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秋天的最高敬意,就是吃了它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老藝術家 九行

老藝術家的偶像,蘇·樂天派食神·東坡肉創始人·軾曾著詩有云: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而老藝術家最愛的也是秋天。不為別的,只因這個季節對胃口的食物實在太太太多了。

石榴爆衣,柿子軟萌,螃蟹膏滿黃肥,金瓜掛滿枝頭。天地萬物經歷了光合作用最為旺盛的一季,終於迎來了身型飽滿肉質豐腴甜度滿分的高光時刻。

△秋天的柿子,飽滿又甜蜜/unsplash

而人,熬過了炎炎苦夏,又要趕在冬天來臨前囤積足以對抗嚴寒的脂肪,暑往寒來的過渡期,食慾可見風而長。

當大開的胃口,遇上了春生夏長之後、質和量都很感人的食物,便有了吃秋,這既能安撫饞蟲又頗具儀式感的盛事。

吃秋,可以是啃秋咬秋,可以是貼秋膘吃秋鮮。各地說法不一,食俗也截然不同。

△秋天到了,當然要吃秋啦/unsplash

於是站在秋天的尾巴上,老藝術家研究起了國人吃秋的藝術。

吃過的,一同回味;沒吃的,還等啥?火速安排。

吃秋,吃的是鮮

受孔子「不時不食」影響,中國飲食文化講究應季而食。所以吃秋,首先得從別的季節吃不到的食物開始。

對於日本人而言,這無可取代的一味,是秋刀魚;而到了中國,對標的則是大螃蟹。

△中國的秋天,要吃大閘蟹/圖蟲創意

「秋風起,蟹腳癢」,說的就是螃蟹在秋天進入快速生長期,連蟹腳這種略顯雞肋的部位都在瘋狂長肉。農曆九月母蟹卵滿黃肥,十月公蟹膏肥油潤,於是吃蟹的時令還得按雌雄論,精確到「九月團臍十月尖」的程度。

為了吃夠這口鮮,被後人戲稱為「蟹仙」的清代文人李漁曾在家中的四十九隻大瓷缸裡養滿了螃蟹,終日以雞蛋白飼喂,生怕時間消解了螃蟹的肥潤。可賞味期限終有盡時,眼看鮮蟹留不住了,他只能退而求其次,買來花雕醃醉蟹而食。

如今反季飼養當道,吃不上螃蟹的季節就像吃不上小龍蝦的季節一樣,被科技縮減了。可最美的螃蟹,還是只屬於秋天。

△最美的大閘蟹,只屬於秋天/圖蟲創意

但螃蟹向來金貴,是周作人筆下「官紳巨賈才吃得起,教書匠人只能集資聚餐偶爾吃一回」的稀罕物。所以平民百姓們對秋鮮的渴望,更多是寄托在蔬果瓜菜之上。

比如饑荒兇年時可以補粟之缺,用來代糧的南瓜。因常做口糧救人於困境,所以南瓜又有飯瓜之稱。

可南瓜其實一點都不普通,連皮帶瓤都是金燦燦的秋天同款色,看起來喜慶,吃起來更是軟糯甘甜。可煮粥做羹,可熱炒入菜,「可和粉面做餅餌,也可蜜漬充果食」。就連瓜秧尖兒,都能掐了炒出一盤綠色食品來。

△南瓜有金燦燦的秋天同款色/unsplash

更可貴的,是南瓜無需伺弄也能結出碩果。荒郊野地撒上幾粒籽,秋收時就長成了一塊無從下腳的瓜地,是最襯秋天的豐收之景。

俗話說「夏吃瓜,秋吃果」。秋天百果成熟,尤以石榴最為嬌俏。

當年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的紅果子,因武則天喜愛,幾乎成了唐朝的水果一番。在詩人皮日休的眼裡,石榴不僅外皮絢麗如「流霞包染紫罌粟」,果子還甘酸可口。入嘴輕咬,汁水在唇齒間迸濺,有「嚼破水晶千萬粒」的痛快感。

△鮮紅的石榴,粒粒爆汁/unsplash

石榴好吃,可樹難栽、皮難剝、籽難吐,榨汁食之又仿佛失去了靈魂,麻煩的設定,註定了收割的路人緣有限。所以入秋後,桌前案頭更常見到的,反而是同樣火紅、造型卻不夠華麗的柿子。

石榴多子多福,柿子事事如意,秋天的水果常承載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但老藝術家最愛的,反而是沒那麼多講究的蜜桔。

當青皮果子轉為澄黃,酸澀被秋風拂去,一季陽光下積攢的甜度才逐漸顯露出來。蜜桔好剝,吃時只會留下滿手清香,不至狼狽,可謂秋遊旅行必備佳果;而且價格親民,在水果貴到離譜的今天,還好有蜜桔給了我們維C自由。

△香甜又好剝的蜜桔/unsplash

秋天同樣可愛,還有堅果。

生核桃去皮涼拌,銀杏果可燉雞湯,粉糯的菱角和蓮藕芡實熬煮出一鍋鮮甜…最絕的當屬板慄。「紫爛山梨紅皺棗,總輸易慄十分甜」,秋慄以甜度著稱,鮮果風乾數日,因脫水口感爽脆,味道愈發清甜,吃起來和水果無異。

可寒風冷雨驟起時,最撫慰人心的,還是在石英砂中翻滾成熟,裹滿糖汁熱量超標的糖炒慄子。秋天街頭的糖炒慄子誘惑的不止饞嘴小兒,就連老舍先生都忍不住湊上前去感嘆「連炒鍋下的柴煙都是香的。」

△在寒風冷雨驟起時,糖炒慄子最能撫慰人心/圖蟲創意

沒有人能拒絕糖慄子,連西方的維多利亞女王和《茶花女》中的瑪格麗特都不例外。比起去皮的慄子用香草和白蘭地直接浸煮,帶殼的慄子切十字花刀,且在糖漬時加入桂花,似乎更能呼應秋天含蓄溫婉的氣質。

當然,吃秋鮮也可以不用那麼講究。在皖北等地,吃秋就是吃新,五穀新糧,更容易吃出甘甜。從田間掰幾棒玉米,從地裡翻出數串花生,連同新挖的紅薯,洗淨泥土一鍋煮上。

而北方地區的吃秋鮮兒,則是用新麥磨成的白面蒸幾屜饅頭窩頭,就著剛上市的玉米渣或小米煮成的熱粥。至此,這秋天的鮮味,才算嘗過。

吃秋,吃的是肉

嘗鮮過後,該來點實際的了,秋天,不就是用來攢肉的嗎?

所以才有了貼秋膘的說法。李漁在《閒情偶寄》裡寫「使天只有三時而無夏,則人之死也必稀」,足見在沒有空調Wi-Fi冰西瓜的時候,夏天的確要比現在難熬得多。

食不下咽的苦夏使人消瘦,如何在寒冬來臨前快速彌補身體的虧空,最好的辦法便是吃肉。

△秋天,就應該多吃點肉/《沸騰吧火鍋》

京津等地流行「立秋燉大肉」的說法,再普通的家庭都要去集市上買一塊新鮮的豬臀尖肉。洗淨切成方塊,和蔥姜蒜大料以及由肉桂陳皮豆蔻等二十餘種香料組成的料包一起,文化慢燉至瘦肉酥爛肥肉入口即化的程度。立秋當天滿城的肉香,是老北京人的童年記憶之一。

所謂大魚大肉,有了燉肉自然不差燉魚了。北京人愛燉帶魚,洗淨切段的帶魚碼在蘿蔔白菜等容易出汁的蔬菜上,下大料和醬油,還得淋上不少香醋去腥提鮮。開小火,連燉帶悶至少兩個小時,魚骨和魚刺都燉軟爛了,方成美味。

可要說大補,還得看羊肉。其實北京人吃羊,並不只有銅鍋涮肉蘸麻醬這一種打開方式。汪曾祺說過,北京人所謂的貼秋膘,狹義上其實是指吃烤肉,尤其是烤羊肉。

△北京多用「炙子」來烤肉/圖蟲創意

北京人烤羊肉,不直接串了釺子架火上明烤,而是用鐵條焊成的圓盤,也就是所謂的「炙子」隔著加熱。

羊肉切片,加調料、大蔥、香菜和少數清水拌勻,一塊塊平鋪在炙子上。因鐵條之間留有縫隙,肉必須用松木或者果木等帶著清香的木柴來烤。「柴煙火氣從縫隙中返上來,使烤肉帶有柴木清香;而汤滷肉屑又可填入縫中,增加炙烤的焦香。」

北京人的秋天,還要吃白水煮羊頭。因烹製的全程只用白水,所以吃的時候要蘸上椒鹽調味。羊頭肉還得片得薄如紙張,對燈而看能透光的那種。

△切成薄片的白水羊頭要蘸著椒鹽來吃

牧區之外,無論何時羊都是金貴的。所以內臟也不能放過,北京人常說「要吃秋,有爆肚」,爆肚中最常見的食材是羊散丹。

散丹是反芻動物的重瓣胃,其中遍布瓣狀褶皺,沒有消化腺體,僅靠凸起的小疙瘩對食物進行研磨。散丹質薄,只需汆燙五秒即熟。又因褶皺多,能充分裹住蘸料中的芝麻香油香菜蒜汁,吃起來爽脆彈牙滿嘴流湯,是爆肚一絕。

△秋天涮羊肉是很不錯的選擇/《沸騰吧火鍋》

在瀋陽等地,以肉貼膘之餘,還少不了吃餃子。不止吃自己碗裡的,還要搶別人碗裡的,俗稱「搶秋膘」。而被搶者,自然而然就成了「減秋膘」的一方。

吃秋,吃的是講究

「秋季進補,冬令打虎。」作為進補養生的王牌季節,秋天吃的最多的,還是對健康生活的美好嚮往。

中醫認為秋燥,所以秋天宜吃甘酸以潤燥。

相傳清朝梨園的名角大腕,唱罷都會用梨湯潤嗓。因此入秋後,氣候乾燥的老北京,人人都愛喝上一壺小吊梨湯。梨湯要選門頭溝的京白梨,同銀耳冷水下鍋煮至出膠,最後加冰糖烏梅收汁。因為梨肉偏涼,必須和皮一起煮才有潤喉肺降溫燥的食補功效。

△小吊梨湯,潤喉肺降溫燥/圖蟲創意

同樣能止咳降燥的,還有柚子皮。剔除海綿一般的白色內皮,只薄薄的一層外皮,切細絲和川貝、蜂蜜小火煮至軟爛。喝時用開水衝泡,口感酸甜讓人口舌生津,在潤喉止乾咳上,和梨湯有異曲同工之妙。

除了潤燥,入秋後氣溫走低,脆弱的腸胃也成了重點關注對象。「秋瓜壞肚」說的就是立秋之後,涼性的西瓜就不能吃了。所以立秋當天,江蘇各地紛紛買瓜而食,以此作為西瓜的年度謝幕。《津門雜記·歲時風俗》裡記之為「立秋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

△在江蘇,立秋當天要吃西瓜/unsplash

在衛生條件落後的年代,秋季好發痢疾,且足以致命。所以很多立秋的習俗幾乎都與防病有關。既然病從口入,自然也要用吃的來化解。

唐宋時期,人們常在立秋當天用井水吞服數粒赤小豆,以求遠離痢疾;四川是在立秋正時「喝秋水」;膠州萊西地區則是吃一種菜渣,由石磨磨碎的黃豆渣和切碎的蘿蔔纓子同煮而成,美其名曰「吃了立秋的渣,不嘔也不拉「。

據《帝京歲時紀勝·燕京歲時記》的記載,清朝人在吃秋防病上更為講究。要在立秋前一天蒸好茄脯,用藿香煮茶,做好後放在院子裡晾上一晚,立秋時全家分而食之飲之,可以去餘暑,消「瘧痢之疾」。

△用藿香煮茶,秋季飲用可去餘暑/圖蟲創意

蘇杭吃秋桃,防的就不止腹瀉了。在立秋這天吃掉桃肉,待除夕時扔進火爐燒掉,可保來年無病無痛。

嶺南地區,同樣有吃秋菜喝秋湯的消災習俗。所謂秋菜,就是鄉野間常見的野莧菜,和魚肉汆湯,吃菜喝湯,一飲而盡,便能「洗滌肝腸,平安健康」。

△秋季喝莧菜鯽魚湯,對身體十分有益/《X診所》

而茂名還流傳著立秋不吃芋頭會腳抽經的說法。所以他們會在立秋定食燈芯草黑豆水中,加入切塊的芋頭同煮。

美食美夢皆為秋,不管吃的是啥,寓意豐收的秋天,總是落肚為安。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九行】原創內容,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你在秋天喜歡吃什麼 ?

箋語

編輯 | 二叔公

排版 | 麥兜兜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原標題:《中國人對秋天的最高敬意,就是吃了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秋天犯困怎麼辦?隔三差五吃點它,提神醒腦精神好,秋天要多吃!
    很多人一到秋天就特別犯困,白天哈欠連天、昏昏欲睡,這是因為炎熱的夏天剛過去,我們體內消耗掉了太多能量,一到秋天,我們很難適應,然後就開始秋乏了,這也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道解決乏困的菜,秋天犯困怎麼辦?隔三差五就吃它,提神醒腦精神好,秋天要多吃!
  • 板慄和它炒出來的菜,大補啊,秋天吃它簡直完美
    板慄,這種食物,相信大家一定對它不陌生。板慄的種植和食用歷史可謂是十分悠久,根據相關史籍記載,板慄早在公元前就已經在我國大面積種植,也很早就被智慧的中國人食用。板慄燒雞屬于堅果類的板慄,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還有「千裡果王」的美稱,搭配其他滋補食材,就是補上加補。
  • 真實的越南人是這麼看待中國人的:有敬意,但多數人不喜歡
    ▲ahn1、不幸的是,我所認識的許多越南人不太喜歡中國人。在越南的歷史上,兩國之間的關係不太友好。如今每年都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來到越南,他們被認為是喧囂和吝嗇的人。因為中國是一個如此龐大而多樣的國家,所以很難對中國人有一個看法。我相信農村的中國人和城市的中國人差別很大。
  • 秋天不吃它就虧了~
    秋天不吃它就虧了~ 2020-09-01 1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秋日裡,吃梨子吃葡萄,也要記得吃它,嗓子特舒服,過秋天就少了
    秋日裡,吃梨子吃葡萄,也要記得吃它,嗓子特舒服,過秋天就少了秋日裡,各種瓜果蔬菜、糧食都大豐收,在早市走一圈,眼睛都不夠看的,這邊的葡萄,那邊的雪梨、橘子都水靈靈,看著都心生喜歡,忍不住駐足買上一些帶回家。
  • 紅薯和它一起煮,秋天吃,暖身養胃,通便排毒!
    紅薯和它一起煮,秋天吃,暖身養胃,通便排毒!對於秋天來說,什麼都比不上喝湯來的實在,喝湯既可以暖身養胃,而且還可以補充營養。尤其是秋天來了,天氣越來越冷了,再加上時不時的來一場雨,天氣也是陰冷陰冷的,身體裡的溼氣也越來越多。
  • 秋天,慄子花生靠邊站,每天吃2顆它,好吃營養高,不懂吃可惜
    秋天,吃慄子花生別忘了吃它,和醋是絕配,每天2顆好處多。一場秋雨一場涼,秋天已悄然而至。曾經,秋天是個讓我又愛又怕的季節。喜歡過秋天,因為秋季五穀豐登,各種堅果喜獲豐收,瓜子、慄子、花生……又能大飽口福了。可我又怕過秋天,本來發量就不多的我,每到秋天連梳頭、洗頭都要小心翼翼。
  • 長泰林墩人家都會做紅龜粿,以祀神明的最高敬意!
    自古以來便是傳達人間與天神之間的媒介從遠古時期的佔卜便是使用龜甲——紅龜粿,也成為閩南地區祭祀神明的最高敬意。 它特別的地方就在壓印的模具有寓意長壽的烏龜、壽桃。
  • 秋天了,吃土豆紅薯別忘記它,煮湯真鮮,清潤去秋燥,要懂得吃哦
    秋天了,吃土豆紅薯別忘記它,煮湯真鮮,清潤去秋燥,要懂得吃哦秋天的瓜果蔬菜真是豐富啊,什麼紅薯、土豆、南瓜、山藥、芋頭啥的,幾乎每個攤位都有賣。國人講究「順時而食不時不食」,到什麼季節吃什麼菜,順應時節變化身體才更健康。秋天了,吃土豆紅薯別忘記它,煮湯真鮮,清潤去秋燥,不懂吃可惜。大家知道我說的是啥嗎?它就是老黃瓜。老黃瓜還能吃?當然能吃,黃瓜變老,營養卻更高了。黃瓜是夏天的應季蔬菜,等到秋天就變老了。
  • 秋天,吃大魚大肉不如吃它,吃1個它相當於10個蘋果,家家吃得起
    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這個季節有很多農作物開始成熟上市了,土豆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家人都特別愛吃土豆,基本上隔三差五就會買一些土豆回來吃,當下土豆上市產量大,價格也相對實惠一些,我們當地的土豆在1-2塊錢一斤,一個大一些的土豆就足夠炒上一盤了。剛入秋,氣候還沒有變涼,很多人就開啟各種大魚大肉的貼秋膘飲食模式了,一不小心就容易導致身材肥胖,因此初秋還是不建議太過大補,葷素搭配著健康飲食即可。
  • 秋天,吃葡萄梨子不如吃它,維C含量高,打成果汁比牛奶更營養
    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秋天,吃葡萄梨子不如吃它,維C含量高,打成果汁比牛奶更營養。為了預防秋燥,很多人會選擇吃葡萄吃梨子,但是接下來推薦給大家的一種水果,卻比梨子和葡萄更值得吃,它的維生素C含量特別高,尤其是把它打成果汁,比牛奶更營養。秋天的飲食原則是「少辛增酸」,所以這種水果也是以酸甜為主。它便是橙子。在秋天多吃酸味水果,可以起到生津止渴、健脾消食、增進食慾等作用。
  • 秋天,多讓孩子吃「它」,補鐵補鋅效果好!我家隔三差五都會做!
    秋天,多讓孩子吃「它」,補鐵補鋅效果好!我家隔三差五都會做!今天的天氣是非常的乾燥,這個時候除了喝水之外,一定要多吃一些營養健康的食物。雖然今天的天氣是非常的乾燥,但是這個季節是一個滋補的季節啊,這個季節補鐵和補鋅的食物效果也是非常的多。
  • 秋天有「三怪」,最怪的就是它,人稱「黑牛角」,卻是滋補佳品
    小編最近在大自然中暢遊,發現這秋天有「三怪」,一個比一個神奇。首先是「糧食樹上長」,秋天樹上的慄子熟了,而慄子的澱粉含量很高,完全能當做主食吃。其次是「泥裡出白玉」,蓮藕白嫩光滑,卻從最黑的汙泥裡挖出來。最後一個我覺得最怪,就是「牛角水中漂」。
  • 秋天,吃紅薯葉不如吃它,正大量上市,6塊錢一斤,炒著吃特香
    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它被稱為「龍鬚菜」,秋季吃它滑潤適口,6元一斤,家家吃得起。從本質上來講,豌豆苗和豌豆尖應該是兩種不同的形態,豌豆尖是正宗豌豆幼嫩莖葉,吃的時候我們主要是吃它的嫩梢,而豌豆苗,故名思義就是剛長出來的嫩苗,這二者的口感也不太一樣,我所講述的主要是後者,目前市場上大部分都是無土栽培的,但是豌豆尖卻擁有著相識的口感。
  • 秋天必吃的食物有哪些?
    秋天,用黃色和紅色描繪了屬於它自己的獨特詩篇。樹林中,楓樹的葉子漲紅了,楊樹的葉子發黃了,無數的葉子像千萬隻蝴蝶在空中旋舞,揚揚灑灑地落到了地上。秋天,是樸素的季節;秋天,在樹葉飄落的瀟灑之中。秋天的到來,人們歡喜雀躍。那麼,秋天應該吃什麼東西來保持身體健康呢?
  • 秋天我家必吃的海鮮就是它,用來和海鮮菇一起打湯喝,鮮美又營養
    對於保護肝臟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喝茶。喝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肝臟,像決明子菊花茶就是護肝。不過有些朋友他們並不喜歡喝茶,所以今天廚娘想給大家科普一種食物是對肝臟脾胃都有好處的,那就是海鮮菇。它也是一種低脂肪的保健類食物,用它來搭配各種海鮮和肉類做成湯也是非常美味的。它之所以被叫做海鮮菇是因為它吃起來有一點蟹味,所以也有人稱之為蟹味菇。新鮮的海鮮菇是白白嫩嫩的,吃起來口感細膩,味道十分的鮮美。
  • 男人秋天吃什麼最補腎
    在秋天的時候,男人腎虛要吃什麼可以調理呢?腎虛和日常飲食習慣有密切的關係,一定要學會正確的調理。在我們的餐桌上不如就來選擇一些具有補腎效果的食物吧。下面就來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男人秋天補腎吃什麼。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秋天男人補腎的食物黑色食物:凡是黑顏色的食物都具有補腎的功能,大家平時可以吃點黑芝麻、黑豆、黑木耳等,凡是黑色的食物都跟腎有關係。黑豆含有很多維生素E,維生素E是認為抗衰老最重要的營養素,可以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大家記住,補腎吃什麼,先找黑色的東西吃,比如黑芝麻、黑豆、黑木耳、黑米等。
  • 秋天給寶寶補營養,寶媽又嫌草莓貴 網友:何必?不如吃這個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已經立秋了,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秋天開始到來。按照咱們中國人的傳統,二十四節氣一定要是吃點什麼的,我國歷來就有立秋貼秋膘吃肉的說法,但立秋也不能光是吃肉滋補,對脾胃身體的綜合調理才是正確的,下面就來看看立秋都吃什麼吧!
  • 進入秋天適合吃「它」,既是水果還是蔬菜,簡單一炒營養滿滿!
    入秋了,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炎熱的夏天已經悄悄地過去了,涼爽的秋天漸漸來臨,隨著天氣的涼爽,伴隨著心情也會好很多,心情好了之後胃口也會好很多,很多人就開始「貼秋膘」了,大魚大肉的使勁吃,這樣吃東西特別的傷身體。進入秋天適合吃「它」,既是水果還是蔬菜,簡單一炒營養滿滿!
  • 秋天,吃紅薯芋頭不如吃它,蛋白質是雞蛋3倍,1元一斤,別錯過
    導語:秋天,吃紅薯芋頭不如吃它,蛋白質是雞蛋3倍,1元一斤,別錯過 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負。天氣越來越冷,相比夏天雖說綠葉蔬菜少了,秋冬的美食更誘人,像紅薯、芋頭、板慄、南瓜、土豆等等,都是秋冬不可辜負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