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人寫古詩不行?

2020-12-13 鐵劍幫幫主

現代人寫古詩總是讓人感覺不倫不類,而且很難寫出古代人的成績,也很難突破窠套,寫出什麼新意。為什麼現代人寫古詩不行?

詩歌發展從勞動呼喊而來,出現過二言詩、三言詩、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還有雜言的笙詩,詩歌體式的變化一路走來,風格的變化也是復古與革新反反覆覆,直到唐朝,詩歌才出現了大的輝煌。唐人寫詩無論體式還是風格亦或是審美都達到了一個高峰,後世很多人難以超越。以至於宋代很多詩人都拾唐人牙慧,東施效顰之作不少,創新出奇之作不多。連魯迅都說,好風景都被唐人寫盡。後代人很難寫出唐人詩歌的風採,也很難達到唐人高度。

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南宋詩人兼詩論家劉克莊認為:「以情性禮義為本,以鳥獸草木為料,風人之詩也。以書為本,以事為料,文人之詩也。」風人之詩講求的是即景書情,語句流美,容易上口,對詩人的天賦要求很高,亦即嚴羽在《滄浪詩話》裡所說的「詩有別才」。而文人之詩則內斂深沉,語句可以不漂亮,但意思九曲八轉,極盡迂迴之能事,這就要求作者必須要多讀書,胸中包羅各種典故,方可下筆。從這個角度來說,宋人的文人之詩遠勝唐人,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等人的文人之詩絲毫不差。

為了突破詩的格式束縛,宋人在曲子詞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終於發展成為蔚為大觀的宋詞,並且像唐詩一樣,把詞的好曲調、好風景全部道盡。如此一來,留給後代寫詞人的發展空間就非常小了。

詩歌也是如此。唐詩燦爛輝煌,宋詩補唐詩不足,還有詞的補充,後代人再去寫詩,還能超越唐宋詩人嗎?

肯定不能。但是自從有了一位豪放派寫詩的偉人,大家就都變得大膽起來,弄幾句古詩來抒情,來歌頌,個人看看還可以自慰,倘若讓不懂的人看見還能獲得幾句恭維和好評,要是讓懂的人看到了豈不笑掉大牙?

越是讀古詩多的人就越是自慚形穢,越是不敢寫。敢寫的都是表演者,以求譁眾取寵,或者什麼別的……

相關焦點

  • 現代人寫不出古詩?究其根本原因,與語言環境根本無關
    現代人寫古詩的話,總感覺似乎缺少了很多的韻味,很多學者或者是專家都研究過這個問題,很多學者認為這是因為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發聲和現在大家使用的普通話不是一種,導致在押韻和詞語的選擇上不能實現古詩的韻味。而且用普通話朗讀古詩的時候,很多的字的發音和中古漢語是不一樣的。
  • 現代人為什麼要學習古詩,唐詩三百首中你最喜歡哪一首呢?
    現代人為什麼要學習古詩,學習古詩的好處有哪些?自新文化運動以後,白話文和現代詩迅速取代了以前的文言文和舊詩體,雖然這是歷史的車輪,是時代的趨勢,但是仍有很多人熱衷於學習唐詩,究其根本無非是因為詩詞是民族絢麗的瑰寶,是文明的傳承。詩詞是什麼,它是漢語中的精華所在,經常學習這些能夠讓人神遊不倦。
  • 現代人詩詞為何缺少古詩韻味?注意這幾點可以改觀
    問題:為什麼現代人寫的詩即使很工整,句子也很美,我卻總感覺沒有古詩的那種韻味?前言出現題主所說的這種現象,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古詩詞並不是都好,現代人的作品也並不是都不好。其次,從創作到欣賞,時代不同了,創作者的環境與欣賞者的文化積澱也完全不同。
  • 現代人創作的詩詞和古代人相比為什麼差得太遠
    唐宋元明清時期出現了很多偉大的詩詞創作者,他們創造出大量的優秀的流傳千古的佳作,這些佳作意境的深遠內涵的豐富,文字的優美,是現代詩詞難以超越的,是現代人可望不可及的。這究竟是什麼原因所致,為什麼現代人創作不出那種驚天地 ,泣鬼神的詩詞佳作。
  • 為什麼嚴歌苓不想寫現代人的愛情?
    她曾經說過:關於愛情,我不想寫現代人的愛情,因為無力、蒼白,現代人想得開。想得開的還叫什麼愛情,羅密歐與朱麗葉絕對是想不開的愛情。其實我們說了那麼多年愛情,可是我們可能對自身都還沒什麼認識,愛情也存在各種面目。有的是那種愛得死去活來的;有的則是沉靜瑣碎的,燈熄滅了又再燃起。
  • 怎樣寫古詩(田雲龍)
    每當孩提時代讀到這些古詩時,大家都會情不自禁地發出由衷的感慨:「古詩真美!」它是中華瑰寶,是國粹。是亟需繼承和傳承的高品位文化。你既愛古詩之美,你自己如果也會寫古詩,那種徜徉在花前月下、山高水遠的風雅之軀,將會和詩一樣,盡顯與大自然融合的醉美!
  • 古詩十九首,一組被現代人忽視的作品,卻開啟了詩歌發展的新時代
    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組非常重要的作品,堪稱詩歌發展史上的裡程碑,開啟了詩歌發展的新時代,卻常常被現在的人們所忽略,它就是《古詩十九首》。那麼這到底是一組怎樣的作品呢?今天,悅讀君就為大家來詳細介紹一下。一、何為《古詩十九首》《古詩十九首》,顧名思義,就是十九首古詩。
  • 葉嘉瑩先生談《古詩十九首》
    還是如王國維所說的,要寫人生痛苦悲哀的一種哲理?抑或如大陸批評家們所說的,是要寫封建社會官僚貴族階級的腐敗墮落?它到底要說些什麼?要寫怎樣一個主題?每個人都可以有很多聯想,每個人都可以看出不同的道理來。如果我們講杜甫的詩,我們可以用唐朝那一段歷史和杜甫的生平來做印證,多半就能知道他寫的是什麼事情。但這個辦法對《古詩十九首》不行,我們只能感覺出他有深微的意思,但究竟寓託的是什麼?
  • 王曉詩寫好古詩重在立意(組圖)
    王曉詩告訴記者,大家都知道如今的網絡詩人多不勝數,但是真正能寫好古詩的很少,精通古詩的更是少之又少。據我個人所觀察,網絡上古詩的數量很多,質量高的卻很少。大多數詩人都是由於對古詩的興趣愛好,在網上學習了些相關的知識,然後就開始寫詩,浮在表面,並沒有深入研究。古詩是中華傳統文學的一顆璀璨明珠,有著深遠歷史記載,從春秋時期的《詩經》開始一直到現在還在傳承;由四言發展到五言、六言、七言、雜言;由古體非格律詩發展近體格律詩,這一系列發展過程,說明了古詩在逐漸走向成熟,也說明了中國古典文學古詩的博大精深。
  • 硬筆字寫得挺好,為什麼換成毛筆就不行了?原來是這樣
    經常聽到一些朋友感慨:硬筆字我寫得挺好的,為什麼換成毛筆就不行了?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疑惑呢?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都是寫漢字,為什麼區別那麼大呢?還有一點就是,硬筆寫出來的線條更趨向於單純線狀,沒有太多粗細上的變化,比較單一。
  • 葉嘉瑩談《古詩十九首》:更好的詩是渾然天成的
    但這個辦法對《古詩十九首》不行,我們只能感覺出他有深微的意思,但究竟寓託的是什麼?我們無法通過考證來確定,原因就在於我們不知道確切的作者。然而,這是一件壞事嗎?我說也不一定。但《古詩十九首》為什麼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這就涉及它所寫感情的主題了。《古詩十九首》所寫的感情基本上有三類:離別的感情、失意的感情、憂慮人生無常的感情。
  • 葉嘉瑩先生談《古詩十九首》:更好的詩是渾然天成的
    如果我們講杜甫的詩,我們可以用唐朝那一段歷史和杜甫的生平來做印證,多半就能知道他寫的是什麼事情。但這個辦法對《古詩十九首》不行,我們只能感覺出他有深微的意思,但究竟寓託的是什麼?我們無法通過考證來確定,原因就在於我們不知道確切的作者。然而,這是一件壞事嗎?我說也不一定。中國古人批評詩的時候有個習慣,總是要想方設法確定詩的作者和詩的本意。
  • 古詩詞, 跟現代人有什麼關係
    有網友說:「看了節目,體會到詩詞的意境美,原來中國古詩文這麼有趣。」套用詩詞大會奪冠者武亦姝的話說,古詩詞裡有「現代人給不了」的那種東西,可以直指心靈,觸動我們的靈魂。從審美角度看,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就是古詩詞,多讀點古詩詞,對一個人氣質修養的提升是潛移默化的,也是伴隨終身的。
  • 為什麼現代人再也難以寫好草書?
    原標題:為什麼現代人再也難以寫好草書?總第785期;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shufarumen關注。 當下書壇,熱鬧非凡:不僅學書者趨之若鶩,多如牛毛;號稱「書大家」者亦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各種書法展覽更是目不暇接,層出不窮。如今書壇,多種書體竟相媲美,各展其姿,各臻其妙。
  • 明朝唐伯虎寫一首古詩自命清高,最後一句古詩常被郭德綱拿來用
    今天我們所分享的就是唐伯虎寫的一首古詩。這首古詩是他自己人格的外在展現,寫出了他自命清高的那種情感。雖然全詩我們了解的並不是太多,不過最後一句古詩我們經常聽郭德綱在說相聲的時候說起。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這首古詩的題目非常簡單,只有兩個字就是《言志》。古典詩詞從《詩經》而來的傳統就是如此,詩言志,詩緣情,唐伯虎用這首古詩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來說明自己內心的品格。
  • 為什麼現代人不容易讀懂《易經》
    【問】現代人為什麼不容易讀懂《易經》?【答】從儒家思想成為主流社會形態後,儒家的經學家們實際上(不一定是有意)誤導了民眾,使人民不知「易」為何物。事實上,歷史記載《周易》之前還有《連山》、《歸藏》兩種「易經」,那既然有兩種,為什麼此外不能有三種、四種?事實上(儘管學術界可能沒有鮮明地認識到這個事實),很明顯存在第四種易經——《漢易》(包括《京氏易傳》+《焦氏易林》等)。那麼,究竟什麼是「易經」。
  • 說,是一種能力,不說,是一種智慧(語言的古詩和現代人的看法)
    先看看古詩吧:偈頌一百零二首[宋] 釋紹曇臨崖擠人。惡語傷人。冤深潮海,嚼齒吞齦。啞,說著無非是噁心。下面是現代人高贊看法:A:252贊我記得我小時候說話也非常刻薄,直到初三快畢業了,有一次和別人談心吋,一位女同學的話也深深影響了我,說我講話非常刻薄,從不考慮他人感受,說我成績好有啥用,不知道怎麼為人處世也是枉然,我這才矛塞頓開!
  • 一起來讀古詩詞丨古詩文中那些淺顯易懂的詩文,才是最經典的傳承
    古詩文愛好者中,有很多人喜歡那些晦澀難懂的語言,喜歡咬文嚼字故弄玄虛,殊不知古人在寫詩文的時候,很多人追求的是淺顯易懂。在唐詩的世界裡,那些五言的絕句和律詩很多都成為經典廣為流傳。就是這樣的詩,在古詩文中卻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可見文章也好,詩文也罷,最重要的是要讓人懂你寫的是什麼,而不是讀了好多遍不知所云。02.最經典的兩首詩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古詩,這位媽媽的回答令人深思
    特別是主持人董卿,在詩詞大會上真正展示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更是堅定了家長們培養孩子學古詩的決心。為什麼要讓孩子學古詩?這位媽媽的回答令人深思之前看到過一篇文章,上面寫了一位媽媽要求孩子背古詩,但是孩子不願意學習,媽媽就給孩子寫了一封信,信裡講了這位媽媽讓孩子學故事的原因。
  • 跟著古詩寫作文
    有時候「寫詩」與「寫文」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寫景、記事、狀物、抒情是寫作的關鍵,同樣也是古詩詞的核心。讀詩的同時,更要理解詩。這樣,隨著對詩詞的學習,自己的寫作水平也會逐漸提高。 如何通過學習古詩,來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今天,晨覽作文來教你如何將「古詩」與「寫作」結合在一起,跟著作者的思路進行思考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