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幼兒園的古代是如何進行幼兒教育的?

2020-10-03 夜下讀青史


孟母三遷到子不教,父之過,教育一直是我國父母與幼童之間永不過時的話題。為了讓自家的孩子不在起跑線上輸掉,不論是古人還是現代人都絞盡腦汁讓孩子學習知識,以免自己的孩子跟不上同齡人的步伐被甩在時代的後面。

作為中國最為古老的書籍,《周易》就在序卦中寫明了有關幼兒教育的理論,孩童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處於混沌之中,需要長輩對他們進行引導和教育。整個引導教育的過程被稱為發蒙或啟蒙,也就是現在所講的啟蒙。(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周易 序卦》)

既然《周易》有幼兒教育的理論,那麼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史籀(zhòu)篇》是我國歷史上記載最早的啟蒙教材,主要用來讓幼兒們認識當時通行的文字大篆。到了漢代,啟蒙書籍更為規範,蒙學教育也分成了識字和德育兩個部分,所用教材不再是《史籀篇》,而是秦代的啟蒙書籍《倉頡篇》、《飛龍》和《孝經》、《論語》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朝各代的啟蒙教育都有一定的進步,身為上層階級的貴族世家也更注重家庭教育。

古代的家庭教育不是一味的拔苗助長,給幼兒上課,而是以激發幼兒興趣為目的進行教育。《周易》有「匪我求童蒙, 童蒙求我。初筮(shì)告,再三瀆,瀆則不告」一說,按現代話來說教育孩子要讓孩子自己來提問,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如果幼兒一直問同一個問題就不該再告訴他答案。這樣的做法既能保持幼兒的好奇心,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幼兒的求知慾。

滿足幼兒的求知慾,卻不能讓幼兒旺盛的精力停下來,這就需要剛柔並濟的警示和獎勵教育了。當孩子犯了錯或者貪玩時,我們可以採取一定的方式來警示孩子,就像孟母三遷中孟母屢次搬家並剪斷紡線來警示孟子。

孩子會犯錯,也會做出我們意料之外的事情,如果做得是一件值得表揚的事情,我們就應該給孩子一定的誇獎和獎賞,告訴他做得很好很棒,增強他的自信心。

古代教育幼童還有一個奇招就是遇物而教。在《貞觀政要》中就有唐太宗李世民用所見之物來教導太子的事例,唐太宗用食物、車馬、舟船為例子,告訴太子要愛惜糧食、保護車馬、善待人民。這樣的教育方法一直深受古代家長的青睞,明代醫生萬全《萬氏家藏育嬰家秘》中對遇物而教做了一個高度的概括,將世間萬物在幼童玩耍的時候講解給他說,讓他加深記憶,在不知不覺間學習了自然和社會知識。

中國古代兒童教育發展較為成熟,有些理論和現代幼兒教育十分相似,古人會因勢利導、尋求孩子的興趣來教育孩子,還會教導幼兒如何識別善惡,從而達到開蒙的目的。換言而之,古代幼兒教育一如《禮記》所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相關焦點

  • 古代皇室專用幼兒園——「邸第」,統治階層的幼兒教育機構
    或許正是因為我沒有上過幼兒園才讓我有很多的時間跟奶奶在一起,知道很多很有趣的事。我其實很想知幼兒園是只有現代社會才有嗎?貌似在古代就已經有了幼兒園,這些幼兒園只能是皇室子孫才有機會進去讀書。 其實古代的幼兒園在吃穿用度,在教學內容,還有管理制度方面一點也不比現代的差。
  • 古代也有幼兒園,而且只有這種人可以上!
    學前教育可能會影響到一個孩子的一生,因此中國古代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視的。由於早期的人們都忙於農耕種植,對孩子們總是疏於管教,因此就產生了最早的教育機構想強是以保育和教養為主,主要是以生活經驗為教育內容,沒有特定設置的場所和人員,以生活中的各種生存技能為教育的核心,由閒事在家的大人們對整個村子或者整個族群的孩子進行言傳身教。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對於孩子們的教育問題更為重視,出現了慈幼的觀念,這是最早的學前教育觀念。
  • 現在孩子學齡前都能上幼兒園,在古代「幼兒園」都是皇室後代
    其實古代中國也有「幼兒園」,不過一般人家的孩子沒機會上,能上古代「幼兒園」的都是皇室後代。古時候一些朝代的幼兒教育機構沒有明確提法,不過通過一些古書籍是切實存在的。民間暫且不提,但皇室對教育其實很看重。畢竟是甲天下社會,繼承者沒點真才實幹如何能一統天下,延續皇族統治呢?
  • 吳遵民:幼兒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一) 中國幼兒教育的發展史首先從古代的幼兒教育來看, 其更多地是在家庭中進行, 當時的社會亦以家庭為生產單位, 以「孝」為連接宗法血緣的紐帶, 由此亦形成了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兒童教育的傳統。如早在殷商之際的《周易·家人》、春秋戰國時期的《論語》《列女傳》等經典文獻中, 就有對幼兒教育的相關論述 (1) 。
  • 幼兒教育進入發展紅利期 如何選對幼兒園加盟品牌
    毋庸置疑,當今國內幼兒教育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紅利期。由於國家的政策調整和市場的導向,越來越多的投資人投身幼兒教育。一些知名度較高的幼兒園加盟品牌更是大張旗鼓地開始擴充「領地」。如何選擇幼兒園連鎖加盟品牌呢?
  • 怎樣解決幼兒園入園難? 專家:為幼兒教育專門立法
    教育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都不是關於幼兒教育的專門立法,並且這些法律中也少有針對學前教育的條款。二是制度位階很低。針對幼兒教育,國家立法機關未見有相關制度出臺,現有的一些制度是部門規章或者是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三是制度內容粗放。如2016 年3月1日起施行的《幼兒園工作規程》,與1996年6月1日施行的《幼兒園工作規程》相比,立法內容並沒有根本的改變。
  • 伊頓棕櫚泉國際雙語幼兒園幼兒教育新天地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有愛心、有責任心、有好奇心和有創造力的兒童是國內幼兒教育機構為之努力奮鬥的目標。
  • 幼兒園教師愛崗敬業的具體要求,熱愛幼兒教育事業
    幼兒園教師愛崗敬業的具體要求,熱愛幼兒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和敬業精神,幼兒園教師要熱愛幼兒教育事業,幼兒園教師作為幼兒教育的專任教師,是幼兒教育活動的直接組織者和具體執行人,他們素質的高低對於幼兒個體的終身發展和幼兒教育質量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內卷延燒到幼兒園,幼兒教育小學化令人焦慮,超前教育該如何破解
    現在幼兒園的入學規則是按照孩子父母的戶口和所在片區進行分配。如果你資金足夠充裕或者運氣極佳,有幸獲得了優質幼兒園附近的戶口和住所。恭喜你,你的孩子要比一般人優先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的入場券。頂尖幼兒園的擇生標準看上去似乎「高的嚇人」,其實只不過是因為優質教育資源的短缺,造成的過度競爭下的淘汰策略。因為不知如何篩選,所以人為的提高門檻,或者提出一些偏僻奇怪的測試,為淘汰而淘汰。於是家長們感嘆,幼兒園考試也內捲化了。
  • 日本幼兒教育新趨勢
    如何為幼兒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如何確保幼兒獲得應對未來挑戰所需要的資質與能力?本期聚焦日本新一期《幼兒園教育要領》帶來的新理念與新趨勢。————————————————————————————在全球化與信息化日漸加劇的背景下,未來社會的發展變得越來越難以預測。
  • 凱斯幼兒園教研總監專訪:什麼才是好的幼兒教育?
    隨著幼兒教育越來越被重視,教育界、家長也日益追求真正好的幼兒教育。什麼才是好的幼兒教育呢?就這個問題,我們邀請到Kids 『R』 Kids凱斯幼兒園教研總監Davy Ma,與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想法。「小馬君聊育兒」專欄作者以下為自述我自己最近在反思,到底什麼才是好的幼兒教育?
  • 許育典 王藝喬:從幼兒教育基本權檢討臺灣地區的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幼兒園教育四足歲至上小學前幼童,託兒所照顧二至未滿六歲幼童,因幼兒園、託兒所之前分別隸屬教育及社政部門,在招收年齡上有所重迭、教育目標相似,但專業人員訓練卻分流的情形下,臺灣地區開始進行幼託合一的規劃。  為了整合學前教育,臺灣地區於2011年6月通過《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並於2012年起正式施行,幼兒園與託兒所全數改制整合為幼兒園,歸教育部門主管,招收對象為兩歲到六歲的幼兒。
  • 幼兒教育現象,幼兒園「小學化」教育體現,對社會及幼兒成長影響
    幼兒園教育是人生的啟蒙教育階段,由於我國人口眾多,隨著人們對於教育逐漸的深入認識,許多父母擔心他們的子女的教育。家長的教育理念也希望幼兒園教育小學化,一些父母認為早期教育應作為優先事項,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幼兒園學雜費貴過大學,幼兒教育成本成了年輕父母最大的經濟負擔
    如果衝動生了孩子,又沒有能力給孩子良好的教育,這又成了父母內心的愧疚。教育,特別是頭3年的幼兒教育,已經成了年輕父母最大的經濟負擔。,其實是幼兒託管,是生活老師給家長們集中帶孩子中國家庭很多都是雙職工,都需要上班賺錢,家長沒有時間帶孩子,孩子出生到三歲基本都是爺爺奶奶幫忙照看,當孩子到三四歲時,孩子都會被送到幼兒園去接受學前教育,其實就是邊玩邊學習一些規矩。
  • 為什麼日本幼兒教育全球領先?看看他們的幼兒園吧!
    比起小學,日本對幼兒教育更加用心,甚至將幼兒園建成了人見人愛的「遊樂園」。孩子成長的最好環境,就是家一樣的學校在愛知縣岡崎市,Kentaro 和Tamaki Nara 兄妹倆經營著一家家庭私立保育所——「四葉草之家」。圍繞在稻田與山巒間,這棟105平米的二層小樓就是兄妹倆教孩子們英語和中文的地方。
  • 幼兒教育「亂象叢生」,教育部即將進行大整改,父母:早該如此
    ,從而讓幼兒教育變得良莠不齊,混亂不堪。其實,幼兒園應該是培養孩子興趣愛好的地方,讓孩子學習過多的功課,非但沒有必要,還會對今後產生負面影響。那麼,幼兒園的作用應該是什麼呢?幼兒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環節,主要針對孩子的行為習慣、社會常識和興趣愛好等方面進行教育。根據保育和教育兼顧的原則,必須遵循其身心發展的特點,不能隨心所欲地開設小學課程。
  • 一格良創|陝西幼兒園設計要兼顧幼兒教育和設計
    ​ 如今很多幼兒園在設計階段,要麼選擇自己設計,要麼隨便找一家設計公司,導致設計出來的園所與自己的想像大相逕庭。其實幼兒園設計並非一項簡單的工作,需要設計公司同時懂得幼兒教育和設計,二者缺一不可。 只懂設計不懂幼兒教育 如果將幼兒園設計交給一般的設計公司,由於缺乏對幼兒教育的了解,因此在設計上往往會成人化
  • 海島幼兒教育的守望者
    沒有園址,只能租用一間倒閉的酒店。為了把這棟破舊的兩層小樓改造成幼兒園,這個年輕的姑娘每天驅車60餘公裡,起早貪黑。有時就住在工地上。幼兒園建好了,漁家的孩子再也不用送到十幾公裡以外的幼兒園上學了。樸素的漁民被這個堅強的幼兒教師感動了。一位漁民看到幼兒園沒有空調,直接買了一臺空調送過來。
  • 如何做好幼兒教育?有哪些教育方法?
    幼兒教育是指幼兒期(3~6歲)的教育。幼兒教育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凡是能夠影響幼兒身體成長和認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發展的有目的的活動,如幼兒在成人的指導下看電視、做家務、參加社會活動,等等,都可說是幼兒教育。而狹義的幼兒教育則特指幼兒園和其他專門開設的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也可稱為社會領域教育。
  • 機器人進幼兒園當老師!人工智慧將為幼兒教育補短板
    中國江蘇網訊 智慧機器人進入幼兒園,擔任教師的助手,陪伴孩子玩耍、學習;將人工智慧用於兒童成長評測與分析,為因人施教提供基礎;家園共育有了新的手段,幼兒園內的機器人助教,能獲知孩子在家的繪本閱讀情況……9月3日,第七屆江蘇網際網路大會智慧教育高峰論壇上,專家描繪人工智慧在幼兒教育領域的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