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的章節是誰劃分的?

2021-02-08 佳美之地教會

   想像一下,你是生活在1世紀的基督徒,你和其他人聚集起來崇拜上帝的時候,有人讀出使徒保羅的來信。在信中,你聽到保羅好幾次引用了聖經《希伯來語經卷》的經文。(提摩太後書3:15)這時你可能會想:「這些話是寫在聖經的哪裡呢?」不過,要找到答案並不容易。為什麼這樣說呢?

    在保羅的時代,聖經抄本看起來是什麼樣子的呢?其中一份就如圖片顯示的一樣,這是死海古卷中以賽亞書的一部分。你看到什麼呢?只有一連串密密麻麻的文字!沒有標點符號,也沒有我們今天常用的數字來區分章節。

在古代,參與記錄聖經的人沒有把寫下的文字劃分成章和節,他們只是將來自上帝的信息完整地記載下來,這樣讀者所讀到的是完整又連貫的信息,而不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這就像你收到好朋友的來信時,一定也會讀完所有的內容,不會只讀其中的幾句話而已,對嗎?

    不過,聖經沒有章和節,確實引起了一些問題。保羅每次引用經文時,只能說「經上記著說」,或「以賽亞先前說過」。(羅馬書3:10;9:29)除非人非常熟悉整本聖經,否則要找到這些經文的位置是相當困難的。

除此之外,來自上帝的信息,不是只有區區一兩封信而已,到了1世紀末,聖經全書已有66卷。難怪現代大部分的聖經讀者很高興有章節的區分,因為這讓他們能找到需要的經文,例如找到保羅在書信中引用的經文出處。

現在,你可能會想:「聖經中的章節到底是誰劃分的呢?」




公元13世紀初,英國教士史蒂芬·蘭頓以章來劃分聖經。當時,他在法國的巴黎大學教書,後來他成為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

其實,在蘭頓之前,就有許多學者為了更容易查找經文,嘗試過不同方法在聖經中加入章數,或把聖經的內容分成較短的篇幅。你可以想像一下,以賽亞書有長達66章的內容,他們要在一章中找到一段話,一定比在整個書卷中找容易得多。

不過,由於每個聖經學者劃分聖經章數的方式都不一樣,所以產生了另一個問題。舉例來說,我們現在讀的馬可福音有16章,但以前卻被分成大約50章。蘭頓在巴黎的時候,有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他們都各自帶著當地的聖經。但由於不同抄本劃分章數的方式都不一樣,所以老師和學生都無法清楚地指出經文在抄本上的位置。

因此,蘭頓決定重新制定一套新的標準,《聖經的歷史》(英語)提到,蘭頓劃分聖經篇章的方式「深受讀者和聖經抄寫員的喜愛,因此在歐洲迅速傳開」,也為現代聖經所用的章數奠定了基礎。



    大約300年後,16世紀中葉,法國一位著名的印刷師羅貝爾·埃蒂安納的貢獻讓讀者更容易查找經文。埃蒂安納希望讓更多人覺得研讀聖經不是件難事,因此他看出,聖經中的章和節都要有一致的劃分標準。

    不過,埃蒂安納並不是第一個以節來劃分經文的人。例如,早在幾個世紀前,一些猶太的抄經士就已經將《希伯來語經卷》(或稱《舊約》),以節而非章來劃分。但就如同起初章的劃分一樣,節的劃分也沒有一致的標準。

後來,埃蒂安納在《希臘語經卷》(或稱《新約》),加入了節數,並融合猶太抄經士使用的劃分標準。1553年,埃蒂安納出版了第一本劃分章節的聖經全書(法語版)。現代許多聖經譯本也都採用其中的劃分標準。雖然有些人批評這樣的做法會分割聖經的內容,使經文的意思不能連貫,但埃蒂安納劃分章節的方式,還是很快就被其他印刷師採納並沿用至今。


    在聖經中加入章數和節數的做法,雖然看似簡單,但這樣做就好像給每節經文一個獨特的「地址」,就像郵遞區號一樣。以章節來劃分聖經,雖然不是上帝啟示的做法,而且有些經文的劃分方式也讓人不太明白,不過,就像有些人喜歡在書中標示出想記住的句子一樣,有劃分章節的聖經也能幫助讀者更容易找到經文的出處,記下來或與別人分享。

雖然以章節來劃分聖經,讓我們更容易查找經文,不過我們還是要了解上帝話語的全貌,而不是其中的片段,所以閱讀聖經時,要養成習慣看經文的上下文,而不是只著重在個別的經文。這樣我們就能更熟悉整本聖經,還能「有智慧可以得救」。(提摩太後書3:15)



 

 


相關焦點

  • 聖經章節的由來
    聖經為何要分章節?章節怎麼產生的?
  • 眾多書卷形成整本聖經
    另外一種識別聖經中思想單元的辦法,就是把聖經當作一本電話號碼簿來對待——電話簿中的每一個條目(或者說聖經中的每一節經文)都可以獨立存在,每條都是完整的、自成一體的單元,與前面或後面的條目沒有必然的聯繫。然而,聖經並不是電話號碼簿!我很難相信我們當中會有人真的希望以這種方式對待聖經。然而,我們若是不能識別出聖經中的思想單元,實際上就是走在這條肢解聖經的路上了。
  • 由「北京語文課本收入《聖經》章節」引發的思考
    文丨紀春靜   「北京語文課本收入《聖經》章節,你怎麼看
  • 反思:我是在為誰閱讀《聖經》?
    所以,無論哪個教會哪個團契裡都有一些信徒對《聖經》特別熟悉,熟悉到提到任何一段章節,他都能清晰的記得,甚至有的信徒都能夠背誦出來。可是,藏在一個人靈魂深處的罪性,不可能因為我們閱讀的是神的話就立刻消除。
  • 聖經知識「趣味問答」請你來挑戰!
    22、最早的謀殺案發生在什麼時候?23、最長的一天是哪一天,發生在什麼事件中?24、希伯來民族的第一對夫妻是誰?25、聖經中最長的禱告文記載在哪裡?幾歲?27、第一個為主殉道的是誰?28、最早的女先知是誰?29、神借著聖經作者寫下書卷最多的是?30、聖經裡誰最會吹牛?
  • 初會實務45個黃金考點+重點章節劃分!
    掃碼回復【34】第二個建議較穩妥,那就是劃分實務的重要章節,8個章節裡,有些章節過一遍就好,不需要挨著把視頻課看完。第一章是會計基礎理論知識,難度我打了兩顆星,因為這一章的內容以記憶為主。它的重要性可以一句話概括: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 聖經中的歷史與儀式
    不要低估聖經中歷史的部分,若我們找不到裡面的意思,我們就應該說:「我真是愚蠢遲鈍,主啊!求禰使我的心靈茅塞頓開。」當主答應你的禱告時,你就會覺得聖經的每一部分都是神所默示的,對於你是必定有益處的。你要求告神:「求禰張開我的眼睛,使我在禰的律法中看到裡面偉大奇妙的事。」 對於一切儀式的教訓也是一樣的,因為救主繼續說:「律法上所記的,當安息日,祭司在殿裡犯了安息日,還是沒有罪,你們沒有念過嗎?」
  • 好用的聖經軟體--聖經學習APP
    3、通過閱讀歷史查看已閱章節▍無章節模式最初的聖經並沒有如同今天讀者所熟悉般地分為章和節及段落。分節是為了方便讀者進行閱讀。但差不多聖經中每一卷的每一句,都需要通過其上下文來進行理解。孤立地解釋一節經常導致誤解,但是如果結合上下文,其意義就會清楚了。聖經中的有些句子被分為好幾節。例如,羅馬書3章23節說,「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不過,這一節只是跨越22-25節的一個長句子的一部份。
  • 如何讀聖經
    每晨在一卷聖經裡按序禱讀三兩節,約十至十五分鐘;每晨早起十至十五分鐘,先不作別的,以選定的章節,按序禱讀二節或三節。這不僅是讀,乃是禱讀,以主的話直接對主說話,並且將主的話禱到裡面來。這個作法最能得著屬靈生命的餵養。雖然白天大家都忙,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但誰都可以早起十五分鐘。只要願意,誰都作得到。這個作法最適合每一個人。
  • 想幹掉英語大部頭原版作品,你不可不知的「聖經」法則
    而且,我的太太,在英語基礎更差的情況下,第二年,重歷了這個學習過程,用了一年半時間內也將原版英語聖經精學了6次!這個現象,連我們自己也很難理解。我一直在思考這個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最近,我終於完全悟通了其中的原理。今天將這個奧秘分享給大家。
  • 《聖經》到底是誰寫的?
    猶太教或者基督教神學家,尤其是傳教士、牧師都認為《聖經》即使不是上帝親自編寫的,也必定是上帝在西奈山上(即摩西山,基督教徒心中的「神峰」)向摩西(上帝的僕人、以色列領導人神人)口授、委託摩西編寫的,這是一本神聖的書,這點我想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現在的很多人對此提出了質疑,更有許多思想家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對其做了深入分析。接著陸續有人已經證明《聖經》並非上帝或者摩西所作,而是後人的作品。
  • 「跨越美國聖經行」手抄本聖經拍賣得一萬五千美元
    據Christiantoday網站11月29日報導,近日,在「跨越美國聖經行」活動中,一本手抄聖經在eBay網上拍得15407.53美元,所得善款將捐給國際聖經公會。 2009年年初,世界著名的聖經出版商Zondervan 為紀念新國際版聖經出版發行30周年,組織發起了「跨越美國聖經行」活動。
  • 一個應當予以重視的聖經版本——《聖經簡釋本》
    總之,助讀本是一個聖經類型,其特點是帶有輔助資料,但不同於純粹的聖經注釋書,因為它歸根結底是一本聖經。由於國內信徒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和合本聖經,所以,本文中所提及的助讀本是指以和合本為正文的助讀本。目前,華人教會中比較常見的助讀本可以大致分為三種類型:1.簡要解析型:有《聖經導讀本》《中文聖經啟導本》《串珠注釋版》《聖經研讀版》《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聖經分析排版本研讀本》《簡釋本》等。2.專項應用型:有《聖經靈修版》《聖經領導力版》《聖經侍奉版》《聖經教牧版》《聖經祈禱應許版》《聖經智慧版》等。3.深入研經型:有《聖經精讀本》《聖經研修本》等。
  • 關於對聖經的認識,你給自己打幾分?
    誰知道你的子女、配偶、朋友、同事中哪一位突然問你:聖經是什麼?大多數拿起這本書的人都已經對聖經有所了解。然而,我首先提出這個最基本的問題,是出於兩個原因:(1)有些恰巧拿到這本書的人,對基督教聖經知之甚少。如果你的情形與此相似,那麼本章就是你開始認識聖經最好的地方。(2)即便是閱讀聖經多年的人,重溫一下根基性問題也會大有益處。
  • 筆者簡單教你「讀聖經」!
    文|克裡絲圖|克裡絲家的羊基督徒的生活來源於《聖經》的引導與光照,因此基督徒應該掌握讀《聖經》的一些技巧方法,並在生活中產生實際的作用。很多人讀《聖經》,讀過去經文之後,要麼不曉得經文在講什麼,要麼就是忘記剛剛讀的是什麼內容。這種種問題都是我們需要面對,並且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筆者寫下此短文。
  • 於宏潔:基礎神學(5) ——認識聖經
    (提後 3:16-17)§ 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約 5:39)§ 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在公元 13 世紀 初,英國主教史蒂芬·蘭頓 (Stephen Langton) 首先以「章」來劃分 聖經。當時,他在法國的巴黎大學 教書,後來成為英國大主教。大約 300 年 後,16 世紀中葉,法國的羅貝爾.埃蒂安納 (Robert Estienne ) 進而加入了「節」數,更加便於閱讀。1553 年,埃蒂安納出版了第 一本劃分章節的聖經全書 (法語版)。
  • 基督教刊|聖經舊約中的先知
    賽6:8-9「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 希伯來歷史中先知的地位1.舊約聖經中的男女先知都是靈性超過同時代其他人的屬神偉人。
  • 聖經中的「諸神」是什麼意思? | 微讀問答
    神站在有權力者的會中,在諸神中行審判。(詩82:1)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們知道,聖經所啟示的真神只有一位,其餘冠以「神」名的都屬於假神。那這裡為什麼會出現很有異教色彩的所謂「諸神」呢?首先,我們要清楚舊約中「神」一詞的含義,即希伯來語中的』elohiym。這個詞除了「神」以外,還有別的意思。我們打開微讀聖經,查看原文詞彙,可以看到如下解釋:
  • 《聖經》民數記中的人物-可拉
    聖經的歷史中記載了一些聲名狼藉的人物,他們因著自己的非分要求,成了聖經中的反面教材。非分要求一般來源於他們不滿足自己所擁有的,千方百計要得到更多額外的東西,結果變成一無所有。今天分享的聖經人物可拉就是這樣的人。
  • 世界首部中文手抄聖經在臺灣面世
    華夏經緯網8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在印刷發達的時代,臺灣動員了六千名以上的基督徒,費時九個月,一筆一畫抄寫完成世界上首部中文手抄本聖經。特大號的聖經共分成五冊,總共重卅四點五公斤,六千人的不同字跡象徵基督徒的同心合一。 臺灣聖經公會於昨天在臺北雙連長老教會舉辦成立四十五周年及「千禧年手抄本聖經」完成感恩禮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