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32個上海猶太難民刻上紀念牆(圖)

2021-01-15 網易新聞

  昨日,一名

猶太

人在拍攝

上海

猶太難民名單牆。當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這座鐫刻有13732個二戰期間猶太難民姓名的紀念銅牆在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揭幕。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有1.8萬餘名歐洲猶太難民為逃離納粹迫害來上海避難,與上海居民和諧共生、患難與共。為銘記和見證這段歷史,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聯合部分原上海猶太難民、中外學者,搜集整理了13732個原上海猶太難民的姓名,鐫刻於這面牆上。這是全球唯一以拯救為主題的倖存者名單紀念牆。早報記者 陳伊萍 文 / 新華社 圖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我的父親是個洋八路!」這裡有猶太難民在上海的珍貴記憶|在歷史...
    △布痕瓦爾德集中營歷史圖片(圖片源自網絡)這一年的夏天,一場討論猶太難民問題的國際會議在法國埃維昂舉行。32個國家的代表紛紛表達了對猶太難民的同情,但卻都提出種種理由,拒絕更多的猶太難民入境。當世界各國都將猶太難民拒之門外時,上海卻張開懷抱。只有8歲的伊芙琳和父母,啟程前往萬裡之外的中國上海,這是個完全陌生的東方城市。1933年到1941年,上海先後接納近3萬名猶太難民。
  •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新館開張 見證跨越民族的友善與包容
    在這裡你能看到,3萬難民怎麼逃到上海的,這些猶太難民在上海的生活,以及和中國人相處的細節,更彌足珍貴的是,你能看到,人類歷史上一段段跨越民族的友善與包容的故事。這一年的夏天,一場討論猶太難民問題的國際會議在法國埃維昂舉行。32個國家的代表紛紛表達了對猶太難民的同情,但卻都提出種種理由,拒絕更多的猶太難民入境。當世界各國都將猶太難民拒之門外時,上海卻張開懷抱。
  • 訴說「諾亞方舟」的救助故事,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全新亮相
    據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館長陳儉介紹,經擴建後,紀念館整個展陳共分為「逃亡上海、避難生活、同舟共濟、戰後離別、特殊情誼、共享未來」6個部分,囊括了近1000件展品,近20個復原場景、通過161個鮮活的人物故事,講述了二戰時期猶太人如何逃離納粹屠殺、如何來到上海虹口、如何和中國鄰居友善相處的感人故事。
  • 用心記述猶太人在上海的難忘歲月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千件展品...
    從1000多平方米麵積到4000多平方米,從150件展品到近1000件,歷時近3年,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完成了改擴建工程,12月8日,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舉行新館開館活動,以色列、德國、波蘭、美國駐滬總領事來到活動現場,上海猶太難民史料研究中心也同時揭牌。
  •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完成擴建重新開館 實行預約制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約2.5萬名猶太難民逃到上海,上海成為二戰期間拯救歐洲猶太人的「諾亞方舟」。承載了這段歷史的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經過3年完成改擴建工程,今天以全新面貌重新開館,新館面積由原來的1000多平方米擴至如今4000多平方米,展品也從150件增至近1000件。上海猶太難民史料研究中心今天同時成立。
  • 聽「世界會客廳」的救援往事,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全新亮相
    承載了這段歷史的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經過3年完成改擴建工程,今天以全新面貌重新開館,新館面積從1000多平方米到4000多平方米,展品從150件到近1000件。上海猶太難民史料研究中心今天同時成立。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2007年,虹口區以摩西會堂舊址為核心建立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
  • 上海將改建抗戰紀念設施 明年辦大型抗戰紀念活動
    上海將改建抗戰紀念設施 明年辦大型抗戰紀念活動 2014-09-19 10:41:30資料照片  明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記者從昨天舉行的紀念抗戰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獲悉,本市位於寶山、閘北、金山、虹口、黃浦等多處抗戰類主題紀念設施建設將進行改造和建設,並將舉行各類大型紀念活動,緬懷英烈、弘揚民族精神。  前不久,國家公布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 1000件展品「訴說」著故事,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今天起全新亮相!
    為紀念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接納和保護猶太難民的這段歷史,2007年,虹口區以摩西會堂舊址為核心建立了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2017年啟動擴建項目,對摩西會堂舊址西側、南側居民房屋實施徵收,在保留建築原有風貌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
  • 上海猶太紀念園開園 華東唯一猶太歷史紀念景點
    【新民網·最新報導】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猶太難民來華避難倖存70周年,今天(6日),「記憶的歸宿」——上海猶太紀念園開園儀式在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舉行。
  • 上海猶太紀念園揭幕 立碑勒石銘記歷史延續中猶情誼[圖]-紀念園...
    上海猶太紀念園揭幕 立碑勒石銘記歷史延續中猶情誼[圖]2015-9-6 12:55:45 來源:東方網 作者:劉歆 選稿:朱貝爾 圖片說明:上海猶太紀念園揭幕,紀念牆前市民在參觀緬懷歷史。  東方網記者劉歆9月6日報導:「記憶的歸宿」——上海猶太紀念園今天在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揭幕。
  • 「1939年,我生於上海」——一個德國猶太難民家庭的逃亡故事
    在位於德國柏林東郊一個小鎮的家中,索尼婭·米爾貝格爾找出一張貼有她兒時照片的卡片,卡片背面出生日期寫著1939年10月26日,出生地是「上海」。 「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索尼婭告訴記者。在她家裡,中國元素四處可見:牆上掛著梅蘭竹菊壁掛,結婚照上的索尼婭穿著一襲旗袍。而更多的,還是有關猶太人在上海的各種資料和照片。
  • 千件文物回到虹口裡弄,再現二戰猶太難民的上海記憶
    為了紀念這段獨特的歷史,2007年虹口區以摩西會堂舊址為核心,建立了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不過由於場地所限,紀念館只能利用有限的場館對猶太難民當年在上海的生活進行碎片化展示,而從全世界各地捐贈來的珍貴文物資料,大多只能暫存於保存條件較好的虹口區檔案館。
  • 5本珍貴護照、1個見證歷史的哨子...千件展品推開時光之門,上海...
    她說,我告訴你,很遺憾,露絲女士不久前去世了,但是她在去世前,特意叮囑我,要把她的一生當中曾經使用過的5本護照,一起送到上海來,送到猶太難民紀念館來。上海,一直在露絲女士的心中。」陳儉說,這5本護照體現了一位猶太難民一生的人生經歷,而且,也是很多在上海得到救助的猶太難民人生經歷的一個典型反映。
  • 「你好上海!我為父母『尋根』!」——巴西聖保羅交響樂團中提琴...
    我登上網際網路,打開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的主頁,了解到這裡可以幫助『尋找過去』。當我來到紀念館,工作人員非常熱情,他們帶我去看了父母當年最有可能生活過的地方。」  13日那天,奧拉西奧在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館長陳儉的幫助下,從鐫刻有13732個名字的「上海猶太難民名單牆」上,找到了全家的姓名——「LUDWIG SCHAEFER;SILVA SCHAEFER;ALFRED SCHAEFER」。LUDWIG是他的父親,SILVA是母親,還有一個名字是當時一起前來上海避難的叔叔。
  • 上海老人回憶和猶太難民相處往事:日本投降時我們一起歡呼
    「家裡的這幅畫就是當年猶太難民離開上海時贈送的,父親去世前特地囑咐,一定要好好保存。」今天上午,家住唐山路三益邨的葛政榮、葛政家兄弟倆向記者展示了一幅60多年前猶太難民離開虹口時贈給中國鄰居的山水油畫,畫作背後是猶太難民與中國鄰居融洽相處的溫馨記憶。
  • 為何說上海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一葉方舟?上海猶太難民救助與...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上海猶太難民救助與世界反法西斯研討會」今天(9月1日)在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舉行。上海市黨史學會原會長唐培吉說,「在猶太民族遭到大規模迫害屠殺之時,是中國上海對猶太難民伸出了溫暖之手,上海人民與猶太難民同舟共濟度過了最艱苦的歲月,迎來了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 唐培吉介紹,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開始了反猶行動,迫使大量歐洲猶太人出逃。
  • 猶太難民倖存者捐贈至愛 8000餘冊藏書安家上海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9月2日,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在歷經了一年多的異國搬遷之旅後,由一位曾經在上海避難的猶太難民倖存者捐贈的八千餘冊珍藏書籍,終於跨越重洋從英國運抵上海,在紀念館安家。這些有關猶太歷史的書籍,也見證了當年3萬猶太難民在上海度過的難忘時光。當晚八點,一輛裝載著8100冊藏書的集卡駛進了正在擴建中的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等候多時的工作人員連忙拆箱搬運,將它們擺放到新建的圖書館內。
  • 納粹屠夫要用上海猶太難民實驗,日軍斷然拒絕是因良心發現嗎
    二戰時期,以希特勒為首的德國納粹對歐洲猶太人實施了種族滅絕式的大屠殺,大量猶太難民湧入上海。由於日軍不敢貿然進軍租界,再加上中國人民的熱性善良,以及猶太富商的慷慨接濟,上海成了猶太難民最後的「諾亞方舟」。
  • 猶太難民老鄰居回憶:日本投降時弄堂裡一片歡騰[圖]
    猶太難民老鄰居參觀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 攝影:解放日報蔣迪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猶太難民來此避難居住,是上海隔離區域內猶太難民聚居點之一,被稱為「外國弄堂」。今天上午,一場名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提籃橋地區猶太難民老鄰居座談會」在虹口舉行,這些70、80歲的老人回憶起童年和猶太難民相處的故事時,仍難掩一份激動。
  • 外眼看世界|一位猶太中提琴家的兩代上海緣
    坐落在虹口的猶太難民紀念館這兩天接待了一位特殊的訪客——來自巴西聖保羅交響樂團的中提琴首席奧拉西奧·謝菲爾。80年前,一對猶太情侶從德國柏林輾轉來到上海避難,此後在這裡生活了整整10年,他們正是奧拉西奧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