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種繩纜轉產口罩耳帶 青島這家企業戰「疫」與發展齊頭並進

2020-12-20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5日訊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許多中小企業經歷著生存歷練與考驗。青島海麗雅集團華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主動暫停了生產部分特種繩纜訂單,轉而生產起利潤更薄弱的「新」產品——口罩耳帶。全天24小時兩班倒開工,目前從該公司產出的口罩帶,可以保證每天近100萬個口罩的生產配套。

正月初六下午,青島海麗雅集團董事長張旭明接到一位老客戶的電話,得知有300萬隻口罩沒有口罩帶而無法給醫護人員使用;為了助力抗擊疫情,滿足醫護人員和人民群眾對口罩的需求,集團決定把部分特種繩纜訂單下線,立馬生產口罩耳帶。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工廠大部分生產工人來自南方,即使能馬上回來,還要進行一段時間的隔離觀察;時間不等人,不能耽誤了口罩的使用,集團管理層即刻召集在山東的留守員工和技術骨幹、企業高管下車間進行一線生產,大家緊張有序地對設備和工藝技術進行改造。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天一夜的攻關,正月初八下午,成功打樣出了達標的口罩耳帶。

目前,公司正在加大轉產數量,傳統的生產設備一臺只能生產40-50條口罩耳帶,通過設備改造現在一臺設備一次可生產80-100條,產量比傳統生產方法翻一番,滿足青島本地產能之後可供其他地區口罩廠商使用。

隨著,青島海麗雅集團華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能生產口罩耳帶的消息傳出去之後,每天都能接到數十個求援電話。公司也正在加大轉產數量,保證滿足青島本地產能之後可供本省其他口罩廠使用。

這些口罩耳帶每米只能賣0.09—0.15元,更無法與現在公司生產的某些甚至可以賣到數萬元一米的特種繩纜相提並論,給公司減少了一定利潤,但該公司董事長張旭明並不後悔:「企業的困難是暫時的,全民都在戰『疫』,民營企業這個時候更應該顧大局、識整體、有擔當。」

面對疫情下復工復產態勢,青島海麗雅集團積極創新,把銷售平臺搬到線上,為滿足客戶購買防疫用品的需求,海麗雅集團融合一次性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液、體溫計等應急產品資源,推出疫情應急包。然而,受線下銷售渠道不暢的影響,市場開拓存在一定困難。對此,海麗雅集團上線了「鵪鶉應急安全裝備交易平臺」小程序,構建應急物資需求供給的「大合集」,幫助應急物資需求方直接、快速、精準對接,這是全國首個應急安全裝備線上平臺。

據統計,應急安全裝備APP上線半個月以來,平臺累計訪問量超過10萬人次,通過平臺工作人員線上線下協同,已促成90批次的物資對接,確保安全、平穩地渡過疫情。在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隊青島一隊促成下,明月海藻與海麗雅在消殺產品營銷方面開展合作,共享產品和客戶資源,既擴大了明月海藻產品市場銷路,也為海麗雅打造了新的銷售業務增長點。

閃電新聞記者 孫楊 通訊員 姜娟 王恩全 青島報導

相關焦點

  • 讓「品質」成為雅曼莎口罩耳帶的真正定義
    2020年新冠肺炎來襲,戴口罩成為大家安全防護的重要措施,更是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剛需」。人們對口罩需求大量增加,導致了口罩耳帶需求持續上升。而受口罩耳帶需求增加影響,出現了市場上致供貨緊張,定價不一的情況。
  • 把扎頭繩變"上天入海"繩纜 她被贊"中國繩王"
    後來臨危受命,讓一個瀕臨破產的老企業起死回生;她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硬是把扎頭繩、做在春秋褲上的腰繩,變成了用於航天、海洋科考的特種繩纜。她叫張旭明,是青島海麗雅集團的女掌門人,被業界稱為「中國繩王」,曾榮獲中國傑出創業女性、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
  • 致敬最美半邊天:她把扎頭繩變成「上天入海」繩纜
    後來臨危受命,通過變革創新,讓一個瀕臨破產的老企業起死回生;她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硬是把扎頭繩、做在春秋褲上的腰繩,變成了用於航天、海洋科考的特種繩纜。她叫張旭明,是青島海麗雅集團的女掌門人,被業界稱為「中國繩王」,曾榮獲中國傑出創業女性、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
  • 河南雙匯集團復工復產戰「疫」記
    保民生供應 顯責任擔當 ——河南雙匯集團復工復產戰「疫」記□ 楊會玲 本報記者 孫中傑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作為國家重要生活物資生產企業的河南雙匯集團(以下簡稱雙匯)在全國、各省市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20多家工廠相繼復工,堅持防疫、生產兩手抓,力保各地民生供應
  • 從生產扎頭繩到「蛟龍號」特種繩纜 青島有個「中國繩王」
    在這一國家重大科研工程背後,有「青島製造」的鼎力支撐。青島海麗雅集團有限公司為「天問一號」提供著陸傘繩連接技術、研發,並提供特種彈性繩索以用於著陸器耐衝擊試驗。作為「中國繩王」,海麗雅先後為中國海洋科考船「大洋一號」、「科學號」、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等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定向研發特種繩纜,不僅填補了國內多項空白,產品性能更是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一家醫療企業的口罩戰「疫」
    來源:新華社原標題:一家醫療企業的口罩戰「疫」位於深圳坪山區的深中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用品。「從除夕開始,我們一直開足馬力生產,並不斷擴大產能。」公司總經理杜量衡說。
  • 【視頻】中國夢·勞動美:青島一女子口袋裡總裝根繩 她造的繩纜曾...
    中國夢·勞動美:青島一女子口袋裡總裝根繩 她造的繩纜曾陪「蛟龍號」下潛半島記者 王麗平 高芳  一眼掃描2000根紗線、從「最笨」的員工到比賽第一、參與製成蛟龍號特種繩纜……她是青島海麗雅集團華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值車工、輪班長,也是今年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徐美玲
  • 口罩耳帶原料急缺 駐企專員牽線救急
    「耳帶的原材料就剩一周的量了,又沒了供應商,可怎麼辦?」湖州思泉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焦急萬分時,駐企服務專員、德清縣司法局工作人員正好帶著律師來到該企業開展法律服務。在得知企業難題後,司法局幹部積極籌謀,僅用了2天時間,就幫助解決了生產原材料等問題,助力企業復產。
  • 戰「疫」中的「江門製造」閃光出彩!速看背後的故事
    小至一根口罩鬆緊帶,大到一輛醫療救護車,「江門製造」源源不斷馳援全國戰「疫」。作為廣東省重要工業基地、「珠西戰略」主戰場,這就是「江門製造」的實力與擔當。除盈通公司外,多快好省、信必達等4家膠條生產企業,鐵金剛、盈豐智能、弘騰機械等8家壓條機生產企業,也在戰「疫」中火速復產擴產。△廣東獅特龍實業有限公司捐贈物資一批 。國務院「點讚」的7家江門企業也全部來自防護服生產相關領域。如獅特龍公司所產的醫用橡筋就是生產防護服的重要材料。見微知著,可見雄厚的產業基礎是「江門製造」戰「疫」的重要支撐。
  • 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齊頭並進!羅湖全力支持企業發展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 有序復工復產成為當下的重要任務 「復工潮」下的羅湖企業是怎麼做的呢?
  • 戰「疫」直擊|外貿企業自救:轉內貿、穩客戶、減開支
    2020年1至3月全國進出口企業註冊量同比降15.9%。從事外貿運營工作的劉楓告訴記者,中國製造網付費會員後臺上可以看到,2020年1月起,我國內地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對「口罩」和「口罩機」的搜索量驟增。 風口下,不少外貿企業想通過轉型口罩、防護服、口罩機、呼吸機等醫療物資出口。
  • 翻譯機、智慧課堂……戰「疫」守關 科大訊飛在青島
    青島新聞網3月24日訊(記者 劉倩倩 通訊員 張熹煒)「以前和外籍人士溝通,真的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用這個翻譯機之後大家就都聽懂了。」在青島流亭機場,外籍人士正在有序接受信息登記。面對這樣的場景,一位海關工作人員感慨道。
  • 山東青島:黨旗獵獵擔使命 戰「疫」一線顯初心
    人民網青島2月9日電 「廣大村民朋友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常見發熱、乾咳……」早上7點,豎立在段泊嵐鎮各村委會的大喇叭又準時響了起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繼續肆虐中國,醫療條件薄弱的鄉鎮農村怎麼打這場防疫戰?
  • 黨旗,飄揚在民企戰「疫」前線──天津民營企業黨組織黨員助力「雙...
    連日來,全市民營企業黨組織積極行動,組織黨員衝在一線、幹在一線,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保障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以智戰「疫」 破解復工復產難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
  • 【中國故事|戰「疫」】"不見外",復工復產 我們共同努力度過難關
    而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中,有一支特殊的力量,他們膚色不同、語言各異,在異鄉的土地上,他們共同以友愛之名為抗「疫」之戰貢獻出星星之火。他們是工作、生活在中國的各國友人。【中國故事|戰「疫」】"不見外",復工復產 我們共同努力度過難關 【中國故事|戰「疫」】"不見外",外國人向海外發聲展現中國抗疫【中國故事|戰「疫」】外國人在華「不見外」故事一:「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渡過這次難關。」
  • 青島1500家住宿企業已復工,疫後將實施旅遊振興工程
    連日來,青島市文旅局實行「一條復工線、一條停業線」兩條線管理,積極推動疫情防控與復產復工「兩不誤」。成立10個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指導組,每個組由一名副局級領導帶隊,深入10個區市督促生產性企業復產復工。目前,已累計走訪企業3100餘家,收集企業問題和困難200餘個,協助解決問題40餘個。
  • 上海老牌子三槍內衣緊急轉產口罩,帶你看看「三槍口罩」是如何生產...
    2月26日,浦東新區康梧路555號三槍工業城的廠房內,兩條「非醫用類、一次性普通口罩」生產線正24小時滿負荷運轉,產能達到每天10萬隻,而不久前這裡還是倉庫。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口罩成了市民生活的必需品,市場缺口較大。在這種情況下,以生產內衣聞名的三槍集團緊急轉產口罩。
  • 【青島智造】扎頭繩起家 "中國繩王"隨大國重器"上天入海"
    近日,為了解製造企業轉型升級成果,青島新聞網記者聚焦我市新一代「青島金花」培育企業,實地走訪多家製造企業,陸續推出系列報導,看青企如何向高端邁進,持續擦亮島城「品牌之都 工匠之城」的城市名片。【青島新聞網原創】(記者 蔡知芳)歷史上壽命百年的企業猶如海浪淘沙般,堅守下來的大都已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放眼中國現存的百年企業裡,得以經受住困難和持續發展的屈指可數。青島海麗雅集團始建於1922年,是中國建廠最早專業織帶、特種繩纜、安防自救產品生產的廠家。
  • 戰「疫」一線 商會黨員的身影無處不在
    疫情發生後,鄭州市洛陽商會黨委書記、會長韓永凱沒有在國外遊玩的心情,第一時間隻身回國,帶領商會投身到戰「疫」當中。    無心遊玩他隻身回國戰「疫」    由於常年忙於商會及公司的工作,疏於對家人的陪伴,韓永凱心裡過意不去。    「沒想到疫情會那麼嚴重,所以趁春節假期想彌補一下家人,就一起去了馬來西亞。
  • 一次性N95口罩耳帶 圓形扁形口罩繩帶
    一次性N95口罩耳帶 圓形扁形口罩繩帶 2020-06-17 11:34:34 來源:全球紡織網 一次性N95口罩耳帶,圓形扁形口罩繩帶,疫情全球蔓延,口罩成搶手硬通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