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怪,同樣是新白茶,怎麼有的茶我喝了兩泡就不想喝呢?

2020-12-22 白茶家族

同樣是新白茶,

為什麼有的茶

我喝了兩泡就不想接著往下喝了?

新白茶不好喝,

它可能是這些環節出錯了!

文 | 小白

01

晚飯的時候,有個茶友來留言。

先是發來了兩張圖片,遠看,可以看到是蓋碗裡放著茶,紫砂茶盤為背景。

看來,也是個喝茶講究的人,在家裡有個茶空間。

經驗之談,哎,這類茶友,多數喝茶很講究,會問很多細緻的問題。

果不其然,一開始就是一句很有噱頭的問題。

「猜猜看,這是2020年的茶,是什麼茶呢?」

正好吃晚飯,沒及時看到茶友的消息。過了一小時後,茶友終於按捺不住,自己揭曉了答案。

我猜,茶友一定是覺得,小白答不出來,所以就先自行揭曉答案。哈哈哈~~要怪就怪老媽,晚上燒的紅燒排骨,太好吃了,小白多吃了一碗飯,就耽誤了。

吃完晚飯,終於和茶友對上話。

掏心窩子地說了幾句話,茶友如同遇到了多年的知音一般,拋出了心裡那個最大的疑惑。

「同樣是新白茶,為什麼有的茶,喝了兩泡就不想再喝了,差別會這麼大呢?」

您,有沒有相同的感受呢?

02

同樣都是新白茶,為什麼差別這麼大?

這是一個非常宏觀的問題。

新白茶,是一個超級大的分類,就像是說福鼎,行政範圍大,但要細分到太姥山鎮,範圍就小了一點,再到店下,龍安,白琳、翠郊……這範圍會稍微縮小一點,劃分就會更細緻些,要對比某些問題,變量就小了。

小白今天是要說福鼎的行政劃分嗎?

不是。

小白要說的,為什麼同樣是新白茶,差別這麼大。

首先,要明確新白茶的定義。

所謂的新白茶,它指的是製作好,沒有滿365天,沒完成一個周年的白茶。

只要是年份符合這個條件的,都是新白茶。

這其中,就包括:白毫銀針、白牡丹、春壽眉和秋壽眉,甚至是用群體種茶樹品種製作的貢眉。

要說白毫銀針和壽眉之間的差距大,毫無意義,本來就不少同一種參照物啊。

所以,要說新白茶之間的差距,當然是同一種茶之間對比啦。

03

新白茶間的差距,在產區

普洱茶,說山頭。

武夷巖茶,講山場。

我們福鼎白茶,講產區。

這些,都是指向一個概念——種植茶葉的環境。

愛叫山頭、山場,沒人攔得住。歸根結底,不就是種植茶葉的環境嗎?也就是叫做小氣候的概念,說白了,就小白很熟悉的茶園環境。

茶園裡的光照、水汽、溫度、土壤、溼度等,都會影響茶葉的品質。

就像買水果一樣。

同樣是火龍果,種在漳州的火龍果,和種在海南的火龍果,味道就不一樣。

它們受到的光照不一樣,種植地的溫度也不一樣,口感當然不同。各有各的特點。

茶也是一樣。

香氣和滋味有不一樣,就是它們的種植環境不一樣。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高山和平地。這裡,不針對任何人,也不針對任何地區,就事論事,不必對號入座。

04

高山與平地,自然環境的天壤之別

高山雲霧出好茶。

這個道理,自古有之。

什麼意思呢?

就是高山的地方,雲霧多,容易出好茶。

為什麼呢?

用現代地理科學來解釋,就是因為高山的環境,適合種茶唄。

高山,即海拔高的山脈,我們太姥山,最高峰是917.2米,沒有過千米。這個海拔,在福鼎地區,不算低,海拔在600米以上的地方,就是高山啦。

高山,海拔高,氣溫低。地理學上有個常識概念,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以600米海拔為例,它就比海平面的溫度,低3.6度。

別看著小小的3.6度,能讓白茶的品質,發生本質上的改變。

海拔高,溫度低,茶樹為了能抵禦低溫呢,會不斷地生出物質,漸漸地,茶樹中的營養物質就豐富了。

表現在茶湯上,就是這種高山的白茶,喝起來更香,更有滋味,更醇厚,更有嚼勁,更勁道,整體喝茶感受更加美好。

所以,經常喝高山白茶的人,早已經習慣了高山白茶的味道,這個時候再讓他喝不是高山的白茶,當然可以馬上喝出區別,然後做出判斷。

當然就會覺得,同樣是新白茶,這種不是高山的白茶,喝兩泡就沒有味道了,就不想再喝茶了。

05

同樣是新白茶,有的茶喝了兩泡就不想再喝。

這個時候,當然是果斷放棄不想喝的茶呀,換一泡自己喜歡的。

喝茶,本來就是追求愉悅感,何必為難自己呀。

不好的茶,就別勉強自己了,放棄吧。

相關焦點

  • 冬至節,喝白茶?沒錯,那春茶和秋茶,怎麼選?
    每次吃完湯圓後,習慣喝一杯白茶,解膩。不然那糯米的圓子下肚,準覺得膩味。冬至節,喝哪一種白茶呢?02冬至節,喝新白茶說到解膩,新白茶絕對是一把好手。如果新白茶都很謙虛地把自己排在「解膩排行榜」第二名,那就沒人敢認第一名了!所以,在冬天裡,小白是很推薦大家喝新白茶的。
  • 什麼樣的茶,適合煮著喝?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還是巖茶!
    在南方,備受秋老虎「折磨」的茶友,仍舊喝著新白茶,當年的春壽眉,剛上市不久的立秋壽眉……豐富的茶多酚、胺基酸,可達到清熱解毒、消炎殺菌防秋燥等目的。泡新白茶,有講究。一是用玻璃杯衝泡,大杯喝茶,不必一衝一衝地泡著,可解放雙手。
  • 白茶是煮著喝,還是泡著喝?喜歡煮茶的人,這裡有你想要的乾貨
    煮茶,讓冬季變得更有情調,也更加溫暖。天寒地凍中,想必沒有什麼能比煮一壺茶更令人有治癒感和歸屬感了。有人說,泡茶泡其鋒芒,煮茶煮出精華。這句話並不假。白茶,在兩種衝泡方式下亦會散發出別樣的光芒。可部分茶友的煮茶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與想像中的口感大相逕庭,因此不禁懷疑,白茶真的適合煮嗎?那麼,白茶到底要不要煮著喝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2》白茶可以煮著喝嗎?
  • 綠茶喝新茶?白茶、普洱喝老茶?巖茶、紅茶喝隔年茶?誤會大了
    又一回,遇到有人分享他的喝茶心得體會:「綠茶喝新,白茶喝老茶,巖茶喝隔年陳,紅茶三年以內都能喝。」到底,從茶界裡縱橫來看,這樣的說法合不合理呢?《2》綠茶喝新茶沒錯,但不是喝越早越鮮。許多人在喝白茶時,容易陷入到一個誤區。那就是,用年份的高低作為衡量茶葉品質的標準。你能拿出七年陳的老茶,我就得亮出年份更高的,達到十幾年陳的老白茶來壓場面。或者,在茶桌上交流彼此的喝茶感受。
  • 隔夜茶可以喝嗎?白茶第一天沒喝幾泡扔掉,太可惜了!
    這是很多擁有好茶的茶友,會遇到的難題。為什麼將這個問題,僅限於擁有好茶的茶友呢?若是超市,或是網上所購買的,二三十元一斤的茶葉。同一天沒有喝完,第二天換新茶,毫不心疼。唯有那些好茶,第一天晚上沒有衝泡盡,覺得可惜。一斤茶上千元,甚至於有些茶,一泡便已經成百上千元。正是因為價值不菲,所以才格外珍惜。但是再好的茶,被隔夜之後,也不建議茶友繼續飲用了。
  • 喝老白茶不想煮,怎麼泡才能有好滋味?
    都說老白茶還是煮出來好喝,但是現在的人工作都那麼忙,哪有那麼多時間去煮茶?這麼說,難道平時在上班的時候就不能喝白茶了嗎?當然,是可以喝的。除了煮茶之外,一款合格的老白茶用衝泡的方式也能有好滋味。接下來小編就來說說具體應該怎麼做。
  • 話說,中國六大茶類裡,白茶、普洱、紅茶,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
    聽一壺咕嚕咕嚕的水聲,喝到的不僅是茶,更有一份閒適與溫情。 話說,六大茶類裡有這麼多的茶,究竟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 將茶葉煮著喝,能體會到不一樣的味道。 煮老白茶,近年來的茶圈熱門。 但其實,老白茶並非煮著喝最好,蓋碗衝泡能領略到的茶味層次更加佳。 至於煮白茶,除了新白茶外,上了年份的茶都適合煮著喝。
  • 早上泡的白茶,能反覆衝泡一天喝嗎?
    汪老先生在在《尋常茶話》一文中說:「我對茶實在是個外行。茶是喝的,而且喝得很勤,一天換三次葉子。每天起來第一件事,便是坐水,沏茶。但是毫不講究。對茶葉不挑剔。青茶、綠茶、花茶、紅茶、沱茶、烏龍茶,但有便喝。茶葉多是別人送的,喝完了一筒,再開一筒。」他喝茶,喝的是「像藥一樣」的釅茶,滋味濃重。目的是為了提神。
  • 白茶衝泡時喝第幾泡最好?
    2011年,湖南農業大學劉仲華教授在對福鼎白茶品質與功能成分進行全面系統分析的基礎上,發布了福鼎白茶美容抗衰、抗炎清火、降脂減肥、調降血糖、調控尿酸、保護肝臟、抵禦病毒等保健養生功效及其科學機理,那白茶第幾泡的最好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黑茶、綠茶、普洱茶、白茶、紅茶,有些茶喝前請洗一洗!
    而後重新開始衝泡,這時候的茶,才進入正式喝茶階段。不知從何時起,洗茶成了衝泡的必要步驟,不管杯中衝泡的綠茶、白茶還是紅茶、黑茶,要是不洗茶,會讓人覺得:「咦,你怎麼這麼不懂禮儀,怎麼茶都不洗就直接給我喝?」不洗茶,真的就不知禮儀嗎?非也!
  • 哪種茶最耐泡,第幾泡最好喝,一篇文章就夠了
    老茶客喝茶喝出經驗來了,對於泡茶的水溫、哪種茶第幾泡最好喝自然是信手拈來不用我來贅述,但是對於剛開始喝茶的茶友而言總是把握不好第幾泡最好喝,喝茶靠運氣,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各大茶類第幾泡最好喝,感興趣的茶友在家也可以試試。
  • 新白茶喝了,為什麼感覺舌頭髮麻?我想你估計這三點做錯了
    「奇怪,新白茶喝了舌頭髮麻,有什麼好喝的?」茶友A說。喝了新白茶舌頭髮麻,這是哪裡的話?想來是茶友在喝茶路上,出現了這樣那樣的紕漏,卻沒來由讓新白茶背了黑鍋。《2》發麻是什麼感覺?然而,啜一口茶湯,口腔裡卻只有澀麻的感覺,一定是不正常的,並非好茶該有的滋味。真正的好白茶,喝起來應當柔美細膩,入口順滑。苦味澀感頂多是茶湯之中的細小點綴,增加些許層次。要是喧賓奪主,佔據茶湯滋味的主要構成,那一定不對。
  • 喝白茶為什麼既安神,又提神?看完茶友喝茶的完整親歷,你就懂了
    有的人平時喝茶次數較少,沒有飲茶習慣。忽然有一天,喝了一下午的茶,或者晚上喝了幾杯茶後,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還有的人喝茶多年, 一日不可無茶。甚至於到了晚上臨睡前,也喜歡泡一杯茶喝,過一過茶癮。白茶裡,白毫銀針採摘茶樹新梢的粗壯芽頭為原料,一旗一槍,白毫密披。壽眉的採摘標準,則是取茶樹嫩梢的一芽三、四葉。拋開其他因素不談,單從這兩種茶的本質屬性看,白毫銀針的咖啡鹼含量不比壽眉少。那到底是因為什麼,造成了這種差距呢?
  • 為什麼白茶可以煮,卻不適合久泡?
    停停停,冷茶和空調,才不是夏天的絕配,尤其是對於注重養生的茶友而言,更要遠離冷茶。喝冷茶,唯一的好處,可滿足一時的口腹之慾,剩下的,是說不盡的壞處。更何況,有的茶友泡茶粗暴,把茶泡在水裡,都不出湯,直接悶著。等到從室外回來,都成了久泡茶,喝不得。關於久泡茶不能喝的緣由,能說上一二三五六點,全部還是不利於身體的。
  • 三個與好茶失之交臂的真實例子,三種「我以為」式的白茶認知!
    聯想到白茶上,接觸過不少的茶友,「我以為」式的錯誤,在喝茶上同樣常見。我以為,白茶就是買越早越好,能搶先嘗鮮;我以為,只要白茶品質好,怎麼泡都好喝;我以為,這樣存茶足夠妥當,不會出任何問題。但是,選購白茶,同樣是這樣買越早越划算嗎?未必!吃一塹長一智,茶友張大哥,今年就完全不想再趕趟兒似的買白茶。早一兩年,張大哥剛剛開始接觸白茶,喝過幾次朋友送過來的白牡丹,覺得不錯,香氣特別好。
  • 紅茶、綠茶、烏龍茶……六大類茶怎麼泡?第幾泡最好喝?
    微發酵的白茶。有白牡丹、白毫銀針、月光白、壽眉、貢眉等。不經過發酵的綠茶。有西湖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而一款茶是否耐泡,還關乎品質、等級。比如同樣是龍井,一般有4泡,好的等級可能7泡,次的可能1泡以後就沒味了。
  • 為什麼有的白茶卻越喝越渴?
    消暑度夏,喝青梅酒、檸檬蘇打水,以及民間傳統降暑的涼茶等,都能很好的解暑解渴。夏天去暑氣,飲茶更是健康養生的不二之選。不過有位外省的茶友很疑惑, 不是說喝茶能解暑嗎,為什麼有的白茶卻越喝越渴?對於這樣不合常理的怪現象,今天就來好好分析。
  • 紅棗枸杞茶什麼時候喝,怎麼泡?千萬別亂喝,喝對了才管用
    下面先來看看網友們都有些什麼看法:看法一:紅棗枸杞茶可以天天喝的,這個是養血保持青春的,你可以晚上睡前用溫水把30--50顆枸杞和3顆紅棗泡好,蓋上蓋子,然後第二天白天喝,到了下午或晚上和再把枸杞和紅棗全部吃下去。之所以要晚上泡好,是為了讓紅棗和枸杞裡面的營養融到水裡,好吸收。
  • 我喝到的所有老白茶,都是巧克力味,所以,老白茶就是巧克力味的
    我很詫異。前幾天的文章裡已經把巧克力味老白茶形成的原因,說了個清清楚楚。怎麼還會有人看不懂,理解錯誤呢?難道含水量不是檢測一款茶是否受潮最好的標誌嗎?管它是哪種氣味,只要儲存過後含水量超標了,就必定是存壞了。而正正好,巧克力白茶們,都是摸起來潮潮的那種。
  • 第一泡的茶能喝嗎?要不要倒掉呢
    疫情期間,賦閒一直在家,前幾日有朋友約一起出去喝茶,確定好是兩個人後興然前往,我最大的愛好就是喝茶,且不喜歡人多在一起喝,失去了品茶的心情。期間,關於第一泡茶要不要倒掉的問題各有各的說法,我也說了自己的看法,回來後整理給各位以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