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他的人生發軔之初,總有一段時光,沒有什麼可留戀,只有抑制不住的夢想,沒有什麼可憑仗,只有他的好身體,沒有地方可去,只想到處流浪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957字,閱讀約2分鐘
隨州市位於湖北省北部,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總面積9636平方公裡,人口258萬。素有「漢湘咽喉,鄂北明珠」之稱。隨州也是一座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城市。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2000年6月國務院批准隨州設立地級市,成為湖北最年輕的地級市。
歷史厚重的隨州,曾是隋朝楊堅的封地。隋朝也因隨州而得名。擂鼓墩出土的2400年前曾侯乙編鐘震驚世界,被譽為改寫世界音樂史的「稀世珍寶」。隨州還被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中國編鐘之鄉」稱號。
隨州山川秀美。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在這裡寫下不朽詩句「和美漢洞國,川藏明月匯」。美麗的大洪山橫亙江漢,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景區內不僅奇峰險山林立,更有楚北第一峰海拔1055米的主峰寶珠峰的美譽。
位於隨州市洛陽鎮永興村的中國千年銀杏谷,是世界上分布最密集,保存最完整的古銀杏群落。120平方公裡的景區內種植了510多萬株銀杏樹,其中100年樹齡的有1.7萬多株,1000年以上的有308株。被譽為「千年銀杏十裡畫廊,天下第一純處」。
隨州慄山鎮也是華夏始祖炎帝的出生地。炎帝神農氏曾在此嘗百草,種五穀,開啟了中華五千年農耕文明。如今,炎帝神農氏故裡景區已成為世界性的華人祭祖聖地。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農氏誕辰,海內外大批華人前來尋根祭祖。
曾侯乙墓,位於隨州城西擂鼓墩,是戰國初期曾(遂)君乙的墓,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由於墓內特殊的保存環境,出土的一系列國寶級文物,如曾侯乙編鐘,尊盤,劍福,鹿角禮盒等保存極好,展示了先秦時期中國工匠極高的藝術成就。
位於廣水北部的三潭風景區,以山勢險峻,森林茂盛,溪流清澈而聞名。最一帶古樹參天,氣候涼爽,山水,亭橋相映成趣。高達數十丈的「三潭疊韻」瀑布,猶如一場白練,從「一線天」飛瀉而下,自古被譽為「中原一秀」。
琳琅滿目的美食也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最受歡迎的拐子飯,是隨州一種受歡迎的傳統小吃。傳統的做法是選擇豬腳綁架者的部位,放在瓦罐裡燉出脆香,富含膠質,用料堅實。它最大的特點是早上吃。滿滿的肉感堪稱增進早餐食慾的佳餚。
愉快的時間總是短暫的,今天的文章分享就到這了,再次感謝來到《鄭姐看電影》旅行「欄目」,每個擦肩而過的人都有一飯之交,期待與您下期再會,不見不散。
對青年人來說,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對老年人來說,旅行是閱歷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