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承彬
德國寺位於尼泊爾藍毗尼園,是德國在尼泊爾藍毗尼修建的寺廟。
藍毗尼園是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地。
尼泊爾藍毗尼德國寺有四大天王壁畫。
四大天王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東方持國天王梵名「提多羅吒」,中國大乘佛教僧眾所云護世四大尊天王之一,主據東方。據中國大乘佛教僧眾雲東尊王護持三千大千世界國土,是故尊名稱作東方持國尊天王。東方持國天王據須彌山天東方。據《陀羅尼集經》卷十一中記:東方持國天王身著繞天衣,尊左手伸臂下垂持慧刀,尊右手屈臂向前,掌中託寶慧珠。另據《般若守護十六善神王形體》所記:東方持國尊天王尊身青色,紫發,面顯忿怒狀。著紅衣甲冑,手持大寶慧刀。東方持國天王是中國大乘佛教寺廟中的天神護法像,通常情況下尊身為白色,穿甲冑,尊手持寶慧琵琶,東尊王攬勝東勝神洲,是中國佛教三十三天中的天王之一。 在《封神演義》中,持國天王被稱為魔禮海,用一根槍,背上一面琵琶,上有四條弦,按地、水、火、風四相。撥動弦聲,風火齊至。奉命討伐西岐,最後被黃天化發出的攢心釘釘死。死後被封為四大天王。
南方增長天王為中國大乘佛教護世四大尊天王之一,是佛教三十三天的第一重天,率諸鳩盤茶(雍形鬼)、薜荔(餓鬼)等護持南贍部洲。「增長」意為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故名增長天王。居須彌山南天,神像常見為青色,穿甲冑,手握慧劍,以保護正法不受侵犯。據《陀羅尼集經》記,南方增長天王的衣甲與東方持國天王基本相同,右手執矟,矟根著地。另據《般若守護十六善神王形體》中記,南方增長天王,身赤紫色,紺發,臉顯忿怒相。身穿甲冑,一手叉腰,一手持金剛杵。此尊天王在中國大乘佛教寺院中的普天身像一般是身青色,手持慧劍。在《封神演義》中,增長天王被稱為魔禮青,掌管法寶青雲劍,奉命討伐西岐,最後被黃天化發出的鑽心釘釘死。死後被封為四大天王之一。魔禮青,長二丈四尺,面如活蟹,須如銅線,用一根長槍,步戰無騎。有秘授寶劍,名曰:青雲劍。上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風,這風乃黑風,風內有萬千戈矛。若人逢著此刃,四肢成為虀粉;若論火,空中金蛇攪繞,遍地一塊黑煙,煙掩人目,烈焰燒人,並無遮擋。
西方廣目天王是佛教三千大千世界觀中四大天王的大天王之一。西方廣目天王,梵名「毗留博叉」,據中國大乘佛教僧眾云:西尊王能以清淨法眼觀察護持三千大千世界,故此聖名。西尊王據於須彌山天西方。據《陀羅尼集經》記載,西方廣目天王左手持矟,右手執赤索,其餘與持國天王大致相同。《般若守護十六善神王形體》記載, 廣目天身紅色,一面二臂,目圓而外凸,頭戴龍盔,身穿鎧甲,右手捉龍,左手託塔,於諸佛淨土壇城中,守護西門之職,主懷愛。因其為金翅鳥所化,能鎮伏龍王,故右手捉龍,表風調雨順。在《封神演義》中,西方廣目天王為魔家四將之一,神通廣大,手持雙鞭,囊裡有一物,形如白鼠,名曰「紫金花狐貂」,放起空中,現身似白象,肋生飛翅,食盡世人。助聞仲伐岐山,打敗哪吒等將領。在陣中交戰時,被黃天化發出的攢心釘釘死;另魔家三兄弟也被釘死。死後封為四大天王。
北方多聞天王為佛教護法之大神,四天尊王之一。據傳說,此尊王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早在印度古代史詩《瑪哈帕臘達》等書中就已出現過。北方多聞天王據於須彌山天之北方,為三千大千世界北方的守護大神。 北方多聞尊天王有大福德,保護善眾的財富。北方多聞天王法像通常滿尊身金色,一頭兩臂,右手持慧傘,左手持吐各種珍寶之鼠吐寶鼠,坐於伏地白獅子上;頭戴寶冠,瓔珞布滿全身,兩肩右日左月,象徵財寶無數之天庫,為其所有。其部署有八駿財神,各司八方天庫,聽令濟度缺資財之學 佛如法修行者,使其免於窮困。在《封神演義》中北方多聞天王為魔家四兄弟之一,名為魔禮紅,手執「混元傘」,撐開時天昏地暗,轉一轉,乾坤晃動。助聞仲伐岐山,打敗哪吒等將領。在陣中交戰時,被黃天化發出的攢心釘釘死;另魔家三兄弟也被釘死。死後封為四大天王。
尼泊爾藍毗尼德國寺山門
作者邱承彬手捧天珠學《解密天珠》在尼泊爾藍毗尼德國寺大殿前
尼泊爾藍毗尼德國寺天王圖壁畫
尼泊爾藍毗尼德國寺大殿
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解密天珠》,邱承彬編著
尼泊爾藍毗尼德國寺天王壁畫精美,大殿陳設精緻,四大天王是佛教四大天王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德國寺文化底蘊豐厚,是一處佛教勝地,也是一處旅遊勝地。
作者:邱承彬(字:木兮,號:六不居士,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天珠學創始人,旅遊專欄作家,旅遊文化學者,詩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國頌》、《黃河頌》、《雪山聖湖頌》、《高山流水頌》、《泰山頌》、《歷山頌》、《石林頌》、《熱海頌》、《同學頌》、《章丘頌》、《石榴頌》、《北王莊頌》、《老師頌》、《婦女頌》、《母親頌》、《黃山頌》、《春天頌》、《解密天珠•序》、《四季頌》、《西藏頌》、《中秋月•嫦娥甩袖》為邱承彬著名的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