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全世界都想進來做生意
前段時間,中國公布一組數據,外媒徹底炸鍋了!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722786億元,同比增長0.7%,這0.7%雖然不多,卻是中國經濟由負轉正的信號。這也讓很多外媒再也淡定不下來。美國CNN指出「中國經濟再次邁開步伐,並且更具影響力」;英媒稱「中國經濟正穩步復甦、一枝獨秀」;西班牙媒體也點讚說「中國採取多項措施,率先實現經濟復甦」。然而,羨慕中國經濟復甦的熱度還沒褪去,最近這群老外又把目光聚焦到了中國。前幾天 ,中國在上海成功舉辦了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
因為一個大動作 全世界都想和這座中國城市做朋友
上個周末,中國西部發生的一件「大事」,讓全世界都將目光投向這座中國城市——成都。「我想,成都可能是中國保護得最好的一個秘密寶藏。」澳大利亞雪梨市副市長傑絲·米勒向小銳談起對成都最深刻的印象時,不假思索地說出這句話。史丹福大學常務副教務長保羅·馬卡則由衷感嘆:「了不起!成都創新的速度令太快了。這是我在別的地方難以感受到的。」
-
全世界都看好的30所大學,中國佔了4所,香港大學驚豔眾人
全世界都看好的30所大學,中國佔了4所,香港大學驚豔眾人 隨著國際化水平越來越高,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密切,現如今,什麼幾乎都是全世界的,就拿大學來說,以前的大學大多數時候是以國家為單位,進行一定的排名,但是到了現在,人們不僅關注自己國內的排名,而且對世界大學的排名也非常留意。
-
美國肯塔基州長:我們想要和中國做生意,一代代保持下去
「肯塔基想要和中國做生意。」11月6日,美國肯塔基州州長馬修·貝文(Matthew G.Bevin)在上海舉行的智能科技與產業國際合作論壇上表示。「肯塔基州有500多家跨國企業,只有包括海爾在內的8家來自中國,這還不夠。在接下去的幾天內,也許我們會有機會。」
-
國外友人熱議:為何中國人大多不會說英語,卻能在全世界做生意?
由於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與國之間的合作交流也變得越來越密切。其實不僅是國家,中國很多的商人也抓住了國外的一些商機,選擇來到國外去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而隨著中國商人越來越多的活躍在世界各地,我們幾乎能夠在全世界都看到有中國人的身影在哪都能夠看到飄著的五星紅旗,這個也是不得不讓人驕傲的存在。
-
跟中國做生意就是「喪失主權」?美國的酸話連拉美都聽不下去了
今年1月,國務卿蒂勒森指責中俄在拉丁美洲扮演了「新帝國主義列強」的角色,警告拉美國家不要過度依賴與中國的經貿聯繫。今年4月,商務部長羅斯說,美國不會把拉美的領導權讓給一個「權威主義國家」,並且拉美和中國做生意的好處遠遠比不上美國。
-
商務部部長鐘山:中印要「龍象共舞、合作共贏」
商務部部長鐘山:中印要「龍象共舞、合作共贏」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張璐晶 | 北京-新德裡連線報導 初春3月,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之間陰雲密布,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也是在3月,中國和印度,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和人口最多國家的經貿部長卻把手緊緊地握到了一起。
-
捷克衛生部長稱「幾乎確定病毒源於中國實驗室」,我使館駁斥
據中國駐捷克大使館10月23日消息,駐捷克使館發言人就捷克衛生部長有關病毒溯源問題言論答記者問。 問:據捷克媒體報導,10月22日捷克衛生部長普利穆拉對捷克議會眾議員表示,幾乎可以確定新冠病毒源於中國實驗室洩露,但非人為製造。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若有關報導屬實,中方對普利穆拉部長這一言論十分不解。
-
比利時前首相伊夫·萊特姆:在合作共贏中讀懂中國
金羊網訊 記者梁栩豪攝影報導:在26日舉辦的「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上,比利時前首相伊夫·萊特姆向記者講述了他的切身感受:中比兩國的交往越來越密切了。「就在今早,我準備參加會議前,我還在酒店裡碰到了一位來參加廣交會的比利時人。」伊夫·萊特姆笑稱。
-
《在中國做生意》:講好外國人的「中國故事」
國際臺 供圖 為給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精心策劃推出了一系列故事性強、擅用「外嘴」說話、適合新媒體傳播的獨家報導和新聞產品。融媒體產品《在中國做生意》即是其中之一。 該系列報導從在華外企、普通外商視角,介紹5年來中國營商環境的優化、國際形象的提升,感染力強、趣味性強,特色鮮明,在境內外傳播平臺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
-
街景JEKEEN:非常時期,如何與全世界做生意
比如一些捐贈給武漢的物資包裝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東京晴空塔專門點亮了紅色和藍色,為中國武漢抗擊疫情祈願。其實就對災害的抗擊來看,日本可謂是經驗豐富,很多思路值得我們參考。
-
美國能源部長稱「煤炭擁有光明的未來」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6月26日,美國能源部長丹布魯耶特(Dan Brouillette)巡視了康索能源公司(Consol Energy)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的一井工煤礦,這也是一座北美最大的井工煤礦。
-
老外不解:96%的中國人都不會說英語,為何能把生意做到全世界?
中國近幾年的經濟發展快速提升,已經能夠和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想媲美。可是國人們還是不夠滿足,不僅做著中國的生意還把它們帶到了各個國家。出國旅遊和留學的國人們最有體會,不論走到哪裡,都會有中國商人的存在。對於在陌生的國度也是一種莫大的安慰。
-
這個教育部長沒水平!
思想據彭博社報導,曾汙名化中國的巴西教育部長溫特勞布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再次發表無恥言論,稱除非中國願意以零售價賣給巴西1000臺呼吸機,否則不會道歉。這是一個教育部長說的話嗎?就衝這一句話表明這個教育部長沒水平、不稱職。教育部長應該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可是看看他的所作所為完全不像教育部長。先是無緣無故的污衊中國,又反過來以道歉為要挾讓中國賣給他醫療器械。這是在做買賣嗎?有這樣做買賣的嗎?要道歉就誠心誠意的道歉,想買東西就心平氣和的談生意,做這種附加條件的買賣,我們不賣給你,不是只有賣給你,也不是必須賣給你。
-
臺灣這家企業的董事長稱,沒跟大陸做一毛錢的生意,結果…
臺灣《自由時報》採訪到了臺灣科技公司「新普科技」的董事長宋福祥,報導稱,宋福祥說自己「從不做中國生意」,因為「做中國生意,賺不到錢、收不到錢」。在報導中,宋福祥稱呼大陸為「中國」,還聲稱自己「到現在一毛錢中國生意都沒有做」。此外,他還指責大陸廠商「抄襲很兇」,宣稱大陸市場「付款條件就是吃喝玩樂」。新普科技是臺灣的一家科技公司,主營鋰離子電池模塊研發與製造。
-
法國高等教育、研究與創新部部長:中法教育與科技合作堪稱典範
人民網北京1月15日電(孫晨晨)1月14日,法國高等教育、研究與創新部部長弗雷德裡克·維達爾(Frédérique Vidal)在北京法國駐華大使館舉行媒體見面會,就中法兩國在高等教育、科技、環境、法國職業教育推廣及合作、生物多樣性方面的合作進行介紹。
-
中加最新消息!中國在加拿大民眾心目中的地位幾近觸底
加拿大駐華大使鮑達民(Dominic Barton)在兩天前告訴一個眾議院加中特別關係委員會,他近期通過視頻的方式與這兩名遭到監禁的加拿大人交談過,並且確認了他們的健康狀況。而鮑達民上次出席有關加中關係的下議院小組委員會還是八個月以前。
-
老外如何在中國做生意?
英國廣播公司(BBC)從11月5日到9日邀請了3位在華的外國商人談「生意經」,並據此刊登系列文章「在中國做生意(Doing Business in China)」。他們覺得有責任照顧我,即便他們不再跟你合作。 生意進展順利。兩三年後,我們向歐洲、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大量出口時鐘。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衰退期間,與我合作的一家廠子一夜之間破產了。真的是一夜之間,周一我還在跟營銷經理談在一個貿易展覽會上見面,第二天就接到電子郵件:「這是我任職的最後一天……」 我們火急火燎地趕去工廠收工具和半成品,但為時已晚。
-
第四屆中加科技合作聯委會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
2011年10月31日,第四屆中加科技合作聯委會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中國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長與加拿大衛生研究院阿蘭·博德(Alain BEAUDET)院長共同主持了會議。中方科技部、外交部、中科院、有關大學、研究院所和企業,加方外交國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與農業食品部、國家研究理事會、自然科學與工程研究理事會、有關大學和企業共四十多位產學研各界代表出席會議。
-
外媒關注兩會 記者稱中國感冒全世界打噴嚏
今年是我在北京工作的第十八個年頭,也是我第十八次參加中國兩會報導。在去年答中外記者提問時,李克強總理還風趣地說,「我確實很佩服你們這些駐華記者,能這麼流利地說中文」。在職業生涯中,這樣的場景總令我倍感興奮與自豪。永遠抱著謙遜的態度去認真學習,才能不斷收穫豐富的人生體驗和職業成就。