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早慧天才,是書畫全能的畫家,亦是海上畫派後期的重要人物

2020-12-22 藍鷹書畫

他是早慧天才,是書畫全能的畫家,亦是海上畫派後期的重要人物

文/秋香

黃山壽(1855-1919),原名曜,字勗初,號旭遲老人、麗生、鶴溪漁隱、裁煙閣主,祖籍位於今江蘇常州。幼年時期家境貧困,但他對書畫十分熱忱,一心一意都專注在書畫學習上。

而他也是海上畫派的畫家中,為數不多的那一部分畫家,不僅是一位早慧的天才,更是書畫全能的大師級人物。

無論是仕女、人物,還是山水、花卉、走獸,沒有他不能畫的。在十九世紀的各位名家之中,光是就題材而論的話,也只有任熊、任預父子, 吳有如、陸恢這四人能夠與之一較高下。

在眾多題材中,黃山壽尤其擅長畫墨龍,在他筆下的墨龍氣勢磅礴,已經達到了旁人無法企及的創作意境。

在畫人物仕女圖時,黃山壽喜用工筆重彩,娟麗研秀,有改琦遺韻。在山水畫的創作中,更多則是以青綠為主,古韻渾然天成,亦可窺見其筆下的功力之深厚。

花鳥畫中他最常用的手法就是雙鉤,描繪之物神態逼真,筆力窮勁。梅石之景,揮灑自如。書法唐隸、北魏、惲壽平等人,仔細看來確有幾分前人之神韻。

而在海上畫派的後期,像黃山壽這般能作詩題畫的畫家,已經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了。他所作之詩文,對仗工整,詞藻華而不俗,簡短潔明,實屬難得。

黃山壽專攻水墨,在用墨上,遵以古法,以淡雅為根本,要求畫面潔淨含蓄,在用色上,設色大膽鮮豔。

豔而不俗,絢麗琦秀,沒有半分濃麗豔俗的通病,真不愧是清末時期最擅長用墨用色的畫家之一,在這方面的領悟與造詣也是超出常人。

除此之外,他的作品題材大多都是來源於民間的繪畫題材,真正意義上做到了藝術來源於生活,雅俗共賞,其作品在海派發展的後期起到了重要作用。

—END—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他是少有的全能畫家,是動物畫的領軍人物,是畫壇的寵兒
    他是少有的全能畫家,是動物畫的領軍人物,是畫壇的寵兒文/秋香劉奎齡(1885-1967),字耀辰,號蝶隱,自署為種墨草廬主人,是中國近現代美術發展史上的開派巨匠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他都十分精通,在繪畫種類方面涉獵甚廣,動物、植物、人物畫以及山水畫等都是他所擅長的領域,被世人稱為「全能畫家」。他臨摹過無數動植物的畫作,其種類之多、範圍之廣至今無人能達到他的程度。他善於根據「勢」去營造每幅畫作的意境,他的畫風清潤華美、頗具靈動之意。
  • 這位書畫巨擘為何能在大俗之中鋪展海派繪畫的大雅之美
    任伯年人物、花卉、山水、翎毛、走獸、蟲魚無所不能,這正是作為海派中職業畫家所具有的從業能力與藝術資質。他的畫法工整嚴謹,線描暢達勁挺、用色酣暢明豔、氣息高古樸茂,亦工於人物肖像,展示了海派主流畫風和市民欣賞特性。任伯年(1840~1895),初名潤、字次遠、號小樓。後名頤、字伯年。
  • 「海上三胡」——海上畫派領袖「胡公壽」
    清代同治光緒年間,有「三胡」蜚聲滬上:一個是「紅頂商人」胡雪巖,一個是海上畫派代表人物胡公壽,還有一個是上海灘名妓胡寶玉。當時的《瀛儒雜誌》將這三位名人合稱為「海上三胡」。由此不難看出胡公壽在海上畫壇不可取代的領袖地位。
  • 新安畫派:山水情懷道不盡故國之思
    董建告訴記者,「這八個人都生活在明末清初之際,以描繪新安山水為主,畫風簡淡,意境清冷,是新安畫派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最早將新安畫家群體以「派」論稱的是龔賢。作為金陵八大家之一,龔賢曾在一段跋語中提到:「孟陽開天都一派。」此處的孟陽為程嘉燧的字,天都峰乃黃山72峰中最為險峻者,因此往往用「天都」二字代指黃山、新安。
  • 新吳門畫派--蘇州國畫院中國畫作品展在京開幕
    沈周、唐伯虎、文徵明、仇英,這些旗幟性的人物,代表著當時的最高水平,他們曾風華正茂,引領風騷,累累業績,在人類美術史上熠熠生輝。一個畫派,影響全國畫壇將近六百年,至今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這是非常值得重視和研究的歷史文化現象。  最早提出「吳門畫派」這個名稱的,是明代後期的董其昌。
  • 韓天衡美術館「味閒講堂」 徐建融教授講述海上花鳥畫發展
    與往屆不同,韓天衡美術館首次將講座設置在被評為「2018上海最受歡迎的美術館展覽」之一的「海上六大家書畫作品展」展廳,讓觀眾在講座同時貼近繪畫。2019年1月,劉海粟美術館舉辦的「海派繪畫年度研究展第一回」,便引用了徐建融教授「海上畫派的由來」的觀點,他認為,海上畫派不僅作為中國畫商品化的最佳選擇,同時又提供了傳統繪畫向近現代轉變的成功契機。追溯海派繪畫,花鳥畫最多,其次為人物、山水,因此也許花鳥畫更能作為海派繪畫的梳理線索。
  • 嶺南畫派著名畫家陳金章向臺灣中研院嶺南美術館贈畫
    人民網廣州6月29日電  繼2015年捐贈書畫作品給家鄉廣東省化州市人民政府後, 第二屆廣東省文藝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當代嶺南畫派的「山水掌門人」、著名畫家陳金章昨日將自己的畫作——《雲山初曉》捐贈給臺灣中研院嶺南美術館。嶺南畫派大師趙少昂的學生,臺灣中研院嶺南美術館館長歐豪年親赴廣州接受贈畫,並向陳金章頒發收藏證書和回贈詩書畫。
  • 紀念|海派書畫先驅錢慧安與豫園書畫善會
    今年適逢海派書畫界先驅錢慧安創設豫園書畫善會一百一十周年華誕,澎湃新聞獲悉,上海豫園管理處擬舉辦錢慧安及其傳派書畫展暨研討會。錢慧安(1833年—1911年)為「豫園書畫善會」首任會長,海派代表性畫家之一。工人物、仕女,細筆幹墨,筆意遒勁,神態閒雅,其調介於老蓮、十洲之間。花卉山水亦善。晚歲用筆益趨勁峭,從學者眾。
  • 徽州籍畫家與新安畫派,17世紀獨放異彩,安徽名人館裡的故事
    安徽名人館座落於巢湖之濱的草坡高臺之上,在安徽歷史中,留下了許多非安徽籍的重要人物的足跡,例如有巢氏、姜子牙、曹操、包拯、朱元璋、李鴻章、陳獨秀等等,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也都在安徽名人館內集中「亮相」。可從火車站坐地鐵1號線雲谷路站下,轉526路公交渡江戰役紀念館站下車即到。
  • 龔繼先等花鳥畫家浦東聯展,見證海上寫意花卉傳承
    龔繼先等花鳥畫家浦東聯展,見證海上寫意花卉傳承 澎湃新聞記者 李梅 2020-11-22 18:46 來源:澎湃新聞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解味中國書畫夜場京津畫派書畫精品
    畫派是指由獨特的繪畫藝術理念,形成「獨特美的符號」的繪畫形式或方式。在中國的近現代繪畫史上有多種派別,最讓人熟知的當屬京津畫派、海上畫派、浙江畫派、嶺南畫派、長安畫派、金陵畫派六大畫派,代表著不同時期中國畫的發展水平。在藝術品市場高度商業化的今天,儘管畫派這一概念已逐漸模糊,但其代表人物的作品在中國藝術品市場上仍然備受藏家推崇,是中國藝術品市場走向的風向標。
  • 劉春草:記嶺南畫派楊善深大師
    本文作者著名畫家劉春草與楊善深(左)在近代的畫系裡,嶺南畫派是中國畫的新血脈,雖然國畫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步進明清兩代,已是暮氣沉沉,了無生氣。本文作者春草在樂從授課嶺南畫派三位宗師已逝,關(山月)黎(雄才)趙(少昂)的隨風而去,因剩下來的便是九十二齡的楊善深大師,他常旅居加拿大,因為香港特別行政區,邀請他回港主持一切藝術的活動
  • 《滄桑風骨——新安畫派張家百年丹青》序一:陳祥明
    由於家學淵源,新安張氏一家六代丹青,尤其是張翰飛、張君逸、張仲平三代都為丹青大家,成為新安畫派在現代的重要代表。民國時期,張翰飛曾在交通總長、鐵道部長葉恭綽屬下任高級助理,亦曾任北京《晨報》編輯。他學識淵博,精通詩、書、畫、印,雅好收藏。他精於書法,擅長章草,出入碑帖,富有書卷氣息。深通畫理,由倪、黃入手,上追董、巨、荊、關,對於宋元以來南宗諸家研習彌深,其畫風沉穩雄厚,章法謹嚴,筆墨凝重,獨樹一幟。
  • 海派畫家王一亭堪稱藝壇巨擘,畫作涉獵各題材,最終成全能型畫家
    而他個人在書畫創作上,也以鮮明獨特的個人風格,為海派書畫增添了光彩。他憑藉著深厚的學養和傳統功力,在花鳥、山水、人物佛像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藝術造詣之深令人刮目相看,其獨特的藝術風格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出生於書畫世家的畫家,周總理都曾掛念,因為低調鮮為人知
    出生於書畫世家的畫家,周總理都曾掛念,因為低調鮮為人知申石伽出生於一個書畫世家,他的祖父是晚清非常著名的山水畫家申宜軒。深受家庭的影響,申石伽從小也開始學習繪畫。在家裡人的嚴格要求之下,練就紮實的繪畫基本功。
  • 海上寫意花鳥畫再迎春天,新「海上花鳥四家」續寫海派傳奇
    這一路畫風,是在繼承傳統畫風的基礎上求新,並結合詩書畫印,創作形式更為自由。同時也時髦地吸收西畫之長,創造出市民階層所喜聞樂見的繪畫樣式。「海派花鳥畫」最早形成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其中代表人物為被譽為「清末海派四傑」的虛谷、任伯年、吳昌碩和蒲華,他們均以寫意花鳥畫見長,是上海開埠後脫穎而出的最傑出的寫意花鳥畫藝術家,開創了傳統與創新兼容並蓄的畫風,於近世海上畫壇影響深遠。
  • 多瑙河畫派畫家阿爾特多費爾,把宗教人物或歷史故事融入風景畫中
    #油畫藝術推介#說起文藝復興時期的多瑙河畫派《耶穌辭母》霍夫·胡伯爾善於描繪風景是多瑙河畫派的一大特點。尤其是阿爾特多費爾,他曾沿多瑙河作長途旅行,並南下維也納,沿途飽覽山水風光,使得他的風景畫充滿詩情畫意。阿爾特多費爾是歐洲第一個畫森林、日落和美麗的廢墟的畫家,把人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與樹林、巖石、山、雲畫在一起。這體現在他的多幅《多瑙河風景》之類圖畫中。
  • 海風習習,海水滄滄 | 徐州美術歷史和「彭城畫派」開展啦!
    對於弘揚中華文化、推動海峽兩岸書畫藝術交流,提升徐州文化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展覽分三個部分:石上春秋——跨越兩千年的遺產饋贈、百年先驅——徐州籍大師群體崛起於中國近現代藝術史、鴻鵠高飛——「彭城畫派」藝術家群體的碩果風華。
  • 「翰墨繪新圖——嶺南畫派畫家描繪新中國...
    「嶺南畫派」的代表藝術家關山月、黎雄才帶來的作品無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兩位大師的作品如今更是來到重慶陪你過國慶了——9月29日上午,由重慶王琦美術博物館和廣東嶺南畫派紀念館聯合主辦的「翰墨繪新圖——嶺南畫派畫家描繪新中國作品展」重慶站的開幕座談會在渝中區王琦美術博物館舉行,這也標誌著由關山月、黎雄才兩位大師作品領銜的本次展覽正式和觀眾見面。
  • 著名畫家王炳川:在傳統文化中尋找民族的標識
    王炳川,號一清,一九六三年出生,自幼酷愛書畫藝術,早年拜長安畫派何海霞大師高足楊君正先生為師,在書畫技法方面深得長安畫派真傳,並秉承長安畫派宗旨,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自然,苦心研習傳統書畫藝術四十多年,從自然中汲取營養,在書法、繪畫技藝方面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