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汕頭不吃頓牛肉火鍋,你怎好意思說自己來過汕頭?!汕頭牛肉火鍋店之多,恐怕十個手指頭加十個腳趾頭都數不過,誰家好吃?其實沒有太明確的定論,關鍵是看自己的口味。這家烏記,當地人吃了都說好吃。據說屠宰場就在隔壁,所以又冠以鮮活兩字,我們純粹是因為順路。
進店已是七點多,店內人聲鼎沸,大廳裡便有小隔間,高高的屏風,完全看不見人,就看見煙霧騰騰的一片熱鬧,店內裝修是極簡單的,粗狂的農家氣息撲面而來。
我們一行人因坐高鐵,11點前就吃完午餐,此刻顛簸幾個來回,早就餓到前胸貼後背,一坐下,生丸、牛匙、五花腳趾肉、牛油、吊龍各來一盤。
鍋起,水開,下肉,涮幾秒,顫悠悠的小鮮肉,就已經越過舌尖,哧溜滑過喉嚨穩穩妥妥地落入覓食者的胃裡,除了嘆一聲滿足,已無多餘的語言,因為再不投入下一碟的戰爭裡,就有可能錯過最好的部位。
地膽教路,喝湯的最佳時刻是,湯從上開始到涮十分鐘內,大約是涮了兩三碟牛肉的時間裡,就必須來一碗湯,此時的湯是最好喝,碗裡盛一把芹菜,滾湯倒下,喝一口,快樂似神仙。
他們家的牛肉切得有點碎,尤其是大面積下去燙時,會殘留一片碎牛肉,這點我不是很喜歡。但是他們家的生丸確是我的心頭愛,咬開會爆汁水。
胸口撈,全是油脂,愛它的人愛它的爽脆幾碟都吃不夠,不愛的人說吃起來滿口油脂。
觀海茶廊
【⑥深夜輕宵夜觀海茶座】潮汕人愛喝茶,那絕不是隨口說說的,有天我在路上走著,居然看見一個賣水果小攤的阿姨拿著齊全的功夫茶具在喝茶,真的驚到我了。所以由此不難想像這些觀海茶座的誕生。
相對於汕頭小吃的物美價廉,茶座的收費顯然是高了一個等級。這裡按桌收費,如果要拼桌,不好意思,請把兩桌的錢先付了。與之不匹配的是,毫無服務可言,偌大的茶座,室內和戶外外,幾乎不見服務員,拼桌,泡茶全靠食客自動,要點東西還要滿場去找服務員,不然就只能吃海風了。
關鍵是景觀也並沒有炫目到一定要來,就是簡簡單單的海邊公園的形式,在廣東大部分沿海城市都有這樣的公園。但是這絲毫不能阻礙汕頭人對茶座的熱愛。越夜越熱鬧,而他們吹著海風喝著茶樂在其中。
除了喝茶,也有多款小吃可供選擇。地膽夫推薦的烤魷魚,據說是新鮮的魷魚乾現烤的,味道確實鮮甜,可以甩廣州滿大街都有的x魷人好幾十條街。
炒石螺味道和火候其實都蠻好的,就是巨鹹!鹹到感覺用兩大桶礦泉水都不足以解決它製造的渴,廚師的心機實在太重了!因為礦泉水8個大洋一小桶。
炸油筷子,香脆可口,極適合佐酒。(為什麼沒有來一壺酒呢?)
反沙芋頭和番薯也算做得還不錯。潮汕人非常善於烹飪這道菜,基本每家都不錯。
我曾在2014年夏天第一次來汕頭的時候吃過這家,這次故地重遊,還是得益於另一外地膽汕頭美食家鄭宇暉老師的邀約,使得夥伴們再次淪陷在這壯闊深沉的汕頭宵夜裡。
如果說要在汕頭評出一家把打冷做到極致的店,那麼我想是非富苑不可。多達四百種的食材每天在這裡輪番登場。放眼望去,一系列長架上,海陸空領域內外的食材都可在這裡信手拈來:蔬菜、雜鹹、魚飯、甜品、小吃、滷味、魚類……
「生醃毒藥」多達10多種,生醃蝦、生醃蟹,潮汕人最愛的還是生醃血蛤!!!
魚飯更是有30多種,你在別的地方吃不到的東西這裡都有,超強陣容絕對能讓第一次來的食客華麗麗地傾倒,果然不愧為「宵夜聖地」。
個人超愛午筍魚。
店主姓吳,經營夜糜檔16年有餘,把一個曾經60平米的小店變成如今兩千多平方米的夜糜檔。你肯定想不到這家的店竟是以隆江豬手起家。所以來這裡一定要吃滷豬腳哦!尤其是這一碟,這個部位,色澤紅潤油亮,肥而不膩飽含膠質。
但是這些壯闊食材在白粥面前只能淪為配角,沒有這一碗白粥,所有皆浮雲。據潮汕美食家張新民介紹,在潮汕本土,打冷習慣稱為「夜糜」或「夜糜檔」。原因是這類大排檔的前身正是舊時沿街叫賣的夜糜攤!這也是為什麼所有的打冷檔都一定要經營消夜和白糜(粥),由此可見白粥的地位。
據悉以前家庭吃法是一碗白粥加小魚雜或鹹雜,方便省時。漸漸發展成夜糜檔,才有了今天五花八門的選擇。圖為配白粥的鹹青瓜和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