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從4月20日正式實施到現在已有半個月時間。按照通則要求,食品中的所有添加劑都必須在包裝上明顯標註。昨日,記者走訪了荊州各大超市,發現目前超市出售的食品在配料表後面往往印著長長的一串單子,其中的添加劑少則四五種,多則十幾種甚至幾十種。有的添加劑的位置並不明顯,不仔細看很難發現。標出添加劑的目的是讓消費者看明白,但實際上,多數消費者看不懂。
8克重香腸竟有15種添加劑
昨日(5月9日),記者走訪了武商、中百倉儲、好鄰居、沃爾瑪等多家超市,發現大部分食品都具體標註了所使用的添加劑。但也有少部分食品只標註了配料,沒有標註使用的添加劑。還有一些食品標註了所使用的添加劑,但是位置很隱蔽,不仔細看很難發現。在超市,記者選購了一瓶某品牌的飲料,費了半天勁才在瓶子最下角的位置找到「添加劑」幾個小字。
在多家超市探訪後,記者發現某品牌的小香腸,其包裝上「配料」一欄,密密麻麻地印了4行小字,記者數了數,共有15種「添加劑」。而一根小香腸的重量僅有8克。
食品添加劑名稱看不懂
採訪時,記者看見一位年輕的媽媽正在挑選火腿腸,她告訴記者,女兒今年6歲,平時特別喜歡吃香腸、火腿腸,還愛喝飲料。而這些食品中的添加劑一般都在10種以上,「添加劑太多了,我們怎麼敢吃啊!」她有些無奈地告訴記者。
「就算標出了添加劑,我也看不懂,好多字我都不認識。」一位姓王的老姨媽告訴記者,自己購買食品時,一般只關注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像配料、添加劑、儲存條件之類的標識,她很少注意。
正在超市買飲料的李先生說:「很多添加劑的名字都是專業名詞,我到現在也只明白蘋果酸、色素、防腐劑的含義,其他的添加劑名字我根本看不懂。」隨後,他指著一瓶飲料上的添加劑羧甲基纖維素鈉的「羧」字,不好意思地笑著說道:「這個字我都不知道怎麼念。」
所有添加劑必須標註
新版的《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規定,從4月20日後,食品生產企業的標籤必須執行新標準,食品中的所有添加劑都必須在包裝上明顯標註。但在實施日期前使用舊版標籤的食品可在產品保質期內繼續銷售。
記者隨機採訪中,不少市民表示:「我們最關心的是食品監管有沒有到位。」現在的商家即使添加了不該添加的東西,比如三聚氰胺、蘇丹紅,他們也絕不會標註上去的。只有監管到位並有嚴厲的處罰措施,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才能真正規範。
(來源:江漢商報 記者 聶成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