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隔夜茶,可以喝嗎?
這是很多擁有好茶的茶友,會遇到的難題。
為什麼將這個問題,僅限於擁有好茶的茶友呢?
若是超市,或是網上所購買的,二三十元一斤的茶葉。
同一天沒有喝完,第二天換新茶,毫不心疼。
唯有那些好茶,第一天晚上沒有衝泡盡,覺得可惜。
一斤茶上千元,甚至於有些茶,一泡便已經成百上千元。
正是因為價值不菲,所以才格外珍惜。
但是再好的茶,被隔夜之後,也不建議茶友繼續飲用了。
《2》
不建議喝隔夜茶,是因為不好喝
關於喝隔夜茶,對身體是否有害這方面,爭議比較大。
所以我們今天暫且不討論關於健康方面的問題,而是單從口感和香氣滋味來說。
隔夜茶。
顧名思義,是隔了一夜的茶。
前一晚便已經衝泡過,在長時間的靜置之後,第二天繼續衝泡。
在這時,茶友們會發現剛衝泡出來的隔夜茶顏色,變得很深。
這時因為茶葉在衝泡過的情況之下,即使儘量將茶水濾盡,也會有殘餘。
這些剩餘的水分,會繼續促使內質析出。
等到下一衝湯水注入的時候,那些濃縮的內質和茶湯混合在一塊兒。
在一衝茶湯中,容納了太多的內質。
茶湯滋味不佳,是意料之中的事兒。
除去口味的問題,茶葉當中的香氣物質,在衝泡過後便在釋放。
經過一個晚上,香氣物質也消失殆盡,留下一些苟延殘喘。
當然,隔夜茶的香氣不至於沒有,但如此微弱的香氣,對提升喝茶時的愉悅感,相當單薄。
香氣滋味的優勢,在隔夜之後,削減大半。
而營養物質上,同樣沒有逃過一劫。
白茶,尤其是老白茶當中,有許多的抗氧化物質。
而這些物質本身之所以會抗氧化,正是因為本身容易與氧反應。
平日裡喝茶,一衝衝一泡泡間,並不會相隔太長時間。
可隔夜之後,在長時間和氧接觸的情況下,內質被氧化。
而茶湯,自然而然也就失去了抗氧化的作用。
隔夜茶,香氣、滋味、營養價值盡失,所以不建議飲用隔夜茶。
《3》
發黴變質的茶,不建議喝
發黴的東西不能吃,大多數茶友都知曉這個道理。
但有一些茶友,極為「勤儉」。
一些已經發黴的茶,也將就著喝下。
勤儉節約,雖然是中華傳統美德,但這時候便顯得極為不合時宜。
發黴之後的茶,在表面上會有部分的發黴痕跡出現。
發黴痕跡的明顯與否,和茶葉的發黴程度有著緊密關聯。
但不論發黴程度深淺,當茶葉表面出現黴變痕跡,內裡的損壞更為徹底。
發黴的茶,早已變質。
變質的茶,內裡早已損耗,就是一座空城。
只有在內質完全空虛的情況下,才會顯露出完全的衰敗。
發黴的茶,內裡已經虛空。
這時候,即使茶友將茶葉洗洗曬乾,也無濟於事。不過是在外觀上,安慰自己罷了。
並且,除了內質的損耗之外。
發黴的茶,可能會有產生一定的毒素,危害到身體健康。
尤其是腸胃比較不好的中老年人,在強烈的刺激之下,容易發生疾病。
長期飲用發黴茶葉的危害,更是難以估量。
已經發黴的茶葉,千萬不要繼續飲用。
健康飲茶,才能保證身體。
若是身體抱恙,看病的費用可比喝茶要高多了。
喝發黴的茶,從短期看來是節省了買茶的銀子,長久看來,卻是十足的賠本買賣。
《4》
好茶的第一衝,不用洗,可以喝
經常看見有茶友問:第一衝不洗茶嗎?
是的,好茶的第一衝,可以不洗。
什麼東西需要清洗?
髒的東西,沾上了灰塵,沾上了汙漬的東西需要清洗。
那麼茶葉呢?
好的白茶,生長在秀美的高山上。
採摘之後,及時的攤晾在乾淨的水篩上,未免地面塵埃沾染,還需要擱在離地七十公分的架子上。
茶葉製作好之後,直接裝箱儲存。
一層鋁袋,一層食品級塑膠袋,最外面是瓦楞紙箱,用膠布粘的嚴嚴實實。
這樣乾淨,且嚴密的儲存,能夠保證白茶的潔淨。
如此,製作出來的白茶,也就沒有必要洗茶了。
第一衝白茶,衝泡出來之後,會發現茶湯中,有白色的,像是小銀條模樣的東西。
在茶湯表面上,也有類似於「灰塵」的東西。
實際上,那不是髒東西,而是白毫。
在白茶的幹茶表面,有許多白色的茶毫。
衝泡之後,茶毫落入水中,能夠展現不同的風味。
至於白毫本身,是茶葉的一部分,自然不是髒東西,可以直接飲用的。
《5》
對於喝茶小白來說,茶葉界有許多的知識,需要學習。
因為和自己原本的認知,有著很大的不同。
對於老茶客來說,也別只呆在舒適圈。
畢竟有些對於茶葉的錯誤認知,根深蒂固,反而更不易改正。
想要提升喝茶水平,絕對不能閉目塞聽。
而是要時時學習,如此才能夠很好的進步。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