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想餐後血糖好,加餐用這幾個方法

2020-12-19 糖尿病同伴支持

自從得上糖尿病之後,醫生就會告訴糖友:一定要嚴格控制飲食,否則就會影響到血糖,但有時候醫生也會建議糖尿病人適當加餐。於是,有些糖尿病友就會感到疑惑,既然糖尿病人要控制飲食,為什麼還要加餐呢?

黃主任告訴我們說:「當臨睡前出現低血糖或血糖低於5.5mmol/L,次日晨起高血糖的糖尿病友,睡前就需要適當地加餐,既可以避免夜間低血糖,又能避免夜間長期沒進食產生的飢餓感,對血糖控制是有利的。」

那麼,糖尿病友睡前加餐應該吃什麼呢?怎麼加呢?

糖尿病友適合睡前加餐的4類食物

1.糖尿病友吃奶類及其製品

牛奶、酸奶、豆奶等乳類的升糖指數低,可用作夜間加餐;且酸奶中的蛋白質、乳酸能延緩胃排空,有明顯的飽腹感。既能控制睡前的飢餓感、又能控制餐後以及空腹血糖。

所以,相比吃稀飯、麵條,一袋酸奶,或半盒牛奶,是睡前消滅飢餓感的最佳選擇,防治低血糖的最佳選擇。

2.糖尿病友吃豆類及其製品

豆漿、豆腐腦、豆腐乾、豆腐卷等豆製品都是低升糖食物。糖尿病友們可自行製作一些豆製品,在晚上鍛鍊後,吃上幾塊,既能減少飢餓感,又對血糖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但要注意:糖尿病腎病患者應減少豆類食品的攝入。

3.糖尿病友吃蛋類及其製品

糖尿病友臨睡前如果有飢餓感,可以蒸一碗雞蛋羹,裡面隨口味加一點菠菜、胡蘿蔔粒等蔬菜;或直接煮一個茶雞蛋,都是不錯的選擇。

4、低糖水果

如果家裡實在沒有上面所說的牛奶、雞蛋、豆類,可以吃一根黃瓜、西紅柿、或半個蘋果等。

5、堅果類

杏仁和核桃等堅果富含維生素E,能延緩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形成。糖友睡前加餐不妨來上一小把堅果,大概十幾粒的樣子,桃仁、杏仁、花生仁或者開心果都可以,不僅能不起夜,還可防止夜間低血糖。

不適合睡前加餐的3類食物

1、精製的碳水化合物類食物。如饅頭、麵條、稀飯、麵包、藕粉等,少吃沒有飽腹感,多吃又能快速地升高血糖,不建議吃。

2油炸、油酥等加工類食物。如油餅、麻花、桃酥、月餅、蛋糕、沙琪瑪等食物;這些食物會增加脂肪的攝入,不利於血脂的控制。

3、含糖量高的食物。如葡萄乾、桂圓、紅棗、果脯等都不宜作為晚上加餐吃。

總之,糖尿病患者的加餐食物,首先要考慮營養需求及個人的飲食習慣和口味,其次,要掌握好攝入量,必要時加餐後可做一些輕微運動以防止血糖過高。

相關焦點

  • 糖尿病餐後血糖老是高怎麼回事?醫生:4個方法控制好餐後血糖
    對於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說,長期控制血糖平穩是他們的日常重要工作,大部分的患者也都能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之內,但是也有部分人經常出現餐後血糖太高的情況。長期的餐後血糖控制不好,會更容易引發很多併發症,對微血管、大血管以及腎臟的危害都很大,所以,要重視餐後血糖的波動情況。
  • 孕婦餐後血糖正常值 孕婦餐後血糖是多少
    1、孕婦餐後1小時血糖正常值餐後1小時血糖值一般用於檢測孕婦糖尿病檢測中,權威數據表明孕婦餐後1小時正常血糖值不得超過10.0mmol/L;2、孕婦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值餐後正常血糖值一般規定不得超過11.1mmol/L,而孕婦餐後2小時正常血糖值規定不得超過8.5mmol/L。
  • 餐後血糖高、血糖波動大、剛得糖尿病,三類糖友如何「飲食治療」?
    接下來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一、管好主食,餐後血糖變好糖尿病人普遍餐後血糖高,管控好主食,血糖就能立竿見影的變好。餐後高血糖的問題在我國非常普遍,至少一半的糖尿病人餐後血糖不達標。而且與空腹相比,餐後高血糖的問題出現的更早,比如在糖前期這個階段,大約70%的人都表現為餐後血糖高而空腹血糖正常。
  • 糖尿病患者不重視餐後血糖?難怪血糖不穩,6個飲食小建議請收好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控制是最為重要的事,想要知道自己血糖控制得好不好,就要通過測量血糖來了解。很多糖尿病患者都重視空腹血糖,而不重視餐後血糖,其實餐後血糖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餐後血糖高也是很不利的。怎樣才能讓自己的餐後血糖變得平穩,是許多糖尿病患者都關心的問題。
  • 為什麼餐前血糖升高,餐後血糖也升高?
    相信很多糖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空腹時測得血糖升高,在餐後2小時測得血糖還是升高,糖友們心裡都恐慌,為什麼餐前和餐後血糖都會升高,餐前和餐後血糖升高,哪個對人體的影響比較大?怎樣才能正確科學降血糖? 餐前血糖為什麼升高?
  • 早餐後血糖正常值 餐後血糖的檢查意義
    餐後血糖的檢查意義餐後2小時血糖檢查實際上是一種簡化的葡萄糖耐量試驗。由於這種方法較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抽血次數少,簡單易行,易為患者接受,所以為臨床上用於篩選和發現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最常用方法。測定餐後2小時血糖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用於診斷,二是觀察糖耐量的恢復情況,藉以反映胰島的功能狀態。
  • 糖尿病友照醫生的做,餐後血糖越來越好
    作者:陳剛大夫 編輯強哥糖尿病病友評估控制血糖的狀態,糖化血紅蛋白是金標準。這個「金標準」也是相對而言的。對於糖尿病病友而言,血糖控制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要求:空腹血糖、餐後2h血糖(或最高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或者糖化血清蛋白、糖化白蛋白)、血糖波動性。
  • 糖尿病一日3餐還是多餐更種於血糖?能降糖才是硬道理
    這是初入《中華糖友》讀者群的糖友提出的問題入群一個月後,提問:「我的血糖不穩,需要加餐嗎?」「一日三餐好還是少吃多餐好呢?」這時,已從糖小白進化為資深糖友今天,《中華糖友》雜誌的王營養師就給大家分析分析少吃多餐這個事兒。過去,傳統醫學常建議糖尿病患者要少食多餐,每天分5~6餐吃,最近這種方法受到了質疑。
  • 空腹血糖5.9,餐後2小時血糖9.3,嚴重嗎?如何明確診斷糖尿病?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有朋友問:用血糖儀測空腹血糖5.9,餐後小時血糖9.3,嚴重嗎?如何明確診斷糖尿病?家用血糖儀為人們日常檢測血糖提供了方便,但血糖儀只能作為監測血糖來用,要對糖尿病作出明確診斷還是要在醫院通過靜脈採血的方式來進行,因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以靜脈血測量結果而制定的,通常採用的檢測方法是:空腹測量血糖後,口服75克無水葡萄糖進食2兩麵粉做的饅頭,檢測半小時或1小時、2小時、3小時的血糖
  • 餐前餐後,如何控制血糖?
    我們平時所監測的血糖有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後血糖、隨機血糖。空腹血糖是評價治療糖尿病基礎狀態的重要指標。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後血糖是治療糖尿病最重要的標準之一,餐後血糖達標的程度能體現出糖尿病的治療效果,也是篩選糖尿病的方法之一。  空腹和餐後血糖增高的藥物治療   目前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可分為口服降糖藥和注射胰島素。
  • 不想糖尿病惡化,注意餐後血糖,控制餐後血糖的口服藥物有哪些?
    隨著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遞增,大家對如何正確控制血糖的問題也越來越關注。而餐後血糖是早期診斷糖尿病的重要指標,也對預防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併發症的發生有重要作用,如果餐後血糖控制不好,超過11.1mmol/L的時候,容易引起多種併發症,如腎臟病變、心腦血管病變、四肢麻木等。
  • 糖尿病患者有時要睡前加餐?推薦這4種食物,吃了也不怕血糖飆升
    糖尿病患者為了讓血糖控制得更加穩定,在飲食上會進行嚴格的控制,但是有的時候醫生也會建議糖尿病患者在晚上進行適當的加餐,這就出現了一個矛盾的地方。到底為什麼有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在晚上加餐呢?加餐吃哪些食物比較好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糖尿病患者睡前加餐也有講究,牢記這「4可3不能」,血糖或更穩
    糖尿病屬於一類代謝性疾病,若血糖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可對大腦、腎臟和心臟帶來不可逆的損傷。為能防止夜間出現低血糖,夜間需適當加餐,那該吃哪些食物好呢?糖尿病患者睡覺前加餐該如何選擇食物?尤其是酸奶,其中的蛋白質和乳酸可延緩胃部排空,給人們一定的飽腹感,控制睡覺前飢餓,同時也能控制餐後血糖升高和空腹血糖。所以糖尿病病人睡覺前可以喝一袋酸奶或半盒牛奶。2、可選擇豆類和豆製品各種豆類和豆製品都屬於低升糖食物,如豆漿豆腐、豆腐乾以及豆腐腦等。
  • 控血糖,是餐後散步好,還是空腹活動好?
    我說:你本來也不超重,不需要每餐少吃餓著自己,別亂吃零食,再控制油膩食物就行了。 如果想長期防肥的話,措施其實很簡單:餐後千萬不要像以前那樣坐下看電視玩手機,要趕緊站起來,散散步也行,做做家務也行。至少半小時。 她照著做了,幾個月後告訴我:餐後活動真的有效。
  • 有糖尿病的人,餐後血糖總是控制不好怎麼辦?五個方法幫你來解決
    L之間,且上上下下波動比較大,他想知道餐後血糖總是不好控制該咋辦?這是很多有糖尿病的都會遇到的問題,也是我國居民糖尿病的特點,而餐後血糖控制不佳在各種併發症發生中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因為人體在全天大部分時間中都是處於餐後狀態,因此有效控制餐後血糖是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重中之重,可從兩個方面採取五項措施:首先是控制飲食,但要注意並不是簡單地少吃,而是要做到營養均衡,要點是在限制高碳水化合物即主食的基礎上
  • 餐後2小時血糖為10.1,高還是不高?餐後血糖多少,才算糖尿病?
    測量血糖的時候,我們不僅要測量空腹血糖,還應該測量餐後兩個小時的血糖,只有這樣,才能夠看出身體對血糖調節的情況,才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控制血糖。正常情況下,人餐後兩個小時的血糖值為4.4—7.8mmol/L之間,若餐後兩個2小時的血糖值超過了11.1mmol/L,就屬於糖尿病了。
  • 空腹血糖7.9,餐後血糖比空腹時還低是咋回事?這也是糖尿病嗎?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我連續測了幾天血糖,空腹血糖總在7.9mmol/L左右,餐後血糖有時比它還低,這是怎麼回事,這是糖尿病嗎?」這樣的問題不少人都遇到過,大多數人認為吃了飯血糖應該比空腹或餐前血糖高,如果餐後血糖比沒吃飯還低,是不是測錯了或是有什麼問題。事實上,這是有可能發生的,為什麼呢?
  • 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和餐後血糖,區別在哪裡?多數人分不清楚
    對於檢測糖尿病常用的幾個指標,如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和餐後血糖等就更加的不了解,不明白各自代表的意義,甚至經常出現混淆。在解釋這幾個概念之前,我們還是先來複習一下糖尿病最常見的症狀,對這幾種症狀了解,即使不明白這些概念,也容易判斷出來自己跟糖尿病是否有關係。
  • 糖尿病兩餐間改變一下習慣,血糖更好了
    少量多餐、定時定量是糖尿病飲食原則之一,也就是說糖尿病友除了正常的一日三餐外,需要適當地加餐,這樣不僅有利於維持血糖的穩定,還能預防低血糖的發生。那麼,糖友應如何加餐?什麼時間加餐?加多少呢?需要加餐的糖尿病友有哪些?
  • 控制餐後血糖,是預防糖尿病和併發症的關鍵,怎麼降低它?
    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都明白空腹血糖的重要性,把空腹血糖的數值作為自己血糖控制是否達標的重要依據。但很多糖尿病患者會忽略餐後血糖,其實是這一個與空腹血糖同等重要的指標,餐後血糖的高與低,與糖尿病的併發症同樣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