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陝西話怎麼讀 陝西人徹底凌亂了

2020-12-16 鳳凰網房產

這個暑假,要說全國最火的電影,非國產動漫新晉票房之王《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莫屬。截至昨天,這部充滿年代記憶的動畫片,票房已突破30億元大關。

這部動畫片不僅有超高的人氣,咋舌的票房,更不缺話題。上映以來,不少觀眾對全新「打造」後的哪吒印象顛覆,這個「史上名字最難讀的主人公」,也成為全民討論和調侃的對象,最近,各種方言的「哪吒」讀法火爆網絡。那麼咱老陝對「哪吒」又是怎麼讀的呢?

「哪吒」各地怎麼讀

天南海北各不同

《哪吒》上映後,記者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無論是視頻網站還是微信朋友圈,話題最多的不是劇情本身,而是一個充滿喜感的「世紀之問」——「哪吒」兩個字,你們那裡的方言怎麼讀?

記者通過熱搜發現,全國各地網友的回答可謂五花八門,無奇不有。方言讀「哪吒」,似乎成了一個搞笑的陣地。四川話發音是「那抓」,廣東有人說「拿砸」,浙江有人說是「挪扎」或者「拿扎」,江蘇人則說成「鬧趙」。一個名字,似乎有著孫悟空般的「七十二變」。

在西安讀大學的徐偉老家在陝南旬陽,前幾天他和女友相約一起去影院看《哪吒》時,就鬧出了一個小尷尬。

「我們老家的方言把『哪吒』讀成『e za』。小時候外婆給我講《哪吒鬧海》的故事時,就是這麼發音的。上學後學說普通話,才知道正確發音是『ne zha』。那天看完電影後,我和一個老鄉打電話,說起這個電影時,我就說的家鄉話,女朋友當時就說我,『哪吒』的名字說錯了,我給她解釋了半天,她也搞不明白。」

小徐笑著告訴記者,他女友老家在四川樂山,用四川話說「哪吒」,也是別有一番趣味。「我當時問她,你們老家怎麼說這兩個字?她用四川話給我說了一遍,四川話發音居然是『na zhua』,我倆說完後笑了一下午,真是太逗了。」

「哪吒」老陝怎麼念

五花八門版本雜

幾年前,陝西著名相聲演員苗阜、王聲在一檔作品裡,也有過關於「哪吒」的橋段,引來全國網友的開心一笑。苗阜把「哪吒」讀成「na tuo」,王聲趕忙糾正,用普通話做出「ne zha」的發音。

雖然相聲帶有喜劇色彩,但是真正的陝西各地方言,對「哪吒」卻有不同的讀法。眾所周知,陝西方言根據地域不同,有多種發音,陝北話、關中話和陝南話有著極為明顯的差別。關中話又有著西府(寶雞一帶)和(東府)(渭南一帶)兩種較為明顯的不同。西安話又有「自成一派」的發音。陝南一帶漢中話、安康話和商洛話都各有各的讀音。因此「哪吒」兩字陝西話怎麼讀,也各不相同。

用關中話說「哪吒」,又會是一番什麼景象呢?老家在渭南蒲城的張先生,又冒出了一個新版本。

「其實苗阜在相聲節目中發音『na tuo』並不只是搞笑,我們當地人就是這麼讀的。」張先生告訴記者,小時候媽媽給他買童話書講故事,就是這麼讀的。「我上學後老師教生字改了普通話的發音,我還問過我媽,她說老一輩給她也是這麼教的。可能是老人們不知道『哪』是多音字,『吒』又相對生僻,就讀出『na tuo』這種發音。」

張先生在西安做生意,經常西安、蒲城兩地跑,慢慢也學會了西安話。「西安話的發音讀『ne za』,雖然和普通話版本非常接近,但是仍然有區別。我們一家三口那天去看電影,我和我愛人還有孩子居然有三種發音,特別搞笑。」

張先生的兒子剛上小學,從幼兒園起,老師就特別用標準的普通話教了「哪吒」的發音。「通過這個小細節我發現,普通話的推廣非常有必要,孩子通過正規教育,可以正確認識漢字的讀音,但是家鄉話也可以讓孩子們了解一下。普通話是一種非常好的交流溝通工具,如果所有人都只說方言,那陝西人到廣東可能就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福建人到了東北,語言交流上也會出現障礙,這時候,講普通話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但鄉音也是一種情感寄託,是鄉愁的一部分,更是一種文化傳承,孩子們只要會,能聽懂,也是好的。」

連日來,記者先後採訪了近30位陝西人,發現寶雞話把「哪吒」念成「le za」,榆林人則念「na za」,延安方言讀成「e za」,石泉話念「la za」,渭南人說成「na tuo」,綏德方言念「na te er」(納特兒),西安人則多念成「ne za」。版本多種多樣,讀起來地域色彩也非常鮮明。

「哪吒」為啥這麼難念

專家為你講緣由

為什麼「哪吒」在各地方言中發音各不相同?這兩個字為啥如此難讀?最標準的讀法到底應該是什麼?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專門從事語言表達和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的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學院教師董雯。

董老師告訴記者,「哪吒」兩個字的發音為什麼「與眾不同」,首先要看這個神話人物的由來。「哪吒是一個神話人物,本是佛家護法神,印度傳說為毗沙門天王之子。《封神演義》裡,託塔天王李靖在陳塘關當總兵時,夫人生下一個肉蛋,李靖用劍劈開,蹦出一個小孩,起名哪吒。從漢人習俗看,這個名字看上去怪怪的,讀起來也怪怪的,是因為生搬外來傳說的緣故。」

無論是用普通話還是用方言,「哪吒」兩個字都不太好讀,原因是什麼呢?董雯說,這是漢語方言中一種特有的現象。一些漢字在方言中有兩種讀音,一種是讀書識字所使用的語音,稱為文讀,又叫讀書音;另一種是平時說話時所使用的語音,稱為白讀,又叫做說話音、白話音等。在中國,吳語、閩語、甌語的文白異讀現象最為頻繁複雜。

「哪」在「哪吒」一詞語境中讀「ne」,這是符合普通話讀音規律的。漢字讀音怎麼讀,都是有規律的,這個規律來自於古代的韻書。在當代,可以根據工具書《方言調查字表》來判斷漢字讀音。《方言調查字表》是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製作,為記錄現代漢語方言的語音用的。字的次序按照《切韻》《廣韻》一系列韻書所代表的中古音系統排列,現代方言的音系大體上可以從這個古音系統出發來研究。

根據《方言調查字表》,「哪」和「挪」理論上應該是一個韻母「uo」。但兩者中只有「挪」走向了正常的演變道路,由「uo」變成了「nuo」。而「哪吒」的「哪」在「uo」之後,卻沒有根據正常規律走,而是像「g、k、h」這類舌根音聲母字一樣,韻母也變成了「e」。普通話「我」按規律應與「鵝」一樣讀「e」,現實中卻讀作「uo」(wo),也是類似現象。

陝西方言

調值最接近普通話發音

董雯表示,「哪吒」本身就是一個人名,一個特殊的稱謂,它的發音在語言學上並不構成規律,所以只要遵循其歷史上約定俗成的讀法就可以了。關於「哪吒」這兩個字,陝西方言作為北方方言區,其中關於「哪吒」的發音調值,不像其他地區方言版本奇多,其實陝西方言是在調值上最接近普通話發音的。

不同之處在於,陝西方言中部分地區會把「ne zha」的「zha」翹舌音讀成平舌音「za」,就像陝西標誌性的一句話「liao嫽扎咧」,地方音讀「liáo」(二聲)「za」(輕聲)「lie」(輕聲)。這個詞為陝西方言,所以很多到了陝西的人,想學一句很正宗的陝西話,相對還是比較容易的。

董雯說,聲母、韻母、調值是普通話最重要的組成元素,這麼多不同版本的讀法當中,有趣的是一些因為地域性語言調值習慣而產生的變調。而有些則是口口相傳的誤讀,這本身就偏離了方言,而是錯誤推廣造成的。因此,國家下大力氣推廣普通話,規範通用語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但是,能把方言的幽默和普通話結合成藝術的塑造更為重要,就比如《哪吒》電影中的太乙真人,就詼諧地說著一口「川普」,很符合這個人設,也為該片增色不少。

本報記者 葛蘭

相關焦點

  • "哪吒"陝西話究竟咋讀 關中人陝北人陝南人徹底凌亂了
    上映以來,不少觀眾對全新「打造」後的哪吒印象顛覆,這個「史上名字最難讀的主人公」,也成為全民討論和調侃的對象,最近,各種方言的「哪吒」讀法火爆網絡。那麼咱老陝對「哪吒」又是怎麼讀的呢?方言讀「哪吒」,似乎成了一個搞笑的陣地。四川話發音是「那抓」,廣東有人說「拿砸」,浙江有人說是「挪扎」或者「拿扎」,江蘇人則說成「鬧趙」。一個名字,似乎有著孫悟空般的「七十二變」。在西安讀大學的徐偉老家在陝南旬陽,前幾天他和女友相約一起去影院看《哪吒》時,就鬧出了一個小尷尬。「我們老家的方言把『哪吒』讀成『e za』。
  • 火爆的《哪吒》帶出熱門話題 你的家鄉話怎麼讀「哪吒」?
    《哪吒》火了之後,無論微博還是朋友圈,「你們那裡的方言怎麼念哪吒」都成為熱門話題,刷了屏。  前段時間,曾有一個短視頻段子很火,一個小朋友看書上的哪吒故事,他讀出來的是「那坨」。當然,這只是一個文字錯讀的搞笑段子,其實,哪吒這個經典人物,很多人小時候在不識字的時候,就開始聽大人講故事了,以至於念書後看到哪吒兩個字,會有點奇怪,原來是這麼寫的啊!
  • 「陝西話讀陝西名著」丨陝南姑娘帶你一睹《醜石》
    今天是2018年5月26日星期六,本期「陝西話讀陝西名著」,主播叄叄為您朗讀賈平凹作品《醜石》。主播介紹叄叄,女,陝西安康漢濱區人,從事媒體工作,工作之外喜歡看書、旅遊、逛街。活動介紹全民讀書·經典律動·方言傳秦——2018「西鹹新區杯」「陝西話讀陝西名著」大型全媒體活動將一直持續到
  • 你的家鄉話怎麼讀「哪吒」?
    《哪吒》火了之後,無論微博還是朋友圈,「你們那裡的方言怎麼念哪吒」都成為熱門話題,刷了屏。前段時間,曾有一個短視頻段子很火,一個小朋友看書上的哪吒故事,他讀出來的是「那坨」。當然,這只是一個文字錯讀的搞笑段子,其實,哪吒這個經典人物,很多人小時候在不識字的時候,就開始聽大人講故事了,以至於念書後看到哪吒兩個字,會有點奇怪,原來是這麼寫的啊!
  • 「哪吒」用重慶話到底怎麼讀?
    這兩天,隨著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熱映,一個名為「四川人念不好哪吒」的話題霸榜微博熱搜,實際上,對於重慶人來說,「哪吒」到底該咋讀,也是一道難解的謎題。
  • "拿作"or"挪作"……"哪吒"上海話到底怎麼讀啊?
    隨著《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的一路飄紅,「哪吒」也成為了「史上名字最難讀的電影男主人公」。連日來,朋友圈瀰漫著一個世紀之問——「哪吒兩個字,你們那裡的方言怎麼念啊?」「拿抓」「拉雜」「挪炸」「呢扎」「鬧趙」……無奇不有,朋友圈大型搞笑現場就是他了。前段時間,一個小朋友看書上的哪吒故事,「哪吒」讀出來的是「那坨」。
  • 「拿作」or「挪作」……「哪吒」上海話到底怎麼讀啊?
    隨著《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的一路飄紅,「哪吒」也成為了「史上名字最難讀的電影男主人公」。 連日來,朋友圈瀰漫著一個世紀之問——「哪吒兩個字,你們那裡的方言怎麼念啊?」
  • 曉航:合陽辣子豆腐|2019「秦聲動人」——陝西話講陝西故事(86)
    鄉音醇 鄉事濃  鄉愁長  鄉情深——2019「秦聲動人」陝西話講陝西故事大型全媒體活動,將一直持續到9月初。在此期間,所有熱愛陝西、擁有故事的人都可以參與到這場用秦聲講述三秦故事的記憶之旅。活動擬設一等獎3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30名。所有參與活動的故事達人均有機會受邀參與2019「秦聲動人」——陝西話講陝西故事 「秦聲秦韻」故事會。
  • 張露馨:樊記臘汁肉的來歷|2019「秦聲動人」——陝西話講陝西故事(23)
    鄉音醇 鄉事濃  鄉愁長  鄉情深——2019「秦聲動人」陝西話講陝西故事大型全媒體活動,將一直持續到9月初。在此期間,所有熱愛陝西、擁有故事的人都可以參與到這場用秦聲講述三秦故事的記憶之旅。活動擬設一等獎3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30名。所有參與活動的故事達人均有機會受邀參與2019「秦聲動人」——陝西話講陝西故事 「秦聲秦韻」故事會。
  • 楊迪媽媽讀哪吒怎麼回事 一個四川人念不好哪吒的帖子爆紅網絡
    楊迪媽媽讀哪吒怎麼回事 一個四川人念不好哪吒的帖子爆紅網絡時間:2019-08-02 16:19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楊迪媽媽讀哪吒怎麼回事一個四川人念不好哪吒的帖子爆紅網絡 近日,一個四川人念不好哪吒的帖子爆紅網絡,大概總結了一下四川人念哪吒的幾種發音:拿抓、辣渣
  • 看過《哪吒》電影的我問問你, 「哪吒」這倆字到底怎麼讀?
    同時也使他成為了「史上名字最難讀的電影男主人公」,並留給了我們一個世紀之問——「哪吒」兩個字,你們那裡方言怎麼讀?於是,「拿抓」「拉雜」「挪炸」「鬧趙」……等等五花八門的讀音齊齊登場,甚至還有將錯就錯的「拿託」,直接把「吒」讀成了別字「託tuō」。網友們歡樂開懷。 那麼,「哪吒」到底怎麼讀?為什麼這麼讀?下文我們將從普通話和方言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 鵝咂、辣抓、挪扎、羅渣:你的家鄉話究竟怎麼讀「哪吒」?
    咂 南寧話的哪吒讀起來欣喜可愛,仿佛見到放學回家的兒子,媽媽從廚房探出頭來,親暱地叫了一聲「兒子」! 上海選手 nà 吶 zú 足 這兩個字用上海話來讀
  • 教你一分鐘學會河南話,附陝西發音規律
    這就說明每一個地方,文字的發音,都有自己的特徵,至於是怎麼形成的?還需要後人去研究……國內方言,只有河南話與之接近度更高,所謂河南話,並非指行政規劃上的河南,實際上是指使用中原發音語系的廣大地區的人們使用的語言體系。
  • 楊迪媽媽讀哪吒,四川人念不好哪吒?網友們笑瘋了
    楊迪媽媽讀哪吒,四川人念不好哪吒?網友們笑瘋了近日,一個四川人念不好哪吒的帖子爆紅網絡,大概總結了一下四川人念哪吒的幾種發音:拿抓、辣渣、挪爪、呢渣、羅扎、勒渣、拉渣、哦渣。反正不管怎麼讀就是讀不對。楊迪是四川人,當他看到這個話題以後,便讓自己的媽媽試讀哪吒。沒想到媽媽實在是太可愛了,楊迪讓媽媽用四川話和普通話分別讀一下哪吒,楊迪媽媽:「四川是拿抓,普通話是拿抓,對不對,四川話是拿抓,普通話是拿抓」。楊迪給媽媽示範了一下,楊迪媽媽:「普通話是不是應該讀呢抓」。哈哈哈,無論怎麼樣總是讀不對。
  • 「拿作」「挪作」……「哪吒」各地方言怎麼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聞晨報」(ID:shxwcb)隨著《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的一路飄紅,「哪吒」也成為了「史上名字最難讀的電影男主人公」。連日來,朋友圈瀰漫著一個世紀之問——「哪吒兩個字,你們那裡的方言怎麼念啊?」
  • 天哪,從來不知道陝西話這麼搞笑,你會說嘛?
    強行腦補陝西人的可愛~在這之前,我先給不懂方言的小夥伴透露點方言速成秘籍(一般人我不告訴他)▼試著把普通話一聲讀三聲,三聲讀四聲,四聲讀一聲,二聲讀二聲,你會驚奇的發現會說陝西話了寫在最前的吵架詞,先給你們丟幾個嘗嘗鮮:
  • 普通話怎麼產生的?廣東話和陝西話都爭當國語,卻輸給河北一方言
    那麼普通話是怎麼產生的呢?曾經的廣東話和陝西話都想當國語,但卻都敗給了河北的一種方言。 我國擁有廣闊的土地,同時也有著大量的居民,這些因素都導致了我們具有五花八門的方言體系,極其複雜。在某些省份,甚至兩個相鄰的村子都擁有不同的語言,這對於我們的交流是非常不便的。於是,普通話這種通用語言的存在就很有必要了。
  • 看了《裝臺》,我成了陝西話十級學霸
    《裝臺》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陝西籍作家陳彥的同名長篇小說,主演中,張嘉益、閆妮、尤勇智、孫浩等都是陝西人,用觀眾的話說,這是「陝西人寫的陝西故事,西安人演的西安煙火」。格外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還原地道的「陝味」生活,劇中還穿插運用了「陝普」完成對白。
  • 「哪吒」到底怎麼讀?各地方言笑死人!
    微博熱門有一條笑死人哈哈哈哈哈哈哈楊迪的媽媽在說國產動漫「哪吒」這兩個字,方言爆笑網友。連日來,朋友圈瀰漫著一個世紀之問!「哪吒兩個字,你們那裡的方言怎麼念啊?」「拿抓」、「拉雜」、「挪炸」、「呢扎」、「鬧趙」……無奇不有!全國方言讀「哪吒」大型搞笑現場哪吒普通話讀【nézhā】,這個發音已經非常普及了,但說起各自的家鄉話,就不一樣了。
  • 陝西有個縣,人口不到30萬,一腳踏三省,很多人說安徽話
    陝西有個縣,一腳踏三省,都講安徽話,真的假的?陝西位於我國西北,安徽位於我國華東,兩個省份相隔千裡,陝西為什麼會有講安徽話的地方呢?又為啥說這個縣一腳踏三省呢?這到底是哪個省呢?這個很有特色的地方,就是位於陝西東南部的商南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