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房面積「縮水」?連房號也變了?興寧一業主質疑開發商欺詐

2020-12-19 客家幫

楊女士去年到興寧市興南大道榮華大廈看中一套房子,並與該樓盤的開發商梅州榮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籤訂了一份商品房預售合同,交付預售房款10萬元。今年1月底準備籤商品房買賣合同時,楊女士卻發現,正式合同上的房號不但變了,面積也「縮水」了,她認為開發商存在欺騙的嫌疑,因此提出退款或補面積差價,均遭到拒絕。

消費者:兩份合同套房面積不一致

近日楊女士向本報《民生一線》欄目反映,她在去年8月23日與梅州榮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籤訂了一份商品房預售買賣合同,合同顯示,楊女士選的套房為榮華大廈B棟G戶型1808號房,該套房含可拓展面積及公共計容分攤面積和不計容分攤面積共約92.54㎡,其中可拓展面積5.22㎡。

楊女士稱,今年1月她準備與開發商籤正式合同時,卻發現正式合同上顯示的房號變成了B1807號,面積也「縮水」成了81.68㎡,兩份合同前後面積差了10㎡。楊女士覺得存在明顯欺詐,遂提出退回預付款10萬元的要求,然而,開發商認為不符合條件,不予退還。

「我提出退款,或者補面積的差價也可以,興寧消委會來調解了也不肯退。」楊女士說道,「如果當初說清楚才81.68㎡,我們不會出這麼高的單價去買這個房子。」楊女士表示,當時購買該套房總價約71.5萬元,按92.54㎡算,每平方米約7700元,若以81.68㎡算,單價則遠高於周邊很多樓盤,平時以賣菜為生的她根本不會買。

開發商:房號更改面積無「縮水」

榮華大廈開發商表示,房號確有更改,但戶型未改變,也不存在面積縮水問題。開發商稱,因考慮到當地風俗,在編排房號時有意將數字的「4」和「7」不編排在房號中,G戶型原房號1808號是該公司編的銷售房號。但在辦理不動產權證時,不動產登記部門要求房號編排時數字必須連續,不能跳格,所以不動產權部門在給榮華大廈做預測面積成果表中重新編排了房號,即G戶型原房號1808號改為現在的1807號。

至於面積「縮水」,開發商表示,根據雙方於2018年8月23日籤訂的合同中約定內容和合同附件G戶型平面圖的尺寸面積,套房沒有任何縮小改變。合同中顯示,該套房含可拓展面積約92.54㎡(含公共計容分攤面積和不計容分攤面積)。開發商銷售經理盧某和財務負責人史某解釋,81.68㎡面積是不動產權登記部門辦理不動產權證的預測面積,該面積不計算可拓展面積(5.22㎡)與分擔在G戶型的部分計容面積和不計容面積約5.12㎡。雙方合同條款還約定,該套房為按套作價,辦理房地產權證面積以政府房屋產權登記部門測繪為準。榮華大廈開發商也因此認為楊女士的退房申請要求不符合退房條件,遂拒絕退還。

相關部門:預售建築面積按設計圖測出與實際建築有差異屬正常

記者從不動產登記部門了解到,房號編排要求連續屬實,預售的建築面積一般按設計圖紙預測得出,與辦證實測的建築面積存在差異屬正常現象。榮華大廈開發商解釋的除不動產權辦證面積和擴展面積外的其他計容面積和不計容面積分擔在G戶型的約5.12㎡,為何不能登記在不動產權證書上,記者未能從興寧市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部門得到明確答覆。

相關焦點

  • 業主:房產商改房號 南向房變北向 律師:應交付房屋與合同約定不...
    看房、買房、收房時均是南向的103房,誰知裝修準備入住時,卻變成了北向103房。房號變了,房子也貨不對板了!廣州市民鄭女士買房遇到了這樣的煩心事,在數次跟開發商進行協商溝通、多次發函後,仍未得到解決。鍾先生提供的一段毛坯房收房視頻顯示,該102房為從大廳進入走廊後左手第一個戶型。據商品房預售合同,13號樓1層102房的戶型結構為3房兩廳一衛一廚,面積85.02平方米。2018年11月,鍾先生突然接到開發商的電話,對方稱「合同錯了,要重新修改。」但此後對方沒有再聯繫他。
  • 精裝房變「驚裝房」,央視:收緊預售房監管「緊箍咒」
    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26個省市出臺了類似政策或實施細則,這就好像政府「拍了拍」開發商們並發來一段話:收了購房者的預售款就想不兌現承諾?不好意思,政策不允許!要麼面積縮水,要麼偷工減料,要麼延期交付,要麼爛尾跑路……說起買期房,一些購房者有著一把辛酸淚。
  • ...三房」中有房間連張床都放不下,市民投訴南京某樓盤「變魔術」
    現在的樓盤說明,已將「三房」改成了「兩房」北邊房間有贈送,去年喜滋滋搖號搶房去年12月,位於南京溧水高平大街2號的愛濤天禧明庭一期開盤。當時推出了2、5、6幢共計320套精裝房。其中,6幢是27層的高層,有89、94和118㎡三個面積段的產品。楊女士告訴記者,這三個面積段的產品都是三房戶型。
  • 「三房」中一個房間連張床都放不下,市民投訴南京溧水樓盤...
    現在的沙盤說明,已將「三房」改成了「兩房」北邊房間有贈送,去年喜滋滋搖號搶房去年12月,位於南京溧水高平大街2號的愛濤天禧明庭一期開盤。當時推出了2、5、6幢共計320套精裝房。其中,6幢是27層的高層,有89、94和118㎡三個面積段的產品。
  • 多地現「墓景房」糾紛:開發商稱無告知義務,業主多以敗訴告終
    房屋臨近墓地頻被投訴,購房者認為開發商欺詐時代傾城屬於時代中國的地產項目,位於廣東省鶴山市,坐落在大雁山風景區旁,毗鄰新325國道。據業主反映,時代傾城於2018年10月開盤,以靠近森林,空氣好、綠植多等有利因素吸引購房者。和周邊樓盤相比,時代傾城屬於高價位樓盤。
  • 開發商一房兩賣?新房被換鎖打不開,業主上門發現已有人提前入住
    據媒體報導,一對夫妻花20萬元買的新房被換鎖,上門才發現有人提前入住,他們懷疑是開發商一房兩賣。業主表示房子是在2014年購入的,當時開發商一直以要驗收為理由,不讓他們裝修和入住新房,結果,一拖就是6年的時間。
  • 寧波中海國際社區百餘戶業主質疑:開發商涉嫌欺詐
    說好的歐洲城、醫院、有軌電車,都沒了  小區附近反而多了一家熱電廠  中海國際社區百餘戶業主質疑:開發商沒盡到告知義務,涉嫌欺詐  開發商回應:這是行內潛規則  本報記者王健  「買房前,說好的歐洲城、醫院、有軌電車,現在全都沒有了,反而多了一家熱電廠。」
  • 上饒數百業主質疑該市一地產開發商涉嫌「一房兩賣」
    得知房屋被抵押出去,業主們紛紛來到晶華美郡售樓處討要說法業主掛出「此棟房屋開發商早已抵押給施工方」的條幅,以提醒購房者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倪曉鋒報導:近日,一則有關「上饒晶華美郡、翡翠城地產商一房兩賣」的消息被傳的沸沸揚揚。
  • 物權法預告登記:防範地產商將預售房賣給第三人
    2007-03-19 08:31 物權法預告登記規定能防範房地產商將預售房再賣給第三人「為避免開發商一房幾賣、糊弄百姓的現象,《物權法
  • 買的「公寓」變「商業用房」?開發商疑以住宅為賣點兜售商業用地
    近日,南京市民孔先生向荔枝解憂幫反映,自己曾在南京祿口空港新城看中了一套層高4.8米、面積40平方米的房子,當時開發商宣傳這是買一層送一層的精裝公寓,投資自住兩相宜。在交完首付,還了近兩年貸款後,他突然發現自己買的「公寓」,竟然是門面房和商店。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20號退款!開發商做出承諾—買房後發現沒有預售證,退款遭推拖!
    今天一大早許昌鄢陵的爆料人@河南都市爆料 稱:經過媒體的報導,建坤御園的開發商已經聯繫他們並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覆,承諾20號開始把錢退還,想要房的話,也會儘量安排房。爆料人表示願意再相信開發商一次,也希望媒體能夠持續關注開發商是否履約。
  • 聖地牙哥小區門面房層高「縮水」 原是設計方案變更
    近日,合肥市民王女士很氣憤,為了做生意,她花盡積蓄購買了一套門面房,結果在快交房時,卻發現層高「縮水」,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層高「縮水」的呢?業主:實際層高只有3米4王女士購買的門面房,位於臨泉路與大眾路交口附近的聖地牙哥小區,「我自己測量的層高只有3米4多一點」,但是在王女士的購房合同上,她購買的該小區的門面房層高應為3.85米。顯然,屋內的實際層高達不到這個高度。王女士說自己是從事五金百貨經營的,門面房的層高決定房屋是否能被最大限度的使用。
  • 宣傳資料與實物「貨不對板」 重慶多個樓盤業主維權拒接房
    春節前都是接房高峰期,不過重慶一些興高採烈去接房的業主,卻稱被「坑」的苦不堪言。部分買了保利觀塘洋房的業主向記者反映,當初承諾配置地下室外以外的車位,如今車位卻佔了業主地下室一半空間;另外約克郡悅水岸的業主也在反映,樓盤出現牆體滲水、車庫不平等情況。種種遭遇,上演了一出真實「買家秀」與「賣家秀」的巨大反差。   維權!
  • 雲錫金地交房再起波瀾 部分業主拒絕接房
    近日,雲南房網接到雲錫金地小區業主爆料稱,雲錫金地A2地塊在未達到相關交房條件的情況下,開發商就要求業主接房。業主在接房現場發現,開發商未能提供國家強制性驗收的「五證兩書一表」證明,房屋內部的工程質量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對此,一部分業主拒絕接房。
  • 聊城錦繡翡翠城房屋產權「縮水」二十年,開發商是否存在隱瞞?
    可最近,有購房者給我們打來熱線,說自己在籤合同的時候發現,房屋產權居然「縮水」了?!今年六月,錦繡翡翠城小區七號八號九號三棟樓陸續開始對外銷售,吸引了眾多購房者。很多人在仔細考慮比較完之後,選擇了購買小區8號樓,隨後交納了定金和首付款。
  • 台州:地庫車位面積縮水,業主向媒體求助,記者協調開發商解決
    前段時間回小區時,卻發現自家車位面積縮水了,開發商佔用他家的車位面積,挖了一條水溝,這是怎麼回事?葉先生持有的車位《產權證》上顯示,他家車位編號150號,車位面積為13.75㎡。葉先生介紹稱:「每逢梅雨季節,地下車庫到處都是積水,後來開發商沿著牆體,開挖了一條排水溝,葉先生車位剛好是靠牆邊,於是那條排水溝佔用了他家車位的部分面積。地庫現場,葉先生用尺子丈量了下。
  • 業主反映綠地國際城學區房承諾變泡影 開發商綠地泉維權事件頻發
    7月25日,濟南綠地國際城因賣房時承諾的優質教育資源遲遲無法兌現,導致不少業主面臨孩子無學可上的境遇。 承諾的名校變成公租房魯網記者查詢獲悉,濟南綠地國際城開發商為山東綠地泉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於2015年、2016年拿下目前綠地國際城所在文莊片區7宗土地。
  • 供熱面積與房本面積不符應該業主埋單嗎?
    去年已經申報了停暖,今年卻收到熱費的欠款單;交了多年的熱費後,才知道自家的房本面積竟然比交費面積小。遇到這些特殊的情況,業主應該補款嗎,熱力公司又是否應退還熱費?  供熱面積與實際不符,給退費嗎?  直到看到房管局核定的住宅面積與自己一直以來的交費面積存在出入,市民呂先生才知道,多年來自己都多交了採暖費。
  • 「墓景房」引發法律之辯
    「開發商把山圍起來了,不讓我們進去看房,我們唯一能看到的就是沙盤圖和樣板房。並且售樓部沒有任何公示,銷售人員也說沒有墓園和山墳。」有業主告訴《法治日報》記者,他們質疑開發商存在虛假宣傳甚至欺詐的行為。上述情況並非個案。今年7月,陝西西安蓮湖區恆大翡翠龍庭11號樓多位業主在即將收房時發現,小區一牆之隔是一片約100平方米的墓地。
  • 一女嫁兩家? 鄭州博雅置業被質疑一房兩賣
    原標題:一女嫁兩家? 鄭州博雅置業被質疑一房兩賣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曹恆叢在我們協議還有效的情況下,開發商擅自將我認購的房子另售他人,這是欺詐。近日,購房戶趙先生投訴鄭州博雅置業有限公司一房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