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中如何解決飛行員保暖問題?兩大法寶來應對:飛行服和「空調」

2020-12-17 騰訊網

我們都知道,海拔越好的話,相對來說空氣就會越冷。我們的飛行員的飛行高度一般來說在萬米高空,那裡的氣溫低到零下50℃以下,那麼飛機在這種情況下是怎樣解決飛行員的保暖問題的?

飛行員如果在高空作戰時環境比較冷的話,會降低自己的敏捷程度,也會導致反應遲鈍等一系列的問題,危害很大。而且低溫的天氣容易讓飛機機艙內的某些電子儀器失靈或是損壞,為了能夠讓飛行員在高空中的環境舒服點,設計師們早就已經想了很多方法來應對這個問題。因此設計出兩大法寶來應對這個問題:飛行服和「空調」。

在飛機剛發明出不久後的二戰中,由於飛機的飛行高度比較低,也有玻璃艙蓋封閉,所以氣溫並不是很低。看過二戰空戰電影的軍迷都見過那是的飛行員的標配:一個頭罩、一個玻璃眼罩、一個皮大衣、一雙皮鞋還有一個軟皮帽,這可不是為了耍帥才穿的,主要是為了應對高空中的冷空氣,而做的保暖措施。

到了現代,飛行服的保暖效果更加優秀,增加了抗荷服和救生衣這些裝備,其它部分依然是採用皮質材料來禦寒。現代所有的飛行服基本上都是拉鏈式而不用紐扣式,這是為了防止紐扣掉落,意外造成飛機失事而做的改進。

除了飛行服,飛行艙內還有一個「空調」,就類似於我們乘坐民用飛機時的空調系統。不過飛行艙內的空調系統比民航的也不差,它不僅能夠調節溫度,還能夠增壓和調節溼度等等的控制,它還有個專業的名稱叫做環境控制系統。

這個控制系統可以將溫度正常保持在15~26℃範圍內,而且它還可以通過控制排氣活門的開度,自動調節排氣量,這樣一來就可以調節艙內壓力和保證座艙內的空氣新鮮。

相關焦點

  • 戰鬥機沒有空調,飛行員在幾千米高空如何取暖?
    飛行員肯定是有空調系統取暖的,座艙的密封和加熱措施也都很重要。但戰鬥機並不是每時每刻都需要空調,早期的戰鬥機飛得很低、速度也慢,比如德國的福克D和E、英國的SE5,它們一般能飛到6000米高度,一般的戰鬥高度也達不到這個水平,速度也不過200千米/小時。
  • 飛行員解決內急的問題方法比較多,但大多數都很尷尬
    各個職業都有其自身的特點,也有其優勢和不足之處。就拿飛行員來說吧,作為保家衛國的空中衛士,其職業訓練絕不簡單,有人甚至說飛行員是用金子堆出來的,各國對飛行員也有著優厚的待遇。但是在具體的職業操作上,飛行員也有其難言之隱,由於大多數飛行員所操縱的是戰鬥機,機身內的空間非常狹小,當人有三急的時候,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難受的,他們也不可能把飛機降下來的解決問題,那麼此時怎麼辦呢?
  • 戰鬥機沒有廁所,飛行員內急拉肚子怎麼辦,原來這樣解決
    從飛機誕生以來,由於駕駛飛機的都是天之驕子,公眾就對飛行員有著不可抑制的熱情,他們關心飛機駕駛員的一切,包括如何作戰,如何訓練,如何吃飯,甚至如果方便。俗話說,人有三急,其中之一是內急。在飛機上解決內急是個大問題。中遠程的民航機一直是配備航空廁所的,使用負壓式抽水馬桶,乘客在衛生間裡與在家裡沒有區別。
  • 美軍如何防止高空缺氧墜機?研製高科技生物感應服,一片布可救命
    駕駛 F/A-18「超級大黃蜂」這樣的戰鬥機,在高空以每小時數百公裡的速度飛行是個非常危險的工作。飛行員在高空高速狀態下極易缺氧,這會導致出現墜機等致命危險。缺氧症狀近年來一直困擾著各類飛機的飛行員。據最新報導,美國海軍正在採購特殊面料,為飛行員製作生物傳感服,以及時把握飛行員在高空缺氧的生理狀況,減少墜機事故發生。
  • 飛行員穿「開襠褲」上天 詳解抗荷飛行服的發展(3)
    起飛前飛行員在現場穿上了「開襠褲」——抗荷飛行服。有很多朋友也一直在問,那些飛行員怎麼把「開襠褲」穿上了飛機?KH-7型抗荷服回歸了囊式結構,外形與美軍裝備的CSU-13B/P抗荷服和俄軍裝備的PKK-3-120抗荷服類似。KH-7除保留了大腿前部的織物航圖口袋的同時,在小腿前部增加了帶魔術貼口蓋的口袋,可以放置飛行資料。此外,KH-7考慮到第二代、第三代戰鬥機的使用特點,和KH-3相比增大了充氣囊的面積,提高了整體的抗荷加壓效能,有助於飛行員適應更大的飛行過載。
  • 戰鬥機沒有空調,那飛行員在幾千米高空如何取暖?
    戰鬥機飛在空中相對於地面來說更接近太陽,按理說戰鬥力座艙裡面的溫度會很高,但是很少有說到戰鬥機安裝有空調的,如果沒有安裝空調,那麼戰鬥機飛行員應該會中暑,現在卻很少有報導戰鬥機飛行員中暑的情況,那麼戰鬥機到底有沒有安裝空調?
  • 戰機飛行員在空中突然尿急該咋辦? 一片衛生棉解決大問題
    許多人都明白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條件苛刻,可以說是十萬裡挑一的。戰機飛行員具備我們常人所不具備的一些特定條件,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心裡素質那也是槓槓的。比如說,執行任務時在空中尿急,就很是個問題。戰鬥機飛行員執行飛行任務,在空中滯留的時間長短不一,如果在飛行途中內急,飛行員(特別是女飛行員)有什麼辦法解決生理問題呢?
  • 戰機飛行員如何挑戰遠航極限?大號解決並非易事,中俄美各有大招
    其實對於蘇-30MKK這種以大內油和空中加油能力著稱的戰鬥轟炸機來說,10小時並不是機體續航力極限,而是受到飛行員人體生理承受極限的限制,而這個生理限制就包括飛行員如何上廁所。戰鬥機飛行員在飛行中如何上廁所在遠航任務中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飛行員和所有人一樣都要吃喝拉撒,雖然在遠航任務前會通過高蛋白食物來減少上大號的需求,但小號仍不可避免。
  • 飛虎隊成員全套15件裝備回歸南京 飛行員兒子捐贈
    1942年,張義聲遠赴美國受訓,學習駕駛B-25轟炸機,加入中美空軍混合團一大隊,成為「飛虎隊」飛行員。  此後,張義聲和戰友駕駛著B-25轟炸戰鬥機,參加了緬甸境內的密支那戰役。張義聲的兒子張昂說,「中美空軍混合團從空中轟炸,炸毀日軍的運輸補給線,三個月把日軍從密支那趕走了。」另外,張義聲在桂林、重慶等地多次參加80餘次對日戰鬥,轟炸日軍前沿陣地及後方。
  • 女性戰機飛行員如何小便?美軍為解決這難題下大力
    美空軍為解決這一歷史難題辦起了比賽)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隨著女性戰機飛行員在美軍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美國空軍正在尋求解決女飛行員在飛行作戰途中小便問題的新方法。
  • 飛行員內急怎麼辦?有人說可以拉褲子裡,可真相比這還慘烈!
    飛行員也是一樣,在駕駛飛機的過程中的確會出現緊急排尿的狀況。在萬米高空,狹小的駕駛空間、緊迫的駕駛任務,無疑讓飛行員對空中排尿這項操作有些難以啟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飛行員們首先會選擇忍。畢竟,相對於膀胱,命才是最重要的。飛行員也沒那個閒工夫動不動就排個尿。這是二戰時期戰略轟炸機的機炮艙,在這麼狹小的環境中解決問題,可不是一般的棘手。
  • 飛行員內急怎麼辦?有人稱直接拉褲子裡,現實比這還尷尬
    在眾多兵種中,培養一名合格的飛行員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經費,而各國對飛行員的待遇也非常好,不僅提供特殊的餐廳,定製的營養餐,還會為其的出行配備專車和司機。我們經常會看到飛行員駕駛飛機的一些照片,可以說非常帥氣,很多人也因此立志成為一名飛行員。但是,飛行員執行任務並不輕鬆。
  • 空軍飛行員如果長時間飛行是如何解決生理問題的?
    這個問題其實困惑了世界各國已長達半個多世紀!運輸機和預警機每每執行任務的時長都要幾個小時,機組人員如有內急如廁即可解決,運輸機和預警機的衛生間小而精,即不會佔據太大空間,也能滿足所有機組人員的生理問題。
  • 飛行員要穿特製衣服才能駕馭
    二戰結束後,全球邁向兩極格局,而以美蘇為首的東西方兩大陣營,展開了長達數年的冷戰爭鋒,在此期間雙方研發了不少令人嘆為觀止的黑科技,即便是放到現在,這些裝備也依舊算得上是非常先進的。不過對於飛行員來說,適應這樣快的速度是相當不容易的,再加上高空與高速的雙重壓力,飛行員在駕駛SR-71"黑鳥"時,必須要穿戴特製飛行服,只有這樣才能適應「黑鳥」的飛行環境。而當時美國研發的這款「黑鳥」飛行服主要起到兩個輔助作用,第一個是在氧氣稀缺的高空,為飛行員提供足夠氧氣;第二個是在遇到特殊環境時,為飛行員降低超負荷壓力。
  • 我軍飛行員換著新裝 20個空勤裝具通過鑑定(圖)
    此前,我軍使用的空勤被服裝具都是1949年裝備的,一直沒有進行過系統的研究和改進。隨著新型戰機逐步裝備部隊,老式空勤被服裝具凸顯出品種單調、功能簡單、式樣陳舊、號型不合理等問題。2000年,總部根據空軍部隊的需要,決定研製新一代空勤被服裝具系列。
  • 10萬如何選?榮威i6和大眾寶來如何抉擇?懂車人說了心裡話
    正如榮威i6和寶來。為了深入了解這款車,我們採訪了小羅,他之前一直開同事的榮威i6,最近自己買了新車,正是大眾寶來,現在為止他提車已有3個月,跑了4500公裡,到底大眾寶來各個地方的表現真的好嗎?與榮威i6比照到底誰更值得買?我們看看小羅的高見。先開榮威i6顏值:我對榮威i6plus的顏值是特別認同的。
  • 為什麼中國飛行員手套和勞保手套一樣?別小瞧,有著大智慧
    其實咱們的空軍飛行員佩戴「白色勞保手套」的這一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在二戰結束之後,咱們因為空軍發展比較落後,所以在戰機設計和飛行員培養上全面吸取蘇聯的經驗,熟悉歷史的軍迷就會發現,當時咱們大多數的軍用飛機都是沿用的蘇聯式設計,但是因為蘇制飛機當時的電子技術比較落後,所以在飛機駕駛艙中遍布著大大小小的儀錶盤和開關
  • 從停機坪到秀場 飛行員給過時尚界多少靈感
    在 1949 年正式投入美國空軍飛行員裝備後,Alpha Industries 將這件夾克生產至今,硬生生鑄就了歷史上最經典的轟炸機夾克。從 1950 年代的韓戰穿梭到 1990 年代的時裝秀場,從飛行尼龍面料進化成 Gucci 的刺繡和 3.1 Phillip Lim 的假兩件,MA-1 的主心骨沒變,即耐穿和酷。
  • 副駕駛飛機上吸電子菸 萬米高空如何成了法外之地?
    新華社瀋陽7月15日電 題:副駕駛飛機上吸電子菸 萬米高空如何成了法外之地?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白湧泉 洪可潤  近日在國航CA106航班上發生的不安全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副駕駛不顧公共安全在駕駛艙內吸電子菸,致使飛機在飛行途中發生緊急下降氧氣面罩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