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日照的青島路上有條斑馬線是專門為400個工人定製的,從實地勘察到投入使用,只用了三天。有了這條直通宿舍的人行橫道,20分鐘路程縮短到1分鐘,工人兄弟們過馬路再也不用「翻山越嶺」了。
這樣的「定製」斑馬線的確讓人心頭一暖。一則可以給工人提供極大的方便,既少走了路,也節約了時間;二則消除了一些安全隱患,如果沒有這條「定製」斑馬線,很可能會有工人為了省事省時間而橫穿馬路;三則也是對過往司機的一種約束。從這些層面上來看,「定製」斑馬線辦到了「點」上。
「定製」斑馬線彰顯出了城市治理的智慧與溫度。這條「定製」斑馬線設置前,當地交警部門就發現了交通隱患,不僅積極與企業對接,進行交通安全教育,而且基於「固定時間、固定人流、固定線路」的原則,從匯報申請到實地勘查調研,再到按照斑馬線標準及要求施劃,交警部門只用了3天時間。如此效率,是對城市安全和諧的最有力的護佑。
一座城市的發展,不僅要有速度,還要有溫度。這些工友大多來自四川、安徽、雲南等省區,他們背井離鄉,不單是為了自己的營生,更是在為城市發展做貢獻,城市也理應為他們提供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這條「定製」斑馬線縮短的不只是時間與路程,還有他們與這個城市的心理距離,而這同樣會讓他們的家人心安。
當然,這條「定製」斑馬線雖然會給工地工人帶來方便,但也有可能會給過往司機帶來些許不便。因此,城市的包容也更有賴於市民的支持。比如,司機行駛到這裡需要自覺停車禮讓行人,注意行車安全……一座城市的溫度,就是體現在這些細枝末節中。
「定製」斑馬線的最終「命運」要待工程竣工後,再根據現場人流、車流情況研判是否保留。事實上,城市治理就要因民生需求而動。再良好的為民服務誓言,只有落實到具體行動上,老百姓才能真正感受到城市帶來的宜居感與幸福感。所以說,「定製」斑馬線值得點讚,這樣的人性化、智慧化治理思維更值得借鑑。(文/楊玉龍)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齊魯網·閃電新聞立場,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