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舊亦新:清華大學與王國維,「五項全能」的文化偶像

2020-08-26 慈善文化研究

最高學府

現代大學是知識傳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國際交流的基地。清華大學是踐履這五項職能的標杆,可謂「五項全能」。

前不久,北京開「兩會」,有人提出「恢復建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提議,引發網友關注。

我曾經在高校任教,學院領導很重視網站建設,首頁上將清華大學做了友情連結。以為這樣做,才顯得網站有檔次。

清華大學,簡稱清華,誕生於1911年,依託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因坐落於北京西北郊的清華園而得名。初稱「清華學堂」,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翌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北京清華園原址。

但凡事涉清華,就容易被公眾關注。清華對於國人而言,已經不僅僅是一所學校,它是一尊文化偶像。

「四大名旦」時期的清華

魯迅先生在《我觀北大》中說:「北大是常為新的。」而清華則是守舊的。

清華的守舊,以國學研究院為代表。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和趙元任四位教授,是清華研究院(1925-1929,主任是吳宓,因只開設了國學一門,又稱為「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他們被戲稱為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四大名旦」。

梁啓超、王國維們成就了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一段佳話。「四大名旦」時期的清華,人才濟濟,時人視為學術聖地。

據王國維之女王東明在《王國維家事》一書中回憶,四位導師中,陳寅恪到校最晚。

「亦新亦舊」王國維

2015年12月,我曾經在浙江海寧市見過王國維先生(1877-1927)的曾孫王亮博士。那是在一個王國維美育教育思想學術研討會上,由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嘉興市美學學會主辦。

我的發言:

1.教育的第一義

王國維先生認為,教育的第一義是公益。他與教育學和美育,是一個很重要的學術史課題。

2.「內因」

對王國維先生影響很大的兩個人:羅振玉(1866-1940,他的親家)和王乃譽(他的父親),他們舊學根底很深,這些,對於王國維做國學研究而言,都是「外因」。存在於王國維自身的矛盾才是「內因」。王國維從事教育學研究的時候,他才20多歲,最易於接受新知。

內因,是學理方面的,不是外力的牽扯,也不是清廷這些政治性因素,而是學術性的因素導致王國維這個有留(東)洋經歷的人,轉身大做國學。原因何在?

3.「下延式」

王國維主張教育發展「下延式」的觀點,這種主張,是科舉思路,和新潮不符。王國維不同意西學以及西學入華「上延式」的教育發展方式,他想做的是「下延式」的教育發展路子。王國維先生認為,優先發展高等教育,辦好大學,再去促進初等教育。同時,辦好大學,還可以不用辦留學教育,省了很多外匯。

4.新與舊

在王國維那一代學人身上,新、舊之間的緊張一直存在。

這種時代變化及其學人理論中所表現的矛盾性,暗示出他已經意識到在對待教育學這一領域上所遭遇的困境:思與行,如何和解?繼承和創新這個大課題面前,教育機構主要的任務是普及文化和文化傳承,教育學學術研究的主要任務是修身和社會創新。看上去,與王國維自我定位於人生發展並不矛盾,可他選擇了文史之學這條人文學術道路。

5.王國維不善交際的性格做社會科學有障礙

王國維是「大學者,小丈夫」。

人文學術和社會科學,國學和教育學,畢竟不同。人文知識分子和社會科學家不同,前者,更適合王國維這位不善交際之人。

所以,教育家讓交際能力強、口才好的陶行知去做,才合適。

王國維的「五項全能」

1.教育學

王國維是中國最早的教育刊物《教育世界》(羅振玉創辦於上海)的主筆。

《教育世界》雜誌僅僅維持了不到3年,其間刊載了近100篇關於日本學制的文章,內容涉及大學、中學、小學、師範教育等等。作為《教育雜誌》的編輯,王國維翻譯和創作了教育學方面的一些論著。

2.文學

王國維著有《<紅樓夢>評論》、《宋元戲曲考》、《人間詞》、《人間詞話》等。《人間詞話》中的「三境界說」,享譽文壇。

3.歷史學

文史不分家,王國維被譽為「新史學的開山」。他提出「二重證據法」,將地下出土的證據和文字證據結合,來尋求歷史真相。他在漢晉簡牘、敦煌文書文物和古代北方民族、遼金元研究等方面成就最為卓著。

4.哲學

王國維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王國維很佩服叔本華的哲學,並應用在《紅樓夢》研究中。

他還翻譯康德、尼採的著作,發表在《教育雜誌》上。

5.語言學

文字訓詁學是清朝人做得很棒的學問,王國維繼承了清學傳統。王國維是「甲骨四堂」之一,他對甲骨文的研究有了新突破,就是將歷史研究和語言學研究相結合。

王國維寫了《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續考》、《殷周制度論》、《殷虛卜辭中所見地名考》、《殷禮徵文》以及《古史新證》等,他將地下的材料甲骨文同紙上的材料中國古典文獻對比來研究,用新出土的甲骨卜辭補正了文獻記載的錯誤。

天才的泥土

清華大學是王國維最後的人生驛站。

「好花從泥土裡出來。」這是魯迅先生在《未有天才之前》一文中說出的名言,他指出:「做土要擴大了精神,就是收納新潮,脫離舊套,能夠容納,了解那將來產生的天才」。

1927年6月2日,清華大學教授王國維自沉昆明湖,屍體撈起,口鼻有泥。留下遺書,其中第一段: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我死後當草草棺殮,即行槁葬於清華塋地。

王國維之死,是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一道血痕。如果王國維是一朵「鮮花」,清華大學是「泥土」嗎?還是一潭湖水?

相關焦點

  • 90後新男神石廷傲:亦正亦邪 實力霸屏
    在這個90後、00後明星扎堆出現、時不時還會有童星分走一部分粉絲流的娛樂圈中,每天都會有新面孔出現,也會有舊面孔被遺忘。即使競爭如此激烈,90後年輕演員石廷傲依然能夠在新人輩出的娛樂圈中脫穎而出,被觀眾們奉為90後新男神,他所飾演的一眾經典角色,亦正亦邪,令人印象深刻。一個偶像顏值的年輕演員,憑藉著實力在未來的星路上大有霸屏之勢。
  • 人大時評:人大代表亦需「五項修煉」
    近日,《人民日報》刊登了《領導幹部的「五項修煉」》一文。文章強調,在新形勢下領導幹部要更好地履行領導職責,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就必須高度重視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加強「五項修煉」。筆者認為,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逐步完善、人民群眾民主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人大代表亦需加強「五項修煉」:一是惜時如「金」,抓緊學習。
  • 離別苦 重逢亦苦
    閱盡天涯離別苦,待到重逢亦是苦。說了這麼多離別之苦,那讓人日夜期盼的重逢。又真的都是喜悅嗎?今天我們便分享王國維這首《蝶戀花 · 閱盡天涯離別苦》。這首詩是作者長期在外瓢漂泊的王國維回到家鄉而作。離別時苦,不曾想歸來時亦苦。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
  • 亦古亦今西津渡
    鬧中取靜,遐思邇想,細細尋思西津渡的衰而復興,深感其奧秘就在於其又新又舊、又古又今,亦中亦西、亦山亦水的絕佳組合,堪稱「古今、中外、山水」渾然一體匯聚於斯。   鎮江西津渡始建於六朝,因渡成街、因渡成名,渡連著街、街倚著渡。渡是浪漫的,目睹了太多的兒女情長、悲歡離合;渡更是歷史的,見證了大江大河裡的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千年古渡、千年老街」,延續著鎮江的文脈。
  • 專注力的「五項全能」,孩子專注力訓練
    五項全能  「五項全能」之二:注意的穩定性  全能釋義:注意的穩定性是指對同一對象所能堅持的注意時間,時間持續越長,注意力的穩定性越強,這一品質對於培養寶寶的耐心,逐漸延長學習時間具有重要影響。
  • 經典百書|王國維《人間詞話》的核心價值
    即以氣象論,亦有『橫素波、幹青雲』之概,寧後世齷齪小生所可擬耶?」王國維所說的「氣象」,乃是一種雄渾闊大的境界,這種境界,西方美學稱之為「崇高」,中國傳統美學稱之為「陽剛」,王國維則稱之為「宏壯」、「壯觀」、「悲壯」、「豪壯」、「豪放」、「風調高古」、「格高千古」等等。
  • 詩詞才女武亦姝就讀的清華大學新雅書院,有多麼的獨特?
    許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有武亦姝一半的才華,能夠像她這麼的優秀,我們知道,武亦姝在高考當中也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通過了清華大學的領軍計劃,考上了清華大學的新雅書院。01那麼學霸武亦姝所選擇的新雅書院有何與眾不同之處?
  • 對話大師 | 夏中義:論王元化對王國維、陳寅恪的價值認祖——百年中華學統的三個「託命之人」
    可以說乾嘉學風所蘊結的"學術本位"意識, 在當時沒人能比青年王國維表達得更純正且遙深(梁啓超撰《清代學術概論》是1920年)。故追認王國維是現代學統於20世紀初的最具標誌性的青春人格符號, 並無不妥。依稀廿載過去, 1927年陳寅恪為悼念王國維擬輓詩雲:"敢將私誼哭斯人, 文化神州喪一身。"陳寅恪(1890-1969)比誰都哀痛王國維自沉昆明湖, 對中華學術究竟意味著什麼。
  • 聽說讀寫譯,營銷人員五項全能
    「聽、說、讀、寫、譯,外語通五項全能」——這曾是某品牌電教類產品的廣告語。之所以把這五項功能歸納為學習外語的五項全能是因為這五項功能涵蓋了學習外語的最重要的五個方面及該產品最核心的五個賣點。從這五項全能我們可以引申到營銷From EMKT.com.cn人員在職場當中需具備的五項核心能力:  聽  作為一名營銷人員,聽的作用不僅僅是體現在與客戶溝通和談判當中,更多的時候它要求我們「聽」市場的聲音,「聽」代理商、經銷商的心聲,捕捉行業內的信息,甚至有時候的道「聽」途說。
  • 國際初中「博雅學子」 |黃欣怡:不矜不伐,亦靜亦怡
    欣怡不僅是一個學霸,她還是一個全能的「小才女」。她有很多的興趣愛好,比如鋼琴、網球、書法、創客.欣怡的鋼琴已經練了4年,在周末時總會彈彈琴,她說彈琴能使她變得安靜,進入到樂曲中的世界。她還經常用手機或攝像機拍照,攝影已經成為她一大愛好。攝影使欣怡了解到很多關於視覺藝術的知識,色彩的搭配和照片的布局能力都有提升,她拍的照片能讓人身臨其境。
  • 新福州人曹澈和郎朗亦友亦師的音樂故事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曹澈實際上還是新福州人,目前擔任福建省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常任指揮。昨日,本報記者在福州專訪了曹澈。發小23年後重逢福州曹澈出生於音樂世家,三歲多時開始跟隨父親學琴,四歲時被父親帶到瀋陽音樂學院教授朱雅芬處學琴,和郎朗成為「師兄弟」。
  • 亦師亦友 結隊前行
    陳晨、沈欽、黃丹丹三名新進教師發表入職感言,把她們開學至今發生在身邊的一些故事和感想和大家進行了分享會上校長王朝勳對「青藍工程」解讀,指導老師要做到「三帶」:帶師魂、帶師能、帶師德,青年老師要做到三學:學思想、學本領、學做人,並對指導老師和新進教師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 高田時雄︱新發現的王國維致羅振玉信札
    日本大阪大學圖書館有「石濱文庫」特藏,內容為石濱純太郎先生舊藏中日文古籍與英法德俄等外文東方學著作,以及學術期刊、拓本、照片、手稿等,相當豐富。石濱純太郎(1888-1968),大阪人,日本東方學家,專長為蒙藏等民族語文,尤其以與俄國聶歷山合作對早期西夏文研究做出突出貢獻而著稱。
  • 山西舉辦省直機關第九套廣播體操及五項全能比賽
    山西舉辦省直機關第九套廣播體操及五項全能比賽     山西省直機關第九套廣播體操比賽及五項全能比賽在山西體育中心體育館舉辦
  • ...拋棄」 沒落「成衣王國」Espirit又迎來維他奶創始人孫女「逼宮」
    丈夫是有「香港股神」之稱的莊友堅、妹夫則是新晉澳門賭王,生意夥伴裡更是不乏許家印之流,出入上流貴婦圈遊刃有餘的同時,羅琪茵在資本局裡的這一通操作也遭證券人士評價「財技味甚濃」。名門之後10天接下「燙手」成衣王國短短10天時間,兩度增持,羅琪茵幾乎以「掃貨式」拿下「成衣王國」的最大股東。7月3日,聯交所權益披露顯示,羅琪茵場外以每股0.8029港元增持思捷環球1.5億股,涉資1.2億港元。
  • 13年聚焦燒仙草茶飲,書亦燒仙草開啟中國仙草文化新未來!
    摘要:書亦燒仙草,13年聚焦仙草茶飲的王者品牌,聚焦成品牌,品牌發展開展了中國仙草文化新未來。   眾所周知,茶飲市場是個千億紅海市場,無數資本與品牌企業都已蜂擁而至。     品牌發展推動茶飲文化新未來   書亦燒仙草,從挖掘仙草茶飲到引領中國文化茶飲,13年來始終堅持初心未曾止步。
  • 他是早慧天才,是書畫全能的畫家,亦是海上畫派後期的重要人物
    他是早慧天才,是書畫全能的畫家,亦是海上畫派後期的重要人物文/秋香黃山壽(1855-1919),原名曜,字勗初,號旭遲老人、麗生、鶴溪漁隱、裁煙閣主,祖籍位於今江蘇常州。而他也是海上畫派的畫家中,為數不多的那一部分畫家,不僅是一位早慧的天才,更是書畫全能的大師級人物。無論是仕女、人物,還是山水、花卉、走獸,沒有他不能畫的。在十九世紀的各位名家之中,光是就題材而論的話,也只有任熊、任預父子, 吳有如、陸恢這四人能夠與之一較高下。
  • 亦俠亦醫丁濟萬(上)
    何時希於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學習時,丁濟萬任學校院長,何氏對其敬重尤深,寫下二十餘首小詩緬懷丁先生,取名《亦俠亦醫丁濟萬》,原文如下: 亦俠亦醫丁濟萬何時希讀《左傳》「鄭伯克段於鄢」章,可知古代國權的傳授,其固定方式是傳於長子,是不可改變的「權位」制度。但長子早死,是否可以傳於次子呢?不。
  • 魯先聖文化隨筆:清華大學終身校長梅貽琦和四大國學導師
    清華大學終身校長梅貽琦和四大國學導師魯先聖清華「四大國學導師」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和趙元任,都是我國近代最傑出的學者,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曾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當年,清華國學研究院正是由於擁有他們,其聲望就超過了早於它創立的同類學校,並且,清華國學院由此開始,建立了中國學術獨立的傳統。
  • 【民族團結一家親】亦師亦友亦真情
    【民族團結一家親】亦師亦友亦真情 2020-10-10 21:2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