會呼和吸,體會呼吸的過程和變化,留意呼吸之間的停頓;

無需調整呼吸,只是覺察呼吸,並且接納當下呼吸的狀態;

在發現自己分心後,將分心視為練習的一個部分,然後溫和地回到練習上來。

練習通常採用坐式,也可用臥式。

三、正念聽聲音

正念聽聲音是將聲音作為覺察對象的正念練習。

練習時,輕鬆地傾聽聲音,覺察聲音的自然屬性(音色、響度和持續時間);

覺察發生、變化和消失。

無需評判聲音是否好聽,或者對這樣的評判保持覺察,無需分析聲音來自哪裡,無論聲音是令人愉悅或不愉悅的,都去接受它們此刻的存在。

四、覺察想法

覺察想法即把想法作為觀察對象的正念練習。

練習時,一般以覺察呼吸開始,然後將注意放在了解自己內心的想法上,覺察想法的形成、發展和消失,能覺察到什麼就覺察什麼;

將想法作為內心的主觀事件,接納所出現的任何想法無需評判想法是好或者不好。

覺察念頭時,通常可以留意與想法相關的情緒和身體感受。

五、正念行走

正念行走是將行走感受作為觀察對象的正念練習。

練習時,注意覺察腳底與地面接觸的感覺,或者行走中腳的抬起、移動、放下的動作,或者腳底、小腿和大腿等部位的各種感覺。

此練習既可採用慢行以仔細體會感受,可在日常行走中體會感受。

六、正念伸展

正念伸展是將瑜伽伸展活動作為觀察對象的練習。

練習時,注意瑜伽伸展活動,留意自己的(尤其是伸展)動作帶來的身體感受,強調活動中更好地照顧自己的身體。

七、無揀擇覺察

無揀擇覺察即開放地覺察。

練習更多採用靜坐的姿勢,不設定特定覺察對象;

開放地覺察並接納進入意識的任何事物,允許其進入和離開;

只觀察、認可和接納進入意識的任何體驗。

八、呼吸空間

該練習有兩個版本,

一是常規版本,用於將正念帶入日常生活中;

二是回應性版本,作為遇到困難處境時的應對手段。

該練習包括三個步驟,

第一步包括覺察和認可當下的想法、情緒和身體感受等體驗,走出自動引導;

第二步將注意力集中於呼吸

第三步擴展注意,把呼吸和身體作為一個整體來感覺,同時覺察更廣大的外部空間。

九、慈心冥想

慈心冥想是培養慈心的正念練習。

練習時將自己的一系列祝福按照一定順序送給不同對象。

祝福語言包括平安、健康、遠離痛苦、喜悅等。

對象按照順序包括自己、恩人、喜愛的人、普通人、討厭者、所有人。

十、生活中的正念

正念練習效果的一個重要來源在於將正念融入日常生活與工作。

比如,從早上起床、刷牙、洗臉,到洗碗、打掃、擦桌子等家務活動,

再到做飯、進餐、洗衣服、洗澡等;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可以覺察當下,接納當下,對當下做出智慧的行動與回應,進而享受當下。

2019年9月30日中國正念學組制定「正念幹預專家共識」:

依據MBSR與MBCT體系的意見,正念指導者應具備以下6方面勝任力;


京師博仁聯合卓翠玲老師等牛津正念中心正念認知療法受訓師資團隊,研發開設「正念情緒壓力管理師連續培訓項目」,課程結合中國文化特色,採取系統培養的方式,透過連續培訓課程、與同輩交流、老師指導及督導實作的學習方式,建立並發展推廣正念的專業知識與能力,培養正念情緒壓力管理師。

課程將通過5個階段,21天,168課時的系統帶領學習;

深度體驗,浸泡式學習,嚴限36人小班教學;

學而成師,能將正念落實於生活、工作中及應用於所服務的人群,並可以帶領1-2天正念工作坊。

新課上線,早鳥優惠!

小班授課!嚴限36人!

想成為正念情緒壓力管理師的您,快來諮詢小編吧!

★  你想要打開身體智慧、增強內在力量,療愈內在,整合自我嗎?★  你想要在你自己的生活中應用正念來創造有活力,有意義和充實的生活嗎? 相關課程: 小編想說,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課程信息:

長按掃碼填寫信息,備註:正念

您也可以微信聯繫小編:13439065164(同電話)或在評論區留言,發送「姓名+電話+正念」。

相關焦點

  • 正念減壓與情緒調節課程邀請
    /心理學研究,以正念內觀的簡易技巧,協助患者處理壓力、疼痛和疾病。3,你能將情緒和事情分開,不再將自己工作中的情緒和壓力帶到生活中,從而使家庭氛圍更融洽。4,你能帶領你的孩子和家人走上正念之路。5,你可以學習到身心放鬆技術和健康照護的方法,給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6,你可以幫助學習壓力大的孩子,指導他們學會自我放鬆。1,你能初步掌握正念練習的多種方式方法。
  • 讀者問答 | 正念練習多久會有改變?
    大家也不需要去做這樣的預設:我練習1個月,那麼焦慮應該能緩解/練習1個星期就能緩解我的失眠——預設沒有達成時,我們的期望就會落空,這種由內心想法帶來的失望感就會打擊我們對於正念練習的信心,讓我們失去繼續練習的動力。 作為一種心理療法,正念練習同普通的心理治療一樣,都是無法一蹴而就的事情,也就是說,只是短暫地進行1、2次練習,能帶給大家的幫助其實是有限的。
  • 10中常見正念方法丨正念是如何工作的?
    從此,正念得到更廣泛的關注。卡巴金博士本人始終不斷強調自己不是佛教徒,而是個科學家。所以,我們應該清楚認識當今西方流行的正念已經不是單純佛教中的禪修技術和方法了,是美國醫學和心理學界吸收東方的佛教傳統禪修方法和智慧後融入西方的當代心理學和醫學範疇後而產生出來的新的技術和方法。
  • 緩解情緒困擾的正念課程與效果
    講座中,劉老師介紹了團隊的正念減壓課程(MIED),並結合正念減壓療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和情緒障礙的功能模型(UP)對情緒困擾的理解,對該課程緩解學員情緒困擾的初步效果作了詳細介紹。
  • 正念是什麼?
    美國《時代周刊》以「正念革命」為題,作過專門的封面報導。「正念」已然成為一個受明星與科技精英們歡迎的「健康生活方式」代名詞。世界二千多家醫院、診所設立正念課程,幫助各式各樣的病患,透過正念練習減輕壓力、改善睡眠與生活質量、適應疼痛、減緩疾病引起的焦慮、憂鬱,甚至促進免疫力。
  • 正念的力量:為什麼我們要培養正念的習慣?
    「正念」的好處,我們都已經有了解。通過「正念」練習,可以改變我們的生命狀態、改變飲食習慣、改變睡眠質量、提升專注力、減少壓力、改善情緒狀態等。二、正念的科學在我們的大腦中,有一個名為「杏仁核」的組織,它負責產生情緒、識別情緒和調節情緒,並控制學習和記憶。
  • 京師博仁丨正念情緒管理與自我關照工作坊(初階)
    實證研究證實,正念訓練除對能改善疾病中的壓力症狀及情緒,提升諮詢師的覺察能力,對大眾亦可促進專注力、情緒智商、增進幸福感等。正念為人帶來平靜、明晰和高效工作和生活方式。眾多科學研究證明,持續的正念練習將使人更好地減除壓力,管理情緒和優化效率。美國《時代》雜誌曾兩次將正念作為封面報導。
  • 如何用正念冥想來釋放壓力
    你有壓力嗎種種截止期限,失意挫敗和責令要求,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相當大的壓力;因而延伸出自我形象差、情緒消極等問題。我們很快感覺壓力好似自我認同揮之不去的一部分。這何止是熟悉,壓力簡直是家常便飯了。所以只要我們停止那些活動,獨自一人,無事可做或嘗試回歸正常生活的時候,壓力問題就原封不動捲土重來了。正念冥想可以讓你不逃避壓力,讓你介入任何逃避的念想中。什麼是正念呢?
  • 正念練習中的兩種方法
    注意力和情緒調節都被認為是正念的關鍵機制,在正念幹預中同時囊括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關於注意力和情緒調節的訓練。
  • 情緒障礙正念治療的原理
    正念對調節情緒的解釋主要有四個模型: 1)再感知模型 正念訓練通過有目的地、開放地和不評判的態度進行注意加工,產生「再感知」,即思維方式的轉變,這種轉變是對心理內容的去自動化、分離的加工(例如思想、情緒和感覺)。
  • 正念與領導力:正念對領導者自我調節作用,是情緒崩潰前的緩衝墊
    此外,我們發現,領導者的正念緩衝了情緒衰竭與負性情緒之間的關係,削弱了情緒衰竭與變革型領導和虐待性監督之間的中介關係。然而,領導者的正念並沒有緩和情緒衰竭與觀點獲取之間的關係。我們還討論了其理論和實踐意義。幾個世紀以來,正念一直是佛教哲學的一部分,它被定義為「對當前狀態和經驗的接受性關注和意識」。
  • 正念育兒越早越好?4個原則,讓正念像呼吸一樣成為孩子的本能
    important}文 |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正念對現代快節奏生活中的成年人有很多好處,許多成年人通過正念和冥想訓練,舒緩了生活中的壓力和焦慮,淨化自己的心靈,正念冥想日益成為自我身心訓練的有效途徑
  • 正念練習意想不到的好處:提高一個人的情商
    正念(mindfulness)和冥想(meditation)的許多效益與那些在健康、和諧依戀中長大的人所具備的特徵有顯著的相似之處。這也就說明了正念練習可以有效地升級我們的「內部作業系統」。
  • 正念減壓八周網絡課程招生簡章
    正念減壓八周網絡課程招生簡章歡迎你踏上八周正念減壓課程之旅——探尋如何更好地滋養內心深處的完整性和療愈力。如果你感到自己有任何壓力的跡象或症狀,比如焦慮、易怒、肌肉緊張、倦怠、冷漠、煩躁、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憂慮、飲食障礙、睡眠障礙或感覺不堪重負。那麼,將正念帶入你的生活,不僅可以幫助你減輕壓力和焦慮,還可以引導你,使你的生活更加慈悲、安寧、健康和幸福。
  • 正念課程進校園
    正念實質就是不帶任何批判的去關注你的內在(例如,你的想法和身體的感受)或者外面的世界。 研究發現那些規律進行正念練習的學生能有效的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和成績,控制他們行為和情緒,以及自律的能力。換句話說:正念可以幫助學生慢下來,即使當一個人情緒上發生了很大的波動,但最終也有能力作出聰明理性的決定。
  • 正念練習的七個態度
    如果我們想要找到一種更有效的方式來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壓力,第一要務就是能覺察這種自動評價的習慣。如此我們才能看穿自己的偏見與恐懼,也看到偏見與恐懼如何支配我們,之後才能從中釋放自己。 練習正念時,心中一旦升起任何評價,能加以辨識且刻意採取更廣闊的觀點、暫時停止評價、保持不偏不倚的觀察是相當重要的。
  • 正念練習的7個態度
    在正式靜觀練習時,這種態度尤其重要,不論是練習身體掃描、正念瑜伽或靜坐,都要以初心的態度來進行。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不被過去的經驗所衍生的期待或恐懼所影響。開放且初心的態度,讓我們涵容人事物的各種新可能,讓我們免於被自以為是的專精所捆綁。生命中沒有任何一分一秒是一模一樣的,每一秒都是獨特的,蘊含了各種可能。初心,提醒我們這個簡單的道理。
  • 聯愛護心 | 49天緩解情緒困擾的正念自助線上課程(第五期)
    △ 相比於對照組(不進行任何幹預)49天正念課程組學員的情緒困擾、壓力、焦慮、抑鬱水平顯著改善,正念水平顯著提升我們再來看看結束49天自助訓練的學員的結營反饋——睡眠改善,情緒轉好——zxb 最大的收穫是學會了接納當下的情緒並做好當下的事,被不良情緒控制的情況明顯減少了
  • 真愛正念,真愛自己—一位抑鬱焦慮者的八周正念之旅
    正念練習:一針一線縫製的情緒「降落傘」八周課程的內容很多,帶領老師Andy也是一位有慈心有溫度的老師,不僅上課態度溫和,循循善誘,而且對每個學員的練習打卡都會認真點評,對學員的問題都會悉心解答回復,還常常親自指導共修。
  • 正念故事|她說:正念,讓生活過成詩的模樣
    尤其是到了2015年上半年,公司即將在公開市場上市流通,這意味著公司需要擁有更大的規模,創造更好的業績,達成更高的目標,我對這些感到興奮,同時也意識到自己有了更多的緊張和擔心。我發現自己從小到大一直走在必須要努力取得更好成績的路上,每當一個階段的目標達成,我會感受到快樂,但快樂非常短暫,很快就會被另一個更高的追求所替代,轉身就投入到了新的計劃和任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