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海大橋今年建成通車

2020-12-20 西海都市報

「橫跨青甘兩省的川海大橋今年將要建成通車,今後從民和到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只需幾分鐘的車程。川海大橋建成後,作為蘭西城市群建設的節點城市,民和將加快推進川海一體化建設進程,為積極融入蘭西經濟區創造便捷條件。」省人大代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縣長馬維忠說。

民和縣城所在地川口鎮與蘭州市紅古區僅一河之隔。由於兩地無直接連通途徑,嚴重製約著兩地經濟發展,成為阻礙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發展的瓶頸。目前,民和、紅古兩地居民只能通過民和縣城東西邊緣的民和大橋和團結橋繞行十幾公裡通行,最快也需要半個小時的車程。「目前民和縣城和紅古區兩地的城區人口約有23萬人,川海大橋建成後更有利於兩地的經貿來往,共同推動和促進兩地間的發展。」馬維忠說。

川海大橋位於我省民和縣川口鎮以東約3公裡處,是109國道和川口至大河家(省界)路的連接線,大橋南邊是民和縣川口鎮,北邊連接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它既是民和東進蘭州紅古區西上西寧的便利通道,也是民和縣新縣城與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之間最直接的連接通道。

「去年民和縣七裡寺花海基地建成,旅遊旺季遊客人數呈現井噴式增長,其中60%的客源來自甘肅。不難看出,民和、紅古兩地地理和區位上的共同性,使兩地間對經貿、旅遊的互補性很強。而且現在兩地的城區人口達到23萬人,這對民和發展旅遊經濟是不小的支撐。」馬維忠說,川海大橋建成後對民和經濟的貢獻不言而喻,可以把更多的遊客引向民和旅遊景區。

作為青海的東大門,民和有著區位上的巨大優勢。目前,民和縣以蘭西城市群建設為契機,全力推進城鄉一體、川海一體、新老城區一體化融合發展。值得一提的是,與紅古區已實現公交共享對開,城鄉群眾暢享綠色幸福出行。今年隨著川海大橋建成,打破了兩地交通來往的瓶頸,將為民和旅遊、經貿和餐飲業的發展帶來更大的機遇。

(記者 趙俊傑)

相關焦點

  • 川海大橋順利通車
    新建成的川海大橋。青海交通投資有限公司供圖  2019年12月31日,位於我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與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交界處的湟水河上的川海大橋順利通車。  據了解,川海大橋起點位於民和縣川口鎮川垣五路與川垣北路交叉口,終點與蘭州市紅古區海石灣鎮紅山路相連,路線全長1656.7米,橋梁長度832.8米。
  • 川海大橋10月底完成合龍
    高空俯瞰下的川海大橋建設場面正在建設中的川海大橋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正在修建中的川海大橋位於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境內,連接海東市民和縣川口鎮和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海石灣鎮。工人們正在綁紮鋼筋工人正在焊接鋼筋川海大橋作為青海東大門的第一橋,在建設過程中有哪些難度?川海大橋項目總工程師胡煥猛給出了答案。他說,川海大橋的施工特點,可以用「小、多、雜」這三個字來總結。「小」指的是這個項目的裡程比較小,建設規模比較小。「多」指的是它的結構形式比較多。
  • 川海大橋!民和5分鐘到海石灣
    川海大橋是連接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與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的重要橋梁5月8日,記者了解到川海大橋目前已進入大橋上部結構的關鍵施工部分已完成75%的工程量預計將於11月初完成主橋合龍>據《海東時報》此前報導,負責川海大橋工程的項目部項目書記金志軍說:「今年的主要任務是完成主橋的連續剛構的施工,去年完成了70%的工程量,預計今年年底基本建成通車。」
  • 川海大橋正式開通
    這是12月31日拍攝的川海大橋(無人機照片)。當日,連接甘肅、青海兩省的川海大橋正式通車運營。川海大橋位於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與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交界處的湟水河上,全長1656米、寬31米,按照二級公路標準建設,為雙向六車道,全線設計行車速度每小時40公裡。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 連接甘肅紅古、青海民和的川海大橋正式通車
    原標題:川海大橋正式通車中國甘肅網1月2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旭永 特約記者 令望海 呂國清)架起兩地互通「連心橋」、民生互惠「幸福橋」、經濟協作「發展橋」。2019年12月31日,連接甘肅紅古、青海民和的川海大橋正式通車,海石灣至民和的距離將從10公裡縮短至3公裡。司機李師傅說:「原本繞一個大圈的路程,變成了直線距離,時間由40分鐘縮短成了5分鐘,喜事,攢勁,高興。」
  • 連通甘青兩省新大橋——川海大橋正式開通
    新華社蘭州12月31日電(記者李傑)連接甘肅、青海兩省的川海大橋31日正式通車運營。通車後,甘肅蘭州紅古區至青海民和縣車程將由40分鐘縮短至5分鐘。據了解,川海大橋位於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與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交界處的湟水河上,全長1656米、寬31米,按照二級公路標準建設,為雙向六車道,全線設計行車速度每小時40公裡。
  • 舟岱跨海大橋全線開工 預計2021年建成通車
    舟岱跨海大橋全線開工 預計2021年建成通車 2017/12/03 10:39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王一川 瀏覽:10061
  • 蘭州紅古川海大橋與濱河路連接公路建成 山臺地道路項目獲批
    由公示信息可知,該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川海大橋與濱河路的2條連接線及濱河西路段(濱河西路順接濱河中路的一部分),其中連接線1(L1)位於海石灣鎮上海石村川海大橋西側,起點與川海大橋引線
  • 馮家寨子大橋建成通車
    12月30日,黔江區馮家寨子大橋工程建成通車。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徐江,區領導姚登惠、孫章華、楊通勝、曾益成等到場祝賀。一大早,寨子附近居民就來到大橋兩端,或討論通車將帶來的可喜變化,或舉著手機拍照、錄製視頻……他們想「踩踩新橋」,親眼目睹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 「川海大橋」將民和縣與紅古區連成一個整體
    10多年前,紅古區和民和縣兩地經濟有差異,民和的客源源源不斷流向海石灣,如今隨著大型商貿市場、購物街的崛起,城市軟硬體設施的改善,兩地經濟差異也越來越小,民和正不斷吸引紅古人慕名而來。2019年12月31日,連接甘青兩省,紅古、民和兩區縣的第一橋「川海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將民和縣川垣和紅古區海石灣連成一個整體,有效推進了兩縣區間的便捷往來和交流。該橋貫通後,從海石灣到民和縣城的車程由原來的40分鐘縮短為5分鐘。同時,紅古、民和還開通了票價3元的跨省省際公交線路(川海大橋線)。現在,兩地人不再好奇地打聽對岸的情況,只需親自去體驗一番便知。
  • 一橋連通青海甘肅 川海大橋年底成型
    央廣網西寧5月26日消息(記者張雷 青海日報記者馬新)站在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川垣五路熱火朝天的施工工地,極目遠眺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的海石灣鎮,一座飛架青甘兩省,隔著滔滔湟水河和川流不息的馬平高速公路,南北高差達70多米的川海大橋,已然橋墩林立,氣勢如虹。
  • 倮果大橋建成通車
    4 月 2 5 日 1995年4月25 日 倮果大橋建成通車 1995年4月25日,倮果大橋建成通車。
  • 潼南:東安大橋建成通車
    華龍網9月14日15時訊(通訊員 李雲喜)近日,筆者從潼南區交委獲悉,潼南城區第四座跨江大橋——東安大橋,經過廣大建設者兩年多的科學施工,艱苦鏖戰,現已建成正式通車。    東安大橋南起梓潼街道的張家壩,北連桂林街道的雷伍村,全長844.5米,項目概算總投資2.9億元,雙向六車道,橋全寬30.5米,設有12座橋墩、2座橋臺。該橋主跨最長210米,居全市同類橋梁前列,橋高85米,為潼南最高的大橋。
  • 娘子關桃河大橋建成通車
    娘子關桃河大橋建成通車 娘子關桃河大橋 位於平定縣娘子關鎮磨河灘村 是省道315娘陽線的重要橋梁
  • 福鼎沙埕灣跨海通道開建 寧德至連江段今年通車
    海峽網7月16日訊(海都記者 李思玲)昨日,記者從省高速公路公司獲悉,沙埕灣跨海通道工程今年內將動工建設。該路段連接沈海複線浙江段,計劃工期4年。目前,沈海複線福建段僅寧德段、寧德至連江段尚未建成,其中寧德至連江段今年將通車。全長約20公裡設計時速百公裡沙埕灣跨海通道工程路線起於福鼎市佳陽鄉雙華村(閩浙界),設雙華隧道與沈海複線浙江段銜接,經梅溪村、蕉宕村、沙埕港、店下鎮巽城村、坑門裡,終于洋中村,設坑門裡互通連接瀋海高速,路線全長約20.5公裡,其中1公裡多為跨海大橋。
  • 福建東山島八尺門跨海大橋動工 兩年內建成
    中新社福州十二月二十六日電 (謝漢傑 朱少文)總投資五千四百多萬元人民幣的福建東山「八尺門跨海大橋工程」今日上午開工建設。  東山地處海島,具有對臺對外貿易區位、港口、旅遊、水產、礦產等資源優勢。將建的跨海大橋採用梯形簡支梁鋼架結構,兩端接線長一公裡。該大橋將於兩年內建成交付使用。  東山島八尺門跨海大橋建成後,具備通車、通水(從島外引水進島)、通船、生態平衡四大功能。原來的八尺門海堤將拆除,讓南北潮水對流暢通,更好地改善東山灣海區環境。
  • 「聚焦蘭西城市群建設」一橋跨兩省,一「通」百事興 「川海大橋...
    一橋跨兩省,一「通」百事興「川海大橋」將民和縣與紅古區連成一個整體連接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與青海省民和縣的「川海大橋」。2019年12月31日,連接甘青兩省,紅古、民和兩區縣的第一橋「川海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將民和縣川垣和紅古區海石灣連成一個整體,有效推進了兩縣區間的便捷往來和交流。該橋貫通後,從海石灣到民和縣城的車程由原來的40分鐘縮短為5分鐘。同時,紅古、民和還開通了票價3元的跨省省際公交線路(川海大橋線)。現在,兩地人不再好奇地打聽對岸的情況,只需親自去體驗一番便知。
  • 平地壩大橋建成通車 恩施建成「三小時交通圈」
    上月9日,宣恩東門關隧道貫通;28日平地壩大橋建成通車,恩施州各縣市到州城「三小時交通圈」正式建成。 恩施州境內的209國道昔日在通過宣恩縣東門關時,要翻過海拔1200多米的高山,每年冬季,大雪封山,山高路滑,險象環生,司機和旅客都稱東門關為「鬼門關」。
  • 民和-紅古:攜手同心共繪川海同城新圖景
    這是印刻在連結甘青兩省的川海大橋橋頭上的一副對聯。而這座橋,把青海民和、甘肅紅古這兩座位於蘭西城市群節點位置上的兩座小城緊緊連在一起,成為兩地人民心目中的「連心橋」。地處青海東部門戶之地的民和縣與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雖然轄區分屬兩省,但一河相隔的民和、紅古兩地一衣帶水、地緣相接,兩地交流頻繁,往來密切。
  • 橋梁大事:五峰山長江大橋進入通車倒計時
    01五峰山長江大橋進入通車倒計時10月11日,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進入通車倒計時。據介紹,大橋在建設過程中採用了系列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獲得20餘項專利,在錨碇規模、沉井施工、橋塔建設等方面創造了多項國內紀錄、世界紀錄。自今年9月1日進入聯調聯試階段以來,五峰山長江大橋已歷經1個多月測試,整體效果平穩。這意味著距離連鎮鐵路全線開通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