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人才「軟實力」助推經濟增長「新動力」

2020-12-16 四川省人民政府

綿陽人才「軟實力」助推經濟增長「新動力」

  • 2014年09月29日 10時32分
  • 來源: 綿陽市政務網
  • 【字體:

  高端人才是快速提升城市綜合實力的助推器,如何吸引高學歷人才、發揮他們的優勢,將人才「軟實力」變為經濟增長「新動力」,是科技城建設的關鍵所在。據今年7月北京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發布的《綿陽與西部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創新能力比較分析報告》顯示:每萬名就業人員中R&D人員(科研人員)數,2011年,綿陽為225人,僅次於上海楊浦區和北京海澱區,位居全國第三,西部第一。萬人受大專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數,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城市的發展,人才是引擎。近年來,我市出臺大量配套優惠政策和措施,築巢引鳳,吸引了大量高學歷人才前來綿陽創業。我市大力實施「千英百團」聚才計劃引才工程,推進科技城創新人才匯聚地建設,今年以來,「政策疊加」已吸引1.2萬多名大學畢業生來綿創新創業,其中,博士碩士456名。

  9月16日,綿陽市第四屆高校畢業生創業大賽決賽中,80後陳飛宇攜帶他和團隊的「中藥材種植研發項目」,獲得了此次大賽的一等獎。這位來自海南的大學生創業者感慨:是科技城對人才的尊重和呵護,讓他對未來充滿信心。如今,陳飛宇和他的團隊在科技城的創業土壤中,茁壯成長。

  今年出臺的《綿陽市人才發展專項資金資助項目實施辦法(試行)》,確定了科技型企業扶持、科技創新平臺和團隊扶持資助、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資助等三大類14個項目。而陸續出臺的《關於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決定》、《關於加快科技城創新人才匯集地建設的意見》等20餘項政策,從公司註冊到創新獎勵、稅收優惠等方面都給予初創企業大力支持,幫助他們成長。

  在綿陽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9棟B座,四川省西科六木科技有限公司在此創業成長。這個由省碳納米材料創新團隊9位專家籌資建立的團隊,正在探索一條高校學術與市場產業化的共贏道路。「將高校的科學研究與產業化開發相結合,並吸引更多高校人才創新創業。」據公司副董事長彭汝芳介紹,綿陽的創業環境好,目前,團隊研發人員已增至近20人,其中,博士就有10名。

責任編輯: 白婉蘋

相關焦點

  • 檢察文化軟實力助推硬實力建設
    與之相對應的是檢察硬實力,其不僅包含檢察機關建設和發展的各種基礎配套設施以及持續不斷有保障的經濟投入,更重要的是指檢察機關所擁有的各項法定權力,是履行職責所依憑的國家權力,尤其是國家強制力。兩者相輔相成,檢察硬實力作用和效益的充分發揮,需要檢察軟實力支持;檢察軟實力建設將使檢察機關不斷獲得更多的社會認同、價值認同、理論認同、話語認同與感情認同。
  • 李偉:新常態下,以創新加快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
    在此,僅就「新常態下,以創新加快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談幾點認識。 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必須科學認識新常態 習總書記在上個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進行了系統的論述,並鮮明地概括了新常態所帶來的趨勢性變化,這正是我們認識新常態的出發點。
  • 服務業成我國經濟發展主動力 去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百分之五十...
    製圖:沈亦伶 服務業成我國經濟發展主動力 去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百分之五十八點八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連續5年高於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超過半壁江山,服務業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
  • 人文紅利:新時代的新動力
    而在管理學者看來,即使「人口紅利」成為過去時,還會有「人才紅利」成為重要的競爭優勢,而新時代更加值得關注並有效激發的,是「人文紅利」這個新動力。  「人文紅利」是比人口紅利、人才紅利更持久深入的一個概念  人們最早使用「人口紅利」(更準確的翻譯應該是人口結構紅利)這個概念,主要是描述一個國家中勞動年齡人口佔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較低,對社會保障支出的要求較輕,從而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工作崗位對於勞動力的吸引力相對更大,整個國家的經濟呈現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有利局面
  • 硬實力+軟實力迸發魅力活力
    產業綜合體項目落戶科創區,總投資3億元的農業全產業鏈數位化服務平臺項目落戶科創區,實景三維大數據西南超算中心等項目先後落戶科創區……  今年以來,在全球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  營商環境「軟實力」,首看支持發展「硬政策」。
  • 用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硬實力」
    用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硬實力」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9.09.18 星期三 文化創意產業被稱為    21世紀的朝陽產業,它正在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 增強軟實力是當前的硬任務
    我們正處於大改革的轉型時期,完善體制機制的新任務對增強我國軟實力提出了新課題。軟實力包括社會制度環境。一個有生氣、有活力、有巨大優越性的社會制度,是國家最值得驕傲的軟實力,也是軟實力競爭的焦點。我們現在進行的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增強我國軟實力的內在要求。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
  • word大綿陽又上川報了!這次重點是啥?
    綿陽經濟發展已走出年初的「低谷」,近期各項經濟發展的關鍵指標呈現積極變化,個別數據逆勢增長創下新高。{ 產能提升 }企業用電量增勢強勁 根據目前出爐的各項經濟數據,綿陽經濟在經歷一季度的「低谷」後,已基本恢復此前的發展態勢,用電量、金融貸款、新增市場主體、海關進出口等,進入二季度後快速增長。
  • 南明區:打造優質教育品牌「軟實力」,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硬實力」!
    在此基礎上,該區通過廣納教育賢才、加強師資培訓、推廣集團化辦學、引入優質教育資源、名校骨幹教師到薄弱學校任課、城郊學校教師到優質學校跟崗學習等舉措,深入實施教育提質工程,用名校的辦學理念、教育方法引領城郊學校發展,切實縮小城鄉辦學軟實力,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 南明區:打造優質教育品牌「軟實力」 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硬實力」
    在此基礎上,該區通過廣納教育賢才、加強師資培訓、推廣集團化辦學、引入優質教育資源、名校骨幹教師到薄弱學校任課、城郊學校教師到優質學校跟崗學習等舉措,深入實施教育提質工程,用名校的辦學理念、教育方法引領城郊學校發展,切實縮小城鄉辦學軟實力,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 2015.03:江西經濟增長動力分析及「十三五」展望
    (一)模型設定   新古典增長理論認為,資本、勞動力和技術進步等因素的長期作用是經濟增長的動力。從發展趨勢看,科技創新逐漸成為江西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尤其黨的十六大以來,科技驅動經濟增長具有較為鮮明的特徵。
  • .| 市長顧問團成員安德羅施:「人才、數位化、軟實力」三大策略...
    23日,第十五屆重慶市市長國際經濟顧問團會議在霧都賓館舉行,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本屆市長顧問團年會採用「線上+線下」方式,以全球多點視頻的形式召開主題會議。本屆年會共有來自全球的25位顧問參會,境外橫跨4個時區的15位顧問嘉賓在線發表演講並與市領導互動交流。
  • 人民財評:消費仍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 河青新聞網...
    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增速比上個月加快0.7個百分點;11月份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7.8%,增速比上個月加快3.2個百分點;11月份製造業PMI為52.1%,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4%,均位於年內高點。在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持續恢復,得益於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得益於一系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決策部署。
  • 在提升人才軟實力上下硬功夫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當前,區域之間的競爭已經從早期的拼產業、拼招商,逐漸向現在的拼人才、拼引智轉化。許多地方出臺力度罕見的人才吸引政策,掀起了一場人才引進競賽。
  • 杭州市僑聯主席王立華:僑聯要成為助推「重要窗口」建設的新動力
    僑胞是打造「重要窗口」的重要力量,僑聯是展示「重要窗口」的「世界窗口」。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每個重要階段,僑胞從未缺席,勇於擔當。僑胞是「重要窗口」的建設者、展示者、宣傳者。全省各級僑聯在僑務工作、助推「重要窗口」建設和向世界展示「重要窗口」建設成果三個方面,都在爭當模範生。
  • 蘭新高鐵助推西部發展
    蘭新高鐵,見證著中國鐵路建設的成就,收穫著鐵路發展的喜悅,成為助推西部發展的新引擎,是我國西部一張亮麗的名片。  從今年8月8日起,復興號動車組奔跑在蘭新高鐵上,趟趟都是滿員。  蘭新高鐵全線開通運營以來,為新疆人才交流、物流暢通創造了條件,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新疆發展帶來了機遇。相關資料顯示,蘭新高鐵使既有蘭新鐵路貨運能力得到兩倍以上的釋放,其年運輸能力達到了4億噸以上,進一步拓寬了新疆、甘肅、青海三省區及中亞等地煤炭、棉花、瓜果等優勢資源的運輸通道,使資源優勢儘快轉化為經濟優勢,大力助推「一帶一路」建設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 經濟"中考"符合"新常態" 產業結構調整支撐增長動力
    核心觀點:經濟「中考」揭榜,GDP增速保持在7.4%的水平,整體經濟運行緩中趨穩,仍處在「合理區間」內,符合市場和公眾的預期,這也是經濟「新常態」下的客觀反映。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4%,二季度增長7.5%。    經濟「中考」揭榜,GDP增速保持在7.4%的水平,整體經濟運行緩中趨穩,仍處在「合理區間」內,符合市場和公眾的預期,這也是經濟「新常態」下的客觀反映。    當前,中國經濟處在「三期疊加」(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時期。
  • 高技術製造業增長的新空間與新動力
    這也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內在邏輯。進入21世紀,世界科技發展速度刷新歷史記錄,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推動數字經濟崛起,基因工程、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一系列技術不斷取得突破,這一系列新技術的誕生和衝擊被一些學者稱作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 中國(綿陽)科技城建設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 王海峰劉超張勇強景世剛...
    王海峰在發布新聞時說高水平建好中國(綿陽)科技城,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四川的重大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四川省高度重視綿陽科技城建設,始終把綿陽科技城作為全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全力推進落實綿陽科技城「十三五」發展規劃,努力把科技城建設成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試驗田、西部地區發展的增長極。
  • 以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發展硬實力
    孟津幹部群眾表示:    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幹勁    「文化是孟津最豐富的資源、最突出的優勢,以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發展硬實力,是孟津科學發展、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洛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炳旭:    發揮文化優勢助推富民強市    作為十三朝古都,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擔當起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使命,推動「三化」協調科學發展,洛陽應該起到示範引領作用。發揮獨特的文化資源優勢,以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發展硬實力,是洛陽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