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患者的安置窘境:19歲在學齡班裡賴5年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自閉症患者的安置窘境:19歲在學齡班裡賴5年

2015-11-09 10:21:22來源:荊楚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2015年11月09日 10:21 來源:荊楚網

參與互動 

  八旬高齡外公外婆擔心19歲自閉症外孫以後的路越來越難走

  「我害怕有一天我和他爺爺離開這個世界了,星星卻還找不到一個好去處。」11月5日,說起11月30日即將滿19歲外孫星星,81歲高齡的周婆婆滿面愁容。

  電源開關已經被撬起,電源座卡嵌處的白色牆面已經露出了水泥底;家中木質房門表面爛掉,赫然可見一個籃球大的缺口;地上散落著各種電源線,電腦、電視東倒西歪……記者在周婆婆家裡看到,整個窗戶和陽臺都被細密的鐵絲網給封了起來,看似牢籠。周婆婆說:「星星以前從四樓窗戶向下扔過一把鎖,差點砸傷路人,後來就裝上了這個防盜網。」

  周婆婆介紹,如今19歲的外孫星星在兩三歲時患上了自閉症,由於其父母早年離異,星星一直跟著兩老生活。一開始時,星星只是表現出對身邊所有事物的不關心,可隨著他的長大,病情越來越重,並伴隨著越來越頻繁的破壞性行為。身高180cm、體重130斤的星星,常常將虛弱的外公壓倒在地上不能動彈,做過心臟支架手術的外公常常連氣都呼不過來。家中所有的玻璃都被他徒手或用工具敲碎,等到行動遲緩的老兩口發現時,星星還像沒事人一樣,可手部已經血肉模糊。老人們只能一遍一遍地帶星星就醫,並不斷換上新玻璃。

  為了星星上學,周婆婆沒少操過心,十幾年來,星星先後輾轉4所學校上學。3歲起,星星在設立於梨園醫院的康復基地就讀。由於康復基地的搬離,2004年時老兩口好話說盡才將孫子「塞」進一農民工學校。後來,因農民工小學的搬離,2007年時星星又陷入了「無書可念」的窘境。老兩口又前往漢口一家聾啞學校求情。可上課僅兩周,星星調皮讓課堂秩序無法維持,被迫回家。直到2008年時,星星才得以在武漢市啟慧特殊兒童教育中心入學。

  如今,19歲的星星是該校最大的孩子。武漢市啟慧特殊兒童學校校長劉莉告訴記者,該校設有「早療」和「學齡」兩個年級,分別收2-7歲及7-14歲的自閉症兒童,按照年齡,19歲的星星已經「超齡」5年。劉莉表示,其實14歲時早該畢業,但念及孩子情況確實特殊,就沒有把星星拒之門外。

  「他爺爺心臟不好,前年植入兩個支架,我的腰椎、胸椎骨折,上下樓都很困難」,身體每況愈下的周婆婆無奈地說,她現在最希望的,就是能給自己的孫子找到庇護的場所,在他們入土前看到孩子得到好的安置。

  據了解,在武漢,和19歲的星星一樣的大齡自閉症患者不少,他們同樣面臨著無處可去的困境。

  大小便經常拉在褲子裡、洗澡不幫忙就會將胸口搓出血、瓜子不吐殼直接咽進肚子……說起20歲的自閉症女兒,48歲的姜女士十分無奈。她白天送12歲的自閉症兒子上學或者買菜的時候,只能選擇將女兒鎖在家裡。兩個自閉症孩子讓她和丈夫心力交瘁,對於未來,姜女士不敢去想。她只希望,在自己和丈夫去世以後,能有相關的機構能讓自己的一雙兒女有個安身的地方。

  29歲的自閉症患者李玥良每天呆在家裡

  李洪濤的兒子李玥良也患有自閉症,皮膚白皙的他,絲毫看不出已有29歲。「每天只能呆在家中,不見太陽。我們怕他出門打人,只敢在晚上帶他到不超過1公裡遠的空地遛彎。」李洪濤說,他曾經帶兒子在妹夫的工廠做工,兒子十分認真,往往能發現工作中其他人的差池,並加以改正:「可後來工廠升級,不能再去。現在能為他們提供工作的場所也太少了。」 (記者 餘梅)

相關焦點

  • 19歲自閉症外孫「賴」在學齡班 外公外婆哭訴求助(圖)
    八旬高齡外公外婆擔心19歲自閉症外孫以後的路越來越難走(圖源網絡)11月5日,說起11月30日即將滿19歲外孫星星,81歲高齡的周婆婆滿面愁容。  電源開關已經被撬起,電源座卡嵌處的白色牆面已經露出了水泥底;家中木質房門表面爛掉,赫然可見一個籃球大的缺口;地上散落著各種電源線,電腦、電視東倒西歪……記者在周婆婆家裡看到,整個窗戶和陽臺都被細密的鐵絲網給封了起來,看似牢籠。
  • 一個自閉症家庭的19年
    浙江在線5月26日訊 因為疑似自閉症,6歲男孩樂樂被媽媽小葉遺棄在了杭州城站肯德基店(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APP近日曾做連續報導)。  樂樂和小葉的故事經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APP報導後,不少和小葉同病相憐的家庭給我們打來了電話。每個自閉症家庭,都經歷過小葉的崩潰和絕望。只是,大多數人最後接受現實,並選擇讓自己強大。
  • 4歲自閉症兒童殞命康復基地 負責人養生書五年前已列黑名單
    他號稱為治療兒童自閉症找到了第三條道路。封面新聞記者查詢發現,2011年7月5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24本編制質量不合格的養生保健類圖書名單,其中就有夏德均所著的《天道康復—一招十步祛病綜合療養法》。按照新聞出版總署要求,這些書應當被出版單位全部收回銷毀。然而直至2016年5月5日,《天道康復》一書仍在網絡購書平臺上銷售。
  • 溫州萬名自閉症患者康復機構卻只接受千餘人 咋破
    但是,在這波小高潮之後,如何對自閉症患者提供持續的、良好的康復治療,或是我們需要進一步關注的話題。  記者獲悉,按統計比例,我市隱藏著約一萬八千個的自閉症患者。但這些患者的治療及康復卻面臨著治療機構少、治療費用高、成年患者無機構收治的窘境。有些患者在缺乏持續治療的情況下,甚至惡化成精神障礙。
  • 19歲自閉症少年畫作走紅 陳丹青稱其"中國畢卡索"
    自閉症孩子都是天才?  錯,  大部分患者智商低下  自閉症又叫孤獨症,許多人知道自閉症是緣於美國電影《雨人》。由著名影星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主人公雷蒙,是典型的自閉症患者,卻擁有著神奇的記憶力。
  • 焦灼的自閉症患者父母:我們老了,他怎麼辦?
    早晨7點,天剛蒙蒙亮,順義牛欄山鎮範各莊村一間10多平方米的平房裡,鬧鈴響起,19歲的輕度自閉症患者宇航鑽出被窩洗漱。之後,他獨自騎車去不遠的工廠上班。宇航3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症,即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也是兒童精神疾病中最主要的一種,發病率已居我國各類精神殘疾之首,目前無法治癒。
  • 一個自閉症家庭的19年:我願相信兒子是個「寶藏男孩」
    47歲的吳民(化名)是杭州一家小便利店的老闆,他還有另一個身份,一個19歲患有自閉症的大男孩的父親。近日,記者走近吳家,記錄下這個家庭的日常。下午3點40分,是晨晨(化名)放學的時間。一到點,他會站在杭州楊綾子學校的門口,等爸爸來接。學校邊上的「智慧樹」小店,晨晨盯著各式蛋糕看,沒有吭聲。吳民看出兒子眼中的渴望:「想吃哪一個,就自己去買。」
  • 特殊教育學校,疫情期間,自閉症患者的數據
    2020年,COVID-19的全球爆發,讓世界重新認識到了疾病能帶給人類怎樣的災難……自閉症也是一種疾病,而且,甚至更為糟糕:新型冠狀病毒可以被控制,患者可以被治癒,但自閉症,卻要伴隨患者一生。今年3月份,正在新冠肆虐的時候,美國CDC又發布了新的自閉症比例數據:1:54(較上一數據上升近10%)也就是說,每54個新生兒童中,就有一個自閉症患者,然而真實的數據往往會更糟糕。作為自閉症康復行業的工作者,我深刻地了解一個自閉症兒童能給一個家庭帶來怎樣的改變。
  • 一個自閉症家庭的19年:最怕聽到別人說孩子沒教養
    一個自閉症家庭的19年:最怕聽到別人說孩子沒教養 原標題:   47歲的吳民(化名)是杭州一家小便利店的老闆,他還有另一個身份,一個19歲患有自閉症的大男孩的父親。近日,錢報記者走近吳家,記錄下這個家庭的日常。  下午3點40分,是晨晨(化名)放學的時間。一到點,他會站在杭州楊綾子學校的門口,等爸爸來接。  學校邊上的「智慧樹」小店,晨晨盯著各式蛋糕看,沒有吭聲。吳民看出兒子眼中的渴望:「想吃哪一個,就自己去買。」
  • 青年自閉症患者艱難入世路:求職曲折 生活仍難獨立
    自閉症青年入世路12月22日,朝陽公園的場館裡,羽飛(右二)與其他自閉症夥伴一起參加合唱表演。這是羽飛在突發癲癇後,重新參加的第一個社交活動。12月3日,順義區牛欄山鎮一家工廠,宇航在進行分揀組裝工作。
  • 無處安放「星星的孩子」 大齡自閉症患者何去何從
    22歲的自閉症患者潘祥被多家自閉症康復機構拒之門外,無奈之下,單身媽媽只能邊上班邊照顧他,卻因此丟了「工作」。6月30日,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青島的大齡自閉症患者逐漸增多,但沒有康復機構願意收治,國家也沒有相應的救助政策,社會勞動就業更是基本空白。大多數大齡自閉症患者只能被「圈養」在父母身邊。
  • 東莞約2/3年滿7歲自閉症兒童「無書可讀」(圖)
    東莞約2/3年滿7歲的自閉症兒童「無書可讀」,市委書記劉志庚表示將與教育部門協商解決  有人說,他們是星星的孩子。他們有著星光般清澈的眼睛,卻從不向父母述說他們所看到的一切;他們有著天使般甜美的笑容,卻很少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快樂或悲傷。更多的時候,他們只是安靜地獨坐在牆角一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一個人玩。
  • 一個自閉症家庭的19年:最怕聽到別人說這孩子真沒教養
    「最怕聽到別人說『這孩子真沒教養』,其實我們花的功夫成千上萬倍」熬過崩潰,比現實更焦慮的是未來,抱團取暖是他們的渴望一個自閉症家庭的19年47歲的吳民(化名)是杭州一家小便利店的老闆,他還有另一個身份,一個19歲患有自閉症的大男孩的父親。近日,錢報記者走近吳家,記錄下這個家庭的日常。下午3點40分,是晨晨(化名)放學的時間。一到點,他會站在杭州楊綾子學校的門口,等爸爸來接。學校邊上的「智慧樹」小店,晨晨盯著各式蛋糕看,沒有吭聲。吳民看出兒子眼中的渴望:「想吃哪一個,就自己去買。」
  • 關於自閉症患者的經典電影大推薦:豆瓣電影Top250中的重磅催淚彈
    剛過21歲生日的大福(文章 飾)是個孤獨症患者,父親王心誠(李連杰 飾)在妻子去世後,一個人將大福養大,如今王心誠身患肝癌,自感時日無多,如何安置大福的未來是王心誠唯一放不下的牽掛,他甚至有過和兒子一同赴死的想法。王心誠試圖將大福送回培智學校,但是學校、福利院一連串的拒絕令他倍感失落。
  • 看待自閉症患者的角度
    把三個角度聯繫在一起看是很重要的,自閉症患者的角度、患者家長的角度、醫生的專業角度。讓不同的人彼此之間相互交流,而不至於讓不同的人彼此之間相互交流,而不至於有人被指責。 避免自說自話,自閉症是一種神經發展性疾病,是大腦連結的問題,導致的對大腦發展的影響。而介入自閉症患者的生活,就是介入其大腦的適應性。自閉症患者周圍人的齊心合力,才能對自閉症患者起到作用。
  • 由仲:建立長效救助機制 給自閉症患者終生關懷
    「自閉症患者經過早期診斷和康復治療,生活是可以自理的,也是可以自立的。」山東省政協委員、香港安安國際自閉症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由仲在接受中國山東網採訪時說,他今年帶了關於對自閉症人士義務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提案,倡導建立長效救助機制為自閉症患者提供終生關懷。
  • 自閉症患者都是天才?關於自閉症,這四大誤解你信了嗎?
    4月初,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如期到來。「自閉症」這個詞大家也許聽得多,但對它真正了解的人卻少之又少。自閉症不僅只是簡單的性格內向;這是一種由腦部發育障礙導致的疾病,表現為情緒和行為的異常以及交流障礙等,症狀還會漸漸加重。一般來說,家長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會注意到這個問題。
  • 大齡自閉症患者處境艱難 他們長大了誰來接納他們?
    2017年4月5日訊,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自閉症也稱孤獨症,是兒童時期就顯現出來的發育障礙。由於症患者存在溝通困難、行為刻板、興趣狹窄等症狀,所以如同天上的星星,一人一個世界,外人很難知道他們想些什麼。
  • 當自閉症患者成為父母:成年自閉症患者該生孩子嗎?
    雖然對於中度或重度的自閉症患者而言,他們可能不具備為人父母所必備的技能,但許多高功能自閉症患者已經做好了準備、願意並且能夠承擔撫養孩子的「人生挑戰」。 對於自閉症父母來說,在育兒的許多方面都顯得更加困難。
  • 自閉症患者的八大優點
    這是變相在問我們「你們是如何做到給那些自閉症人士創造就業機會的呢?」Harry Specters這個公司創立於「對巧克力的愛」和「對給那些自閉症患者創造工作機會擁有熱情」兩者的結合。創造就業機會是自然的,因為我們有一個患有自閉症的兒子。這驅使著我們看待自閉症患者有一點特殊的感情。正因如此,奇蹟就發生了!奇蹟引發了全新的領域,自閉症患者有著正常人所沒有的沒有被開發和培育過的特殊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