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這首經典歌曲《我的祖國》創作至今已經有六十三個年頭了,依然響徹在祖國的每個角落。
10月2日下午16時50分許,《我的祖國》的著名演唱者、9月29日獲得「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的郭蘭英從北京載譽歸來,回到番禺她創辦的郭蘭英藝術學校。番禺區有關領導及郭蘭英的學生們為這位90高齡的校長接風洗塵。
「人民藝術家」郭蘭英載譽回番禺
10月2日下午15時多,記者來到郭蘭英藝術學校,郭蘭英的學生們已不約而同從各地趕來學校,聚集在她的會客廳,準備了鮮花、國旗,迎接他們校長的載譽歸來。會客廳裡,珍藏著很多她藝術生涯中獲得的榮譽證書和不同年代的照片。學生們一邊打聽郭蘭英什麼時候抵達學校,一邊津津樂道述說郭蘭英對藝術追求精神及對他們的影響。
下午16時50分許,番禺區有關領導及郭蘭英的學生們手捧著鮮花和國旗,來到學校門口站成排成隊列。幾分鐘後,郭蘭英乘坐的車輛開進學校,大家有序迎了上去,齊聲歡呼:「歡迎郭校長載譽歸來!」郭蘭英雖然九十高齡,但身體硬朗,精神矍鑠,她下車後向大家一一招手、問好,特別是對於迎接她的小朋友,她弓下身子從小朋友手中接過鮮花,面帶笑容,隨後,和大家站在一起合影留念。
番禺區有關領導代表番禺區政府對郭蘭英獲得「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表示衷心祝賀。郭蘭英面帶笑容,連聲表示感謝。
1986年舉家南遷番禺 辦起了藝術學校
許多90後、00後只知道郭蘭英老師的《我的祖國》。但其實,她為民族新歌劇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郭蘭英,1929年12月生於山西平遙,中國女高音歌唱家,晉劇表演藝術家,歌劇表演藝術家,民族聲樂教育家。中國文聯第四屆全國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二、三屆理事。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1982年到中國音樂學院任教,1986年創辦廣東番禺郭蘭英藝術學校並擔任校長。1989年榮獲中國首屆「金唱片獎」;2005年榮獲首屆中國電影音樂特別貢獻獎等。
幾十年間,郭蘭英將戲曲藝術中唱功和做功兩個方面融入「新歌劇」中,也影響了民族新歌劇的發展。《我的祖國》《咱們的領袖毛澤東》《南泥灣》《繡金匾》以及歌劇《白毛女》《小二黑結婚》等著名唱段,都成為傳唱至今的歌曲。
作為中國藝術的使者,郭蘭英曾出訪幾十個國家。一生孜孜不倦地歌唱祖國,心繫人民,紮根群眾,謳歌時代,郭蘭英唱著《我的祖國》,鼓舞了幾代中國人。
郭蘭英是中國民族新歌劇的開拓者之一,她從解放前唱到解放後,從戰爭時期唱到建設時期,演繹了《白毛女》《夫妻識字》《兄妹開荒》《小二黑結婚》《劉胡蘭》《紅霞》等大量民族經典新歌劇。她用優美的身段、靈巧的手勢、傳情的眼神賦予角色以生命力。
1986年,作為中國藝術界的泰鬥級人物郭蘭英拋開了北京優越的生活條件,舉家南遷廣州番禺,辦起了郭蘭英藝術學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歌劇藝術教育上。從藝數十載,郭蘭英培養了眾多出色的學生。
學生說:郭校長對藝術的執著值得學習
談到郭校長,她的學生們都無比興奮,紛紛打開了話匣。
郭蘭英藝術學校第二屆(1988年入讀)學生、番禺文藝工作者孫霏霏說,自己受到了郭校長很多方面的指引,特別是郭校長對藝術的嚴謹、對藝術專業方面的追求精神對我影響很深,走上工作崗位以來也一直傳承了郭校長對藝術的執著和追求。
郭蘭英藝術學校97屆學生陳昊表示,自己感受最深的是郭校長對藝術的精神,她要求學生對藝術一定要用心、堅持、刻苦,打好基礎,未來在藝術的道路上才能越走越遠。
1994年鍾萍進入郭蘭英藝術學校舞蹈系學習,剛好是郭蘭英校長從藝60周年,當時有很多文藝演出,自己和畢業班的師姐一起表演,其中有個非常經典的秧歌節目,「我對特別長的綢帶怎麼也扭不起來,郭校長當時雖然已有60多歲了,做了一次示範,郭校長那種藝術精神把在場所有人都感動了。以後每當有節目排練,我就用心從郭校長的身上找藝術感覺,這是我一輩子值得追求的。 」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通訊員 王漢文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肖桂來 通訊員 黃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