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說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慢慢開始施行素質教育,學校、老師、家長不只關心孩子的成績了,而是培育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減少對成績的關注,不是不關注成績,考試成績依舊是高考唯一指標。
但為了進一步實現素質教育,很多省市都發布關於「禁止公布學生成績」的規定,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不會向家長公布學生的各科具體成績,大多用優秀、良好、合格來分成三個等次,不光家長不知道,學校也不會再學校公開成績,班級學生和各科班主任都不知道成績排名情況。
針對這一規定大眾的看法
這一規定一出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尤其是部分家長表示質疑,覺得這這一規定並不利於應試教育,有人針對「是否公布學生成績」一事,採訪了相對應的5000名家長,80%表示不支持,覺得這是在掩耳盜鈴,遷就弱者。
而大眾口中的「弱者」無外乎那些心理素質差的學生,近年來屢屢發生學生因成績不理想,出現極端的行為,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確實多省出臺這一規定,是怕這樣的悲劇再發生,但絕不是主要目的。
「禁止公布學生考試成績」的利與弊
弊—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不了解,學生缺少競爭意識
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自控力差,沒有嚴格的監督和對比性,是不會用心去學習的,一旦開始禁止公布成績,學生不知道自己有多差,沒有了比較失去了競爭力,最終結果可能會越來越差,甚至是整個班級都處於較差的情況。
弊—報考困難
可能有人不明白,高考報考跟公布公布成績與什麼關係,舉個例子你就能明白了,眾所周知,高考報考是根據成績去報考的,而每年各省的分數線都不同,比如說河南省今年一本分數線非常低,理科在500分左右,而在去年500還只能考一個普通的二本。
所以如果你對自己成績情況不了解,不知道自己處於什麼水平,那麼不知道從什麼方面查缺補漏,將來更是找不到報考的感覺。
弊—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情況一無所知
教育分為學校教育和家長教育,上面我們也說了,禁止公布成績包括不對父母公開成績,那麼父母對於孩子的成績就一點都不了解,更是無從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尤其是小學家長,家庭教育很難進行下去。
利—減輕孩子的學業壓力
不公布學生考試成績,確實減少了學生的學業壓力,尤其是對於那些自尊心強,受挫能力差的學生,成績再也不會成為壓倒他們自尊心的最後一根稻草了。
說到這一點,很多人又會說了,這就是在同情弱者,其實不是,成績也和肖像權一樣屬於私人的東西,是否公開都需本人同意才行。
利—孩子更加自信
每到過年過節家裡的親戚都會詢問:「期末考試考了多少分啊?」這時候成績不好的學生總是感覺羞愧難當,成為童年陰影,而不公成績後,學生再也不用承受這種難堪,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
利—實現素質教育,美育中考
2020年各省教育部發布,中考將體育分值提高到和三大主課同分,還有可能將美術和音樂加入中考,進一步實現美育中考,所以說成績將來可能不會是唯一考察標準,不公布成績也是讓更多的人不那麼關注成績,實現素質教育。
對於「禁止公布學生成績」家長該怎麼看?
綜上所述,「禁止公布學生成績」是利大於弊的,家長不用太在意這一點,畢竟教育部作出這一規定也是進行多方考慮的,並不會貿然取消公布學生成績。
而如果家長真的關心孩子成績,還是可以通過班主任的諮詢知道各科成績的,只不過不會知道其他孩子的成績,以及整體排名,所以也並不妨礙極愛他那個教育的進行。
禁止公布學生成績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標籤,對於學生家長和社會都是利大於弊的。
對於「禁止公布學生成績」這一政策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